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欲調查長期處於網際網路環境下的臺灣地區之大學生,對於數位 匯流下網路影音新聞、電視新聞採用網路影音新聞的可信度為何?以及影響 因素為何?影響因素包含:網路使用程度、使用動機、網路影音素材認知(公 民性質素材、娛樂性質素材)等進行探討。本研究以紙本問卷方式,採隨機 抽樣國內十三所大專院校,挑選一到兩堂通識課程進行施測,回收740份問 卷,扣除9份無效樣本,有效樣本共達731份,回收率達99%,本研究據此有 效樣本進行資料分析,回應四項研究問題。

一、 大學生主要獲知新聞訊息的管道為網路,且公民影音素材對於電視 新聞採用作為報導題材而言具其重要性,娛樂影音素材則衝擊新聞專業。

研究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大學生獲知新聞訊息的管道為網路,電視僅有 三成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有收看電視新聞者,皆有注意到電視新聞採用網路 影音作為報導題材的新聞,大學生超過半數皆有注意到電視採用網路影音的 新聞題材,且認為公民新聞素材包含:「行車紀錄器」;「監視器」;「手 機直擊畫面」為目前新聞工作者常用來還原、補充新聞現場的重要素材,新 聞製作上有其必要性,但胡元輝(2012)認為,典型協作的例子是意外與災 難事故發生時,對「現場」紀錄者的機械式「需索」,以及設置爆料專線的八 卦式操作,惟商業媒體若繼續將此類協作模式予以推進,自有可能混淆協作 新聞的意涵,甚至削弱協作新聞的價值。因此,如果台灣的商業媒體能降低 或屏除其利用網路影音與網路新聞的心態,理解協作新聞的真義,充份運用 公民的力量來關心國內各項社會議題,不僅有助於整體新聞生態的改善,亦 可能連帶產生經營效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林照真(2013)研究指出,電視台大量使用新媒體現象極為顯著;但電 視多是藉用新媒體以便獲取更多有關社會、影劇八卦、犯罪等新聞,目的則 是為了生產廣告主需要的觀眾,電視新聞專業也受到嚴重破壞。本研究顯示,

娛樂性質素材則會衝擊大學生對新聞專業的認同,包含:「影劇名人影音」;

「商業廣告」;「網友剪輯影片」,新聞工作者在使用上述新聞素材應更加 小心,免於挫傷新聞專業。

二、 電視採用網路影音可信度及網路影音可信度皆獲得較低可信度評 價,但對公民社會發展具其價值。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於過去新聞可信度單一面的呈現,探討電視採用網 路影音可信度須分成「專業可信度」包含:公正;中立;尊重隱私;充份消 息;正確與可相信等面相;還有「參與可信度」,包含:關心大眾利益;維 護大眾知的權利;反映各界人士的意見;助於推動社會改革等面相。其中,

大學生在「專業可信度」上皆給予低可信度評價,雖然「參與可信度」相對 於專業可信度而言,獲得較高的評價,但可信度仍偏低。這部份顯示,電視 新聞頻繁使用網路影音素材,確實會減損新聞專業,國內媒體在與公民新聞 協作的方式亦須加強,不單只是消費、利用網路影音新聞素材而已。呼應學 者們的警告,台藝大廣電系主任賴祥蔚表示,電視新聞只剩下「娛樂」功能,

談不上「輿論」,甚至淪為 youtube、臉書的文摘;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 管中祥也強調,電視台此舉已成為網路書籤、搜尋器,讓電視媒體失去存在 意義(中國時報,2011 年 8 月 14 日)。

網路影音新聞可信度,不同於過去新聞可信度的單一面,探討網路影音 新聞可信度須分成「內容可信度」包含:公正;中立;充分消息;正確等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相。另外,還有「社會可信度」,包含:有助於推動社會改革;反映各界人 士的意見;維護大眾知的權利;關心大眾利益等進行探討。顯見網路影音新 聞可能會因過多個人主觀成份、作假與未經查證等原因,大學生在「內容可 信度」上皆給予低可信度評價。

胡元輝(2012)認為,新聞是公民對話的中介或工具,透過公民新聞或 參與式新聞所不斷進行的對話,將可以成為公民社會與公共領域不斷成長的 有力憑藉,媒體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of media)的結果,極其有助於 政治與社會的民主化。大學生對網路影音的「社會可信度」,大多給予了相 對於內容可信度而言較為正面的評價,其中又以「助於推動社會改革」獲得 最高評價。

三、「使用動機」、「網路影音新聞素材認知」與「注意程度」對於「電視 新聞採用網路影音新聞整體可信度」皆具關連性,「網路使用程度」則不具 關連性。另外,「使用動機」、「網路影音新聞素材認知」與「注意程度」

