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本研究範圍主要針對國三的學生,因此不宜過度推論至尚未學習相關概念的學 生。

二、本研究取樣對象為桃園縣某國中三年級學生,因研究對象的取樣上具有侷限 性,故研究結果只適宜推廣至相同類型的學校,不宜做過度的推廣。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概念的形成,針對概念的定義、概念類型和概念的 形成加以闡述;第二節為概念改變的研究;第三節為迷思概念的研究,說明何謂迷 思概念及其形成原因;第四節為力與力平衡概念的相關研究,第五節為浮力概念的 相關研究。第六節為介紹教科書中浮力概念及基測的浮力試題相關分析。

第一節 概念的定義與形成

一、概念的定義

當科學教師在教授科學課程時,通常會告訴學生科學的學習不在於死背公式,

而是在於科學概念的理解。然而什麼是概念呢?相信不同領域的學者會有不同的認 知。

Pella(1966)定義概念為代表一組想法或事實的重要性之要點,是由眾多經 驗所形成抽象想法的符號,是由多於一件事物、一個現象或一種事實的經驗累積而 成,為一種概括性的結論。

Novak(1977;引自黃萬居,1993)則定義概念為物件或事件的規則性,可以利 用符號或記號來表示。

黃台珠(1984)認為概念是一種學習的基本單位,也是一種心智的活體,是經 由學習與經驗而來,且會隨著成長而不斷修正。

張春興(1998)則認為概念是對具有共同屬性事物的一種概括性認識。

因此,綜合上述學者的看法,我們可以將概念視為一種由學習或經驗所得到的 符號或記號,可用來概括表示物體和事件的共同屬性或規則性,且會經由成長而不 斷地修正。

9

二、概念的類型

有關概念的類型,許多學者根據不同的觀點,而提出了不同的分類方式:

鍾聖校(1994)將概念分為兩種:第一種概念是自然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

為應付需要而產生的概念。第二種則是邏輯概念,是刻意創造出來,為達成特別目 的所產生的概念。

劉宏文(1996)則按照屬性將概念分為:

1.簡單概念:具有單一屬性者。

2.複雜概念:由兩個以上的屬性共同定義者。

張春興(1998)依照概念性質受否具體顯著,而將概念分為:

1.具體概念:事物的共同屬性具體而顯著者,例如:昆蟲、椅子等。

2.定義概念:不能用指認的方式來學習的抽象概念,其共同屬性無法具體顯現 者,例如:功、能、熱等。

三、概念的形成

Pella(1975)認為概念是經由分析相似與相異的刺激而形成。Gilbert、Watts

(1983)則從知識論的角度,認為一個概念的例子都具有相同性質,而這些性質必 須能定義此概念,所以提出概念的形成為一種尋求相同性質表徵的行動。因此認為 概念的形成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行為。

鄭昭明(1993)認為概念的形成與學習常涉及屬性與規則的學習。在屬性學習 方面,如果一個概念是由外界眾多的事物或屬性中,去發現其界定的屬性,則稱為 屬性的學習。若是概念的學習是在強調尋求一個屬性混合的規則,則稱為規則的學 習。

10

饒見維(1994)認為概念的形成類似場的性質,其基本法則是「物以類聚」-

依共通性質而聚、依類似性質而聚、依關係而聚。依共通性質而聚的概念稱為共性 概念,事例間具有相同的屬性,所以容易下定義。若事例間無共同屬性,卻可透過 間接關係而連結,則是依類似性而聚。而透過關係而聚的事例,則有空間關係、時 間關係和人為關係等三類。

Gilbert、Osborne 和 Fensham(1982)則認為兒童在學習科學概念時,可分為 三種情況:

1. 空白的心智假設

學生在學習前不具備任何科學知識,此時教師的科學知識會影響學習者的 空白心智。

2. 教師優勢的假設

雖然學生在學習之前具有一些科學知識,但對學習不具有什麼意義,因此 容易被教師的科學知識所取代。

3. 學生優勢的假設

學生在學習之前已具有強烈的知識,以致和教師的科學知識互相影響。

11

第二節 概念改變

Kuhn 在 1962 年發表了「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讓全世界開始引發概念改變 的關注,書中提到:「科學概念的改變過程中,新、舊概念的轉換,就如同進行革 命一般」。根據 Kuhn 的觀點,概念改變就如格式塔(Gestalt)的轉換,是在一瞬 間變化成全有或全無的過程。

雖然 Kuhn 在 60 年代及提出有關科學概念的轉換,但到了 80 年代,因另有概 念研究的興起,才有較多學者投入概念改變的研究。Hashwen(1988)發現學生在 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另有概念,必須使用有別於傳統的講述教學法的教學策略,

才能改變學生的另有概念。然而近來的許多研究發現,許多學生在學習科學概念時 常存有迷思概念,不論是使用傳統的講述教學法或是啟發式教學,對於學生的迷思 概念改善並沒有多大的幫助,這些迷思概念對學生而言是根深蒂固且不易改變的。

(Trowbridge & Mintzes,1988)

有關概念改變的理論,一些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以下就不同學者及其理論加 以敘述。

