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流程

壹、第一部份行動研究流程

行動研究期程自 2013 年 1 月至 8 月止。實施程序為確立研究方向、尋 求合作對象,單元編擬與試行、反思與修正完整的創造力教材設計,以及整 理研究報告,行動研究歷程如圖 3-2-1,詳細之研究方法見第四章第一節。

一、確定研究方向

研究者相當關注現階段國小資優班課程實施與品質之議題,在了解法令 與教育政策,以及資優班教學場域現況後,研究者決定以自己有與趣發展的 特殊需求領域「創造力課程」做為研究探討之主題,期望透過研究了解資優 教育之創造力教材的編製與實施情形。在與指導教授確立研究方向後,研究 究開始著手蒐集與分析資優教育與創造力相關文獻。

二、邀請合作與研究對象

基隆市於2011年與2013年分別於海天與山林國小設置資優資源班,兩校 均有資優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需求與疑難。經過接洽後,海天國小兩位資優資

70

71

考測驗圖形版甲式與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之創造性傾向量表等測驗與文件蒐 集方式整理資料。

四、實施教材、進行資料蒐集與教材修正

2013年4月至8月間,係為教材實施階段。研究者將學生混齡分為二組,

以外加方式實施每週二節課的創造力教材,每組進行四至五個單元。期間透 過觀察評量、學生自評、訪談、文件或作品蒐集等方式了解教材實施過程與 成效,討論教材設計與實施之適宜性,在省思之後加以修正調整。另根據研 究目的進行如學習觀察紀錄表與自評表等研究工具之修正。

此外,在教材實施完畢後,再次實施創造力評量後測,據以探討資優生 參與創造力教材之成效與滿意度,並做為第二部份教學實驗研究之依據。此 外,為求各評分向度具有良好信度,研究者邀請台北市某國小一位資深資優 班教師擔任第二評分者,以求評分者間一致性。

五、撰寫研究報告

藉由資料分析歸納與實施過程之省思,研究者將創造力教材實施之過程 與成果、協同研究者與研究者的成長省思加以撰寫為研究報告。

貳、第二部份教學實驗研究流程

期程為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期間推廣與應用行動研究之自編教材,

進一步探究推廣應用成效。主要歷程如下:

一、協調與準備

首先與海天國小和山林國小教師協調課程實施時間、實施單元、參與之 資優生及所需教學資源,另邀請高雄市安和國小資優資源班師生加入本研究 實驗組行列。由於各校資優生人數過少,再商請各校邀集曾參與資優鑑定、

智商達120以上且經家長同意之學生加入實驗組行列。並協調宜蘭縣紮根國 小、新北市向上國小與高雄市樂利國小資優資源班學生成為本研究之對照組。

為增進教學的一致性,研究者與高雄市教學者以行動研究階段編製之教材與 錄影實況為媒介,針對教材設計、實施流程、學生可能之反應、教學策略、

72

引導方式與教師態度等面向逐一探討,以建立教學共識。

二、前測

研究者針對參與本研究之實驗組與控制組資優生,在 2013 年度 9 月間 以創造力標準化測驗與量表施測。

三、教材實施

實驗組各校均以每週 2 節課實施選定之 4 個單元,每單元 8 節課,共進 行 16 週。對照組各校亦以每週 2 節課實施原校創造力教材,實施 15 至 17 週。研究者和高雄市教學者均在教材實施過程中錄影紀錄實驗組資優生學習 情況,並隨時訪談原資優資源班教師,以獲知資優生學習情形。

四、後測

針對參與本研究之實驗組與對照組資優生,在 2014 年 1 月再施以創造 力標準化測驗與量表。

五、分析資料與撰寫研究報告

藉由量化與質性資料的蒐集,研究者著手進行資料的分析與討論,並針 對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有關教學實驗研究之研究方法見第五章第一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