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緣起於研究者的個人生活經驗,因為感受到台灣成年前期人們的諸多焦慮,

因此希望透過本研究,對台灣成年前期人們的個人目標經驗有著更多的理解。根據以上 內容,本研究之研究結論如下。

壹、 台灣成年前期人們的目標仍聚焦在學歷、工作、金錢、親密關係與婚姻關係 從本研究中,可以看到台灣成年前期人們的目標追求,仍聚焦在學歷、工作、金錢、

親密關係與婚姻關係等目標,雖然在幾個目標中,受訪者們的追求階段和內容有所差異,

然幾位受訪者的生活,確實仍不脫幾個重要的發展任務,此外,受訪者們的其他目標是 少的,且多為人生任務型的目標,其他如情緒和態度型的目標是缺乏的。

貳、 個人目標的形成因素以個人內在心理因素內涵最多且最為豐富

從幾位受訪者的個人目標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到,其目標形成受到許多內在與外在因 素的影響,如「發展因素」、「社會人際因素」、「其他外在事件或條件因素」、「個人內在 心理因素」等四類,其中,以個人內在心理因素是內涵最多且最豐富的,這個發現的啟 示是,雖然我們的所有目標追求都在外在環境的大框架下,然而,個人的內在心理因素,

常常還是在我們的目標追求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參、 個人目標影響了人們的認知、情感、行為、生活方式等不同層面

研究發現,個人目標的影響是全面且正面的,包括了人們的認知、情感、行為、生 活方式等所有層面,特別是,透過目標的追求,人們內心產生了許多如自我接納、成就 感、清晰的自我概念、精進的動力、自信心、自我掌控感、安定感、生活滿意度等諸多 正面的心理感受,並且,還大大地豐富了我們的人生,個人目標的追求,確實為人們帶 來了諸多的好處。

153

肆、 自我需求清晰而及早定向可以減少追求個人目標過程中的困難與挑戰

從幾位受訪者的故事裡,可以看到人們在追求個人目標的過程中,可能因為「年齡 因素」、「和他人工作領域不同」、「追求目標過程中的挫折」、「同行間比較的壓力」、

「不確定自己的選擇」和「關鍵事件的考驗」等因素,遭遇到各式各樣不同的困難與挑 戰。然而,倘若能夠早一些了解自我的需求,並且及早定向,將可能降低追求目標過程 中的困難與挑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研究的建議有「對未來學術研究的建議」及「對未來實務工作的建議」兩個部分。

壹、 對未來學術研究的建議

由於國內以個人目標為題的文獻甚少,加以國外文獻多以量化研究為主,使得研究 者在既有文獻無法解答研究問題的狀況下,選擇以質化研究,了解台灣成年前期人們的 個人目標經驗,雖然,透過這樣的研究方法,確實更清晰地勾勒出台灣成年前期人們個 人目標的圖像,然而,由於研究問題的歷程長達十多年,即便從大學畢業開始分析起,

也約有十到二十年的生命故事,並且,由於個人發展歷程不同,即便本研究的受訪對象 皆為國立大學畢業生以上的對象,已有著一些同質性,但資料分析過程裡,仍感到影響 因素十分繁多,因此,難以透過本研究,完全地了解台灣成年前期受訪者的所有目標發 展情形,例如,性別的差異、學歷的追求、重要他人影響、追求過程中的困難…等,可 能仍舊需要後續的探討。

一、 個人目標發展的性別差異

受訪者中,小愛為唯一的女性,然而,在其故事裡,卻並未看到來自於性別的明顯 差異,然台灣社會中,男性與女性所受到的角色期待顯然不盡相同,倘若未來能有更多 探討不同性別的個人目標研究,相信將能更了解台灣成年前期人們的目標發展情形。

二、 重要他人對個人目標的影響

重要他人的影響是近年來關係取向生涯學者的發展重心,也與華人社會裡重視家庭

154

與關係的情況類似,研究中,可以看到力哥、阿倫、國賢和小愛都有著重要他人的影響 痕跡,特別是阿倫,雖然在訪談的過程裡,並未清楚提及,然從阿倫的幾個重要決策中 可以看到,似乎都循著父母的腳步前進,未來倘能有更多研究探討重要他人對成年前期 人們目標追求的影響情況,相信能更了解重要他人影響的意義與作用。

三、 個人目標發展的困難與挑戰

本研究中,國賢和浩恩顯然是比較順利的,雖然從前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內在思 考、現實條件和及早定向的差異,然而,其細緻內容與具體影響路徑並未能夠在本研究 中做更深入的了解,倘若能夠透過更多的研究,對追求個人目標過程中的困難挑戰有更 多的探討,相信將更能有助於成年前期的人們順利發展。