對於「電視新聞採用網路影音新聞整體可信度」皆具有預測力。

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越注意電視新聞採用網路影音作為新聞題材的新 聞,以及對電視新聞採用公民新聞、娛樂性質素材越認同,會有愈高的專業 可信度與參與可信度。另外,大學生上網動機越偏向「社交動機」與「娛樂 動機」,對電視採用網路影音作為報導題材的專業可信度評分也就越高;大 學生上網動機越偏向「求知動機」、「社交動機」與「娛樂動機」,對電視 採用網路影音作為報導題材的參與可信度評分也就越高,但上網時間多寡則 不影響專業可信度與參與可信度,呼應過去研究指出,傳統媒介使用的測量 工具,只能測得媒介使用者使用的時間長短或次數,無法貼切反映使用者過 程中觀看或收聽哪些內容,也無法得知使用者的依賴程度為何(Mo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Scheufele, & Holbert, 1999),因此,學者建議探討可信度時,應該把使用 者動機納入評估項目之一(Metzger, Flanagin, Eyal, Lemus, & McCann, 2003)。

階層迴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使用網路動機上愈偏離「求知動 機」,且重視「社交動機」;愈注意電視採用網路影音作為素材的新聞,以 及愈認同「公民影音素材認知」與「娛樂影音素材認知」會有傾向愈高的「電 視新聞採用網路影音專業可信度」,「娛樂動機」沒有辦法成為專業可信度 的有效預測變項。另外,大學生使用網路動機上愈重視「社交動機」;越注 意電視採用網路影音作為素材的新聞,以及愈認同「公民影音素材認知」與

「娛樂影音素材認知」會有傾向愈高的「電視新聞採用網路影音參與可信 度」。「求知動機」、「娛樂動機」沒有辦法成為專業可信度的有效變項。

其中,「網路影音新聞素材認知」對「專業可信度」、「內容可信度」而言,

都是最具有預測力的變項。

過去採用「使用與滿足理論」作為理論架構的相關研究即指出, 媒介使 用動機可以區分為「工具性使用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與「儀 式性使用動機」(ritual motivation),其中「工具性使用動機」,認為媒介 使用者的使用動機主要是為了資訊尋求等目的,而「儀式性使用動機」則是 指為了娛樂等目的(Rubin, 1983, 1984;Thapa, Graefe, & Absher, 2002), 當網路使用者的使用動機偏向「社交動機」,包含: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和 朋友聯絡感情;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等;或是「資訊尋求」,包含:想要找有用 的資訊;瞭解國內外大事;學習新事物等,由於具有較高的認知需求,較注 意資訊的品質,也比較會在意從網路取得的資訊是否可信(Bennett, Casebeer, Kristofco, & Strasser, 2004;Flanagin & Metzger, 20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以免影響其學習成果、意見表達或問題解決(Eysenbach, 2008)。近來社交 媒體迅速成長,網路影音新聞亦透過社交媒體大量轉載、分享,社交動機對 電視採用網路影音的「專業可信度」與「參與可信度」,具有預測力也是可想 而知的。

本研究發現「娛樂需求」使用動機與電視採用網路影音新聞「專業可信 度」與「社會可信度」評價之間並沒有顯著性的關係存在,可能原因之一在 於與工具性使用動機者比較,「娛樂需求」(儀式性動機)使用者使用網路時

「較不主動」(less-active)或是「較缺乏確定目標」(less-goal-directed), 相對比較不在意電視採用網路影音資訊是否屬實(realistic),網路資訊可 信度自然而然不會成為大學生在意的要項之一(Rubin,2002)。

四、「使用動機」、「網路影音新聞素材認知」與「注意程度」對於「網路 影音新聞整體可信度」具關連性,「網路使用程度」則不具關連性。另外,

「使用動機」、「網路影音新聞素材認知」對於「網路影音新聞整體可信度」

具預測力。

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越注意電視新聞採用網路影音作為新聞題材的新 聞,以及對電視新聞採用公民新聞、娛樂性質素材越認同,便有愈高的內容 可信度與社會可信度。另外,大學生上網動機越偏向「社交動機」與「娛樂 動機」,對「網路影音新聞內容可信度」評分也就越高;大學生上網動機越 偏向「求知動機」、「社交動機」與「娛樂動機」,對「網路影音新聞的社 會可信度」評分也就越高,研究顯示網路使用程度無法判斷閱聽眾對網路影 音新聞內容、社會可信度的相關性,但不同於林俊孝(2014)以台北新北地 區大學生的研究顯示,「電視新聞採用網路影音新聞專業、參與可信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網路影音新聞內容可信度」與上網時間多寡皆為正相關,即上網時間越久 就越信任電視新聞採用網路影音新聞,以及網路影音新聞,這部份可能是不 同區位大學生,因住宿情況不同導致網路使用習慣的不同,進一步對網路新 聞可信度的認知而有所影響,或者還有其它影響因素?須待日後研究探討。

階層迴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使用網路動機上愈偏離求知動機;

階層迴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使用網路動機上愈偏離求知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