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與健身運動課程對身體活動行為改變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參與健身運動課程對身體活動行為改變之影響"

Copied!
1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參與健身運動課程對身體活動行為改變之影響. 研 究 生: 李 惠 玲 指導教授: 闕 月 清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通過簽名表 系所別: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姓名:李惠玲. 學號:097312105. 碩士論文題目: 參與健身運動課程對身體活動行為改變之影響. 經審查合格,特予證明 論文口試委員 吳政崎. 委員. 大同大學體育室 卓俊辰. 教授. 委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闕月清. 教授. 委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教授. 論文指導教授. 系主任(所長)簽章: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年 1 月. 中 華 民 國 i.

(3)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學 位 論 文 授 權 書 本授權書所授權之論文為授權人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 學院 運動與休閒管理 研究所 99 學年度第 1 學期取得 碩 士學位之論文。 論文題目: 參與健身運動課程對身體活動行為改變之影響 指導教授: 闕月清 博士 授權事項: 一、 授權人同意非專屬無償授權本校將上列論文全文資料以微縮、光碟、 數位化或其他方式進行重製作為典藏之用。本校在上述範圍內得再授 權第三人進行重製。 ■同意 二、 授權人 □不同意. 非專屬無償授權本校及國家圖書館將前條典藏之. 資料收錄於資料庫,並以電子形式透過單機、網際網路、無線網路或 其他傳輸方式,提供讀者基於個人非營利性質之線上檢索、瀏覽、下 載、傳輸、列印等利用。本校得將上述權利再授權于第三者。 三、 論文全文電子檔上載網路公開時間:【第二項勾選同意者,以下須擇一勾選】 □ 即時公開 ■ 自. 105. 1. 年. 27. 月. 日始公開. 授權人姓名: 學. (請親筆正楷簽名). 號:097312105. 註:1. 本授權書須列印並簽署兩份,一份裝訂於紙本論文書名頁,一份繳至圖書館辦理離校手續 2. 授權事項未勾選者,分別視同「同意」與「即時公開」. 中. 華. 民. 100. 國 ii. 年. 1. 月. 27. 日.

(4) 參與健身運動課程對身體活動行為改變之影響 完成年月:2011 年 1 月 研 究 生:李惠玲 指導教授:闕月清.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參與者之課程續報行為對身體活動行為及知覺的影 響,同時瞭解具參與健身運動課程續報行為之參與者對指導者課堂行為之主觀知 覺。本研究以臺灣師範大學的教職員工運動課程為研究範圍,針對參與 99 學年度第 一學期課程(2010 年 9 月至 12 月)的 128 名教職員工為研究對象,以「職場員工 運動行為問卷」調查課程參與者的身體活動行為與知覺;並從 2005 年 9 月至 2010 年 12 月期間的課程參與者名單中,選取 7 名具高課程續報紀錄的學校教職員工進行 個別訪談。訪談之文字資料採內容分析法,透過彙整、編碼與分類,進行歸納與分 析;量化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t 考驗進行處理與分析。研究結果 顯示:一、具高續報紀錄者的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處於較後期,健身運動課程以 外的身體活動量較高,且有較高的利益知覺與自我效能,及較低的障礙知覺。二、 具高續報紀錄者對指導者的期待以教學能力為主,指導者的教學能力對課程參與者 的上課意願影響很大。. 關鍵詞:健身運動課程、指導者課堂行為、續報行為、行為改變階段. iii.

(5) The Effect of Exercise Program Participation on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Changing Date: January, 2011 Student: Hui-Ling Lee Advisor: Nyit-Chin Keh, Ph.D..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exercise program participants with re-register behaviors to the instructors’ behaviors in class, and the effect of participants’ re-register behaviors on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 The scope of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faculty and staffs’ exercise program 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participants were 128 members of staff in 99 school year, first semester exercise program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10).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participants. Seven school staffs with high re-register records from September 2005 to December 2010 were sampled for individual interviews. The qualitative data were analyzed through transcription, coding, and classification with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he quantitative data were processed and analyz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t-tes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change stage of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for participants with high re-register records was in the later stage, and the ones had more physical activities besides exercise program, higher perceived benefit and self-efficacy, and lower barriers to perception; (2) Participants with high re-register records had high expection to instructors' good teaching ability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urse participants' willingness for participating.. Key words: exercise program, instructor’s class behavior, re-register behavior, stages of behavior changing. iv.

(6) 謝. 誌. 體育運動是心中的缺口,學生時期與體育運動擦肩而過,殊不知能 在三十年後的今日填補缺憾,填滿缺口的不是學歷的光環,而是滿懷的 感恩與探索知識的欣喜。 一路走來能順遂平安,因為許多重要他人的提攜協助,尤其特別感 激闕月清教授的悉心指導,教授付出的耐心與關懷,幫助我撐過學習路 上的孤獨與辛苦;教授專業與豐富的學識涵養則是我的一盞明燈,使我 不致迷失於茫茫學海中。此外感謝卓俊辰教授與吳政崎教授的愛護、協 助與教導,方進隆教授、鄭志富教授、張少熙教授、導師李建興教授、 凱暘老師的支持與鼓勵,還有同門摯友瓔芬的建議與提點,以及體育室 師長和同仁提供的行政協助與支援,因為各方能量的匯集注入,論文方 能付梓。 撰寫論文過程感覺非常孤獨,有如登山攻頂,山頭如此靠近卻又遙 遠,攻頂路途總有無法預期的挑戰與阻礙,進進退退,走走停停,考驗 智力、體力、意志力,也挑戰著情緒控管的極限。感謝家人的包容與支 持,特別是愛女乘鳳總會在我挑燈夜戰、絞盡腦汁之際,準備很多零食 為我加油打氣;忘年小友立人的適時協助、鼓勵是我在論文完成最後階 段重要的支持。感謝父親給我豐沛的愛,即使在您離開多年後,您的愛 仍然是支撐我勇敢堅毅向目標前進最重要的力量。. 李惠玲. 謹誌 2011 年 1 月. v.

(7) 目. 次.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 誌..................................................................................................................... v. 目. 次..................................................................................................................... vi. 表. 次.................................................................................................................... viii. 圖. 次..................................................................................................................... 第壹章. 緒論........................................................................................ ix.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5. 第四節. 基本假定與限制…………..…………………………………….….. 6.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7.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身體活動與全人健康……………………………………………..... 10. 第二節. 健身運動課程與規律身體活動行為……..………………………. 12. 第三節. 跨理論模式……..……………………………..……………….…... 17. 第四節. 文獻小結......................................................................................... 21.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2.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22. 第二節. 研究架構…………………………….…………………………....... 2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3 vi.

(8) 第四節. 研究流程…………………………………………………..……....... 2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32. 第一節. 歷年健身運動課程辦理情形……………………………………...... 32. 第二節. 身體活動問卷調查………….…………………………………....... 36. 第三節. 訪談資料分析…………….………………………………….…...... 44. 第四節. 綜合討論………………..………………………………………....... 5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55. 第一節. 結論………………………………………………………………...... 55. 第二節. 建議...………………..…………………………………………....... 56. 參考文獻…………………………………………..……………………… 58. 附. 錄 附錄一. 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73. 附錄二. 身體活動行為調查問卷……..……………………………….…..... 74. 附錄三. 訪談大綱………………………..……………………………….….. 79. 附錄四. 訪談資料整理表………………..……………………………….….. 80. vii.

(9) 表. 次. 表 1-1. 2005 年至 2010 年期間教職員工運動班之期別與時間列表…………... 6. 表 4-1. 不同課程之續報紀錄次數分配表.......................................................... 32. 表 4-2. 個人背景變項分佈情形.......................................................................... 33. 表 4-3. 不同續報紀錄者之知覺利益量表得分情形........................................... 35. 表 4-4. 不同續報紀錄者之知覺障礙量表得分情形........................................... 37. 表 4-5. 不同續報紀錄者之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情形........................................... 38. 表 4-6. 續報紀錄與身體活動行為及知覺之相關性........................................... 39. 表 4-7. 續報紀錄與身體活動行為之獨立樣本 t 考驗......................................... 40. 表 4-8. 續報紀錄與身體活動知覺之獨立樣本 t 考驗......................................... 40. 表 4-9. 受訪者基本資料..................................................................................... 41. 表 4-10 訪談內容各類項次數分配表.................................................................. 42. viii.

