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閱讀理解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閱讀理解

一、閱讀理解的意義與歷程

什麼是閱讀理解?有些研究者曾分析傳統觀點,提出讀者是被動的訊 息接收者,所有意義存在於課文本身,讀者只要經由閱讀即能理解(Dole, et al.,l991)。1977年,Rumelhart 和Ortony提出閱讀理解認知的基礎觀點在強 調閱讀本質內的活動,以及建構理解的內涵。並強調不管生手或專家,都 能使用他們已存在的知識,由課文中得到的線索及上下文情境,建立一套 有建構性的意義模式(Dole, et al.,l991)。

閱讀的最終目的就是期望能理解書面材料的意義。較早有關閱讀的研 究多專注於讀者對文字的學習與辨識,此不僅過於簡化閱讀的活動,更忽 略讀者在閱讀理解文章時複雜的心理歷程。隨著認知歷程的逐漸重視,研 究者開始注意到讀者在閱讀時,能連絡文章訊息與經驗背景(楊芷芳,

1994)。

綜上所述,「閱讀理解」係指個體從文章中獲得訊息,並結合不同的 要素成為一新的整體;它是個人利用既有的知識與背景知識與作者互動,

以詮釋閱讀材料,以便建構意義的歷程(楊芷芳,1994)。

閱讀是一個複雜、動態的過程,讀者一方面從閱讀物件中獲取意義,

另一方面把本身所既有之的意義帶入讀物中,故閱讀可視為從書面材料中 提取意義的過程(陳淑娟,1997),而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理解,也就是從 文章中獲得意義。

閱讀理解是一個有意義的且是複雜的歷程。國外學者Carver、Mayer、

Pearson和Johnson 對閱讀理解歷程的看法如下:

Carver(1973)將閱讀理解的歷程分為四個層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將字解碼,並決定這些字在特殊句子的意義。

(二)將某一些特別的字的意義關聯起來,以完全瞭解句子的意義。

(三)瞭解段落和段落間所隱含的主旨、原因、假設、結果、證明含意、

未明說的結論及與段落主旨有關但暫時離題的觀念。

(四)評價各種觀念,包括證明、邏輯、真實性與價值判斷等問題。

Mayer(1987)認為,閱讀理解的過程是由許多的成分所組成與連結 的,讀者從先備知識至獲得理解的過程成分有:

(一)先備知識

包括讀者具有的經驗、語言的知識、文章結構的認識等背景知識,是

「基模理論」中強調的重點。而不論是哪個年齡層的閱讀者,均需利用先 備知識來幫助他們了解文本的內容,然而,先備知識是影響對文本進行推 論的重要因素,但對事實的記憶保持則沒有太大的關聯。

(二)解碼

是學習理解技能的先備條件(Mayer, 1987),意指破解一個訊號代碼,

需經由配對(matching)和譯碼(recoding)兩個歷程來完成。配對是讀者在閱 讀歷程中,用來辨識存在於個人視覺字彙辭典(sight vocabulary)當中的文 字,包含字義和字音。已習得閱讀技能的讀者,能在配對過程中,以整個 字的形式來理解意義。譯碼的歷程中,則是將書面文字轉譯成聲音,從長 期記憶中提取儲存的字義。

(三)字義理解

字義理解是指由書面文字追溯推論每個字的意義,需經由字義取得 (lexical access)和語法分析(parsing)兩個歷程構成。首先在上個階段解碼歷 程中提取到的字義,經由根據上下文,以確定合適於該字的正確解釋。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階段則藉由提供一些有關字與字之間,或者字詞當中的合適關係,形成 一個命題。這兩個階段必須同時運作,才能提供字義的理解,單方面運作 都會造成不完整的了解過程。

(四)推論理解

此歷程運用先前知識將文章隱含的意義透過整合、摘要與詳細論述而 賦予文章內容更豐富意義的過程。整合歷程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命題結 合在一起,使文章概念更具連慣性,在這推論的過程中將兩個概念做因果 關係的連結;摘要歷程是指靠字和意義或內在所產生的一些意義線索使能 對一節文章的主要概念產生一個類似心理大綱的「巨觀結構」,用來幫助 讀者擷取文章中的主要概念;而詳細論述歷程是讀者藉由先備知識來增加 整合歷程和摘要歷程所建立的一個前後一貫的意義表徵,增進相關訊息。

讀者閱讀時若為了將來還能記得這些資訊,便能透過詳細論述的歷程,藉 由將新的資訊連結到熟悉的訊息上,方便將來提取新訊息(Mayer, 1987)。

(五)理解監控

理解監控(comprehension monitoring)的功能在確保讀者能對自身認知 歷程產生覺察,其歷程包括目標設定、策略選擇、目標檢視及修正補強。

對熟練的讀者而言,理解監控是在閱讀開始時便產生,首先使用適當的閱 讀策略來幫助設定目標的完成,然後確認目標是否達成。若引發了閱讀理 解障礙,例如,當一字多義,或一開始採用錯誤意義時,就可以在查核目 標歷程時看到理解中斷的現象,運用修正補強的歷程重新檢視意義,以便 通過目標檢視,讓閱讀繼續進行(Mayer, 1987)。

而 Pearson& Johnson(1978)則認為事實上閱讀理解本身可包含三 個不同層次的理解,分別為:

