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部記錄台灣氣候變遷的《±2℃》,呈現了 2009 那年,發生在地球上各地 的災害,包含了:六月,長江流域的降雨量超越歷史紀錄,中國 22 省發生水災;

七月北京的沙塵暴,讓人誤以為大白天發生了日食;莫拉克颱風,造成台灣有歷 史記錄以來最慘重的八八風災及小林村滅村;仲夏夜,重慶驚人的閃電量,幾乎 是每三秒一次;在菲律賓,則同時有四個颱風入侵;東非乾旱,聯合國預估有 2300 萬人受害;澳洲的沙塵暴,是近七十年規模最大的;同年,歐洲的秋天只 有二十五天,這些都在在凸顯了環境問題的嚴重。面對環境問題,面對人類的危 機,讓我們不禁要問:地球怎麼了?該怎麼辦?

環境教育,是人類依存在環境中生存與發展,為關懷、保護與利用環境而實 施的教育(汪靜明,1990)。對於生存環境的覺知,使得環境教育備受重視,推 展環境教育,成了人類共同的認知與任務趨勢。進行環境教育,能有效的促使人 類理解自身在自然環境中的生態角色及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在面對環境問題 時,可採事前預防或善後處理的行動(楊冠政,1991;汪靜明,1995、2000)。

因此,環境教育被視為改善環境問題的教育過程,認識與了解人與自然環境及人 為環境間的關係,培養基本的概念、知識、態度和技能,同時,也教導人如何做 決定,以面對實際有關環境品質的議題,並發展自我行為的依據準則(行政院環 境保護署,1990;周儒,2003)。

身為一名國中教師,在第一線的教育現場,我們不停的宣導資源回收、指導 環境清潔、美化校園環境,難道環境教育只能做到這樣嗎?對照教育堪稱是世界 之冠,有「波羅的海的女兒」之稱的芬蘭,

七0年代初,教委會扛下芬蘭獨立建國後最大規模的教改重擔,他們的 使命是提供高品質的九年一貫義務教育,訓練出能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下 一代(蕭富元,2008:110)。

在大多數國家,高等教育學生平均分配到的經費最多。反觀芬蘭,投資在 初級中學生的經費,每年平均達八千兩百美元,在所有就學年齡中最高

(同上引:111-112)。

芬蘭,傾注大量的資源在基礎教育。丹麥的教科書上寫著:「學校沒有教答 案的權利,只有支援小孩學習的權利。」(蕭富元,2008:139)反觀國內,面對 大環境的問題,面對教育的現況,環境教育就是改善環境的教育工程,至關重要,

因此,要改善環境,得先改善環境教育,而且是從小開始。那麼,現行從事基礎 教育工程的國小推行環境教育的情況會是如何?是我研究的初始動機之一。

熱心參與環境工程的早已不限於教育人員。除了老師的角色,身為一個媽 媽,2010 年我曾帶著孩子和許多家庭,一同實際參與「幫青蛙過馬路」。這活動 是 2009 年荒野協會開始發起的環境教育專案行動,起源於 2007 年底荒野志工組 織蛙調小組,開始在大山背、六寮、紙寮窩、上大湖等區域從事生態調查,2008 年 10 月發現大量的梭德氏赤蛙屍體,因此, 2010、2011、今年 2012,持續發 起「幫青蛙過馬路」的護蛙活動。

喚醒眾人關心的「路殺」(Road Kill)1,是因為馬路的開闢,切割了青蛙的 棲地;是路旁築起護欄,讓青蛙不易跳越;是溪流整治工程,水泥壁面陡直,造 成馬路與河床落差超過 5 米,使得梭德氏赤蛙難以順利橫越馬路舉行青蛙的「集 團婚禮」,造成從山壁到溪底交配產卵困難重重。「幫青蛙過馬路」活動本身是一 種「服務學習」的類型,活動內容則是與「環境教育」相關,這兩者如何緊密結 合?為本研究的另一動機。

「服務學習」強調服務與學習並重,經由學校與社區(機構)的合作,讓學 生在服務的過程中不斷的學習與成長。林勝義教授(2002)擔任服務學習諮詢小 組召集人,彙編《中等學校服務學習方案》,在前言中即指出:「服務學習是學校 教育活動的一環。」借用在國外與國內高等教育的成功經驗與趨勢,引用服務學 習的概念與做法,運用在環境教育中是可行的方式。國內的志願服務、社區服務、

服務學習,都是由高等教育開始推行,已經上路的十二年國教,將服務學習納入 比序的項目之一(彭杏珠,2012)。

「服務學習」,根據我文獻檢索的結果,相關環境服務學習的研究很少。大 部份是以大專院校的服務學習課程為多(陳誼潔,2008)。在台灣所推動的服務 學習課程,多是以環境做為服務的主題,有許多與服務學習相似的活動,但,在 學術上,以環境服務學習為名稱的教學活動,運用在社區及學校的環境教育教學 活動中,被研究與討論的很少(廖倚萱,2003)。

