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作性定義。

第一節 問題背景

一、規律身體活動對健康的益處

規律身體活動對全人健康的正面影響已不容質疑,不僅有益於疾病預防、延長 人類平均壽命,在心理、情緒與社會人際層面皆有助益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USDHHS], 1996),進而提升生活品質,身體活動對於身體生理 的運作是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維持及加強骨骼肌肉系統的支撐與活動功能 (Kraemer 等,2002),促進心臟及腦血管的循環流暢 (Hall, Smith, & Keele, 2001),

以穩定細胞新陳代謝狀態,減緩因新陳代謝功能低落而引起的身體不適感與疾病罹 患率,如肥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USDHHS, 1996) 等,調節神經傳遞物的分 泌,使自主神經系統恆定運作,並對認知功能的維護也有助益 (Colcombe & Kramer, 2003)。醫療手段以手術及藥物等方式刺激或抑制身體現階段的運作,使體內環境保 持恆定運作狀態,但對於身體而言,醫療手段所提供的是外來刺激,並非身體自主 發生的運作,很多健康問題無法解決,然而,規律身體活動可彌補相對消極被動的 醫療手段之不足,兩者配合使人類得恢復健康、維護健康,與促進健康。

二、臺灣從事規律身體活動的現況與影響因素

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2) 指出全球每年約有200 多萬人的死因可歸咎於缺乏身體活動,由此可見規律身體活動是促進健康的策略,

而缺乏規律身體活動則可能是導致生命受威脅的主因。雖然規律身體活動對健康如 此重要,但臺灣的規律身體活動人口仍為少數,有鑑於此,政府從加強軟硬體規劃 著手,建設運動場館與場所、培植運動專業人才,以及推動各類運動計畫,鼓勵引 導民眾建立動態生活型式,將身體活動落實生活,如陽光健身計畫、運動人口倍增 計畫等,從2003年至2006年,規律健身運動人口從12.8%增加為18.8%(行政院體育 委員會[體委會],2007),運動統計報告(體委會,2008)指出,2007年的規律健身

運動人口比例為20.2%,另外,98年運動城市報告(體委會,2009)顯示,2009年 的規律健身運動人口比例為24.4%,而30至39歲的壯年人口規律健身運動比例最低 的族群,僅佔14%,遑論完全無健身運動及無規律健身運動的人口比例。

政府、體育運動、公衛醫學各界歷經多年的努力推動,規律健身運動人口才從 十分之一提升至將近四分之一,2008年運動統計報告(體委會,2008)顯示,臺灣 民眾從事身體活動的阻礙因素以「沒有時間」為首,佔50.1%,「工作太累」與「懶 得運動」皆佔17.1%,其他佔10%以下的阻礙因素包括「健康狀況不能運動」、「沒興 趣」、「工作可代替運動」、「環境不佳」、「沒有運動同伴」、「不覺得運動重要」、「交 通不便」、「運動太麻煩」、「運動流汗不舒服」等,而支持人們從事身體活動且比例 最高的因素是促進健康,佔74.7%,運動樂趣佔14.9%,保持身材佔11.8%,打發時 間與解除壓力約各佔6%,以及家人朋友因素、生活習慣、學校體育課程安排、交朋 友、增進運動技能、接觸大自然、工作因素等。

然而,從事身體活動的阻礙與動機依民眾身分、工作類型、生活型態等不同個 人因素存在差異,除個人因素外,也受其所處環境與活動類型影響 (Dishman, Sallis,

& Orenstein, 1985),所以推動身體活動的策略亦需隨之調整,才能促使更多民眾參 與,並讓身體活動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提高規律身體活動的策略

身體活動是經由人體骨骼肌有意識地收縮,使身體肢段產生位移,進而消耗身 體能量 (Caspersen, Powell, & Christenson, 1985),可透過日常生活活動、健身運動 與競技運動等三種形式進行。日常生活活動泛指日常生活中的例行身體活動,如:

走路、爬樓梯、騎腳踏車通勤、剪修花圃、拖地…等;健身運動 (exercise) 是指「有 計畫性、目的性、結構性、可被重複操作等特質的身體活動,進而改善或維持體適 能 (Caspersen 等,1985, p128)」;競技運動 (sport) 是指有組織性、競爭性、高技 巧性,與具一組競賽規則的身體活動,且參與競技運動者須有承諾感與追求公平競 賽(卓俊伶、馮木蘭,2005),所以民眾可從日常生活活動中,把握身體活動機會,

同時培養健身運動技能與身體活動習慣,建立動態生活型態。

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1990, 1998) 建議每人每週從事3至5天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每次持續20至60分鐘,但這樣的強 度卻使人望之卻步或難以維持,尤其是坐式生活型態者或靜態工作者更是無法推

行,Myers (2003) 研究指出,從事短暫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如爬樓梯,每天累積 30分鐘,亦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由此可知人們只要建立動態的生活習慣,把 握日常生活中可以從事身體活動的機會,累積身體活動量與時間,再漸進提升運動 強度,就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而在高血壓、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部份癌症、

下背痛、壓力與睡眠品質部分,也可透過動態生活習慣的建立而有正面助益(國家 衛生研究院[國衛院],2005b)。

除鼓勵民眾自行建立習慣之外,政府的相關政策與建設也會有利於民眾身體活 動習慣的建立,如建設安全便利的戶外運動空間、多功能運動中心、獎勵補助各類 運動活動、培養相關專業人才…等,在職業場所方面,政府也規定企業老闆需提供 員工相關的體適能促進計畫、運動場地與器材、及相關休閒服務等(體委會,2001),