(10)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 21. 圖 3-2. 研究流程................................................................................................. 25. 圖 3-3. 訪談內容類項架構圖............................................................................. 28. 圖 4-1. 每期課程開班類型、數量與人數分配圖................................................ 30. 圖 4-2. 不同課程類型之學員人數分配圖.......................................................... 30. 圖 4-3. 健身運動課程續報紀錄分配圖.............................................................. 31. 圖 4-4. 不同課程之續報紀錄分配圖.................................................................. 32. ix.

(11)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共有五節,分別為:第一節、問題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 究問題與假設;第四節、基本假定與限制;第五節、研究重要性;第六節、名詞操 作性定義。. 第一節. 問題背景. 一、規律身體活動對健康的益處 規律身體活動對全人健康的正面影響已不容質疑,不僅有益於疾病預防、延長 人類平均壽命,在心理、情緒與社會人際層面皆有助益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USDHHS], 1996),進而提升生活品質,身體活動對於身體生理 的運作是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維持及加強骨骼肌肉系統的支撐與活動功能 (Kraemer 等,2002),促進心臟及腦血管的循環流暢 (Hall, Smith, & Keele, 2001), 以穩定細胞新陳代謝狀態,減緩因新陳代謝功能低落而引起的身體不適感與疾病罹 患率,如肥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USDHHS, 1996) 等,調節神經傳遞物的分 泌,使自主神經系統恆定運作,並對認知功能的維護也有助益 (Colcombe & Kramer, 2003)。醫療手段以手術及藥物等方式刺激或抑制身體現階段的運作,使體內環境保 持恆定運作狀態,但對於身體而言,醫療手段所提供的是外來刺激,並非身體自主 發生的運作,很多健康問題無法解決,然而,規律身體活動可彌補相對消極被動的 醫療手段之不足,兩者配合使人類得恢復健康、維護健康,與促進健康。. 二、臺灣從事規律身體活動的現況與影響因素 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2) 指出全球每年約有200 多萬人的死因可歸咎於缺乏身體活動,由此可見規律身體活動是促進健康的策略, 而缺乏規律身體活動則可能是導致生命受威脅的主因。雖然規律身體活動對健康如 此重要,但臺灣的規律身體活動人口仍為少數,有鑑於此,政府從加強軟硬體規劃 著手,建設運動場館與場所、培植運動專業人才,以及推動各類運動計畫,鼓勵引 導民眾建立動態生活型式,將身體活動落實生活,如陽光健身計畫、運動人口倍增 計畫等,從2003年至2006年,規律健身運動人口從12.8%增加為18.8%(行政院體育 委員會[體委會],2007),運動統計報告(體委會,2008)指出,2007年的規律健身.

(12) 2. 運動人口比例為20.2%,另外,98年運動城市報告(體委會,2009)顯示,2009年 的規律健身運動人口比例為24.4%,而30至39歲的壯年人口規律健身運動比例最低 的族群,僅佔14%,遑論完全無健身運動及無規律健身運動的人口比例。 政府、體育運動、公衛醫學各界歷經多年的努力推動,規律健身運動人口才從 十分之一提升至將近四分之一,2008年運動統計報告(體委會,2008)顯示,臺灣 民眾從事身體活動的阻礙因素以「沒有時間」為首,佔50.1%,「工作太累」與「懶 得運動」皆佔17.1%,其他佔10%以下的阻礙因素包括「健康狀況不能運動」 、 「沒興 趣」、「工作可代替運動」、「環境不佳」、「沒有運動同伴」、「不覺得運動重要」、「交 通不便」、「運動太麻煩」、「運動流汗不舒服」等,而支持人們從事身體活動且比例 最高的因素是促進健康,佔74.7%,運動樂趣佔14.9%,保持身材佔11.8%,打發時 間與解除壓力約各佔6%,以及家人朋友因素、生活習慣、學校體育課程安排、交朋 友、增進運動技能、接觸大自然、工作因素等。 然而,從事身體活動的阻礙與動機依民眾身分、工作類型、生活型態等不同個 人因素存在差異,除個人因素外,也受其所處環境與活動類型影響 (Dishman, Sallis, & Orenstein, 1985),所以推動身體活動的策略亦需隨之調整,才能促使更多民眾參 與,並讓身體活動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提高規律身體活動的策略 身體活動是經由人體骨骼肌有意識地收縮,使身體肢段產生位移,進而消耗身 體能量 (Caspersen, Powell, & Christenson, 1985),可透過日常生活活動、健身運動 與競技運動等三種形式進行。日常生活活動泛指日常生活中的例行身體活動,如: 走路、爬樓梯、騎腳踏車通勤、剪修花圃、拖地…等;健身運動 (exercise) 是指「有 計畫性、目的性、結構性、可被重複操作等特質的身體活動,進而改善或維持體適 能 (Caspersen 等,1985, p128)」;競技運動 (sport) 是指有組織性、競爭性、高技 巧性,與具一組競賽規則的身體活動,且參與競技運動者須有承諾感與追求公平競 賽(卓俊伶、馮木蘭,2005) ,所以民眾可從日常生活活動中,把握身體活動機會, 同時培養健身運動技能與身體活動習慣,建立動態生活型態。 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1990, 1998) 建議每人每週從事3至5天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每次持續20至60分鐘,但這樣的強 度卻使人望之卻步或難以維持,尤其是坐式生活型態者或靜態工作者更是無法推.

(13) 3. 行,Myers (2003) 研究指出,從事短暫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如爬樓梯,每天累積 30分鐘,亦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由此可知人們只要建立動態的生活習慣,把 握日常生活中可以從事身體活動的機會,累積身體活動量與時間,再漸進提升運動 強度,就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而在高血壓、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部份癌症、 下背痛、壓力與睡眠品質部分,也可透過動態生活習慣的建立而有正面助益(國家 衛生研究院[國衛院],2005b)。 除鼓勵民眾自行建立習慣之外,政府的相關政策與建設也會有利於民眾身體活 動習慣的建立,如建設安全便利的戶外運動空間、多功能運動中心、獎勵補助各類 運動活動、培養相關專業人才…等,在職業場所方面,政府也規定企業老闆需提供 員工相關的體適能促進計畫、運動場地與器材、及相關休閒服務等(體委會,2001) , 而促進體適能可透過一些策略運用達成,包括健康知識諮詢、體適能評估與檢測、 在人們行經處張貼標語及海報、身體活動競賽,與健身運動課程(國衛院,2005b)。. 四、健身運動課程表現的影響因素 健身運動課程是協助人們開始與持續從事身體活動的策略之一,包括對於學生 而言,學校體育課程對培養身體活動習慣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Coakley & White, 1992; Theodosiou & Papaioannou, 2006;國衛院,2005a) ,而課程指導者則是成敗的 關鍵(Black & Deci, 2000; Soenens & Vansteenkiste, 2005; Wold & Anderssen, 1992; 國衛院,2005a),當學生進入大學甚至社會時,從事身體活動或參與運動課程的影 響因素變得多元且複雜(林季燕,2010),Sallis 與 Owen (1999) 在整合歸納多篇 研究發現,在個人因素方面,包括過去經驗、社會文化背景;認知方面包括知覺利 益、知覺障礙、自我效能、自我動機、自覺健康狀態、與運動相關的情意反應;社 會人際因素包括專業與重要他人的道德勸說、支持、模範;物理環境因素包括交通、 天候、場地、設備器材、費用;身體活動性質包括活動類型、強度、頻率與每次的 活動持續時間,以及扮演運動課程重要角色的領導者。 健身運動課程對運動認知與行為改變是否產生影響,Perkins 與 Epstein (1988) 認為運動依附是調節變項。運動依附意指在一段期間,參與者持續從事健身運動的 程度,出席率、退出率 (Perkins & Epstein, 1988) 與續報行為(卓俊辰,1998a)是 運動依附的評判指標,過去研究發現,運動課程前5至6個月的運動依附約為 50%~80% (Dishman 等,1985; Ward & Morgan, 1984),且 Pollock (1988) 發現退出.

