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跨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 為 Prochaska 與 DiClemente (1982) 發 展,起初用於探討抽菸行為的戒除,後來被廣泛應用於飲食異常行為的調整、減重 瘦身、高熱量飲食控制 (Glanz 等,1994) 等多種健康行為改變,皆獲得良好驗證,

Sonstroem (1978) 首次將此模式應用於探討健身運動行為,至今已是驗證健身運動 行為相當盛行的理論模式之一。

跨理論模式強調健康行為改變是種複雜且動態的過程,並非「全或無」現象,

行為從無到出現,最後趨於穩定成為習慣,需經歷一段時間,改變過程中,意圖與 行為皆有不同變化,使用不同的因應策略可協助目標行為持續發生,最後形成習慣。

此模式包括四個部份:改變階段 (the stages of change)、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決策衡量 (decisional balance),與改變策略 (the processes of change) (Marcus 等, 1992; Marcus, Pinto, Simkin, Audrain, & Taylor, 1994; Prochaska 等, 1994)。

一、改變階段

此模式假定行為改變的過程具有階段性,改變階段內含特質 (trait) 的意義與狀 態 (state) 的概念,特質通常被認定為穩定且不易改變,而狀態則是不穩定且容易 被改變,指出改變階段的「穩定性」及「動態性」兩個特性,亦即行為可能很穩定 地停滯在某一階段,也可能保持動態地進入下一階段或退回前幾個階段 (Marcus &

Simkin, 1994),行為改變階段分為意圖前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五

個階段,個體在每個改變階段都有不同的意圖與行為產生,而行為改變非線性進行,

乃以螺旋方式前進,所以行為不一定會如預期地進入下個階段,可能受到任何內外 在影響因素而故態復萌 (Marcus & Simkin, 1994; Prochaska & Velicer, 1997)。

(一)意圖前期 (precontemplation):在未來六個月內,沒有從事健身運動的打 算。可能因為個體尚未瞭解或覺察健身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或受過去失敗經驗影響。

(二)意圖期 (contemplation):未來六個月內,有開始從事健身運動的打算。

個體已瞭解從事健身運動對健康的益處,與可能面臨的障礙,對於行為 改變的利弊得失之權衡產生衝突,但已有從事健身運動行為的意圖。

(三)準備期 (preparation):已開始從事健身運動,但尚未規律。個體通常有 行動計畫與確實的改變行為,也樂於參加健身運動課程或具結構性的團 體身體活動。

(四)行動期 (action):規律從事健身運動,每週三次以上,每次持續時間達 20分鐘以上,但未達六個月。這是最複雜且不穩定的階段,行為極易受 到影響而復萌,但大部分行為的改變過程都在此階段發生。

(五)維持期 (maintenance):已從事規律健身運動超過六個月,除非重大事故 或心理產生嚴重衝突,如肢體受傷或其他健康相關原因、從事健身運動 目標失焦、喪失內在動機等,否則行為不易受影響而中止。

二、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社會認知理論的核心概念,Bandura (1997) 認為人的行為、動機水 準與情緒狀態是受個人對自我能力、狀態與環境掌控度的整體判斷之影響,所以自 我效能是一種行動信念,意指「個人對於規劃及執行預定行為並達預期目標的能力 信念 (Bandura, 1997, p.3)」,特定行為執行過程中,個體會調整自己的動機、思考歷 程、情緒狀態與達成目標前的行為,甚至改變環境條件,以達預期目標。過去研究 發現,自我效能是行為發生與持續的直接預測因子(呂昌明等,2002;高毓秀、黃 奕清,2000;馮木蘭等,2009),也與行為改變階段呈正相關(呂昌明等,2002;劉 俐蓉,2003),而自我效能受四個訊息來源影響,分述如下:

(一)成功經驗 (enactive mastery experience):正向與成功的經驗對自我效能 最具影響力的訊息來源,透過個人努力所獲得的成功經驗累積可提高個

