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假設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綜觀文獻與理論回顧的結果,本研究提出四個影響科技園區與城市空間形塑 的主原因以求能獲得更全面地解釋:

1. 全球產業鏈形塑的科技分工與城市發展─做為最初促進中國中央與北京市政 府欲發展中關村的背景。

2. 國家空間治理與科技戰略政策─隨著改革開放所下放的地方治理模式以及科 技政策制定。

3. 城市歷史建成結構─中關村的發展根基於一個固定的空間中,因此有其限制 以及特色。

4. 城市與科技園區的治理機關─北京市政府、各市轄區政府、中關村管委會等 機關對於中關村的推動與需求。

在最巨觀層面的是全球化所形塑的空間分工結構,其作用在於說明全球化對 於下一層的國家機關,亦即中國科技與城市發展政策產生影響,而中觀層面則是 描述國家在面臨全球化下所進行的的地方治理模式改變以及科技政策制定使得 中關村的發展出現了第一階段的分裂可能,換言之,是從這理開始賦予了地方政 府發展的誘因,而這樣的誘因卻使得發展中關村的科技創新能力之目標被放進一 個城區發展與科技創新的矛盾脈絡中,而最底層的城市建成空間結構,包含了學 校、行政區以及發展歷史等因素也在各園區的發展貣點上產生了部分的差異。而 最重要的是,同時面臨到國家的地方治理模式轉變以及科技戰略政策之壓力的地 方政府,植基於所處的歷史空間之上,出現了追求發展但是卻無法在城市開發或 者科技發展尋求聚焦的情況。這個架構所呈現出的是上層對中層的國家,中層對 底層的城市與科技園區治理機關所造成的影響與不同的驅動來源,使其作用在城 市(中關村)的空間形塑上而導致現今中關村的樣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圖八、研究假設圖 筆者自繪

本研究假設全球化的產業分工以及對於創新能力的追求帶給了中國從中央 到地方各級政府壓力以及近似於發展型國家的主導特質來推動產業改革以迎接 這個挑戰,這部分的說明將透過對於全球化下的產業分工以及北京對於城市建設 的各項關於國家與區域創新系統打造之政策來加以佐證。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在 全球化時代對地方治理權力、稅收下放的轉變則強化了地方政府建設的意願,在 中關村這塊區域內,這樣的動力來源主要來自於出賣土地而來的快速與龐大收入 造成的土地財政依賴以及透過在土地上招商所帶來的其他稅收之誘因。此外,以 中關村做為一個品牌來幫助其他項目的發展,也是中關村在逐漸發展成功的過程 中另一個被極為重視的面向。這個部分的證據來自於訪談的結果以及各種針對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關村的土地開發報導來加以描述,此外也將配合北京市的土地收入以及出讓收入 之統計數據做為佐證。上述兩股動力同時由外而內又由下而上地驅動北京市範圍 內的各級地方政府對於建設中關村有了某種程度上的共識,而這樣的共識也就是 中關村得以蓬勃發展、收入屢創新高的主要原因。然而這些動力與發展的成果呈 現在空間與地表上即中關村的建設是一個高樓林立、多點開花的發展面貌以及稅 收爆增與地價飛漲的經濟成果。簡言之,本研究的重點將放在中關村的空間創造 與再製過程中的互動以及結果之呈現,而非對於創新系統的討論或未來發展的預 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第三章 全球化下中國國家科技政策與北京產業結構

為了能夠更為清楚地說明研究假設左上方所提出的動力,以及考慮到中國作 為一個社會主義後進國家的特殊性,本章節將先回顧中國自改革開放以後的科技 政策做為一個簡單的說明,並且建構出科技園區在中國被寄予甚麼樣的任務與角 色。接著在第二節將會對北京的產業結構變遷需求作介紹,並且勾勒出中關村對 北京市產業變遷的所發揮的功效。

第一節 中國的科技戰略與體制之演變

中國的科技政策在改革開放至今將近四十年以來,其轉變與整個國家的轉型 方向是一樣的,甚至更深入的說,科技政策作為打造知識經濟的根基,在二十世 紀末至二十一世紀的現在,都可以被視為發揮著一種引領、啟發經濟快速與全球 競合的一種效果。而中國科技政策的發展軌跡就如同其為世界所矚目的經濟成長 一樣,從計畫體系逐漸進入了一個以市場機制與政府政策共同決定何種科技為具 有發展性的、何種科技的發展是可以市場化、產業化後給予支持的體系。

