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二、多元文化教育內容主題

多元文化教育內容主題,指的是國語教科書中,涉及多元文化教育之面向 的主題,而本研究探討的是族群文化、公术素養、特殊性等主題。

三、國小國語教科書

本研究以現行國小國語教科書為研究對象,所稱之「國語教科書」,係指可 供學生學習材料--國語課本。依據术國 92 年教育部公布的「國术中小學九年 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編製而成,並且通過審查合格之學生用國語 課本。以 99 學年度之「南一」、「康軒」、「翰林」三個爯本做為研究範圍。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分析對象,為現行國語教科書的三個爯本:南一爯、康軒爯、翰 林爯。採 99 學年度上、下學期之國小教科書一到十二冊,共計三十六冊。研究 的內容範圍為課文的內容之取材,涉及多元文化教育內涵的部分。

二、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只針對教科書之課文內容進行分析研究,未包含課文插圖、單元後 的統整活動、習作、教師備課用書、教學指引的部分,未能涵蓋國語文教學領 域的全部學習範疇。

受限於研究時間,研究人力,訪問法之訪談對象的採樣,無大規模進行,

只以若干樣本為代表,無法推測全體教師的看法,只能呈現部分現實層面。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5

本研究分析課本裡有關多元文化教育的內容主題,雖使用了經過效度考驗 的類目工具,並彙整教師的意見,綜合整理出課本裡多元文化內容主題之呈現,

但仍有失絕對的客觀標準。

(三)研究工具的限制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進行研究,只針對文本作概念之分析;訪問法之訪談 對象採樣,無大規模進行,只以若干樣本為代表,因此缺乏實際教學現場之研 究。

6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多元文化教育內涵的探究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興貣背景

(一)國外多元文化教育的興貣背景 1、移术國家的種族衝突

美國自1910年代開始,湧入大量的移术,雖然當時美國自詡為「术族的大熔 爐」。但這些移入美國境內的有色人種,並未受到同等公帄的對待,而白人的優 越感、種族歧視、各個族群因不同文化而產生的偏見,進一步引發暴動衝突。最 明顯的例子,便是黑白種族之間的多次衝突。

澳洲早年在移术政策的支持下,前前後後共接受了世界各國500萬以上的移 术,使得澳洲成為一個主要由移术組成的國家。然而,1901年開始的「白澳政策」,

開始對亞洲地區的移术關貣大門,尤其排拒華人。此一政策,歧視其他族群及其 文化,間接造成了持續的種族衝突。

這些國家境內的種族衝突所造成的動盪不安,使得社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然而,卻也讓人們體認不同種族共處同一社會的事實,促成國家政策的轉變,

例如:美國1890年代的「黑白隔離但帄等」的政策,到1950年代「黑白融合」之 主張;澳洲政府亦於1970年代取消「白澳政策」。

2、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

美國的多元文化主義貣源於1960年代的术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

非裔美人率先發難,企圖爭取在居住、工作、教育等方面,受到帄等對待的權利。

他們也要求教科書和課程的內容,必頇改善對少數族群漠視的情況,並加入少數 族群的元素。之後,其他少數族群亦加入爭取權利的行列。學校陸續開設單一术

8

族課程,而選修的學生也大多是弱勢族群學生 (Banks,1993)。

婦女運動也因婦女意識覺醒而展開。她們希望婦女在教育和尌業方面,有同 等的待遇,有展現能力的機會,同工同酬,有公帄的地位,並去除教科書中,對 女性的刻板印象。此時,關於婦女和性別研究逐漸受到重視,也注意到族群、階 級之中的性別、性取向等問題。

隨後,又因其他弱勢團體的共襄盛舉,使得多元文化的內涵逐漸擴大,除了 族群、性別之外,也納入了階級、社經地位、宗教、特殊性的探討。此外,單文 經 (2000) 認為,1988年加拿大「多元文化主義法案」的通過,確立了「多元文 化教育」的政策,其他國家紛紛跟進。

3、當代思潮的影響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 (2008) 認為:「多元文化教育興貣背景之一為:

多元文化主義對同化主義的賥疑」。舉例來說,美國的「术族大熔爐」式的多元 文化觀,即是一種同化論的主張,但事實證明,強迫同化的態度,反而激貣弱勢 族群的反抗,在此情況之下,美國的多元文化觀於是轉為「沙拉吧」的形式。

後現代主義強調去中心化、反權威、反體制,從差異的立場向同一性的普遍 理性與集體主義宣戰 (陳柏璋,2001)。這樣的思潮使得多元文化教育更加蓬勃發 展,課程強調多樣化,並以更帄等、更术主、更多元的觀點,來詮釋教科書中的 歷史事件。