(14) 4. 課程的高峰期幾乎都發生在課程前12週,Taylor, Buskirk, 與 Remington (1973) 與 美國三所大學進行合作研究,在各自所屬社區設計健身運動課程並召募自願參與 者,共385位40至59歲男性參與者,結果發現學員退出率雖在課程前6個月達50%, 但出席情況在第9至15個月期間進入穩定狀態,顯示行為改變階段的行動期是健身運 動行為最不穩定的階段,而進入維持期的行為較不會受其他因素干擾而復萌,退回 早期的行為階段。 在健身運動課程中,指導者具有提升學員健身運動依附的影響力(Franklin, 1984;卓俊辰,1998a),具備提供專業運動知識與技能、設計與帶領身體活動、給 予社會支持、誘導運動動機等功能。學員在運動課程結束後能持續自主地從事規律 健身運動是課程的終極目標,亦是指導者的使命,過去研究發現,參與課程的內在 動機與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呈正相關(林慧珍,2005) ,自我決定程度愈高的參與 者,行為改變階段愈處於後期(行動期與維持期) ,內在動機、整合調節與認同調節 能正向預測運動意圖(蔡銘仁,2007) ,而參與者的內在動機與自主支持可透過課程 指導者的協助、支持與引導而產生(Black & Deci, 2000;陳偉瑀、陳美榕,2009), 推知指導者可透過課堂行為引發參與者的運動動機,進而間接影響身體活動行為。 指導者素質對課程參與者的動機誘導有相當程度的影響,過去文獻針對教師專 業能力訂定明確指標大多以中學體育教師為主,美國初任體育教師國家標準(許義 雄、黃月嬋,2001)包括:1.具備及學習專業知能、2.了解學生的成長和發展、3. 依學生個別差異給予教導、4.經營管理和引發動機、5.溝通及回饋、6.計畫與指導、 7.評估學習者能力、8.反省、9.合作;蕭秋祺(1997)指出課室管理、教學內容、教 學能力、器材設備、成功學習與教學時間是有效的體育教學因素。在健身運動日漸 盛行的今日,關於健身運動課程指導者的研究增多,因為在學校教育情境之外的運 動課程參與者不再是學生角色,每位參與者的意圖及需求也不盡相同,課程指導者 的專業素質勢必須有所轉變,除教學活動設計與指導、評估參與者能力外,教學情 境安排與氣氛掌控、溝通能力、公開演說能力、社群經營、服務態度與自我學習方 面皆需提升(陳益晟、楊宗文,2007)。指導者的課堂行為對參與者的身體活動行 為具相當程度的影響力(Franklin, 1984;卓俊辰,1998a),依據CAFIAS師生互動 系統觀察法 (Cheffers & Mancini, 1989),指導者課堂行為可分為教學行為及管理行 為,教學行為包括動作示範、講解、給予指令、提供訊息回饋、調整課程活動強度,.

(15) 5. 管理行為包括稱讚與鼓勵、氣氛掌控、時間控制、監看、發問、接納參與者意見、 批評或辯護權威。 然而教與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缺一不可,指導者在課程中的活動安排、策略 運用、動作示範、回饋、鼓勵等所有行為,若參與者無法察覺與體驗,教學效果則 會不如預期,林季燕(2010)發現當參與者對指導者提供的自主支持之知覺達一定 水準之共識時,課堂自主支持的學習氣氛即會產生,此學習氣氛能預測參與者的課 程滿意度與未來的運動行為。陳偉瑀與陳美榕(2009)以大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發現, 指導者的「教學關懷」對學生動機預測力最高,內在動機達25%,外在動機達9%, 而「教學指導」對內在動機的預測力僅4%, 「教學管理」對外在動機的預測力有6%, 且「教學關懷」對學習滿意度的預測力高達40%,此外,王俊明(2007)也以大學 生為對象發現,指導者的訓練與教學行為及管理行為能有效預測知覺利益,進而影 響身體活動意圖,讚賞行為與溝通行為則能有效預測行動線索,進而影響身體活動 行為。由於大學體育課的受重視程度日益增加,所以課程相關研究不僅從指導者角 度進行探討,學生對指導者行為的主觀知覺亦開始被注重,但在學校教育情境外的 健身運動課程之相關研究仍為稀少,故本研究旨在探討參與者之課程續報行為對身 體活動行為及知覺的影響,同時瞭解具續報行為之課程參與者對指導者課堂行為之 主觀知覺。.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參與者之課程續報行為對身體活動行為及知覺的影響。 二、瞭解具續報行為之課程參與者對指導者課堂行為之主觀知覺。.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本研究採量化方式為主,質性方式為輔,分別探討參與者之課程續報行為對身 體活動行為及知覺的影響,以及具續報行為之課程參與者對指導者課堂行為之主觀 知覺。故本研究問題為: 一、參與者之課程續報行為對身體活動行為及知覺的影響為何?.

(16) 6. 針對健身運動課程對參與者之身體活動行為與知覺的影響,提出以下假設: (一)高續報紀錄者之行為改變階段比低續報紀錄者處於後期階段。 (二)高續報紀錄者的健身運動課程外之身體活動量比低續報紀錄者高。 (三)高續報紀錄者之身體活動知覺: 1. 知覺利益較高; 2. 知覺障礙較低; 3. 自我效能較高。 二、具續報行為之課程參與者對指導者課堂行為之主觀知覺為何?. 第四節. 基本假定與限制. 一、基本假定 (一)跨理論模式假定行為改變的過程具有階段性,行為可能很穩定地停滯在某一 階段,也可能保持動態地進入下一階段或退回前幾個階段 (Marcus & Simkin, 1994)。 (二)本研究以臺灣師大的教職員工運動課程為研究對象,課程從2005年9月開始辦 理,至2010年12月止共辦理16期,故本研究假定課程參與者續報課程乃基於 對運動課程規劃感到滿意。. 二、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為臺灣師大自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的教職員工運動班,課 程期別與期間整理如表1-1,由於課程的對象為學校的教職員工、眷屬與學生,在五 年半期間,多數課程參與者可能因工作、會議、個人健康狀況、朋友聚會、出國、 每期課程的銜接問題、到職日、離校日等多種因素無法持續報名課程,故本研究僅 依目前在職且具有續報紀錄的教職員工進行探討,所以學生與教職員工眷屬的身體 活動行為不屬於本研究之探討範圍。.

(17) 7. 表 1-1. 2005 年至 2010 年期間教職員工運動班之期別與時間列表. 期 別. 941. 942. 95 暑. 951. 952. 96 暑. 961. 962. 時 間. 2005/9 | 2006/1. 2006/3 | 2006/6. 2006/7 | 2006/8. 2006/9 | 2007/1. 2007/3 | 2007/6. 2007/7 | 2007/8. 2007/9 | 2008/1. 2008/3 | 2008/6. 期 別. 97 暑. 971. 972. 98 暑. 981. 982. 99 暑. 991. 時 間. 2008/7 | 2008/8. 2008/9 | 2009/1. 2009/3 | 2009/6. 2009/7 | 2009/8. 2009/9 | 2010/1. 2010/3 | 2010/6. 2010/7 | 2010/8. 2010/9 | 2011/1.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擁有身心健康員工的組織團體,才有高效能高品質的產出,而身體活動習慣建 立初期,場地設備使用的方便性與安全性、社會支持、活動課程的易親近性等都將 造成影響,有健身運動指導者的課程在工作職場相對容易執行,需要的空間小且時 間短,即可安排具組織結構的健身運動課程,但指導者也扮演影響課程執行效果的 關鍵角色,透過本研究可瞭解指導者行為對課程參與者的身體活動習慣之影響,並 作為教育培訓及辦理課程之參考。.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身體活動 (physical activity):係指經由人體骨骼肌有意識地收縮,使身體肢段 產生位移,進而消耗身體能量 (Caspersen 等, 1985),包括日常生活活動、健身 運動與競技運動等三種形式。日常生活活動泛指日常生活中的例行身體活動, 如:走路、爬樓梯、騎腳踏車通勤、剪修花圃、拖地…等;健身運動 (exercise) 是指「有計畫性、目的性、結構性、可被重複操作等特質的身體活動,進而改 善或維持體適能 (Caspersen 等, 1985, p128)」;競技運動 (sport) 是指有組織 性、競爭性、高技巧性,與具一組競賽規則的身體活動,且參與競技運動者須 有承諾感與追求公平競賽(卓俊伶、馮木蘭,2005)。本研究意指健身運動課 程以外的身體活動,包括日常生活活動、健身運動與競技運動等。.