一、PSHG 模式

在科學教育領域最早提出概念改變的為 Posner、Strike、Hewson、Gertzo 等 人,認為概念改變有兩種面向,一種為同化,另一種則是調適。同化是指利用原有 的概念去處理新的訊息。而調適則是當現有概念不足以處理新訊息時必須調整原有 想法,即所謂的概念改變。而要發生調適,則必須滿足以下四點條件:

1. 學習者對先前知識感到不滿意。

2. 新知識對學習者是可理解的。

3. 新知識必須是合理的概念。

4. 新知識必須是豐富的概念。

12

當學習情境符合上述四個條件,透過調適的方式使原有概念重組而達到概念改 變。

Posner 和 Strike 在 1985 年修正原有的 PSHG 模式,提出概念生態的觀點,將 影響概念改變的因素擴大成七大範疇:(1)異例現象;(2)類比與象徵;(3)範例 與影像;(4)後來經驗;(5)認識論的立場;(6)形而上的信念;(7)其他知識來 源;以豐富原有模式的解釋範圍。

此外,Posner 和 Strike 在 1992 年體認到原有理論過於強調理性及線性,忽略 了其他面向的考量,所以另外加入了情意與社會面向,即概念生態包括科學概念與 迷思概念,是以動態方式不斷交互作用而發展。

二、Chi 的本體論觀點

Chi(1992)和 Chi,Slotta & deLeew(1994)從本體論的角度分析概念結構,

將實體分為三種類別:

1. 物質(matter):含有特定屬性的東西。

2. 過程(process):事件發生具有序列性與因果關係或僅是機率問題。

3. 心智狀態(mental state):情意部份。

13

圖 2-2-1 概念本質的本體樹(Chi,Slotta & deLeew,1994,引自邱美虹,2000)

在這三種類別中,每一類皆有其特殊的屬性且彼此獨立,並分別有次類別,如 自然種類、人造物質、步驟、事件、條件為主的交互作用、情緒的、意圖的等等。

所謂的概念改變,是指當知識內容的本體屬性,不同於我們原先的認知結構時,則 概念會由由原先的類別,重新轉換到另一種類別。

因此,由 Chi 的本體樹架構,可將概念改變分為兩類:

14

1.本體類別內的概念改變:

是指概念改變發生在同一本體樹內,是概念在本體樹內的上下位置遷移,並未 跨越到不同的本體樹,可視為信念的修正。這類型的概念改變,通常發生在缺乏 知識或練習。學習者只需以增加、刪除、普遍化和區分屬性的方式來改變概念結 構,而不需產生重大的認知結構改變。

2.跨越本體類別的概念改變

當科學概念由一個本體樹,遷徙至另一棵本體樹時,這類型的概念改變被稱為 跨越本體類別的概念改變。由於這樣的改變相當困難,所以這類型的轉移又稱為 根本的(radical)概念改變。原則上,物質、過程和心智狀態,其本體屬性是 獨立的,所以三者間的轉移為根本的概念改變。

而在根本的概念改變過程,Chi(1992)認為有三項必須經歷的步驟:

1.經由獲得的過程,學習新的本體分類方式。

2.經由獲得的過程,學習到個別概念的意義。

3.重新連結概念到新的分類方式,有三種方式:

a.主動放棄原來對某一概念的定義,並以新的定義取代之。

b.使新、舊概念並存,而新、舊概念的出現視情境而定。

c.透過教學等方式,強化新的意義而放棄舊有觀念。

因此,本體論可歸納出兩個要點(邱美虹,2000;引自蔡春來,2002)

1.本體類別內的概念改變與本體類別間的概念改變是完全不同的。本體類別內的概 念改變是不適用於本體類別間的概念改變,而且不能將本體類別間的概念改變看 成是一種完全改變,較適當的說法是根本的概念改變是新概念的獲得與發展,而 原本的概念可能仍保留著原封不動。

2.科學概念並非都是不易改變的。若概念改變只是牽涉類別內的轉變,則是容易的 且較常發生,例如原子的結構。但概念改變如果牽涉到類別間的轉換,則是較少 且不易發生的,例如化學平衡。而在科學領域中的學習常常需要跨越本體類別的

15

概念改變,這正是學習困難的原因。及原有知識與待學習的新知識具有共同的屬 性,概念改變是容易的。反之若彼此缺乏共享的屬性,則概念改變是困難的。

三、Vosniadou 的架構理論

Vosniadou(1994)認為:概念改變要先有大的架構,然後在逐步增加新的知 識去充填細部的概念。他將孩童所具有的「架構理論」稱為素樸架構,源自於孩童 從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構成了某些功能性本體論和知識論的預設。預設中的細部概 念則源自「特定理論」,事由一組有相互關係的命題或描述物件的屬性和行為的信 念所構成;心智模式則是一種特殊的心智表徵。以「架構理論」解決問題情境時會

Vosniadou(1994)認為:概念改變要先有大的架構,然後在逐步增加新的知 識去充填細部的概念。他將孩童所具有的「架構理論」稱為素樸架構,源自於孩童 從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構成了某些功能性本體論和知識論的預設。預設中的細部概 念則源自「特定理論」,事由一組有相互關係的命題或描述物件的屬性和行為的信 念所構成;心智模式則是一種特殊的心智表徵。以「架構理論」解決問題情境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