人能力信念,進而提高自我效能,反之,超乎預期的失敗經驗使自我效 能降低。

(二)替代經驗 (vicarious experience):透過觀察學習、模仿他人而得的替代經 驗也會影響自我效能,當他人經驗的情境與自己的情境相似度愈高時,

或得知明確的成功經驗時,或有很多人都經歷成功時,將有助於提高自 我效能。

(三)口語說服 (verbal persuasion):經由他人的鼓勵與支持,可強化個人對自 我能力的信念,特別是重要他人的支持,有助於提高自我效能,但須配 合個人技能的發展,自我效能才得持久。

(四)生理與情緒狀態 (physiological and affective states):個人根據自己在特 定情境的生理與健康狀態,判斷行動的可能性,若健康狀態不佳或過度 焦慮緊張時,自我效能較低。

三、決策權衡

Janis 與 Mann (1977) 認為一個人做決定時,會從三個面向衡量:功利性、自 己與他人、利弊得失,Prochaska 等 (1992) 歸納為知覺利益與知覺障礙兩部份。過 去研究指出,決策權衡與行為改變階段有密切關係,在五個行為改變階段中,知覺 障礙會隨著行為進入下一個階段而降低,亦即維持期、行動期的知覺障礙比準備期、

意圖期與意圖前期低,相對地,知覺利益則是隨著行為朝行動期及維持期改變而增 加(DiClemente 等, 1991; Kao 等, 2002; Marcus, Rakowski, & Rossi, 1992; Marcus 等, 1994; Prochaska, Norcross, & DiClemente, 1994;李碧霞,2001;張碧芳,2004)。

四、改變策略

從過去研究發現,個體的意圖與行為在不同的改變階段產生變化,也面臨不同 的行為挑戰,跨理論模式依不同改變階段所面臨的挑戰提出 10 個改變策略,以協助 個體達成行為改變的目標。策略分為經驗認知層面與行為層面,經驗認知層面包括 意識覺醒、情感喚起、自我再評價、環境再評價、社會解放;行為層面包括自我解 放、情境替代、增強管理、刺激控制、助人之人際關係,說明如下 (Prochaska & Velicer, 1997; Prochaska, DiClemente, & Norcross, 1992):

(一)意識覺醒 (consciousness raising):利用教育、宣導、說明、回饋及大眾 傳播媒體等認知訊息傳遞方式,提升個人對健康行為的覺察,覺察內容

包括該行為的成因、對其他事件的影響,及改變方式。

(二)情緒喚醒 (dramatic relief or emotional arousal):透過心理劇、角色扮演、

經驗分享及大眾傳播媒體等介入方式,可喚醒與解除個人對健康行為的 負面情緒,如生氣、害怕、焦慮。

(三)自我再評價 (self-reevaluation):結合認知與情感,個體對自我的行為習 慣重新評估。可透過價值澄清、健康角色模範及心理意象等介入方式,

評估行為改變對自己的重要性與價值。

(四)環境再評價 (environmental reevaluation):結合認知與情感,個體重新評 估自我的行為習慣對人際與社會的影響。可透過同理心訓練與家庭介入 等方式,提升個體對他人積極或消極角色模範的覺察。

(五)自我解放 (self-reberation):個體透過公開承諾及新的生活計畫,表示並 強化自己有改變的意願與能力之信念。

(六)社會解放 (social-reberation):透過立法與制定政策,增加健康行為發生 的機會與選擇,營造有利於行為改變的社會環境。

(七)情境替代 (counter conditioning):透過放鬆、堅定改變主張、去敏感與 正向自我對話等方式尋求健康安全的替代行為,以增加健康行為的發生。

(八)增強管理 (reinforcement management):利用獎賞與懲罰等方式促使健康 行為重複發生,透過事前的契約建立,物質獎賞及精神鼓勵皆是增強管 理的策略。

(九)刺激控制 (stimulus control):增加健康行為的刺激線索,移除或降低不 健康行為的誘因,以避免故態復萌,介入方式包括迴避、環境重新規劃 安排與自助團體等。

(十)助人之人際關係 (helping relationships):利用社會支持系統,結合關懷、

信任、接納,認同與協助健康行為的改變,社會支持系統包括重要他人、

夥伴關係、專家諮詢管道,及參與相關團隊或組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