而促進體適能可透過一些策略運用達成,包括健康知識諮詢、體適能評估與檢測、

在人們行經處張貼標語及海報、身體活動競賽,與健身運動課程(國衛院,2005b)。

四、健身運動課程表現的影響因素

健身運動課程是協助人們開始與持續從事身體活動的策略之一,包括對於學生 而言,學校體育課程對培養身體活動習慣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Coakley & White, 1992; Theodosiou & Papaioannou, 2006;國衛院,2005a),而課程指導者則是成敗的 關鍵(Black & Deci, 2000; Soenens & Vansteenkiste, 2005; Wold & Anderssen, 1992;

國衛院,2005a),當學生進入大學甚至社會時,從事身體活動或參與運動課程的影 響因素變得多元且複雜(林季燕,2010),Sallis 與 Owen (1999) 在整合歸納多篇 研究發現,在個人因素方面,包括過去經驗、社會文化背景;認知方面包括知覺利 益、知覺障礙、自我效能、自我動機、自覺健康狀態、與運動相關的情意反應;社 會人際因素包括專業與重要他人的道德勸說、支持、模範;物理環境因素包括交通、

天候、場地、設備器材、費用;身體活動性質包括活動類型、強度、頻率與每次的 活動持續時間,以及扮演運動課程重要角色的領導者。

健身運動課程對運動認知與行為改變是否產生影響,Perkins 與 Epstein (1988) 認為運動依附是調節變項。運動依附意指在一段期間,參與者持續從事健身運動的 程度,出席率、退出率 (Perkins & Epstein, 1988) 與續報行為(卓俊辰,1998a)是 運動依附的評判指標,過去研究發現,運動課程前5至6個月的運動依附約為

50%~80% (Dishman 等,1985; Ward & Morgan, 1984),且 Pollock (1988) 發現退出

課程的高峰期幾乎都發生在課程前12週,Taylor, Buskirk, 與 Remington (1973) 與 美國三所大學進行合作研究,在各自所屬社區設計健身運動課程並召募自願參與 者,共385位40至59歲男性參與者,結果發現學員退出率雖在課程前6個月達50%,

但出席情況在第9至15個月期間進入穩定狀態,顯示行為改變階段的行動期是健身運 動行為最不穩定的階段,而進入維持期的行為較不會受其他因素干擾而復萌,退回 早期的行為階段。

在健身運動課程中,指導者具有提升學員健身運動依附的影響力(Franklin, 1984;卓俊辰,1998a),具備提供專業運動知識與技能、設計與帶領身體活動、給 予社會支持、誘導運動動機等功能。學員在運動課程結束後能持續自主地從事規律 健身運動是課程的終極目標,亦是指導者的使命,過去研究發現,參與課程的內在 動機與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呈正相關(林慧珍,2005),自我決定程度愈高的參與 者,行為改變階段愈處於後期(行動期與維持期),內在動機、整合調節與認同調節 能正向預測運動意圖(蔡銘仁,2007),而參與者的內在動機與自主支持可透過課程 指導者的協助、支持與引導而產生(Black & Deci, 2000;陳偉瑀、陳美榕,2009),

推知指導者可透過課堂行為引發參與者的運動動機,進而間接影響身體活動行為。

指導者素質對課程參與者的動機誘導有相當程度的影響,過去文獻針對教師專 業能力訂定明確指標大多以中學體育教師為主,美國初任體育教師國家標準(許義 雄、黃月嬋,2001)包括:1.具備及學習專業知能、2.了解學生的成長和發展、3.

依學生個別差異給予教導、4.經營管理和引發動機、5.溝通及回饋、6.計畫與指導、

7.評估學習者能力、8.反省、9.合作;蕭秋祺(1997)指出課室管理、教學內容、教 學能力、器材設備、成功學習與教學時間是有效的體育教學因素。在健身運動日漸 盛行的今日,關於健身運動課程指導者的研究增多,因為在學校教育情境之外的運 動課程參與者不再是學生角色,每位參與者的意圖及需求也不盡相同,課程指導者 的專業素質勢必須有所轉變,除教學活動設計與指導、評估參與者能力外,教學情 境安排與氣氛掌控、溝通能力、公開演說能力、社群經營、服務態度與自我學習方 面皆需提升(陳益晟、楊宗文,2007)。指導者的課堂行為對參與者的身體活動行 為具相當程度的影響力(Franklin, 1984;卓俊辰,1998a),依據CAFIAS師生互動 系統觀察法 (Cheffers & Mancini, 1989),指導者課堂行為可分為教學行為及管理行 為,教學行為包括動作示範、講解、給予指令、提供訊息回饋、調整課程活動強度,

管理行為包括稱讚與鼓勵、氣氛掌控、時間控制、監看、發問、接納參與者意見、

批評或辯護權威。

然而教與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缺一不可,指導者在課程中的活動安排、策略 運用、動作示範、回饋、鼓勵等所有行為,若參與者無法察覺與體驗,教學效果則 會不如預期,林季燕(2010)發現當參與者對指導者提供的自主支持之知覺達一定

然而教與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缺一不可,指導者在課程中的活動安排、策略 運用、動作示範、回饋、鼓勵等所有行為,若參與者無法察覺與體驗,教學效果則 會不如預期,林季燕(2010)發現當參與者對指導者提供的自主支持之知覺達一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