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發現與展望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展望 研究發現與展望 研究發現與展望 研究發現與展望

改善環境問題從改善環境教育著手,並且是從小紮根。身為教師,在第一線 的教育現場,我期望現行的環境教育除了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美化校園外能有 所突破;身為母親,與孩子參與「幫青蛙過馬路」活動後,我發現活動現場附近 的大肚國小有相關延伸課程,這裡面有一個有趣的研究取徑,就是「服務學習」。

結合我的經驗與發想,我想要探討從事基礎教育的國小教師是如何透過設計 的課程,將服務學習融入國小階段的環境教育中。我首先要發現服務學習在國小 環境教育推行的狀況;接下來,剖析融入服務學習概念的環境教育教學;再來,

探究教師設計與執行課程的影響因素、助力與阻力,及相對因應策略;最後,探 討環境服務學習對教師教學、學習目標與行政人員行政作為對學校產生的影響。

我在客家人聚集的新竹地區找尋三個案例學校,第一個是新竹縣橫山鄉的大 肚國小,大山背梭德氏赤蛙「路殺」的困境,點燃了「幫青蛙過馬路」的活動,

也讓大肚國小發展出實際推行的教案;第二個是新竹縣北埔鄉的大坪國小,客庄 地區豐富的自然環境,讓大坪國小得以利用並建置校園內適合蝴蝶的環境以推行 蝴蝶生態導覽;第三個是新竹市區的龍山國小,利用校園多樣的植物生態進行校 園植物解說員的課程。

三個案例學校的環境課程是我的研究標的物,我設計以「服務學習」和「環 境教育」為分析架構,將課程推行時服務學習的「準備」、「服務」、「反思」,與

「慶賀」四個橫向實施階段,利用「協同合作」、「互惠」、「多元」、「以學習為基 礎」、「社會正義為焦點」的五個面向,來架構立體的剖析,檢視環境教育目標的 達成。

在交互、分析中,展開了比較的可能,檢核環境服務學習的課程,再思考與 探討組織對服務學習的影響。我的研究發現這三個案例學校存在著以服務學習為 取向的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分別從以下五點說明:

(1) 憑著各自的理念設計課程,從陌生到接觸服務學習。

三個案例學校在課程設計時對服務學習無系統認識,可以說是憑著各自的

理念設計課程。大肚國小黃文霖從關心在地家鄉自然生態環境出發;大坪國小羅 育賢從班級經營的理念出發;龍山國小陳梅香從學校本位課程的建立出發。

透過訪談,我發現是課程目標、人格特質、與師資養成階段對學習的了解,

讓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者在對服務學習沒有完整全面的認識的情況下,雖然服務學 習不是當時課程設計的主軸,卻有著以服務學習為取向的環境教育課程設計,並 且從陌生到接觸服務學習,不停向前。

(2) 以環境教育為核心,配合學校整體發展,提供多樣的課程發展模式。

三個案例學校的課程設計都是以環境教育為核心,配合學校的整體發展。

大肚國小延續學校本位課程設定在家鄉的主題;大坪國小配合學校三年一輪主題 網的核心概念課程,凸顯多元智能校本特色;龍山國小則是以校園植物架構全校 推行的學校本位課程。

多樣的課程發展模式,提供了三個成功模式。首先是新竹縣橫山鄉的大肚 國小,「幫青蛙過馬路」課程納入真實事件,凸顯在地議題,也增加對鄉土、社 區,與環境的關懷;新竹縣北埔鄉大坪國小的「蝴蝶導覽」結合客庄生態、文化、

歷史的資源,設計引用服務學習,提供成功經驗模式,讓有心跨入陌生領域的個 人、學校,或單位參考與反思;新竹市東區龍山國小,「校園植物解說員」課程 縱貫校內其他領域,讓看似只與自然領域有關的課程成功的在全校全面推行。

(3) 社會資源與學校結合,尤其是荒野協會,在挑戰創新中,走出局限。

三個案例學校在課程設計發展的初期都曾引進或是運用社會資源,而且 共同引進的外界資源是荒野協會。荒野協會深根在地的環境教育,也可說是環 境教育的推進者。大肚國小實際參與在家鄉的生態保護事件,是經由荒野協會 介紹,也與它配合記者會短劇;大坪國小獲得具有荒野成員身份的家長認同並 推廣;龍山國小曾請荒野協會到學校對學生做不同的授課與指導。

設計出符合個人理念、學校環境教育發展的課程,無論是考慮了專業與設 定目標的龍山國小與大坪國小,或是著重前瞻、創新的大肚國小和大坪國小,在 挑戰創新中,讓環境教育走出教室,走出局限,突破以往相關環境服務學習多在 高等教育的局限,實際在國小運用。

(4) 做中學,互勉增強,尋支持,克服難處。

負責課程、植入教育觀念的教師,在做中學,在實際操作中,互相勉勵增 強,除了創造感動,更重要的是也催生了行動。教師用生態的觀點,利用客家人

居住的豐富自然環境,讓學生在生態鏈中,重新認識人與環境的關係。

啟動了熱情後,在規劃與實施階段面臨不同的難處,而其中支持老師們向 前的持續力量,是從學生身上看見的滿足與成就。學生表現的正向支持力量是教 師持續向前的動力。

(5) 以覺知和環境倫理為環境教育的重點,教師扮演協助解決問題的角色,達 成教育創新。

這樣以環境為師,對象為國小學生,須要實際走出教室的課程設計,我發 現三個案例學校課程設計者共同體認到教師的角色變化,是由規劃設計到變成協 助學生解決問題的角色。並且,結合課程的服務學習,以環境教育目標中的覺知 與環境倫理為重點,加強學習周期循環,採取多元的教學評量,挑戰創新的做法,

讓環境服務學習成為創新的教育教學目標,全校動起來。

藉由案例學校的課程研究,服務學習與環境教育的結合後,在國小的推 行,呈現教育創新。有了服務學習,讓環境教育更棒,能夠跳脫垃圾分類、資源 回收、美化校園的層級,讓學生進入到覺知人與環境的層面,關心環境議題。也 因為有了環境教育,服務學習有了新的應用領域,讓我們看見未來國小的新方向。

總歸說來,從三個案例學校來看「以服務學習為取向的環境教育課程設計」, 展現出的研究價值與期望有以下四點:

(1) 課程設計

結合「服務學習」與「環境教育」實際操作,是課程設計上的創新。兩者 結合能夠彼此互惠,加強環境教育的推動,除了能看見實際的操作模式,也可以 提供現行環境教育參考,讓提供有心推廣服務學習與環境教育的個人、學校或是 單位斟酌與反思。

(2) 教育創新

突破以往相關環境服務學習多是運用在高等教育的局限,將它應用在國小 階段,屬於教育創新。隨著十二年國教的上路,服務學習往下紮根,藉由三個案 例學校的課程研究,看見了「服務學習」與「環境教育」結合也可以在國小推行 的可能。

(3) 學習典範、文化傳承

透過這樣的環境教育與服務學習的課程設計,以服務學習為取向,展現新的學

習典範,將人人都會做善心義舉,嘗試逐步納入更多在地客庄的優勢。在自然環 境中,在服務學習中,敬天法祖,永續環境,傳承客家,做為其他客庄文化傳承 的學習典範。

(4) 產業價值:

教師創造了感動,更重要的是要催生行動。設計引用服務學習,提供成功 經驗模式,結合客庄生態、文化、歷史的資源,除了展現教育的新希望,在更了 解客庄與親近客庄之餘,期許開展新視野、新價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