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本文主要使用歷史研究法,強調在一段特定的時序中,一連串的事件如何相 互關連成有意義的敘事。然而,本文如何將這些事件在時序中相互串連起來,為 何是採取如此而非那樣的串連形式?45對此,本文在本文以「資源動員理論」的 視角切入,亦即本文所稱的「資源介入」。

「資源動員理論」約產生於美國 1960 年代,主要是對「相對剝削感」或「結 構緊張論」的批判46。McCarthy 與 Zaldy 在〈美國社會運動的趨勢:專業化與資 源動員〉一文中,奠定了資源動員理論的基礎。要之,他們認為,美國 1960 年 代社會運動的擴大,主要並非社會矛盾的加深,而是運動成員與社會大眾的時間 與人力等資源增加,用以贊助宣傳機構、組織幹部和領袖。而社會大眾也能提供 人力,甚至作為示威及選動的被動員對象。47

至於本文所稱的資源,並不只限於時間與人力的因素,而是廣泛地指稱社會 運動發展所需的資源:勞工如碰到勞資爭議需要法律資源;勞工如向資方爭取權 利需要有論述資源;勞工如欲組成、搶奪、運作工會需要有組織資源;工會如欲 培養幹部群需要有幹部教育資源;勞工如欲展開行動需要相關策略、宣傳等的資 源。

不過,資源動員理論自發展以來也遭到不少批評。批評者認為,資源動員理 論過於強調外來資源,而事實上諸多運動的資源是來自於運動本身;此外,也過 於重視精英的正面意義,忽略這些精英對運動的阻礙。48基於以上的批判,本文 調整用語為「資源介入」而不是「資源動員」。「資源介入」亦表示資源只是媒介,

使得更多有利於勞工運動發展的因素出現,重點仍在於運動主體「勞工」,如何 運用這些資源。亦即,所謂的「資源介入」代表著兩種方向:其一是,資源介入 者以何種型式、方法介入。其二,被介入者向介入者提出什麼需求,希望介入者 如何介入,以及被介入者的態度與反應。此外,「資源介入」在本文中不一定是 一種正面的辭彙,伴隨著資源而來的框架,卻也阻礙了勞工運動進一步的發展。

至於史料的部份,首先在強人威權時期下的勞工政策上,國史館所出版的《戰 後台灣勞工運動史料彙編(一)勞工法令與政策》,編入不少官方重要文獻。由 馬超俊參與編篡《中國勞工運動史》,亦大量呈現官方第一手的資料。除此之外,

45 林國明,〈歷史研究法〉,收錄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質性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2013 年)。

46 趙鼎新,《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年),頁 179-185。

47 John D. MaCarthy、Mayer N. Zald 著,劉上惠譯,〈美國社會運動的趨勢:專業化與資源動員〉,

《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 2 卷第 3 期,(1987 年 7 月),頁 60-80。

48 趙鼎新,《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頁 188-18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收藏了部分 1950 年代勞資爭議的檔案。創刊 於 1950 年直至 2002 年才斷刊的《中國勞工》,雖說不一定代表官方論述,但可 觀察當時主要的論述動向。

第二,在勞支會與 80 年代勞工運動的部份,勞支會本身自成立後即出版《勞 動者》雙月刊。近年,台灣勞工陣線(即勞支會),曾將其組織資料移交國史館。

國史館後根據這些資料,出版《戰後台灣勞工運動史料彙編(三)工運組織與工 運事件》。除此之外,擬以口述訪談的方式,訪問勞支會的成員,以及曾經與勞 支會成員接觸過的工會幹部。就當時勞工運動的動向與趨勢而言,《中國時報》、

《聯合報》、《自立晚報》、《中國論壇》、《新新聞》對勞工運動的相關報導,若可 將其分類編目,將有易於掌握基本輪廓。此外,台大圖書館與慈林文教基金會合 作製作的「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臺灣社運史料資料庫」,當中收入不少現今已難 尋覓的文獻資料。

第三,在勞工運動與黨外關係的部份,除有口述訪問之外,主要的文獻資料 為報刊雜誌,包含《自由時代》系列、《新潮流》、《前進》系列等。

本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

第一章,敘述本論文的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闡述本論文的時代背景。內容大致包括,其一,戰後勞工運動的控 制基礎的形成。此部份除利用既有之研究處基礎外,如果只單單著重各種外在力 量的壓制,將難以細究勞工運動興起的內在因素。因此,將以「資源匱乏」討論 國民黨政權如何在論述、組織等各方面使工會無能化,會是此部份重要的探索途 徑。其二,政治轉化與勞工運動控制基礎的鬆動。在國民黨政權面臨正當性危機,

以及黨外運動與其他自力救濟事件壓力下,政治空間不斷被刨開,給予勞工運動 有利的活動空間。

第三章,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與勞工運動的興起(1984-1988)。根據上述背 景,本章以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時期為斷限,將進入論文中的重點分析:政治空 間擴大,代表著黨外力量,進一步與勞工運動互動的可能。但是,此仍不足以說 明勞工運動的興起,而必須參照到勞工運動如何產生力量。因此,在黨外與勞工 運動的三角關係中間,勞支會扮演了何種角色,將是本章的探討主題。其內容大 致包括,其一,鋪陳勞支會組織創立與發展的經過。其二,在國民黨政權的資源 匱乏之下,勞支會的出現,提供法律諮詢、策略運用,甚至是政治判斷,適時的 補充勞工運動所欠缺的能量。其三,將討論黨外對勞工運動的想像,藉此釐清勞 工運動在黨外中的位置。在所謂的黨外中,以黨外新生代所組成的新潮流,其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入勞工運動乃至創設勞支會,在黨外運動中是相當特殊的,因此本文將較為側重 討論新潮流,如此會更有助於理解資源介入在政治反對運動之下如何被運作。

第四章,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與運動風潮(1988-1992)。本章以 1988 年更名 為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至 1992 年再度改組為斷限。接續前章以台灣勞工法律支 援會時期,探討台灣勞工運動運動興起的因素。本章大致延續前章的分析架構,

但首先探討從法律支援到運動支援間的改變,以及 1980 年代末勞工運動風潮起 落中勞支會的角色,分析勞工運動進一步擴大的原因。

第五章,結論。總結以上各章所述,評價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台灣勞工運 動支援會在 1984 至 1989 年間於勞工運動中的角色。同時,亦討論「資源介入」

歷史時空背景下的意義,與其侷限。此外,希冀藉由回顧這段歷史,嘗試提出台 灣勞工運動史研究,兩大亟待解決的課題,首先,應當回到歷史性的討論,才不 致發生錯誤地評估背景條件;其二,在台灣資源匱乏的歷史背景下,應更加重視 資源介入的重要性,並以此評斷可能的後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