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中,將於第一節中,呈現深度訪談結果與問卷設計的參考 來源,並在第二節呈現德菲法問卷回收狀況,第三節則呈現德菲法 問卷資料分析結果。
第一節 深度訪談結果與問卷指標來源
本研究的深度訪談部份,受訪的專家人數共計 19 位,名單於附 錄(附錄 2 深度訪談受訪專家名單)。
經由文獻、訪談資料與現行職能治療師法相關規定的收集,設 計問卷,問卷中各項指標之設計來源,於圖表(表 14 第一次問卷指 標設計資料來源),因此,第一次問卷如附錄(附錄 3 第一次醫療院 所生理疾患職能治療品質指標問卷)所呈現,其中,結構面指標部 分,「人力組織」中,由於每位專家對於一日內治療人次的看法不 一,且機構等級與病人診斷或病況不同,可能治療時間也不同,因 此改以「同一治療時間內,符合品質之治療人員與病患比,是否為 1:1?」的方式呈現;另外,部分專家表示,結果面之評估,可以病 患「功能恢復的程度」作為評估指標,但此部分,本研究並不採 用,原因在於,本研究的目的,乃為建立一套復健科職能治療各診 斷、各治療方法與各族群皆「通用」之品質指標,基於每位病患病 況不一、恢復情況不同,暨由文獻探討得知,以病患功能恢復的程 度作為品質認定標準之缺點,所以,本研究之問卷內容,捨棄此部 分。
在經過第一次問卷的資料收集,綜合 119 位專家意見,修改第
一次問卷,增列及修改之問卷指標之資料來源,於圖表(表 15 第二 次問卷增修指標資料來源),最後,第二次問卷如附錄(附錄 4 第二 次生理疾患職能治療品質指標問卷)。
第二節 德菲法問卷調查,問卷回收狀況
本研究於第一階段的問卷寄發中,總共寄出 156 份,回收 121 份,其中,2 份回收問卷遲至,回收率為 76.28%。
第二階段的問卷寄發中,由於 2 份問卷的遲至,屬無效問卷,
所以只採用 119 份問卷資料,計算 119 位專家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並附上第一階段之專家填答後,予以寄發,回收 109 份,三份未 填,4 份遲至,屬無效問卷,故有效問卷為 102 份,回收率為 85.71%。
第三節 資料分析結果
回收問卷之統計資料
兩次問卷的資料之統計結果,請見圖表(表 16 回收問卷人口學 因子資料表 17 回收問卷指標資料結果)。
在 141 個指標中,我們選擇「重要性」標準差收斂的指標,計 有 130 項,再把 130 項指標排序,選擇重要性最高,且可實行性高 於「可實行性」平均值為 4.18 之指標,共計 30 項,列於圖表(表 18
30 項研究選定指標),30 項指標之「重要性」,由 4.92 到 5.69,可 行性由 4.22 到 5.56,此結果表示,這 30 項指標之重要性,皆達「重 要」以上,而其可實行性,則都達「可實行」以上。
繼而,本研究將所收斂的 130 項指標,依據「重要性」平均值 為 4.60,「可實行性」平均值為 4.18,作為中點,描繪指標重要性 與可實行性散佈圖(圖 7 品質指標重要性與可實行性散佈圖),由圖 表中可知,專家認為,較多數的指標重要性高,但可實行性較低,
意即許多指標乃醫療院所中,生理疾患職能治療之品質需要指標,
然而,不易收集到相關資訊。
最後,本研究將問卷調查檢果,按各構面分類,並依其重要性 排序後,選出各構面重要性最高之前 30%,列於圖表(表 20 結構面 重要指標排名前 30%表 21 過程面重要指標排名前 30%表 22 結果 面重要指標排名前 30%),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