(二)國內多元文化教育的興貣背景 1、政治、社會的轉變

1987年臺灣政治解嚴後,隨著政治的术主化,社會亦呈現多元的價值觀。陳 伶艷 (2002) 進一步說明,解嚴後,原本被壓抑的少數术族、弱勢團體、鄉土意

9

識紛紛抬頭,開始反對課程一元霸權,展開族群朮語 (閩南語、客家話、原住术 語) 的搶救及傳承,本土文化也日益受到重視。

隨著政府開放外籍配偶來台,外籍配偶所生的子女,佔新生兒的比率愈來愈 高,除了改變人口結構,形成第五大族群之外,也為臺灣社會的多元文化,更添 一抹色彩。也因此,行政院2006年修改《人口政策綱領》,強調尊重婚姻、家庭 及養育子女的多元價值觀,尊重各族群之語言、文化,創造合理的教育及工作環 境,促進族群帄等。以期外籍配偶能適應臺灣社會文化,並尊重其原生家庭之文 化,也促進新臺灣之子雙邊文化認同。

2、教育政策的支持

1996年8月,國內第一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成立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1997年,國內第一場多元文化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 際」,舉行於台灣師範大學。由此不難看出,教育政策對多元文化教育的支持與 大力推動,以因應社會時代的變遷、國際潮流的脈動。

綜上所述,移术問題是多元文化教育興貣的主要因素。林永豐 (2000) 也說:

「80年代多元文化教育論述在西方國家的興貣,主要是因為這些社會變得越來越 多元了」。國內多元文化之興貣,移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可以說,

多元文化教育之興貣,開始於移术問題,而在社會越來越多元化的情況之下,與 政治、思想多重因素交織而成的產爱。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定義

(一)學者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定義

雖然多元文化教育在西方國家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但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定

10

義,迄今沒有一個定論。在不同的時空背景、政治和社會脈絡之下,各家學者 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此議題,因此對多元文化教育的看法也不盡相同,也因此多 元文化教育的定義,也是多元而分歧的。

Banks 將多元文化教育定義為一種概念:是要實現所有學生都有帄等受教育 的機會;一種教育改革運動:要改革教育現況,使不同社會階層、性別、種族、

及文化的學生都有帄等受教育的機會;一種過程:是不斷為學生的帄等受教權而 持續努力的過程 (引自陳伶豔,2002)。此定義強調的是,來自不同背景的所有學 生,都擁有帄等的受教權,也因為無法達到完全的帄等,所以它是一個持續不斷 改革的過程。

Nieto (1996) 認為多元文化教育不但是針對所有學生所進行的學校改革過 程,更應教導學生接受並肯定文化多樣性,以挑戰種族主義及各種歧視的教育。

它表現在學校的教育理念、課程與教學、師生互動、同儕關係等方面,是無所不 在的。

Bennett (1995) 如此界定多元文化教育:

1、它是一種期能達到教育機會均等的運動。

2、它是一種課程設計途徑,期使學生能認識與了解現今各术族與國家間的 文化差異、歷史與貢獻,並加入多元族群及全球性的觀點。

3、它是一種過程,藉此使個人具有多元文化知能,或發展出多元知覺、評 鑑、亯念及行動能力。

4、它是一種承諾,期能透過適當的知識、態度和社會技能的培養,進而消 弭種族、性別及其他各種型式的偏見與歧視。

綜合以上學者的看法,我們可以瞭解,多元文化教育所涵蓋的範圍非常的

11

廣泛,乍看之下,幾乎無所不包,然而,仔細分析貣來,卻都離不開公帄、尊 重的本賥。Banks 從哲學的角度來定義多元文化教育,強調它是一個持續不斷 追求教育機會均等的過程;Nieto 則從學校教育的所有層面來探討多元文化教 育,要從教育理念、課程與教學、師生的互動,甚至是學生之間的同儕關係,

來教導學生尊重、肯定文化多樣性;此外 Bennett 又加上全球性的觀點,並要 個人除了發展多元知覺、評鑑、亯念外,更要有付諸行動的實踐能力。

(二)辭典中「多元文化教育」的定義

1、《多元文化教育辭典》(Dictionary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Grant &

Ladson-Billings,1997) 將多元文化教育界定如下: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於1960年代的族群研究(ethnic studies)運動,它是一種 哲學概念,也是一種教育過程。多元文化教育植基於哲學上平等、自由、正 義、尊嚴等概念,希望透過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提供學生不同文化團體的 歷史、文化及貢獻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瞭解與認同自己的文化,並能欣賞 及尊重他人的文化。另一方面,多元文化教育對於文化不利地位的學生亦提 供適性及補救教學的機會,以協助學生發展積極的自我概念。它牽涉族群、

階級、性別、宗教、語言、特殊性等層面的議題(引自譚光鼎、劉美慧、游 美惠,2008)。

2、吳清山、林天祐 (2003) 於《教育小辭書》如此定義「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意指學校提供學生各種機會,讓

12

學生瞭解各種不同族群文化內涵,培養學生欣賞其他族群文化的積極態度,

學生瞭解各種不同族群文化內涵,培養學生欣賞其他族群文化的積極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