(一)表層文字的理解(text explicit):主要指閱讀時能知道字彙的意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並能理解字彙與字彙串聯形成命題之意,亦指問題直接在文章中明示,即 是「字面理解」。又可分為字義觸接(lexical access)與文法剖析(parsing)。

(二)深層文字的理解(text implicit):問題的答案必須間接經由文章提 示的線索推論才能獲得,即是「推論理解」,包括統整(Integration)、摘 要(summarization)與精緻化(elaboration)三部分。

(三)涉入個人經驗的理解(script implicit or experience-based):必須加 入個人的經驗才能達到完全的理解,主要指讀者在閱讀時監控、注意自己 是否已理解閱讀內容的歷程。

另外,Hyde和Bizar(1989)提出四種閱讀歷程的特徵,更可看出閱讀活 動的複雜性,四種歷程如下所述。(引自陳淑絹,1997)

(一)整體歷程(holistic process):閱讀係由許多不同的次技巧(subskills),

統整而成的整體性歷程,如發現主要概念、確認主題句子、找出細節等。

在閱讀教學活動下,教師應幫助兒童統整分離技巧,以理解所閱讀的內容。

(二)互動歷程(interaction process):閱讀是讀者與作者互動的歷程,讀者 以自身具有的內容、結構、字彙等基模去閱讀,因而對閱讀材料能產生理 解。

(三)建構歷程(constructive process):閱讀是讀者以先備知識與文章互 動,在心中建構文章意義的歷程。流暢的閱讀是一種當作推論的歷程,藉 由填空(filling the blanks)方式,填補文章空缺,可看出讀者主動的建構意義。

(四)策略歷程(strategic process):閱讀歷程的流暢性,與讀者是否能使用 策略息息相關。運用策略,可以使個人根據閱讀文章的性質做必要的思 考,高閱讀能力者更能考慮閱讀的目的,再配合文章難易度,加以運用不 同的策略。

綜合整理國內及香港學者對閱讀理解歷程的看法如表2-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柯華葳等人(2006)及謝錫金等人(2006)所提的觀點非常接近,

又可再歸納成「直接理解歷程」和「解釋理解歷程」兩部份,「直接理解 歷程」分為直接提取以及直接推論;「解釋理解歷程」則分別為詮釋、整 合觀點和訊息以及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和文章的元素。成熟讀者在閱讀 過程中,都會自動的進行「直接提取」和「直接推論」,而在「詮釋、整 合觀點和訊息」以及「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和文章的元素」上則需要讀 者提取既有知識,建構自己對文章深層的理解,包括跳脫文章進行批判。

綜上所言,可以看出閱讀是一種認知性活動,經由閱讀歷程分析,更 驗証其複雜性。國內外學者對閱讀理解的歷程所提的看法,雖不盡相同,

但基本的內涵可說大同小異,分別包含了字句的理解與文章的理解兩方 面。字句的理解是由單字的辯識到句子整合的歷程,讀者經由這樣的歷 程,可獲得單字的完整記憶;文章的理解則是由文章段落的連貫去瞭解並 推理文章內容及意義的歷程,其閱讀層次高於字句的理解層次。有些學者 甚至從個人經驗、雙向或外在社會互動因素,來看待閱讀理解的歷程。誠 如張玉成(2001)所言,閱讀理解是多種認知能力互動的歷程,始自對字 詞的理解、推理、統合以摘取前後文的要義,進而據以用既有知識經驗從 事比較、分析、推動、批判、想像、創新思考的過程,以建構自己的理性 和感性的認知為終結。換句話說,閱讀理解就是讀者利用自身既有的知 識,透過推理、比較、批判等能力,去重新詮釋從閱讀物件所獲得訊息,

並建構意義的歷程。

二、故事結構合作學習的閱讀教學策略

故事結構法(story grammar)是以人、事、時、地、物等來描述故事前、

中、後的發展經過,同時也考慮主角的特質及其內在的心理感受(王瓊珠,

2004)。而故事結構合作學習法是結合合作學習和故事結構發展出的一種教 學法,以合作學習的方式根據故事結構進行分析故事的閱讀教學策略,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過學生彼此間的互動、小組討論及心得分享,進而達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Mathes, Fuchs, & Fuchs,1997)。

故事結構法(story grammar)包括下列一些規則(Thorndyke,1977):

(一)故事是由背景(setting)、主題(theme)、情節(plot)和結局(resolution)

來構成。

(二)背景包括人物(characters)、地點(location)和時間。

(三)主題是由目標(goal)所構成。

(四)情節包括一些插曲(episodes)。

(五)結局是由事件(event)和狀況(state)所構成。

(六)插曲是由一些事件和一些狀況所構成的。

筆者認為這也是「電子繪本的閱讀理解模式」很好的結構模組,可以 予以借用,現以圖2-3-1 表示如下:

圖2-3-1 電子繪本的閱讀理解模式結構模組

(資料來源:修改自Thorndyke, P. , 1977)

由理解的角度來說,閱讀最基本的目標是要正確地組織作者所表達的 訊息。教導學生使用故事結構或章法結構分析來進行閱讀,即是故事結構 或章法結構教學,亦是藉由結構化的教學而使學生獲得閱讀理解的教學策 略。一些研究者發現,學生傾向於使用故事結構法來瞭解故事(Thorndyke, 1977)。

因此,故事結構合作學習法是利用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教導學生以

因此,故事結構合作學習法是利用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教導學生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