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本介紹與研究架構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分為 1.主體定義、2.空間場域、3.時代背景、4.事件、

5.音樂地理、6.論述主題等六點說明便可瞭然整個結構,分述如下:

一、主體定義:台灣後殖民與移民文化書寫

就題目《戰後台語歌曲的殖民想像與文化書寫》來析出主體及主題,本論文 的主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無條件投降,從中日甲午戰爭割讓給日本的臺 灣,又從殖民地變回移民地(或再殖民re-colonization)的土地上生活的人民。陳芳 明在《台灣新文學史(1) ─ 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中將 1945 年國民政府 接收台灣開始至 1987 年止解除戒嚴體制這一段期間稱為文學史上的再殖民時 期,陳培豐根據日本學者駒迂武《殖民地帝國日本之文化統合》指出:臺灣近代 史是一個重疊:連續殖民的政治現象和經驗;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撤台後,臺灣 其實並未從殖民統治中解放,而是繼續接受「祖國」另一種形式的殖民統治6, 陳培豐則以「重層殖民」形容臺灣的政治現實形態,他認為臺灣在近兩個世紀連 續接受了日本異民族的殖民統治以及國民政府同文同種的再殖民色彩支配,許介 麟在著作《台灣史記 ── 日本殖民統治篇 1》中說道:

戰後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隔離是國共內戰的產物,國民黨政權在內戰落敗流亡 台灣以後,東北亞爆發韓戰,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巡邏防守台灣,國際間的東西冷 戰對立,讓國民黨政權穩住了在台灣的政權。蔣介石把在中國大陸的政府,全盤 移到台灣來,並宣稱(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代表全中國。…戰後的台灣,

有些學者追隨美日設計的「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以為台灣應學非洲、

喇丁美洲、亞洲等舊殖民地「獨立」(許介麟,2007:57)。

本論文的主題則在於生活在移民與殖民交互支配的間隙中的一種特性:邊緣 性(marginality),在大標題中展露,二次大戰後,新興國家雖然擺脫了殖民母國 的政治掌控而走向國家政權獨立形式,但是在文化意識和知識形式上,卻無法輕 易地與殖民時期所建立起來的習慣齊根切割開來,廣義的解釋可以稱之為「後殖 民時代」特色,台灣在戰後日本放棄主權,國府接收政權後,表面治理形態呈現 回復到中華民國的國家領域,實際日本後維新軍國主義霸權的經濟、文化以及某 部份殖民認同的群體卻依舊保留著殖民時期的意識形態而遲遲未退,大部份台灣 人民的生活形態面臨新文化與舊文化認同的危機,這個危機並非單純地指日本殖 民母國與蔣介石政權,也包涵西方新殖民主義藉著韓戰與越戰的東亞安全顧慮,

對台灣進行經濟支援(美援)、軍事援助(美軍基地)、文化與意識(傳播機器)的控

6 參見陳培豐〈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臺灣圖像〉《臺灣史研究‧第十五卷第二期》頁 8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制,真實的情況是戰後台灣人民的後殖民時期是新殖民(包括新移民)與殖民並 行,殖民地的文化社群被迫重新界定本身的傳統,在本土文化與舊殖民文化、新 移民文化、全球文化之間尋找「自我」與「他者」之間的區分。在這項區分尚未 塵埃落定之前,傳統殖民現象(文化體系及精神、心靈被殖民的狀態)並未終結,

「帝國遺產」、「帝國典範」、「帝國教化」等系列歷史殘餘物仍然會存留在新社會 的生活縫隙間,形成「後殖民視域」的痕跡,台灣人的後殖民視域並非僅只是日 本軍國主義教化的遺屑,還包括漢人儒、釋、道思想的移民主體,還有西方文明 百年來的文化、經濟、人文主義、科技主義的衝擊波,這三重理念的淘洗才是臺 灣後殖民論述(counter colonial discourse)的核心。

問題是台灣至今都很難肯定本身是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雖然土地、主權、人 民三者俱在,但是身處於美國帝國主義、崛起的中國、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太平 洋島鏈國家區域及第二外緣的俄羅斯、印巴、拉美、西歐安全與利益關係夾雜的 中心位置,台灣的地位始終被世界列強維持於曖昧、晦暗的槓桿支點上,又增加 了台灣與後殖民關係界定上的困難。換句話說,台灣的位置其實處於比二戰後獨 立的任何一個國家還要邊緣的邊緣。因此要為台灣的後殖民位置論述,就必須假 設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臺灣,將主體立基於本土庶民(localized subaltern)想像共 同體之建構,反塑主體以求取後殖民的「自述權」,這個想像共同體,本論文將 之假設為移民與殖民文化交融的後殖民書寫主題,其書寫文本是後殖民時代的 551 首反映後殖民與殖民情境的台語流行歌曲。

二、空間場域:都會與原鄉的斷裂

斷裂(disjuncture)這個字眼有很多解讀,鉅觀的斷裂如文化斷裂比喻族群分 道揚飆,社會斷裂比喻離散(diaspora),政治斷裂可能涉及意識形態拒斥或武裝革 命,族裔斷裂則隱喻流動(flows)與根著(sediments),歷史斷裂又象徵殘酷殖民與 侵略現象,微觀的斷裂往縱深處挖掘,如嬰兒脫離母親割斷臍帶那種無感的錐心 之痛,小孩斷奶時的無助,原生族群成年割禮那種模糊的受虐感,女兒出嫁時對 娘家的眷戀與割捨的徬徨,白頭人送黑頭人那種內心淌血的無奈等,都是斷裂的 意指;在社會學與生物學上,斷裂有兩極性的解讀,割捨與逃離,延續與擇取,