(18) 8. 二、規律身體活動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本研究意指每週從事中等強度的身體 活動三天以上,每天累積30分鐘以上的身體活動。 三、運動依附 (exercise adherence):在一段期間,參與者持續從事健身運動的程度, 出席率、退出率 (Perkins & Epstein, 1988) 與課程續報行為(卓俊辰,1998a) 是運動依附的評判指標。本研究以課程續報紀錄為觀察運動依附的參考。 四、行為改變階段 (the stages of changing):依據跨理論模式 (Prochaska & DiClemente, 1982),人類行為的形成分為五個階段:意圖前期、意圖期、準備 期、行動期與維持期,在意圖前期與意圖期無任何身體活動行為,準備期開始 有身體活動行為,到行動期與維持期,身體活動行為進入規律狀態,持續超過 六個月後,身體活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且不易被改變。 五、知覺利益 (perceived benefits):個體主觀評估某特定行為的獲益程度。在本研 究中,是指個體對從事身體活動行為的預期獲益程度。 六、知覺障礙 (perceived barriers):個體主觀評估某特定行為的障礙程度。在本研究 中,是指個體對從事身體活動行為,預期可能遭遇阻礙的認知。 七、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個體主觀評估自己對克服困難以達成某特定目標的把 握程度。在本研究中,是指當個體計劃從事身體活動時,可能面臨多種阻礙或 誘惑,其評估可克服困難如期從事身體活動的把握程度。 八、健身運動課程 (exercise program):有課程指導者組織、規劃並執行課程內容, 在固定時間與地點執行課程。本研究之定義為臺灣師大體育室辦理的教職員工 運動課程,課程依時節長短而異,暑假期間的課程每期約16小時,學期間的課 程每期約30小時。 九、課程續報紀錄 (re-register behavior):在本研究資料中,有2期以上的課程繳費 紀錄即認定為續報,報名2期者,計續報1期,報名3期者,計續報2期,依此類 推,故續報期數等於報名期數扣減一;此外,續報紀錄包括不分課程類別與不 同課程類別兩種,例如:某位參與者報名942期彼拉提斯、961期有氧舞蹈、962 期有氧舞蹈以及962期舞動瑜珈提斯,則不分課程類別的續報紀錄計2期,在不 同課程部份,有氧舞蹈計續報1期,其餘課程無續報紀錄。 十、指導者課堂行為 (instructor’s class behavior):本研究之健身運動課程多屬肢體 動作與音樂配合之內容,參考CAFIAS師生互動系統觀察法 (Cheffers & Mancini,.

(19) 9. 1989) 及王俊明(2007)改編的體育教師領導行為量表,將指導者課堂行為分 為教學行為與管理行為,教學行為包括動作示範、講解、給予指令、調整課程 活動強度、提供訊息回饋等,管理行為包括稱讚與鼓勵、氣氛掌控、時間控制、 監看、發問、接納參與者意見、批評或辯護權威等。本研究著重於課程參與者 所知覺的指導者課堂行為,故藉由訪談參與者蒐集資料,並參考CAFIAS師生 互動系統觀察法與體育教師領導行為量表之指導者行為類項作為訪談引導與 資料分析的依據。.

(20)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有四節,分別為:第一節、身體活動與全人健康;第二節、健身運動課 程與規律身體活動行為;第三節、跨理論模式;第四節、文獻小結。. 第一節. 身體活動與全人健康. 一、全人健康 (well-being) 意涵與促進 1946 年世界衛生組織章程開宗明義指出「健康是身體、心理與社會全方位的健 康狀態,不僅是避免疾病威脅而已 (WHO, 2006, p1)」,隨著時代變遷,世界衛生組 織不斷延伸對健康的定義,1984 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健康促進概念與原則工作坊」 中提及「健康是個體有能力積極適應環境改變且追求自我實現與自我滿足的狀態, 所以健康是生命的資源,同時強調社會人際、個人生活技能與身體能力的正向概念, 而非僅是一個活體 (WHO, 1984, p20)」,由此可知,健康概念已從疾病治療轉變至 對生命與生活品質的積極追求。 建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追求健康的必要途徑,Walker, Sechrist, 與 Pender (1987) 指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包括自我實現、健康責任、健身運動、營養、人際支 持及壓力處理等六個面向,為達積極促進健康之目標,世界衛生組織在 1986 年提出 渥太華憲章 (WHO, 1986),從五大面向推動健康促進:1. 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2. 創造有利健康的支持環境,包括物理環境與器材設備的改善,與社會環境(如職場、 學校等)氛圍的塑造;3. 強化社區行動,促使社區成為自主運作的健康單位;4. 發 展個人健康技能,包括從健康教育宣導與技能訓練著手,引導個人從事健身運動以 能掌控自身健康狀態與週遭環境資源,進而做出有利於健康的選擇;5. 調整健康服 務的方向,執行機構需依當地文化與民情差異提供多元適宜的健康服務,以達每人 皆能積極追求健康的目標。. 二、身體活動與全人健康的關係 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六個面向中,規律的健身運動除了能直接影響健康外, 也透過人際支持及壓力處理而間接影響健康。在疾病預防方面,國衛院整合性文獻 回顧指出規律身體活動對心臟與腦血管疾病(國衛院,2000a,2004a) 、呼吸與循環 系統功能退化(國衛院,2003a,2004b) 、糖尿病與肥胖(國衛院,2001a,2001b)、.

(21) 11. 骨骼與肌肉系統功能退化(國衛院,2000b,2003b) ,以及部份癌症(國衛院,2005b) 有預防、延緩及改善的作用,進而降低整體死亡率 (USDHHS, 1996)。 身體活動的特性在於個人自主收縮骨骼肌進而消耗能量,使用的肌肉群愈多, 持續時間愈長,則消耗愈多能量,持續超過 20 分鐘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改善心肺適能 (李建明等,2007) ,增加最大心輸出量與單次搏出量(黃榮松等,2001)以促進血 液循環,增加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且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黃依婷、張瑞 泰,2007)與三酸甘油脂(李若屏等,2008)以強化血管彈性,提高最大攝氧量 (Hsu, Chen, Lan, Han, & Lai, 2007) 及改變血液的紅血球比例以提高攜氧量(卓俊辰, 1998b),提升肺泡與組織微血管的氣體交換(卓俊辰,1998b),進而降低罹患心臟 與腦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及預防呼吸與循環系統功能退化(王亭貴等,1999) 。有 氧運動的所需能量主要來自體內脂肪燃燒,除了血液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外,內臟 脂肪亦是來源之一,內臟脂肪減少有益於降低胰島素阻抗,此外身體活動訓練亦能 提升葡萄糖耐受度(李若屏等,2008) ,增加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進而對非胰島素 依賴型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有預防及改善之效(張瑞泰、林健民,2007)。 阻力訓練或重量訓練對骨骼肌肉系統功能的強化與維持最具效果,人體骨質約 從35歲後開始流失(林吟映、林瑞興,2006;趙明玲、林伶利,2004),女性更年 期又因雌激素消褪而有比男性高出6至8倍的骨質疏鬆症罹患率(趙明玲、林伶利, 2004),身體負重(如:支撐體重)作反覆地骨骼肌收縮能刺激造骨細胞活動(李 水碧、李志雄,2004;張瑞泰,2004;陳文玲,2005),過去研究發現,從事規律 中等強度的健身運動有助於預防中老年人的骨質流失(吳貴俐,1999;張瑞泰、黃 奕清、戴遠成、林琮智、李心白,2000),且對肌肉適能與肌體積有維持與強化的 作用(丁翠苓、王秀銀、黃碧月,2005;郭鐘隆、張鈞惠、林靜兒、蔡益堅,2009; 黃泰諭、張哲榕、林曼蕙、方進隆,2005;詹美華,2005)。 在認知功能方面,石恆星與洪聰敏(2006)指出身體活動對腦神經細胞有三方 面功能:1. 提升大腦血流量,改善大腦血管循環,使腦神經細胞獲得足夠的營養; 2. 調節神經傳導物的分泌,包括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與腎上腺素等;3. 刺 激大腦神經營養物生成,有助於神經活動、突觸組織及神經塑性。過去回顧性研究 發現規律的身體活動能刺激多巴胺分泌,改善巴金森氏症的動作能力與認知功能(曾 科達、蔡佳良,2009) ,預防大腦神經細胞凋零,進而改善、延緩與預防認知功能衰.

