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所稱「故事理解測驗」係指兒童在閱讀電子繪本後,接受由本研究 者依其故事文章內容所自行編製的選擇式及問答式閱讀理解測驗上之得 分表現。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範圍以金門縣二所國小四年級各一個班級,每班學生約24 人為取樣對象,因為金門縣各國小大多是一個年級一班為規模,且班級人 數均在 25 人以下,因此選取的班級有所限制,屬非隨機取樣所得,研究 採準實驗設計,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進行「運用 GS 軟體結合電 子繪本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而控制組則施以「電腦教室環境不分組的 大班電子繪本教學模式」。

(二)閱讀繪本範圍

電子繪本教材則以金門縣文化局、金門國家公園出版之鄉土教材紙本 繪本四冊為範本改製成電子書:

1. 周志強(2007)。阿彩返鄉記-夏日精靈,栗喉蜂虎。金門縣:金 門縣文化局。

2. 陳盈帆(2008)。祝福的酒。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

3. 陳小介(2008)。我家開民宿。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

4. 張玲玲(2009)。幫風獅爺穿衣服。金門縣: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界定研究範疇,且於過程中可能受到資源設備、

研究樣本、研究時間與軟體使用等因素的影響與限制,以下將分別敘述本 研究的限制。

(一)資源設備

本研究申請 98 年度政府擴大內需方案,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 教育環境計畫-無線行動教學未來E 化教室經費,採用筆記型電腦進行實 驗,雖然平價筆記型電腦日益普及,但受限於經費考量,將採取四至五人 使用一台電腦作為研究之用,受限於設備資源之數量限制,故在學生人數 方面會有所限制。另外,筆記型電腦相較於電腦教室的佈網路線桌上型電 腦,其無線傳輸以及其可彈性移動與調整的特性,有助於學生進行討論和 書寫,因此,實驗組若採用電腦教室進行此教學模式及控制組若採用一般 教室,需考量環境上的差異可能造成的影響。

(二)研究樣本

本研究限於無法完全打破學校原本之運作型態,採取立意取樣,以實 驗學校原本已編製的班級成員進行研究,並非隨機抽取受試者;且研究樣 本僅二所國小四年級各一班學生約 24 人參加,樣本數少,無法擴及一般 情形,僅預期建立一套學習之課堂環境(Group Scribbles+Notebook PC)

的電子繪本閱讀教學模式,進而可作為日後教師在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時之參考運用。

(三)研究時間與軟體使用

本研究運用時間有限,是以一個學習之課堂環境(Group Scribbles+

Notebook PC)的電子繪本閱讀教學模式,與電腦教室不分組的大班電子繪 本閱讀教學模式比較二種型態之差異;研究主題以金門國小學童對鄉土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材繪本閱讀理解為例,若要延伸本研究之結果於其他範圍者,必須再進一 步研究。另外,學生個別學習進度和軟體使用的資訊能力不同,亦會使得 實驗效果有所誤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收集、整理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透過文獻的分析與歸納,

釐清相關之概念。共包括三節,第一節合作學習,第二節電子繪本,第三 節閱讀理解。茲分析如後:

第一節 合作學習

一、 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自從1970年代開始,美國有一些教育學者不約而同的針對當時美國教 育過分注重競爭的學習情境問題,開始「合作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

的研究與合作學習方法的發展。隨著越來越多合作成果的累積,合作學習 已成為從事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研究者所關注的焦點。不同於以往傳統式的 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提供了學生和其他人互動的機會,而不再只侷限於老 師一人。經由小團體同儕導向合作學習課程之設計,學生能透過互相幫忙 而學習,因為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可發現彼此不同觀點差異之存在,並尋找 解決此一衝突之可行方法。這樣的合作學習團體能改善學生的學習,提高 學生學習的動機。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課程設計採用此一導向,並且再 以語文、數學、策略性問題等為內容的研究上,其學習效果也獲得了實質 上的支持(周惠文,1999)。

合作學習的主張主要受到社會學、心理學的認知發展學派、動機理論 及行為學習學派之影響,茲分別敘述如表2-1-1: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 接觸理論(Contact Theory )

同儕次級文化理論

(Peer Sub-cultural Theory)

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

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 Vygotsky 的認知發展理論

認知精緻化理論

(Cognitive Elaboration Theory)

動機理論 (Motivational

Theory)

行為學習取向

(Behavioral Theory)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社會學習取向 1.社會互賴理論

1900 年代,Kafka認為團體是一個動態的整體(dynamic whole),其 組成人員間相互依賴的情況是會改變的。1920 年代到1930 年代 Lewin

