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綜合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4-4-3 摘要活動各組作答情形

第五節 綜合討論

本節綜合學生閱讀理解測驗成績、課程回饋問卷、學生訪談分析和課 堂觀察記錄,將研究結果做進一步討論,說明如下:

一、電腦輔助合作學習與學生閱讀理解的關係

本研究發現,GS-based 電腦輔助合作學習確可提升學生之閱讀理解成 效與學習動機,尤其在詮釋整合、推論分析的閱讀理解歷程上有顯著的效 果,質性分析上也有助於學生的集思廣益,增加學習者的學習信心,這與 澳洲學者McInerney,McInerney 和 Marnish(1997)以電腦教學為實驗,

將合作學習的精神融入後設認知教學策略中的實驗不謀而合。其研究是將 實驗組分派成若干合作學習小組,研究結果發現合作學習:(1)能減少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有助閱讀理解。(3)能增加學習動機,改善學習態度。(4)學習者能自覺 學習責任感。可見在教與學的歷程中,除了師生的互動外,同儕之間的合 作學習相互激勵亦是提昇認知與思考層次、影響學習成效之重要變項。本 研究的發現,GS 軟體有利於協助教師在課堂中創造新型態的合作學習,

亦可提供教師在運用資訊科技融入閱讀教學時之參考。

二、學生普遍缺乏合作學習的討論與發表能力

根據 Stacy(1992)的研究結果發現,並未如預期證實合作學習之效 用,究其原因,可能是同儕互動技巧不足,而且不熟悉合作的學習情境。

因此,有效的教學策略,除了應重視師生關係之外,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 的安排亦應兼籌並顧,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從本研究的 問卷量化數據與學生訪談來看,學生非常喜愛透過數位工具來進行各科的 合作學習與閱讀討論,但是電腦輔助合作學習在教學方法,學習活動及學 習環境的安排上,均與傳統式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差異。學生普遍缺乏合 作學習的討論與發表能力,除了傳統教學的上課方式影響著學生的發表、

討論跟意願之外,其實合作學習的運作也是學生少有的經驗,如何發展學 生精緻化的討論能力、小組間如何透過互動達成有效率的溝通討論非常重 要,從系統記錄學生的作答情形來看,部分小組的答案完整性不高,討論 焦點不太明確,可能與學生平常上課的方式有關。

三、小組是否積極合作參與影響後測成績

在課堂觀察中,小組成員如果積極參與,基於共同責任,經由互動的 方式完成作答時,小組的後測平均成績較高,反之,小組內若有孤立學生 沒興趣參加討論,小組的後測平均成績較低。這種現象與Milson(1973)

所指出的「理想的溝通(Ideal)」或李茂興等人(1996)所說的「交錯型網 路」這兩種小組溝通模式非常相似,小組成員能充分地和主動地與其他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員進行溝通,而且溝通的路徑是多元的,如同教學實驗中學生在小組內的 言語交談及運用GS 平台與其他小組做溝通。在 Roth(1995)所稱的「對稱 的互動(symmetric interaction)」中,所有小組成員參與小組討論或活動 都是平等的,並非單由某一位成員完全來掌控,「控制的領導(Dominant leader)」好比是本研究所稱的主領導強勢型的小組運作模式,如果允許程 度高的學生強勢領導去幫助其他人,可能會使某些學生過度依賴他人的幫 助而對小組沒有貢獻,這樣就失去了合作學習的用意,困難點在於如何規 劃一個能確實要求學習者主動參與、互動學習的歷程,有賴教師任務的設 計,學生責任與團體績效的要求,如此,才能促使孤立的學生樂於參與,

優勢的學生尊重低成就學生的意見,達成小組正面積極互賴的目標。

四、課程實驗時間比預期長

學習同樣的內容,合作式學習比其他方式花費更多的時間(Heinich, et al.,2002),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的課程進行時間,都比預期的時間延後許 多,以合作討論的方式將故事結構內化為理解歷程,往往需要花費時間與 同儕之間分享、討論、共同複習內容,若以正式課程有進度壓力與不同科 目有表定的上課時間,確實會造成教師一大負擔。

五、個人主義之存在

有些人喜歡獨自完成工作,而不喜歡合作式學習,這一點在課程回饋 問卷統計結果顯示,雖然學生普遍贊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從其他同學那 兒學到東西,但是與問卷其他題項的認同度得分相比,仍有將近半數的學 生表達對於小組合作的學習意願並不強烈,還是習慣於傳統的上課方式,

傾向個人主義的成就表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六、延宕後測實施之檢討

延宕後測的學習保留效果,實驗組雖明顯優於控制組,但兩組的退步 分數,各組均不具統計上的學習保留成效,都呈顯著差異。經檢視測驗題 目,某些測驗內容需記憶學習保留,某些測驗內容著重閱讀核心的思考與 當下之閱讀理解,應無關乎學習保留之關係,再者,研究者推論,同樣內 容之試卷短期內學生測驗三次,是否引發部分學生之疲乏與漫不經心,值 得進一步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同步式電腦輔助合作學習活動,學生對於電子繪本 閱讀理解之學習成效,及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與態度看法。研究採 用準實驗研究法,以金門縣二所國小四年級各一班的學生,分成實驗組與 控制組進行實驗教學,實驗組進行「運用GS 軟體結合電子繪本的合作學 習教學活動」,而控制組進行「電腦教室環境不分組的大班電子繪本教學 活動」。兩組學生先進行前測,經過實驗處理後,接受「自編閱讀理解測 驗」,再一個月後以相同測驗內容進行延宕測驗,利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檢驗兩組在學習成效上的差異。最後,以「課程回饋問卷」進行實驗組學 生對課程活動的態度看法,並以研究者觀察、錄影及訪談作為質性資料討 論。本章綜合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並就研究發現,提供未來研究方 向。