現在,服務學習將要往下扎根,走到國中小課程,我認為融合服務學習概念

1動物因為跨越道路所造成的死亡。陳昱儒、張永達。〈路殺與動物廊道〉,

http://case.ntu.edu.tw/hs/wordpress/?p=898

的環境教育研究是值得投注心力,是一塊需要繼續耕耘的領域。我也認為突破以 往相關環境服務學習多用在高等教育的局限,將它應用在國小階段屬於一種教育 創新。我希望找到結合「服務學習」與「環境教育」的課程設計,藉由實際的做 法,將能看見環境教育的另一種可能,為現行的環境教育尋求新的突破,跳脫宣 導資源回收、指導環境清潔、美化校園環境的層次。

結合我的經驗與發想,「幫青蛙過馬路」的活動地在新竹縣橫山鄉,客家人 居住的環境自然資源生態豐富,在這生態鏈中,任教於大肚國小的黃文霖的「幫 青蛙過馬路」教案,榮獲新竹縣九十九年度(2010)優良教學競賽第一名。如此 的環境教育行動、課程,裡面有一個有趣的研究取徑,就是「服務學習」,融合 了服務學習的概念,結合了學生、家長以及外界資源,讓學童可以透過不同的體 驗活動,去了解與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也增加對鄉土、社區,跟環境的關懷。

更棒的是,黃文霖從 2010 年開始每年都帶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去護蛙,在教案得 獎後,仍持續投注環境教育,不斷精進與延伸相關內容。於是,我將研究的方向 決定為:在國小階段,教師如何透過設計的課程,將服務學習融入環境教育中。

透過這樣的環境教育與服務學習的課程設計,我期待將人人都會做善心義 舉,嘗試逐步納入更多在地元素。根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99 年到 100 年

(2010-2011)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新竹縣是全台灣客家人口比例 最高縣市,高達 71.6%,而橫山鄉當地的客家人口比例有 88.93%。在客庄豐富 的自然環境中,特生中心兩棲類專家林德恩表示,梭德氏赤蛙是大山背粗坑溪的 水質監測員,因為他們只在乾淨水域繁殖產卵,是乾淨溪流指標(廖靜蕙,2011)。 因此,嘗試結合客庄生態、文化、歷史的資源,設計引用服務學習,將能提供成 功經驗模式,開展新價值。

決定我的研究方向後,搜尋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輸入以「服務學 習」與「環境教育」同時為關鍵字的論文,只有五篇,真正以國小學生為研究對 象的只有許書維(2005)與曾秋燕(2012)的兩篇研究。輸入以「環境教育」與

「課程設計」同時為關鍵字的論文,只有五篇。輸入以「服務學習」與「課程設 計」同時為關鍵字的論文,就只剩三篇,如表 1-1 所列。

表表

表 1-1::::文獻檢索文獻檢索文獻檢索 文獻檢索

範疇 作者 研究題目

廖倚萱(2004) 環境服務學習方案發展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關 渡青少年保育解說團為例

許書維(2005) 國小童軍團水環境服務學習統整教學活動之研究 許小薇(2008) 花蓮女中根與芽服務學習計畫的實施與評量研究 王育昭(2011) 我的秘密花園~ 幼兒參與學校環境服務學習之行動

研究

服務學習+

境教育

曾秋燕(2012) 服務學習內涵之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發展研究 陳誼潔(2008) 臺北縣服務學習績優學校課程設計與推動問題之研

朱慶蘭(2009) 服務學習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以實踐大學服務學 習課程為例

服務學習+課程設計

周龍珠(2011) 服務學習對學生品德教育影響之行動研究 薛靜婷(1999) 環境教育遊戲化活動中兒童參與之研究

李翎兆(2004) 環境教育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設計之研究 林吟徽(2009) 國小四年級環境教育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 吳宜真(2011) 國小三年級環境教育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

環境教育+課程設計

張尚哲(2011) 小鷿鷈計畫兒童濕地營隊活動之課程發展研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我想要探究的是「服務學習」、「環境教育」、與「課程設計」的交疊。從學 術研究成果來看,這塊拼圖急需再補強;又從學術的觀點,隨著十二年國教的上 路,服務學習往下紮根,走進國中小課程,藉由在國小實際實施的課程研究,探 究「服務學習」與「環境教育」結合,突破了以往相關環境服務學習多在高等教 育的局限,除了能提供實際的做法,供環境教育參考,更能供有心推廣服務學習 與環境教育的個人、學校或是單位參考與反思。

透過環境教育與服務學習的課程設計,以服務學習為取向,展現新的學習典 範,將人人都會做善心義舉,嘗試逐步納入更多在地客庄的優勢。在自然環境中,

在服務學習中,敬天法祖,永續環境,傳承客家,做為其他客庄文化傳承的學習 典範。設計引用服務學習,提供成功經驗模式,結合客庄生態、文化、歷史的資 源,除了展現教育的新希望,在更了解客庄與親近客庄之餘,期許開展新視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