Johnson & Johnson(1994)將Deutsch 所界定的三種目標結構推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社會相互依賴理論」,其目的是建立團體間相互依賴的關係,並認為 不同的依賴決定團體間不同的互動方式,合作的結構導致正面積極的相互 依賴。競爭的結構導致負面消極的相互依賴。個人的結構就沒有相互依賴 的關係。Hooper (1992) 也指出合作行為會促進正向的互賴,而互賴是指全 組成員的努力造就小組的成功。因此,社會互賴論認為藉團體成員的差異 性,源於人際因素和達成目標的抱負所激發的內在動機,努力使各成員間 發生積極參與、鼓勵產生互動,然後造就小組的成功。

2.接觸理論

接觸理論主要著眼於當時美國社會的黑白衝突,Watson 提出增進人 際關係的五種重要因素,此五個因素分別為:積極的互賴、平等地位、支 持種族平等的社會規範、避免種族間的刻板印象、多與他人接觸,增進人 際與工作的互動(黃政傑、林佩璇,1996)。為了著眼於社會互動關係,

增進社會次級團體的和諧,在教育上,必須提供不同種族、民族、性別的 學生在學習上互動的環境(黃政傑、林佩璇,1996)。換句話說,教師應 提供學習者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他人,並讓不同能力、不同背景的學習者 共同合作學習,促進團體間的互動,藉著人際間的合作能提高小組的向心 力及友誼。

3.同儕次級文化理論

同儕間的次級文化相對於成人的標準與要求,教師必須要瞭解,學生 亦有自己的價值觀與見解、行動的能力,這樣子的次級文化無所不在,有 些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有些則否,教師該如何利用同儕次級文化來達到讓 學生主動學習的目標?主要是教師必須設法創造出有利於學習的「次級文 化」,例如以誘惑的方式:為了獎賞而放棄享樂,轉而用心於學業上,或 是讓其瞭解順從教師為正確的,同時實踐教師的吩咐等;合作學習以分組 的方式進行,同時有規劃目標,並要求學生的社會技巧,即在創造出一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次級文化,使學生產生規範,彼此共勉(鄭世仁,1995)。

4.標籤理論

標籤理論的出現主要針對行為偏差的學生,目的在針對行為偏差的學 生的瞭解,改善校園的動盪,行為偏差的學生有可能有社經地位較低、智 力較差或長相的問題,也有可能其學習成就不高等問題,合作學習主張公 平對待,接受每一個個體的觀念,正好可以有效的改善標籤效應(張春興,

1994;鄭世仁,1995)。

(二)認知發展取向 1.認知發展理論

認知發展理論的合作學習主要源自Piaget和 Vygotsky等人的看法。在 Piaget學派的看法認為學生在同儕合作互動的情境中,會有社會認知衝突 的出現而導致認知不平衡的現象,在解決認知衝突的過程中論證會被提出 和修正,進而倒過來激發個人認知上的發展(黃政傑、林佩璇,1996)。

Piaget 認為此現象有助於個人認知的建構發展,經過與他人討論後,這些 問題將獲得解決。

Vygotsky則提出「近側發展區」(或譯「潛在發展區」)(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認為真正發展階層和潛在發展階層兩者間 的差距,也就是個人的發展和學習的速度並不一致,因為發展落於學習之 後,因此其間的差距便形成發展的可能區域,而教學的主要特徵在創造近 側發展區來刺激一系列的內在發展歷程。而學生間的合作即能促進其成 長,因為年齡相近的兒童其發展區運作相似,所以其在合作的團體行為會 比個別的表現好,而有助於學習成就的進步(黃政傑、林佩璇,1996)。

從Vygotsky所提出的理論來分析合作學習教學法,可發現學習的情境中,

知識獲得所需的資源,在成員的引導與協助下,皆不斷地被鼓勵與營造(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富雲,2001)。合作學習因能在成人的引導或與能力較優者一起互動與溝 通,與競爭和個別的學習方式相比較,較有利於學習成效的改進(Slavin,

1995)。

因此,教師實施合作學習在進行分組時,必須考量同儕間能力的差 異,以及合作期間同儕間能否有效的溝通,是否具備應有的合作技巧,隨 著合作學習教學的展開,隨時調整教學,以便能有效地幫助兒童的學習。

2.認知精緻化理論

認知精緻化理論的觀點是如果要把訊息保存在記憶中,並與記憶中既 有的舊知識結合,則學習者必須試著將該訊息進行某種形式的認知重新建 構(cognitive restructuring)或精緻化這些訊息。而最有效的方法乃是向其 他同儕解釋或教導他們你所學到的東西(Slavin,1995)。由此一理論的研 究我們發現,當能力高的學習者經由小組合作學習,解釋教材給別人聽,

在表達與傾聽的過程中,不僅利於被指導者,更有利於指導者自身的重新 組織教材,保留於記憶中。

(三)動機理論

從動機理論的觀點,合作學習之所以能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可由獎

從動機理論的觀點,合作學習之所以能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可由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