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限制與建議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研究限制與建議 研究限制與建議 研究限制與建議

我的研究是由「幫青蛙過馬路」的活動開始,探討的是教師如何透過設計的 課程,將服務學習融入國小階段的環境教育中,屬於初探性質。以下研究限制將 就「研究地區」、「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加以說明,並提出相關的研究建議做 為後續研究者的參考與突破:

(一)研究地區

我的研究地區以兩所新竹縣國小,與一所新竹市國小為對象,但是台灣地 區各縣市的自然環境、校內環境、人口等的資源,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我 的研究結果能否推論到縣內或是其他縣市學校,是本研究地區上的限制。

由於「幫青蛙過馬路」的活動開啟是因為「路殺」,道路的開闢造成棲地 的切割,會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從環境教育的觀點出發,維護棲地是考量人與 動物的整體互動的關係,愈多人關心將更能提高亮點,建議對此議題有興趣的可 以從社區營造的角度出發,繼續延伸。

另外,大坪國小的「蝴蝶導覽」的課程推廣也連帶影響與之互動頻繁的社 區,北埔鄉的南外社區營造以蝴蝶為相關意象,建議對社區營造有興趣的研究也 可以從服務學習的角度來切入。

(二) 研究對象

我的研究只針對國小階段,並未涵蓋到其他學制,在做研究結果的解釋與 推論時須將此點列入考量,參考之餘,「類推性」將不周延,而且我的研究對象 是課程設者,未包含其他專業人員、家長、學生的意見,主要是探究「服務學習」

與「環境教育」結合,呈現課程設計的源頭到實際推行的地圖,供有心涉入此領 域的個人或單位參考。

三個案例學校的課程設計者都是關注環境教育與學生學習的教育人員,教 師催生了各種教育行動,是靈魂人物。建議後續有心繼續探究服務學習與環境教 育的研究者,能夠藉由深度訪談,發覺更多默默耕耘的教育推手。

(三)研究方法

在文獻蒐集與分析之外,我訪談課程設計者與相關人員,採用半結構式問

卷,編制訪談大綱,主要為受訪者的自我陳述方式,也是受訪者的觀察結果,在 呈現的廣度上也是研究的限制。

從服務學習的觀點出發,分析學生的環境教育學習,在研究方法上也可以 考慮採用量化的研究,設計問卷以呈現其他專業人員、家長,學生的意見,讓服 務學習與環境教育結合的研究更趨完善。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大坪教育基金會(2013)。《8 號夢想教室》。臺北市:城邦 麥浩斯。

王茜穎(2009. 2. 23)。〈大坪國小 小提琴、研究課必修〉,《商業週刊》,1109:

104-107。

王順美、梁明煌(2008)。〈環境服務學習案例初探-花蓮女中根與芽社團活動 個案研究〉,《環境教育研究》,5(2):131-168。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0)。《常用環境保護詞典編整》。台北:行政院環保署。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執行「97 年至 100 年全國客家人口 基礎資料調查研究」。上網日期:2012 年 7 月 31 日,取自

C:\Users\Teacher\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Content.IE5\CBRISEY9\99 年客家人口調查.pdf

李聰明(1989)。《環境教育》。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汪靜明(1990)。〈國內環境教育活動設計架構與特色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

5:58-66。

汪靜明(1995)。〈社會環境教育之推動與落實〉,《教育資料集刊》,20:213-235。

汪靜明(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1-27。

林至善、林勝義、陳金貴、陸宛蘋、曾華源、劉正鳴等(2002)。《中等學校服務 學習實用手冊》。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吳永瑞(2003)。《國民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主題統整教學之個案研究》。台中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儒(2003)。《世界新秩序─環境倫理》。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主編,

環境倫理與科學,24。高雄:復文書局。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合譯(2003)。《環境教育課程規劃》。臺北市:五南。(原 書 Engleson David C., Yockers Dennis H. [1994]. A Guide to Curriculum Planning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merica: Wisconsin)

邵明宗譯(1999)。《環境教育:就從老師開始吧!》。臺北縣永和市:稻田。(原 書 Akira Uehara. [1997]. SENSI KARA HAJIMEYOU WAKUWAKU KANKYOU KYOUIKU. Japan: Kokudo-sha.)

施麗明、郭鳳嬌、劉秀真、賴淑華(2010)。《跳吧!梭德─幫青蛙過馬路》。新 竹市: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高翠霞、高慧芬(1991)。《環境教育你我他》。台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幼獅。

徐明、楊昌裕、劉杏元、劉若蘭、林至善、楊仕裕等(2008)。《從服務中學習-

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洪葉。

孫大偉、陳文茜(監製)(2010.02.23)。紀錄片《±2℃》【影片】,(中天電視)。

上網日期:2012 年 8 月 28 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BaAtU1E2cI&feature=fvwrel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青慧(2010)。《從服務學習理念探討大學服務性社團之實施》。慈濟大學教育 學所碩士論文。

陳美音、楊懿如(2006.11.26)〈利用九年一貫環境教育能力指標探討池南森林遊 樂區環境教育教學資源〉「2006 年環境教育課程研討會」論文集。台灣:花 蓮市。

陳誼潔(2008)。《臺北縣服務學習績優學校課程設計與推動問題之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明煌(2004)。《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及其在大學環境教育的教學應用與反思》。 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教育部(2010)。《大專校院服務學習方案》。台北:作者。

教育部(201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作者。

郭芳妙(1995)。《美國中小學服務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 士論文。

許書維(2005)。《國小童軍團水環境服務學習統整活動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 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小薇(2008)。《花蓮女中根與芽服務學習計畫的實施與評量研究》。國立東華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子超主編(200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臺北市:師大。