而中國的科技政策與中關村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科技園區、高科技 產業不但作為國家經濟成長方式、經濟實力的具體呈現,其背後所代表的更是該 國對於科技產業政策與其所希望見到的政策結果之體現。而中關村的演變,正是 一個活生生的案例,說明了這樣的一種國家與地方行為者的介入對於一個區域的 體制與空間發展的效果,所以在討論中關村的空間發展之前,我們有必要去回顧 中國科技政策的發展沿革。

一、 中國科技發展的戰略層次演變

在 1949 年到 1978 年之間,基本上中國的科技政策是屬於社會主義計劃經 濟下的科技政策,政府作為科技資源的主要投入者,用行政的力量來推動科學技 術體系的建立,用計畫的方式來部署科技活動與配置科學資源。這樣的做法雖然 取得了短期內的成功,迅速建立貣相對完備的科學技術體系,並且在特定的領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取得突破,使中國稍微追趕上了蘇聯和其他世界大國。然而這樣的做法終究不是 一個可以長久奉行的模式,蘇聯體制下的政策模式存在著各種內在缺陷以及適應 能力,並且因為政府權力的干涉容易使科學產生偏差與破壞(李正風,2009)。1978 年開始,隨著經濟改革的推動以及少數官員訪問西方國家後所帶回對中國落後情 況的驚訝16,中國展開了長達三十年的科學體制改革,而整個改革過程中最重要 的課題即是如何將企業、產業與科學作良好的結合。

以下將透過對中國科技戰略的回顧,來對中國科技體制是在甚麼樣的環境中 催生了中關村以及中關村所代表的意義作一個介紹。

1. 面向,依靠

中國的科技政策在戰略層次上歷經了“面向,依靠”、“科教興國”、“自 主創新”三個階段,而這三個階段的各種指導思想往往也貫穿、主導了不同時期 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發展策略與模式。1982 年,中國中央提出了“經濟建設必頇 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頇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其主要的目標很 明確,就是要透過科技發展來服務經濟建設,並且提高其生產率。(蘇竣,柳卸 林,汝鵬,肖尤丹 2009)這樣子的戰略被提出也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科技與經濟 有一種互相無法合作協調,進而導致科學的研究與技術開發事實上是與經濟的產 業脫鉤,知識產權概念的缺乏以及科技研發機構的自主性不足也讓科技研發的活 力無法被激發。在這個戰略方針的概念下,1985 年 3 月 13 日,中共中央發布了 一個指導往後 20 多年協調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基本戰略方針─《中共中央關於科 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蘇竣,柳卸林等,2009:106)。

在《決定》頒布後的幾年裡,配套措施逐漸出現,其中與中關村的誕生關係 最密切的就是建立技術市場和高新區這個部分。1985 年 1 月,國務院頒布了《關 於技術轉讓的暫行規定》兩個月後,《決定》出爐了,也肯定了技術市場的地位

16 其中至關重要的人物即為素有中關村第一人之稱的陳春先,他曾於 1978 與 1980 兩度訪問美 國,了解到企業對於科技產業的重要性,並於 1985 年離開政府部門,開辦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 進技術發展服務部。http://www.a-cerc.com/vote/View.asp?id=5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和作用,因此推動了技術市場規模的快速成長。也是在這個時期,中國也推出了 一系列的科技政策,其中包含了推動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的“863 計畫”與高科 技產業化的“火炬計畫“,其中又以發展高技術、新技術產業的火炬計畫與後來 的科技園區以及高技術產業的形成最有直接關係,這樣的觀點可以由其提出「創 辦高新技術企業,建立科技創業服務中心,詴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詴驗區….各 地詴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詴驗區,除制定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之外,主要在 創造適宜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軟環境,建立包括信息、資金、財會、銷售、立法、

諮詢、培訓在內的支撐系統」17看出(林文軒,1992)。而中關村與火炬計劃之間 的關係又是如何呢?如同前文所提,自 1978 年以來,中國的科技發展出現了極 大的轉變,肇因於陳春先等官員出訪所帶回來的新觀念,認為透過市場與企業機 制才能讓科學更有效率地發展,而這樣的想法,從 1980 年陳春先對於北京市科 協的報告─「技術擴散與新興產業」蛻變成為「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的成立甚 至進而擴大改名為「北京華夏新技術開發研究所」,中間雖然經歷過許多大眾輿 論的攻擊以及中科院紀律委員會對服務部的的介入調查,這樣的發展趨勢已經無 法回頭。隨著以科海、四通帶頭的“兩通兩海”以及其他民營企業的不斷出現,

電子一條街的發展趨勢已經難以阻擋。而這樣的快速發展與隨之出現的各種爭端

電子一條街的發展趨勢已經難以阻擋。而這樣的快速發展與隨之出現的各種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