總的來說,本研究建議未來仍可持續探討個人目標發展的性別差異、重要他人對個 人目標的影響及個人目標發展的困難與挑戰等議題,以助於台灣成年前期人們的個人目 標發展。

貳、 對未來實務工作的建議

本研究對未來實務工作者的建議有「透過個人目標的運用啟動生活的熱情」、「破除 學歷的迷思」及「情緒教育與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一、 透過個人目標的運用啟動生活的熱情

研究者在大學的實習經驗與個人的生活裡,常常可以遇到許多處於成年前期,卻完 全喪失前進動力的台灣年輕人,仔細了解,往往得到「不知道努力是為了什麼」或「一 切似乎都沒有意義」的答案,雖然,許多人認為這樣的現象肇因於大環境帶給年輕人的 無望感,然而,在助人工作者裡,或許可以從個人目標的方向著手,透過個人目標的運 用,幫助個案產生對生活的熱情,透過親身的實踐,增加對自己的了解,發現自己的喜 好,增添對未來的信心,並且在一步步的前進腳步中,更了解自己這輩子的生命意義。

二、 破除學歷的迷思

從本研究中可以看到,國立大學畢業的浩恩與小愛皆未走上升學之路,然前者在工 作、感情與婚姻中皆如魚得水,小愛則雖有較多的現實考驗,但也是在非本科系畢業的

155

條件下,勇敢闖盪出自己的一條路,相反地,繼續升學的力哥與阿倫,在轉行時,反而 因著原有的碩士學歷和工作基礎感到十分困難,雖然,蜿蜒的路是否有其意義還未能定 論,然而,高學歷的必要性確實值得深思。另外,探討國賢和浩恩的發展歷程,則可以 清楚看到及早定向及早轉換跑道的好處,這提醒了我們,比起一味地追求好學歷,協助 學生更清楚了解自我需求,並及早轉換跑道,恐怕是教育、輔導與諮商工作者在工作的 過程裡,更需要關切的議題。

三、 情緒教育與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從受訪者的目標發展過程裡,可以看到多是人生任務型的目標,卻少有情緒和態度 的目標,這固然可以用發展階段來解釋,然而,在現今經濟不景氣及大環境變動劇烈的 情況下,人們在人生的種種目標如工作、經濟、婚姻等層面中是更容易遇到挫折的,倘 若遭遇困難,過度強調結果的目標追求,使人們缺乏足夠的能力因應生活中的困難,因 此,未來的教育工作裡,恐怕在成就目標之外,仍要同步加強學生的情緒教育與生命教 育,以利其身心健康的發展。

總的來說,本研究建議在未來的實務工作裡,可以透過個人目標的運用,幫助學生 或個案啟動生活的熱情,在生涯發展的過程中,破除學歷的迷思,幫助學生及早了解自 我需求與及早轉換跑道,最後,則是加強情緒教育與生命教育,增加台灣年輕人面對生 活的挫折忍受力,以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發展。

156

參考文獻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譯)(2006)。Jonathan A. Smith 著。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 實務指南。台北市:遠流。

毛菁華、周富美、許鶯珠(2008)。技職院校女大學生生涯發展歷程模式之研究。諮商 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9,105-139。取自

http://www.airitilibrary.com/searchdetail.aspx?DocIDs=18100880-200812-x-19-105-13 9-a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編)(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綺雲、李玉嬋、李佩怡、李詠慧(2008)。生涯規劃。台北:華都文化。

周靈芝(譯)(2000)。Barrie Sanford Greiff 著。人生的 9 個學分。台北市:大塊文化。

高淑清(2002)。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新世紀的教育概論:科學整合導向,517-576。台 北:學富。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

高淑清(2009)。質性資料分析方法—主題分析法實務。未出版工作坊手冊。國立中正 大學清江學習中心,嘉義市。

黃慧真(譯)(1998)。莎莉‧歐茨、黛安娜‧巴巴利亞著。發展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唐子俊、唐慧芳、陳聿潔、孫肇玢、黃詩殷等(譯)(2007)。Thomas J. Sweeney 著。阿 德勒諮商。台北市:五南。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等(譯)(2009)。Gerald Corey 著。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雙葉。

趙可式、沈錦惠(譯)(1983)。弗蘭克著。活出意義來。台北市:光啟出版社。

張美惠(譯)(2001)。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大衛‧凱思樂著。用心去活。台北市:

張老師文化。

劉焜輝、周文欽、張德聰、林蔚芳(2001)。成人問題與諮商。台北:空大。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157

顏文君(譯)(2003)。阿德勒著。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台北市:華成圖書。

顏寧(譯)(2011)。Sharan B. Merriam 著。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台北市:五南。

簡維君、郭靜姿、林美和(2005)。婚姻與家庭的影響:高中美術資優班畢業女性生涯 發展之助力與阻力。資優教育研究,5(1),1-22。取自

http://www.ntnu.edu.tw/spc/kuo/chisese/sub/2/2_2_data/63/631.pdf

http://www.ntnu.edu.tw/spc/kuo/chisese/sub/2/2_2_data/63/63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