張宇梁、吳(木)宿椒合譯(2007)。《研究設計:質化、量化及混和方法取向》。

臺北市:學富文化。(原書 Creswell, J. W., [2004]. Research Designqualitative,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 approaches 2nd. Sage)

黃玉(2000.12)。〈服務學習與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潛在課程研討會」論文。

台北:東吳大學。

黃玉(2001)。〈服務學習-台灣公民教育得具體實踐〉,《人文及社會科學通訊》。

12(3):20-42。

曾秋燕(2012)。《服務學習內涵之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發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 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市:揚智。

彭杏珠(2012.05.05)。〈均衡學習、品德、會考 15 學區都採用〉,《遠見雜誌》,

教育專刊:48-52。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 全見版》。新北市:小畢空間出 版社。

溫貴琳(2002)。〈漫談服務學習─從美國看台灣〉。《學生輔導》。8:1-11。

楊冠政(1991)。〈學校課程環境化─學校實施環境教育的首要工作〉,《環境教育 季刊》,11:5-20。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明文。

廖倚萱(2003)。《環境服務學習方案發展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關渡青少年 保育解說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靜蕙(2011.10.04)。〈終結「路殺」 守護大山背梭德氏赤蛙〉,《環境資訊中心》。 上網日期:2012年7月28日,取自http://e-info.org.tw/node/70964

葉玉琴。〈守護梭德氏赤蛙的集團婚禮 需要的不只是幫牠們過馬路〉。上網日 期:2012 年 7 月 28 日,取自

http://www.techlife.com.tw/02Goodshow/GoodShop_main.asp?TID=793&MyPageN o=1

董貞吟(1999.01.05)。〈國小學童環境觀與環境經驗之調查研究─城鄉比較〉,「八 十七年度環境教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摘要」。台灣:台北。

賴兩陽、黃正全、張燕琴、胡菊運、高秋燕、張慧玉等(2002)。《中等學校服務 學習方案彙編》。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環境教育法(2010)。上網日期:2012 年 7 月 31 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news/news_detail.aspx?id=64271

蔡孟尚(2012.03.25)。〈護蛙 全台首見路牌〉,《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2 年 7 月 28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r/25/today-life14.htm

蕭富元等著(2008)。《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臺北市:天下雜誌。

簡淑鴻、楊懿如(2006.11.25)。〈國小四年級環境教育融入式教學研究─以情意 教學為主〉,「2006年環境教育課程研討會」論文集。台灣:花蓮市。

薛靜婷(1999)。《環境教育遊戲化活動中兒童參與之研究》。東華大學自然資源 管理研究所論文。

嚴秋蓮(2004)。《中等學校實施服務學習之研究─以兩所中學為例》。輔仁大學 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論文。

二、英文部分

Billing, S. H. (2000). Research on K-12 School-Based Service-Learning The Evidence Builds, Phi Delta Kappan, May, pp. 658-664.

Eyler, J., Giles, D. E. and Braxton, J. (1997). Report of National Study Comparing the Impacts of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Characteristics on Post Secondary Student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ar., pp.2-22.

Eyler, J. & Giles, D. E. (1999). Where’s the learning in service-learning?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Fertman, C. I., White, G. P., & White, L. J. (1996).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uilding a culture of service. Columbus, OH: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Iozzi, L. A. (1982). Preparing for Tomorrow’s world: Curriculum Model: Teacher’s Guide. Longmont, CO: Sopris West, Inc.

Iozzi, L. A. (1984). Research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971-1982.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Iozzi, L. A. (1989). “What Research Says to the Educator: Part On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he Affective Domai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Heldref Publications) Spring 20.3.

Jacoby, B., and others.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 and Practic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endall, J. C., and others (Eds.).(1990). Combining service and learning: A resource book for community and public service, Vol.1. Raleigh, N. C.: 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Palmer, J. A. (199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21st century: theory, practice, progress and promise. London: Rutledge Press.

Sigmon, R. (1996). The problem of definition in service-learning. In R. Sigmon and Others(Eds.),The Journey to service-learning. Washington, D. C.: 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Ward, H. (1999). Why is Service-Learning So Pervasive In Environmental Studies Programs? In H. Ward (Ed.), Acting locally.”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Service-Learning in Environmental Studie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Waterman, A. S. (Ed.). (1997). Service-Learning: Applications from the research.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附錄

能力指標 1-3-5-4;2-3-2-3;2-3-2-2 ;6-3-2-3;7-3-0-2 作者 黃文霖 (新竹縣大肚國小)

孩子們組成了志工隊,一起到大山背「幫青蛙過馬路」。沒辦法實際

利用「Frog School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http://www.froghome.idv.tw/)

介紹

最可行的方式。

方法。

5.將最後決定的解決方法,以「大山背生態樂園」為主題,各組仔細 的畫在半開的壁報紙上,並且以文字加以說明。

6.每位同學在聯絡簿日記裡寫下一個多月來「幫青蛙過馬路」活動的 趣事以及感動並且與家人分享後簽名。

教學實踐與省思

文字說明

「幫青蛙過馬路」的系列課程進行的一個多月,除了在教室裡的討論 分享外,還包含了許多上課時間以外的活動!其中包括前前後後和孩 子們一同到大山背進行護蛙共十多次;以及利用早修以及全校升旗時 間向全校師生宣導「幫青蛙過馬路」活動的理念,期望能讓更多人知 道這件有意義的事。

過程中孩子們如同梭德氏赤蛙要到溪邊交配繁殖一樣,遇到了許多的 困難,例如:某些孩子要克服不敢摸青蛙的心理障礙;面對家長對於

過程中孩子們如同梭德氏赤蛙要到溪邊交配繁殖一樣,遇到了許多的 困難,例如:某些孩子要克服不敢摸青蛙的心理障礙;面對家長對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