•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主要採質性行動研究方式。黃政傑(1996)認為所謂質性 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自然情境中進行的社會生活技術、探討口語與非口語行為,採 用參與觀察和深度晤談方法蒐集資料,書面文件及其他書面以外的資料來源也可 以分析運用。而黃瑞琴(1991)亦指出,質性研究強調在自然情境中做自然式探究 (haturalistic inquiry),因此研究者在研究對象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觀看其所說的話、

所做的事、聆聽其所說的話、查看所產生或使用的文件,而能自然的接觸研究對 象的經驗世界,獲得第一手資料。國外學者 Marshall 和 Rossman (1989)認為任何單 一的訊息來源都不可完全做為方案的全面綜合的觀點,唯有透過觀察、訪談、文 件記錄分析的綜合,實地工作人員就能利用各種不同的資料來源,檢驗和雙向檢 測研究結果。

Carr & Kemmis(1986)認為整個行動研究過程即是一個從計畫、行動、評鑑到再 計畫的循環檢證過程。行動研究的研究場景是發生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中,實務工 作者是根據實際活動中所遭遇的問題,研擬解決問題的方案,透過行動的執行,

進而解決實際情境發生的問題。而實際情境中出現的問題,並非一次就能獲致良 好解決,它是需要隨時檢視及不斷修正,以達實際改進問題的目標。行動研究具 有質性研究的性質,近年來教育學者使用漸多,葉重新(2004)提及行動研究又稱現 場研究,是指工作人員在工作情境中遭遇困難問題時,盡速採取行動來進行研究,

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與途徑,研究結果作為解決解決實際問題的依據。

基於上述學者所述觀點,研究者除希望藉由文獻探討尋找可能策略,另外透 過研究者所採取的行動,希望了解研究現場所發生的狀況,透過質性的資料蒐集 分析整理,了解一個教師在做決策、執行計畫以及執行後的所得。

本研究研究者針對文獻探討的資料,以概念構圖策略及語文統合學習的方 式,進行課程設計、現場教學。再配合以觀察、問卷調查、訪談及蒐集相關文件 來瞭解學生在學習成果、興趣與動機上之表現,以及教師在教學歷程中的省思與 成長。本研究所採用之研究方法分述如下:

壹、觀察法

教室觀察(classroom observing)是教師獲得實踐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教師 用以蒐集學生行為資料、分析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以及了解教學行為的基本途 徑。

觀察法依觀察的情境、觀察程序的結構、觀察者參與情形、觀察者接觸 觀察情境的方式等,可以區分為四大類。本研究係為行動研究,研究對象即 為研究者工作場域,研究經由發覺問題,有計畫設計研究情境,所以本研究 係屬人為情境、結構式的觀察。研究者身兼雙重角色,既是研究者的身分,

同時也是教學者,本研究也屬參與觀察、直接觀察。此外,現場除由研究者 擔任觀察者外,輔以教學錄影作為觀察分析之用。

貳、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是一種發掘事實現況的研究方式,最大的目的是蒐集、累積某 一目標族群的各項科學教育屬性的基本資料。在本研究中,此研究法主要欲 瞭解全體受教對象在本研究過程中,對概念構圖教學策略的接受程度,以及 在進行閱讀討論教學後,學生運用概念構圖策略整理文章架構的閱讀理解能 力探討。採全體施測方式進行,問卷內容由研究者自行編製四點量表的「概 念圖教學回饋單」(附錄二)。問卷回收後會進行整理、分析,並做為進一步訪 談的依據。

參、訪談法

在質性研究中訪談通常是兩個人(有時包含更多)之間有目的的談話,由其 中一個人引導,蒐集研究對象的語言資料,藉以了解研究對象如何解釋他們 的世界(黃瑞琴,1991)。訪談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他不是將在訪談之前就已經 存在的客觀事實挖掘出來,而是不斷在互動過程中創造新的意義(胡幼慧,

1996)。根據葉重新(2004)整理訪談的內容可分三種類型:結構性訪問(structured interview)、無結構性訪問(unstructured interview)、半結構性訪問(semistructured interview)。基於上述訪談法的說明,本研究研究者選定各別小組的團體訪問,

採半結構性訪問方式,先向受訪者問一系列性的結構性問題,然後改採開放

式問題,希望能由訪談資料了解研究對象對本研究的所選的教學策略之看法 及實施修正意見。

肆、蒐集相關文件

質的研究除了採用訪談、觀察等方法外,研究者還可以蒐集現場原有的 或現場人們所產生的文件資料,可包括信件、日記、納稅收據、雜誌、地圖、

報紙、官方紀錄、規章及法律等(王文科,2001)。除此之外,研究者蒐集現場 的重要文件資料,可以檢驗和增強其他資料來源(黃瑞琴,1999)。本研究之文 件資料來源大約整理為以下三項:

(一)學生學習文件資料

包括學生閱讀文本後所畫的概念圖、學生回饋心得等。從上述資料 作為探討研究問題的依據,並分析學生參與概念圖教學歷程中出現 的困難、感受及教師協助解決困難的策略。

(二)教室錄影與課室觀察紀錄

為了對研究場域中發生的事件記錄更加詳實,研究者於每一次上課 時在教室內架設錄影機錄影,並於結束後研究者進行轉譯,錄影的 焦點為教學活動歷程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教師的應對。另外,其中 一次教學邀請學校教師協助進行課室觀察,從課室觀察料分析教師 教學脈絡。

(三)教師教學札記

教師將教學中所運用的策略、與學生互動情況及和學校同事討論修 正教學等面向,於教學後對本課程實施做一簡單的軼事紀錄。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