(22) 12. 退(Colcombe & Kramer, 2003;王駿濠、蔡佳良,2009;林昭宏,2005) 。在心理與 情緒方面,石恆星與洪聰敏以文獻回顧性研究指出,長期規律身體活動所刺激分泌 的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及血清素等,能使人們維持正 向情緒與學習動機。因此規律身體活動能降低焦慮的情緒(李麗晶,2000) ,且能預 防及改善憂鬱症(李麗晶、卓俊伶,2008) ,而對自尊(洪升呈,2005;賴香如等, 2006) 、自我概念(莊燕山,2004;劉建廷、卓俊伶,2007;劉季諺、劉建恆,2003) 與社會人際互動(王文宜、周建智、彭慧君、葉仰道,2005;李惠蘭,1998;林季 燕,2010;陳鵬仁、卓俊伶,2005)皆有正面效益。. 三、小結 由上述得知,規律身體活動透過個人自主收縮骨骼肌產生能量消耗,促進血液 循環與新陳代謝,並調節神經傳導物分泌與刺激腦營養分子生成,以維持身體生命 功能運作,並使個人保持正向積極的情緒與動機,進而追求生活品質。. 第二節. 健身運動課程與規律身體活動行為. 一、從事身體活動的影響因素 規律身體活動對健康具多種益處,但臺灣無從事規律身體活動的人口比例高達 76%(體委會,2009) ,主要的阻礙因素是沒有時間與缺乏動機,約佔 68%,然而阻 礙因素會因年齡、性別、職業、社會角色、嗜好、過去經驗、身體健康狀態、運動 認知與態度、身體活動特質、社會支持、環境資源、公共政策…等而有不同(季力 康等,2008)。 在社會統計人口變項方面,過去研究發現,臺灣青少年的運動行為隨著年齡增 長而減少 (Chen, Haase, & Fox, 2007),但成年人的運動行為與年齡成正比(李素箱、 徐志輝,2004;張淑紅、張玨、高月梅、蕭雅竹、吳麗瑜,2006;劉俐蓉、姜逸群, 2005) ,使臺灣運動年齡曲線呈 U 字型(溫啟邦等,2007) ,從事勞務工作者的運動 行為比其他職業類型低(張淑紅等,2006;陳怡君,2005;魏琦芳、黃毅志,2009), 男性比女性有較頻繁的運動行為(Chen 等, 2007;李素箱、徐志輝,2004;劉俐蓉、 姜逸群,2005) ,一般社會對女性的角色期待傾向不鼓勵參與身體活動及運動或限制 運動類型(如:舞蹈) ,而女青少年接受運動指導的機會也較男性低 (Smoll & Schutz,.

(23) 13. 1990),然而,臺灣女性成年人扮演社會與家庭的重要角色(劉穎芳,2000;謝秀芬, 2004),加上社會傳統觀念與生物結構的影響,而使身體活動行為存在性別差異。 在行為、認知與態度方面,Blair, Clark, Cureton, 與 Powell (1989) 指出兒時的 身體活動行為的發展有助於成年後身體活動習慣的建立,過去研究指出,學生時代 有參加運動代表隊的人(林麗鳳,2004;胡巧欣、林正常、吳一德,2003) ,以及有 正向運動經驗者(林麗鳳,2004;呂昌明、郭曉文、王淑芳、林旭龍、李碧霞,2003) , 其規律從事身體活動的比例較高,且與自覺健康狀態(林麗鳳,2004;黃婉茹,2003) 、 自我效能與運動知覺利益呈正相關 (Kao, Lu, & Huang, 2002;林麗鳳,2004),而運 動知覺障礙則與行為改變階段呈負相關 (Kao 等,2002;林麗鳳,2004),其中自我 效能可直接預測運動行為發生與持續的可能性(呂昌明、卓俊辰、黃松元,2002; 馮木蘭、吳姿瑩、卓俊伶,2009) ,所以過去的運動經驗不僅是成年時期運動習慣的 基礎,更重要的是對運動態度的影響。 在社會與環境因素方面,研究顯示獲得社會支持愈高的人自主從事規律身體活 動的情形愈頻繁(Eyler 等,1999;龍炳峰,2000),由於社會傳統對性別角色的期 待不同,男性從事身體活動為社會鼓勵推崇的行為,因此男性接觸身體活動的機會 與獲得的社會支持皆比女性多,且運動知覺障礙亦較少(Eyler 等,1999;謝秀芬, 2004) ,然而社會文化規範對女性從事身體活動的接受度並不高,女性因此易知覺較 多的運動障礙 (Eyler 等,1999),如:天候不佳、交通不便、運動會流汗、不知如 何運動、沒人陪伴…等,所以社會支持對女性從事身體活動相當重要,包括家人、 同儕、運動指導者與其他專業人員的支持,過去研究發現,社會支持可區辨女性的 身體活動行為(Chen, & Chang, 2004; Eyler 等,1999;馮木蘭等,2009),王清欉 與黃郁琦(2004)發現女大學生的運動行為受指導者、同伴與家人態度的影響皆高 於男大學生。除社會環境的影響外,物理環境亦會影響人們從事身體活動的意願, 住家鄰近的環境 (Sallis 等,2009) 與運動設備器材的易使用性(林麗鳳,2004;李 碧霞,2001) ,如:治安、交通安全、場地設備、運動收費…等,然而,此亦與知覺 利益及自我效能呈正相關(林麗鳳,2004) ,所以政府當局從政策與物理環境進行整 體規劃對人們的身體活動行為有很大的影響。 在身體活動特質方面,包括類型、強度、頻率、持續時間等。雖然現今社會中 從事運動的性別比例差距已縮減,但性別的刻版印象仍存在,Matteo (1986) 發現人.

(24) 14. 們對運動項目的知覺及參與存在性別差異,可分為三類:男性化運動項目較具攻擊 性、肢體碰撞、競爭性、冒險性、展現肌肉力量與速度等特質,如:摔角、籃球、 橄欖球、舉重;女性化運動項目較強調肢體美感、低競爭性、低攻擊性、社交性等 特質,如:瑜珈、花式溜冰、社交舞;中性化運動項目較偏向無身體接觸或個人從 事的項目,如:游泳、羽球、騎單車。許秀桃與徐康良(2008)針對參與有氧運動 課程的男性學員進行質量併行的研究發現,學員較喜歡有力感的動作設計,認為扭 腰擺臀等動作是屬於女性化動作而感到不好意思,而在有氧運課程外,從事慢跑的 學員最多,打籃球與羽球者次之。國衛院(2005b)的文獻回顧指出,過去許多研究 強調每週從事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 3 次,每次持續 30 分鐘以上,對心血管疾病才有 改善與預防效果,或每天累積 30 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量亦可產生相同效果,但 這對坐式生活型態的人而言仍是一大挑戰,從生活週遭低強度活動開始,建立動態 生活型態後,再循序漸進地增加活動頻率與強度(國衛院,2005b),此可避免因運 動強度過高造成運動傷害,而使行為回到準備期甚至意圖期(季力康等,2008) 。在 活動形式方面可以個別教學或團體課程進行,個別教學的課程可完全依個人需求進 行課程設計,但缺少運動中的人際互動與同儕社會支持,而團體課程具提供社會互 動與支持的功能,有助於參與者對運動的承諾感(季力康等,2008)。. 二、身體活動行為相關理論與推廣策略 人類行為複雜性高,行為如何從無至有、如何成為習慣、如何改變,皆受個人、 物理環境與社會人際等因素影響,身體活動行為亦不例外,過去有許多學者提出相 關理論探討身體活動行為的成因,例如:身體活動的心理模式 (Sonstroem, 1978) 著 重於探討心理因素與身體活動行為的關係,健康信念模式 (Rosenstock, 1974) 以避 免疾病威脅為基礎,探討人們從事健身運動的相關因素及可能性,而健身運動行為 模式 (Noland & Feldman, 1984) 則是認為人們從事健身運動不完全是基於避免疾病 威脅,而是視從事健身運動的準備程度來決定,故修正健康信念模式的論點進行探 討,理性行動理論 (Ajzen & Fishbein, 1980) 與計畫行為理論 (Ajzen & Madden, 1986) 認為意圖是預測實際行為最準確的因子,而影響個人意圖的是個人對行為的 態度以及其所處環境的主觀規範,社會認知理論 (Bandura, 1986, 1997) 強調行為與 個人因素、環境因素三者交互影響,健康促進模式 (Pender, 1996) 主張個人背景、 對行為與自我能力的認知、人際互動與環境因素皆會對健身運動行為產生影響。.