明朗與晦瞑,轉化與內爆,分裂與分化等。斷裂的意義包涵了合與分的兩個面相,

有合才有分,有整體才會顯現出分割,千古以來歷史學研究者以一個大敘述的概 念來解釋歷史的整體性,此中也涵蘊著大歷史的時代分層中,每個層面與前後層 面上的藕斷絲連,傅科在《詞與物》中提出:一個時代與下一時代的認識論構型 之間的縱向非連續性7,也就是斷裂的另一意義,然而就歷史與文化而言,絕對

7 請參考汪安民主編《傅科讀本》,2010,頁 48,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文為傅科在 1968 年夏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性斷裂本身並不存在,傅科稱之為非連續性,或另外解讀為:從政治的不穩定性 到物質文明所持有的凝滯性,分析的層面成倍的增多了,每個層面都有它自己的 斷裂,每個層面都有它自己所屬的分期8。在此為強化本論點題旨與台語流行歌 曲內容的串聯,我們將庶民們為了生活的延續與開拓前途,出外到都會中尋覓出 路,所面臨戰後物資缺乏,百廢待舉的社會經濟,一方面感嘆生計維艱,一方面 展露對流落異鄉的悲慘苦境自嘆自憐,那種台灣 1960 年代普遍的社會空間場 域:都會與原鄉斷裂的主觀情愫9

都市與原鄉的斷裂並非 20 世紀 60 年代台灣獨有的現象,而可追溯自 19 世 紀中葉以來英國工業革命後造成的都會人口聚集,城鄉發展差異日益擴大,史家 把法國大革命以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一段時間稱為動盪的「布爾喬亞世紀」, 1830 年法國大革命推翻了自 15 年前拿破崙敗於滑鐵盧以後就重新掌權的波旁王 朝,中產階級基本上就掌握了政治大權,溫和的奧爾良派(Orleanist)登上權力高 峰,新國王路易菲利普(Louis Philippe)被當時的漫畫描述為一個家庭幸福,喜歡 拿雨傘散步的布爾喬亞10,此後中產階級的專業與聰明才幹是促進工業化、都市 化社會的中流砥柱,歐洲文化從此與工業振興掛勾,形成中產階級在都會作亂的 舞臺,德國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在其流寓地法國也把他的時代稱為「工業化 的、布爾喬亞時代」(Heine, 1969; Gay 2004:25)。當時的社會工業文明突飛猛晉,

都會成為中產階級耍弄經濟、政治手段的舞臺,另一方面也成為藏污納垢的溫 床,寫實主義的文學家左拉(Emile Zola)怒罵他痛恨的教會作家Barbey d’Aurevilly 為外來的布爾喬亞11,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在 1867 年 5 月寫信給喬治桑

號《分析手冊》(Cahiers pour l’analyse)刊登答覆巴黎認識論小組的文章〈論科學的考古學〉中,

為他在《詞與物》中提到的:一個時代與下一時代的認識論構型之間的縱向非連續性作解釋。

8 同前註 7,頁 49。

9 筆者之把斷裂用在都會與原鄉的情境上,比較合乎列斐伏爾的生活空間化文本的精神,比用在 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議題更精確,事實上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實體的區隔並不適合用「斷 裂」來形容,傅科稱之為非連續性比較符合邏輯,兩者的概念有相關性。

10 請參閱 Peter Gay 2004, “Schnitzler’s Century: The Making of Middle-Class Century, 1815~1914”

中譯《史尼茨勒的世紀:布爾喬亞經驗一百年,一個階級的傳記 1815-1914》2002.,頁 14,立 緒文化,台北市。

11 參閱 Emile Zola, “Catholique hysterique” Mes haines. Causeries litteraires et artistiques(1866), Oeuvres completes, ed, Henri Mitterand, 15 vols. (1962-69), X, 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George Asnd)的信上說:「鐵律:仇恨布爾喬亞是一切德行的開端」12,1852 年 寫給老友Louis Bouilhet的信上自稱「仇布者」(Bourgeoisophobus)13等,說明了西 方現代文明所加諸於現代社會的壓力,在文化區域間的狀態。亞洲受到衝擊來自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臺灣人民開始產生對工業社會的覺悟時,已成為日本殖民 地,因此以都會場域為主題的許多現象敘述,更與殖民及後殖民關係密切。

從歷史學角度看現代都會場域,自從 17 世紀工業革命促進都市化腳步加 快,人們逐漸將生活領域朝向城市集中,城市也在現代化節奏中發展出獨特的文 化與社會倫理,都市成為社會交換與互動顯著的空間,列斐伏爾稱之為「社會的 中心」(social centrality),Rod Shields 在一篇介紹列斐伏爾文章中引用 Michel Trebitsch 在他《列斐伏爾「日常生活的批判」》的序中為列斐伏爾作了意義深長 的解讀說道:

列斐伏爾最令人玩味的是他把原本對日常生活的領域及家庭與全體社會關 係的批判延伸為一個頗成熟的都市生活分析(Trebitsch, 1991. Shields, 2009:410)。

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之下,每個人也成為社會的在場元素,社會也就是個人 的集體現場,而「都市」(urban)就是社會環境的地理基礎,都市這個名詞不只是

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之下,每個人也成為社會的在場元素,社會也就是個人 的集體現場,而「都市」(urban)就是社會環境的地理基礎,都市這個名詞不只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