第一節 結論

經過統計處理及資料分析後,研究者歸納以下結論:

一、 GS-based 電腦輔助合作學習提升學生之閱讀理解成效

經由實驗結果得知,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後測成績上有顯著差異,整體 而言,GS-based 電腦輔助合作學習活動的閱讀教學模式,在學生閱讀理解 成效方面,優於不分組大班學生獨立學習的電子繪本閱讀教學模式,對學 生之閱讀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各閱讀理解層次上,在直接理解歷程的直接提取概念,後測成績兩組 學生沒有顯著差異;直接理解歷程的推論分析概念與詮釋整合理解歷程 上,兩組學生達到顯著差異,電腦輔助合作學習活動的閱讀教學,有利於 幫助學生在推論分析及詮釋整合層次的閱讀理解,尤其是詮釋整合理解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程上,學生經由GS-based 的合作學習討論,閱讀理解成效最為顯著。

以不同成就的學生成績分組來看,無論是高成就組、中成就組或低成 就組,實驗組與控制組後測成績皆呈顯著差異,實驗組不同成就組別之學 生的閱讀理解成效皆優於控制組,尤其是中成就組之學生,閱讀理解成效 最為顯著。

延宕後測方面,兩組都有退步的現象,各自的學習保留成效均達顯著 差異,控制組退步的幅度大於實驗組,兩組對閱讀理解都不具學習保留的 效果,但整體而言,實驗組的學習保留效果仍較控制組為佳。

二、 GS-based 合作學習有助於小組集思廣益,學習效果較佳

由質性資料分析,學生透過GS-based 同步式電腦輔助合作學習活動,

小組的合作有助於集思廣益增加學習者的學習信心,透過系統即時分享與 便利貼和討論板等功能,有利於同儕間的互動學習,是可推行的閱讀學習 活動。積極參與型的小組運作,小組後測平均成績比主領導強勢型、無領 導零碎型的小組運作方式成績高,進步幅度最大,小組的運作,教師需關 注孤立的學生與強勢領導的學生之輔導。

三、學生對 GS-based 的合作學習活動持正向肯定的態度

從問卷統計結果整體來看,平均數為4.14,表示大部分學生對 GS 結 合電子繪本合作學習活動的新穎學習模式,持正向肯定的態度與看法,有 著強烈的學習動機,透過同步式電腦輔助合作學習活動,可提高閱讀的興 趣。認同度最高的依次是希望其他科目也能用GS 軟體搭配小組合作學習 的模式來上課、學生覺得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比平常老師常用的教學模式 好、GS 是一套非常適合進行小組討論與學習的軟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整個教學過程與實驗結果,對教學與GS 軟體提出幾點 建議,以作為往後教師之教學應用與軟體改進之參考。

一、教學應用之建議

(一)教師應在平常課程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電腦輔助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助於學生對閱讀理解的提升,但是學生普 遍缺乏討論與發表能力的精緻度,雖然大部分的學童對於這種上課方式接 受度頗高,但是合作學習的技巧不夠純熟,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儘量消 弭孤立學生和強勢領導學生的存在,習慣性的培養學生討論、合作、思考、

探索的能力,唯有透過活動讓學生經由互動討論進而主動學習,教學者與 學習者之間的互動、學習夥伴之間的合作學習才有意義。

(二)教師應掌握閱讀教學策略的技巧

閱讀是一種作者與讀者心靈訊息互通的歷程。讀者能以原有的認知基 模(scheme)去適應外來訊息,並主動建構其意義;亦即學習者能主動運 用策略學習,且能主動修正策略以解決問題與困難處。有些研究發現,學 習策略不僅可以學、可以教,而且接受此教學策略訓練的學生在閱讀能力 上有明顯的進步(陳密桃,1990)。本次閱讀教學應用到閱讀策略的「預 測」、「連結」和「摘要」教學法,不管對老師和學生而言,都是全新的經 驗,學生與老師的默契需要多方磨合。閱讀不是說「老師問問題,學生回

閱讀是一種作者與讀者心靈訊息互通的歷程。讀者能以原有的認知基 模(scheme)去適應外來訊息,並主動建構其意義;亦即學習者能主動運 用策略學習,且能主動修正策略以解決問題與困難處。有些研究發現,學 習策略不僅可以學、可以教,而且接受此教學策略訓練的學生在閱讀能力 上有明顯的進步(陳密桃,1990)。本次閱讀教學應用到閱讀策略的「預 測」、「連結」和「摘要」教學法,不管對老師和學生而言,都是全新的經 驗,學生與老師的默契需要多方磨合。閱讀不是說「老師問問題,學生回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