(25) 15. 除了瞭解身體活動行為成因外,探究行為如何成為習慣與如何改變也是此領域 學者關心的議題,Prochaska 與 DiClemente (1982) 提出跨理論模式,主張身體活動 行為的形成可分為意圖前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與維持期五個階段,每個階 段皆有其特定的認知狀態、行為、行為的持續時間,以及維持行為的對應策略,例 如:處於意圖前期者沒有未來六個月內從事身體活動的意圖,而意圖期者則有此打 算但未有實際行動,協助處於這兩階段的人們開始從事身體活動需強調使用認知改 變的策略,準備期是指個體已開始從事身體活動,處於行動期者從事每週三次以上, 每次持續20分鐘以上的規律身體活動,但未達六個月,針對準備期與行動期的對應 策略則著重於行為改變技巧,包括增強、再承諾、目標設定、情境替代、人際支持 等,以建立規律身體活動習慣 (O’Connor, 1994)。所以應對人們在每個行為階段的 認知狀態、可能遇到的阻礙,與週遭可能的資源有全面的瞭解並運用適當的策略, 才能成功改變身體活動行為並建立習慣。 依據人們從事身體活動的動機與可能面臨的障礙,社會支持對自主規律運動有 正面影響(Eyler 等,1999;龍炳峰,2000),因此重要他人的社會支持是引導人們 開始從事身體活動,尤其是女性需要更多的社會支持,並從公共政策的制定,營造 有利身體活動的環境,包括硬體設備、教育模式與社會福利等,如:學校體育課程、 安全友善且有利於從事運動的社區環境、健康的工作型態與場所等,再依不同特質 的群眾需求提供不同的運動選擇。過去研究結果指出,推廣健身運動有許多策略, 以更有效率地協助人們建立規律身體活動習慣,健身運動課程是策略之一(Morgan & Dishman, 2001;季力康等,2008),運動課程依對象不同而有不同形式,對學生 而言,學校體育課是學習運動相關觀念、知識、技能,與培養規律運動習慣的時機 (國衛院,2005a),對病弱傷患者而言,運動復健方案是重建恢復身體功能的途徑 (Sniehotta 等,2005),對一般健康成年人而言,由健身運動中心所開設的多元健身 運動課程,或企業老闆在工作場所為員工辦理的運動課程(方進隆、陳玉英,1997; 卓俊辰、童淑琴、李蘭,1992)即是員工可依自己需求喜好參與及體驗運動的選擇。. 三、健身運動課程與身體活動行為 健身運動課程對運動認知與行為改變是否產生影響,Perkins 與 Epstein (1988) 認為運動依附是調節變項。運動依附意指在一段期間,參與者持續從事健身運動的 程度,出席率、退出率 (Perkins & Epstein, 1988) 與續報行為(卓俊辰,1998a)是.

(26) 16. 運動依附的評判指標,過去研究發現,運動課程前5至6個月的運動依附約為 50%~80% (Dishman 等, 1985; Ward & Morgan, 1984),且 Pollock (1988) 發現退出課 程的高峰期幾乎都發生在課程前12週,Taylor 等(1973)與美國三所大學進行合作 研究,在各自所屬社區設計健身運動課程並召募自願參與者,共385位40至59歲男性 參與者,結果發現學員退出率雖在課程前6個月達50%,但出席情況在第9至15個月 期間進入穩定狀態。Cox, Burke, Gorely, Beilin, 與 Puddey (2003) 針對126位坐式生 活型態的婦女進行運動與認知策略介入課程,運動課程頻率為每週三次持續10週, 介入實施地點包括中心與居家兩種,運動強度包括中強度與高強度,隨機分派成四 組,每組30至33人,進行6個月、12個月與18個月的觀察,結果發現整體依附率在前 6個月最高,其中以在中心接受中等強度運動介入的依附率最高,達100%,在行為 階段改變方面發現,原本有86%的參與者處於意圖期,在第6個月轉移至行動期,而 在第12個月與第18個月分別有70%與73%的參與者進入維持期。所以課程實施的地 點與運動強度會影響參與者的依附率,但當運動行為持續超過6個月,甚至12個月, 運動行為受其他因素影響而故態復萌的可能性極小。 在健身運動課程中,指導者具有提升學員健身運動依附的影響力(Franklin, 1984;卓俊辰,1998a),具備提供專業運動知識與技能、設計與帶領身體活動、給 予社會支持、誘導運動動機等功能。學員在運動課程結束後能持續自主地從事規律 健身運動是課程的終極目標,而課程指導者則是成敗的關鍵 (Black & Deci, 2000; Soenens & Vansteenkiste, 2005; Wold & Anderssen, 1992),Sniehotta 等(2005)以冠 狀動脈手術後復健患者為研究對象,在給予身體活動復健課程的同時也教導自我調 整的技巧,結果發現復健課程結束後,患者仍持續執行課程建議的身體活動強度, 過去研究發現,參與課程的內在動機與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呈正相關(林慧珍, 2005) ,自我決定程度愈高的參與者,行為改變階段愈處於後期(行動期與維持期), 內在動機、整合調節與認同調節能正向預測運動意圖(蔡銘仁,2007) ,林季燕(2010) 發現當課程參與者知覺指導者提供的自主支持達一定水準之共識時,課堂即會產生 自主支持的學習氣氛,此學習氣氛能預測參與者的課程滿意度與持續從事運動行 為。參與者的內在動機與自主支持可透過課程指導者的協助、支持、引導,以及對 課堂學習氣氛的營造而產生(Black & Deci, 2000; Standage, Duda, & Ntoumanis, 2003;林季燕,2010;陳偉瑀、陳美榕,2009) ,其中以指導者的教學關懷行為對學.

(27) 17. 生內在動機的影響最大(陳偉瑀、陳美榕,2009) ,而王俊明(2007)發現指導者的 讚賞與溝通行為能透過對行動線索的預測,間接影響身體活動行為,訓練與教學行 為及管理行為則能預測知覺利益以影響身體活動意圖,推知指導者可透過課堂安排 與教學行為引發參與者的運動動機,進而直接或間接影響身體活動行為。. 四、小結 健身運動課程指導者對參與者的運動態度與行為具一定水準的影響力,除提供 專業諮詢與運動指導外,也是參與者社會支持的來源之一,指導者透過專業知能, 營造課堂的學習氣氛,能凝聚同儕間社會支持產生自主支持的學習氣氛,進而啟發 參與者的內在動機,使參與者在課程結束後仍持續從事規律身體活動。. 第三節. 跨理論模式. 跨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 為 Prochaska 與 DiClemente (1982) 發 展,起初用於探討抽菸行為的戒除,後來被廣泛應用於飲食異常行為的調整、減重 瘦身、高熱量飲食控制 (Glanz 等,1994) 等多種健康行為改變,皆獲得良好驗證, Sonstroem (1978) 首次將此模式應用於探討健身運動行為,至今已是驗證健身運動 行為相當盛行的理論模式之一。 跨理論模式強調健康行為改變是種複雜且動態的過程,並非「全或無」現象, 行為從無到出現,最後趨於穩定成為習慣,需經歷一段時間,改變過程中,意圖與 行為皆有不同變化,使用不同的因應策略可協助目標行為持續發生,最後形成習慣。 此模式包括四個部份:改變階段 (the stages of change)、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決策衡量 (decisional balance),與改變策略 (the processes of change) (Marcus 等, 1992; Marcus, Pinto, Simkin, Audrain, & Taylor, 1994; Prochaska 等, 1994)。. 一、改變階段 此模式假定行為改變的過程具有階段性,改變階段內含特質 (trait) 的意義與狀 態 (state) 的概念,特質通常被認定為穩定且不易改變,而狀態則是不穩定且容易 被改變,指出改變階段的「穩定性」及「動態性」兩個特性,亦即行為可能很穩定 地停滯在某一階段,也可能保持動態地進入下一階段或退回前幾個階段 (Marcus & Simkin, 1994),行為改變階段分為意圖前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五.

(28) 18. 個階段,個體在每個改變階段都有不同的意圖與行為產生,而行為改變非線性進行, 乃以螺旋方式前進,所以行為不一定會如預期地進入下個階段,可能受到任何內外 在影響因素而故態復萌 (Marcus & Simkin, 1994; Prochaska & Velicer, 1997)。 (一)意圖前期 (precontemplation):在未來六個月內,沒有從事健身運動的打 算。可能因為個體尚未瞭解或覺察健身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或受過去失敗經驗影響。 (二)意圖期 (contemplation):未來六個月內,有開始從事健身運動的打算。 個體已瞭解從事健身運動對健康的益處,與可能面臨的障礙,對於行為 改變的利弊得失之權衡產生衝突,但已有從事健身運動行為的意圖。 (三)準備期 (preparation):已開始從事健身運動,但尚未規律。個體通常有 行動計畫與確實的改變行為,也樂於參加健身運動課程或具結構性的團 體身體活動。 (四)行動期 (action):規律從事健身運動,每週三次以上,每次持續時間達 20分鐘以上,但未達六個月。這是最複雜且不穩定的階段,行為極易受 到影響而復萌,但大部分行為的改變過程都在此階段發生。 (五)維持期 (maintenance):已從事規律健身運動超過六個月,除非重大事故 或心理產生嚴重衝突,如肢體受傷或其他健康相關原因、從事健身運動 目標失焦、喪失內在動機等,否則行為不易受影響而中止。. 二、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社會認知理論的核心概念,Bandura (1997) 認為人的行為、動機水 準與情緒狀態是受個人對自我能力、狀態與環境掌控度的整體判斷之影響,所以自 我效能是一種行動信念,意指「個人對於規劃及執行預定行為並達預期目標的能力 信念 (Bandura, 1997, p.3)」 ,特定行為執行過程中,個體會調整自己的動機、思考歷 程、情緒狀態與達成目標前的行為,甚至改變環境條件,以達預期目標。過去研究 發現,自我效能是行為發生與持續的直接預測因子(呂昌明等,2002;高毓秀、黃 奕清,2000;馮木蘭等,2009) ,也與行為改變階段呈正相關(呂昌明等,2002;劉 俐蓉,2003),而自我效能受四個訊息來源影響,分述如下: (一)成功經驗 (enactive mastery experience):正向與成功的經驗對自我效能 最具影響力的訊息來源,透過個人努力所獲得的成功經驗累積可提高個.

(29) 19. 人能力信念,進而提高自我效能,反之,超乎預期的失敗經驗使自我效 能降低。 (二)替代經驗 (vicarious experience):透過觀察學習、模仿他人而得的替代經 驗也會影響自我效能,當他人經驗的情境與自己的情境相似度愈高時, 或得知明確的成功經驗時,或有很多人都經歷成功時,將有助於提高自 我效能。 (三)口語說服 (verbal persuasion):經由他人的鼓勵與支持,可強化個人對自 我能力的信念,特別是重要他人的支持,有助於提高自我效能,但須配 合個人技能的發展,自我效能才得持久。 (四)生理與情緒狀態 (physiological and affective states):個人根據自己在特 定情境的生理與健康狀態,判斷行動的可能性,若健康狀態不佳或過度 焦慮緊張時,自我效能較低。. 三、決策權衡 Janis 與 Mann (1977) 認為一個人做決定時,會從三個面向衡量:功利性、自 己與他人、利弊得失,Prochaska 等 (1992) 歸納為知覺利益與知覺障礙兩部份。過 去研究指出,決策權衡與行為改變階段有密切關係,在五個行為改變階段中,知覺 障礙會隨著行為進入下一個階段而降低,亦即維持期、行動期的知覺障礙比準備期、 意圖期與意圖前期低,相對地,知覺利益則是隨著行為朝行動期及維持期改變而增 加(DiClemente 等, 1991; Kao 等, 2002; Marcus, Rakowski, & Rossi, 1992; Marcus 等, 1994; Prochaska, Norcross, & DiClemente, 1994;李碧霞,2001;張碧芳,2004)。. 四、改變策略 從過去研究發現,個體的意圖與行為在不同的改變階段產生變化,也面臨不同 的行為挑戰,跨理論模式依不同改變階段所面臨的挑戰提出 10 個改變策略,以協助 個體達成行為改變的目標。策略分為經驗認知層面與行為層面,經驗認知層面包括 意識覺醒、情感喚起、自我再評價、環境再評價、社會解放;行為層面包括自我解 放、情境替代、增強管理、刺激控制、助人之人際關係,說明如下 (Prochaska & Velicer, 1997; Prochaska, DiClemente, & Norcross, 1992): (一)意識覺醒 (consciousness raising):利用教育、宣導、說明、回饋及大眾 傳播媒體等認知訊息傳遞方式,提升個人對健康行為的覺察,覺察內容.

(30) 20. 包括該行為的成因、對其他事件的影響,及改變方式。 (二)情緒喚醒 (dramatic relief or emotional arousal):透過心理劇、角色扮演、 經驗分享及大眾傳播媒體等介入方式,可喚醒與解除個人對健康行為的 負面情緒,如生氣、害怕、焦慮。 (三)自我再評價 (self-reevaluation):結合認知與情感,個體對自我的行為習 慣重新評估。可透過價值澄清、健康角色模範及心理意象等介入方式, 評估行為改變對自己的重要性與價值。 (四)環境再評價 (environmental reevaluation):結合認知與情感,個體重新評 估自我的行為習慣對人際與社會的影響。可透過同理心訓練與家庭介入 等方式,提升個體對他人積極或消極角色模範的覺察。 (五)自我解放 (self-reberation):個體透過公開承諾及新的生活計畫,表示並 強化自己有改變的意願與能力之信念。 (六)社會解放 (social-reberation):透過立法與制定政策,增加健康行為發生 的機會與選擇,營造有利於行為改變的社會環境。 (七)情境替代 (counter conditioning):透過放鬆、堅定改變主張、去敏感與 正向自我對話等方式尋求健康安全的替代行為,以增加健康行為的發生。 (八)增強管理 (reinforcement management):利用獎賞與懲罰等方式促使健康 行為重複發生,透過事前的契約建立,物質獎賞及精神鼓勵皆是增強管 理的策略。 (九)刺激控制 (stimulus control):增加健康行為的刺激線索,移除或降低不 健康行為的誘因,以避免故態復萌,介入方式包括迴避、環境重新規劃 安排與自助團體等。 (十)助人之人際關係 (helping relationships):利用社會支持系統,結合關懷、 信任、接納,認同與協助健康行為的改變,社會支持系統包括重要他人、 夥伴關係、專家諮詢管道,及參與相關團隊或組織。.

(31) 21. 第四節. 文獻小結. 健康是指個體不僅能避免疾病威脅,且能積極適應環境改變,進而追求自我實 現與自我滿足的狀態。而建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追求健康的必要途徑,規律身體 活動習慣則是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要項之一,從事規律身體活動不僅對疾病有預防 及改善的作用,對身體生理與認知功能有強化的作用,對心理情緒與社會人際亦有 正面效益。健身運動課程是協助人們養成規律身體活動習慣的一種策略,而指導者 是影響運動依附的關鍵,透過課堂教學與管理行為,給予參與者運動技能指導與社 會支持,進而誘導參與者產生內在動機,使參與者建立規律身體活動習慣與動態生 活型態。但目前探討運動課程及指導者行為對參與者身體活動行為影響的研究大多 侷限於學校體育課範圍,在學校教育情境外的健身運動課程之相關研究仍相當稀 少,故本研究有其進行的必要性。.

(32) 2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參與者之課程續報行為對身體活動行為及知覺的影響,同時瞭 解具續報行為之課程參與者對指導者課堂行為之主觀知覺,以文獻探討結果作為研 究設計的依據,並以問卷調查法、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本章之主要目的在敘述本 研究的研究設計與實施方式,全章共有五節,分別為:第一節、研究參與者;第二 節、研究架構;第三節、研究工具;第四節、研究流程;第五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以自 2005 年至 2010 年臺灣師大參與教職員工運動班的教 職員工為研究對象,依研究架構分為兩部份: 一、問卷調查以 99 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2010 年 9 月至 12 月)的 128 位教職員工 為發放對象,包括 11 位男性與 117 位女性,有效問卷共 118 份,回收率達 92.2%, 並依續報紀錄分為高、低兩組,續報 0 至 5 期的參與者為低續報紀錄者,有 77 人,佔 65.3%,續報 6 至 15 期的參與者為高續報紀錄者,有 41 人,佔 34.7%。 二、訪談對象從 2005 年 9 月至 2010 年 12 月期間的課程參與者名單中,選取 7 名具 高續報紀錄者進行訪談。. 第二節. 研究架構. 健身運動課程是協助人們從事規律身體活動的策略之一,本研究分析臺灣師大 從 2005 年至 2010 年的課程報名資料,瞭解課程參與者的續報情形,並以「職場員 工運動行為問卷」調查參與者之課程續報行為對身體活動行為與知覺的影響,以個 別訪談瞭解具續報紀錄之健身運動課程參與者對指導者課堂行為的主觀知覺,研究 架構如圖 3-1。.

(33) 23. 身體活動行為 行為改變階段 健身運動課程. 身體活動量 參與者續報行為. 課程類別. 身體活動知覺. 指導者行為. 知覺利益 知覺障礙 自我效能 圖 3-1 研究架構.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係以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進行研究,研究工具分兩部分:. 一、問卷 以問卷調查法探討健身運動課程參與者之續報行為對其身體活動行為與知覺 的影響,問卷結構包括 1. 行為改變階段、2. 知覺利益、3. 知覺障礙、4. 自我效能, 與 5. 個人基本資料,前四部份採高毓秀(2002)針對職場員工所發展之量表,第 五部份除記錄人口統計資料外,尚包括運動課程的偏好類型及健身運動課程以外的 身體活動,分述如下: (一)行為改變階段:依跨理論模式構念發展之中文化題項,共 5 題,再測信 度為 .82,以單選題型式使參與者依據個人實際情況勾選其所處之身體 活動行為改變階段。 (二)知覺利益:共 14 題,再測信度 .81,內部一致性 .93,量表內容測量個 體對身體活動結果的期待,包括知覺身體活動對生理、心理與社會各方 面的利益程度。採六點量尺,得分愈高代表其知覺從事身體活動所產生 的健康利益愈高。 (三)知覺障礙:共 15 題,再測信度 .79,內部一致性 .91,量表內容測量個 體對從事身體活動的障礙,包括時間分配、生理健康狀態、家庭因素、 社會人際因素、運動場地與設備因素等。採六點量尺,得分愈高代表其.

(34) 24. 知覺從事身體活動的障礙愈多。 (四)自我效能:共 15 題,再測信度 .84,內部一致性 .94,測量個體從事身 體活動時,對克服障礙的把握程度。採六點量尺,得分愈高代表從事身 體活動的自我效能愈高。 (五)個人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服務部門、工作職稱/身分、婚姻狀 況、自覺健康狀況、現在報名參與的課程、最喜愛的運動課程、報名參 加過的課程期別、健身運動課程外所從事的身體活動類項、持續時間、 頻率與當時的生理感受。. 二、訪談 以半結構式訪談法探討具課程續報行為之參與者對指導者課堂行為的主觀知 覺,訪談內容包含課程指導者與課程類別兩部分,訪談內容如下: (一)您參與教職工運動班,是參與哪位(些)老師的課程?以及參與哪個(些) 課程? (二)您為何會持續參與這位(些)老師的課程?是否有哪些特質或行為表現 吸引您? (三)您為何會持續參與這個(些)課程?是否有哪些課程特性吸引您?. 第四節. 研究流程. 一、歷年運動課程資料 (一)徵求臺灣師大教職員工運動班課程之主辦單位同意。 (二)取得 2005 年 9 月至 2010 年 12 月之教職員工運動班課程相關資料,包 括課程簡章與報名資料。 (三)分析歷年運動課程開班招生情形與續報情形。. 二、身體活動問卷部份 (一)本研究問卷前四部份乃採用高毓秀(2002)所發展之量表,並取得原作 者同意(如附錄一)。 (二)徵求課程參與者同意。.

(35) 25. (三)填寫問卷。 (四)回收並進行問卷資料整理。. 三、訪談部份 (一)初擬訪談大綱。 (二)進行訪談大綱專家審查。 (三)修改並確立訪談大綱。 (四)從續報紀錄中選取訪談對象,並徵求訪談對象之同意。 (五)開始訪談前,徵求受訪對象之錄音方便性後,進行訪談。 (六)將訪談資料進行逐字稿謄寫,透過彙整、編碼與分類,進行歸納、分析。.

(36) 26. 確立研究主題. 蒐集相關文獻. 建立研究架構. 行政前置作業與確立研究工具. 歷年運動課程資料. 身體活動行為問卷. 質性訪談. 徵求主辦單位同意. 徵求問卷原作者同意. 初擬訪談大綱. 取得歷年課程資料. 徵求參與者同意. 訪談大綱專家審查. 分析歷年開班招生 與續報情形. 填寫問卷. 修改並確立訪談大綱. 回收與整理問卷資料. 挑選受訪對象 並徵求訪談同意. 進行訪談. 整理訪談資料. 資料分析. 撰寫研究報告 圖 3-2 研究流程.

(37) 2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採質量並行的方式,因此對於問卷調查之量化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 森積差相關、t 考驗進行處理與分析;而訪談所蒐集之質性文字資料,採內容分析 法,透過彙整、編碼與分類,進行歸納、分析。. 一、量化資料分析 (一)描述統計 1. 教職員工運動班的歷年課程資料:以總數、百分比與平均數描述課程 類別、招生情形,以及續報情形。 2. 問卷填寫者的個人背景資料:以總數、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描述 個人背景變項之分佈情形。 (二)推論統計 1. 以皮爾森積差相關考驗續報紀錄與行為改變階段、知覺利益、知覺障 礙、自我效能,以及健身運動課程外的身體活動量之關係。 2. 以獨立樣本 t 考驗比較高、低續報紀錄者之行為改變階段、知覺利益、 知覺障礙、自我效能,以及健身運動課程外的身體活動量之差異。 3. 本研究統計顯著水準設定 α = .05,並以 Cohen’s d (Cohen, 1992) 進行 統計效果考驗,效果大小之評判標準依序為 d = 0.8,d = 0.5,d = 0.2, 計算公式如下:. d=. |m 1 – m 2 | [Σ(x 1 – m 1 ) 2 + Σ(x 2 – m 2 ) 2 /n 1 + n 2 - 2] 1/2. 二、質性訪談資料分析 本研究接受訪談的 7 名參與者皆為女性,年齡介於 33 至 57 歲,平均 41.1 歲, 續報紀錄最低為 9 期,最高為 15 期,受訪者自 2005 年至 2010 年期間大多每期報名 兩類課程或同一類課程報名兩班,報名的課程類別大部分以有氧舞蹈為主,以舞動 瑜珈提斯為輔,另有兩位受訪者參與舞動瑜珈提斯課程較多,如表 3-1 所示。.

(38) 28. 表 3-1 編號. 受訪者基本資料 報名 續報 年齡 期數 期數. 曾參與的課程類別、次數與期別. 1. 46. 10. 9. 報名期別:941、942、951、952、971、972、98 暑、981、 982、99 暑 a (5):941、942、951、952、971 dyp (10):951、952、971、972×2、98 暑、981、982×2、 99 暑 p (1):941. 2. 47. 13. 12. 報名期別:941、942、951、96 暑、961、962、97 暑、 971、972、981、982、99 暑、991 a (11):941、942、951、96 暑、961、962、97 暑、971、 972、981、991 dyp (6):961、971、972、981、982、99 暑. 3. 33. 10. 9. 報名期別:941、942、96 暑、961、962、97 暑、971、 982、99 暑、991 a (8):96 暑、961、962、97 暑、971、982、99 暑、991 dyp (2):961、991 y (1):97 暑 p (2):941、942. 4. 33. 14. 13. 報名期別:942、95 暑、951、952、96 暑、961、962、 97 暑、971、972、981、982、99 暑、991 a (10):96 暑、961、962、97 暑、971、972、981、982、 99 暑、991 dyp (10):951、952、961、962、971、972、981、982、 99 暑、991 y (1):97 暑 p (2):942、95 暑. 5. 57. 16. 15. 報名期別:941、942、95 暑、951、952、96 暑、961、 962、97 暑、971、972、98 暑、981、982、 99 暑、991 a (15):941、942、951、952、96 暑、961、962、97 暑、 971、972、98 暑、981、982、99 暑、991 dyp (12):951、952、96 暑、961、962、971、972、98 暑、981、982、99 暑、991 y (1):97 暑 p (3):941、942、95 暑 (續下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 Draw the graph of as a function of and draw the secant lines whose slopes are the average velocities in part (a) and the tangent line whose slope is the instantaneous velocity

In 2007,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carried out by the Laboratory of the Civic and Municipal Affairs Bureau indicated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potable water of the distribution

In 2007,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carried out by the Laboratory of the Civic and Municipal Affairs Bureau indicated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potable water of the distribution

In 2007,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carried out by the Laboratory of the Civic and Municipal Affairs Bureau indicated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potable water of the distribution

5.體能活動與體適能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6.心理健康與心理失調 (Mental health and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 When a system undergoes any chemical or physical change, the accompanying change in internal energy, ΔE, is the sum of the heat added to or liberated from the system, q, and the

Step 1: With reference to the purpose and the rhetorical structure of the review genre (Stage 3), design a graphic organiser for the major sections and sub-sections of y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