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筆者欲以過去的研究為基礎,專而探討菓子在博覽會、展示會所扮演的角色。另 一方面,本研究關於菓子的味覺文化,所涉及之層面較為廣泛,但因討論範圍僅 限於與菓子相關之課題,因此將不一一細究過往之研究成果。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本論文研究方式以日治時期「菓子食品」為主體,從飲食、製菓產業,以及 菓子所帶動的味覺文化三方面著手分析,除了從飲食的角度出發外,並試圖將食 品與產業連結,探究兩者間的關連性,進而食品是如何透過廣告以達到宣傳的功 效,以及在展示會與其他生活層面所引起的意涵。由於目前對於日治時期相關的 飲食研究,較為缺乏,史料的搜羅較為細瑣,因此本研究試圖透過對現有資料的 掌握,以期拼湊出日治時期菓子食品對臺灣的影響。在史料的收集及運用上,除 了有關日本菓子書籍之外,由於臺灣的糕餅產業在清代已有發展,因此將會參酌 百年糕餅老店的資料、清代地方縣誌等,試圖還原清代臺灣糕餅產業的面貌,分 析清代臺灣人對於「點心」的觀感。日本的製菓株式會社的相關資料,將會參考 其會社史,從中找尋經營理念與方針,以及有關臺灣經營的紀錄。此外,日治時 期的《臺灣日日新報》、《臺灣總督府報》、雜誌、博覽會相關書籍、時人回憶與 自傳、照片,以及日治時期在日本所發行之《讀賣新聞》有不少相關菓子與製菓 株式會社之新聞,亦一並參酌之。

本論文之研究架構,除了第一章緒論和第五章結論之外,共分為三章。第二 章介紹清代臺灣之糕餅、蜜餞與日本「菓子」等食品,討論其在用途之差異,與

「點心」之間的關連,以及在飲食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與地位;第三章以日治時期 臺灣製菓產業為核心,分為在臺日人製菓產業與臺灣糕餅、蜜餞業之經營概況、

日本製菓會社在臺灣經營,並分析戰爭時期的臺灣製菓業,以探究日治時期臺灣 製菓產業之實況。第四章介紹菓子所帶來的文化意涵及其用途,文化意涵的探討 將集中於廣告宣傳、展示、餽贈與人際網絡、營養保健的改變。

本論文研究範圍,在時間上,以日治時期(1895-1945 年)為斷限,主要分 析面向有三:(1)從清代的「點心」中「糕餅、蜜餞」到日治時期的「菓子」,

此類食品的更迭,對臺灣飲食產生什麼樣的轉變,而外來食品中的「菓子」是否 會承繼清代末期對於「非維生性食物」中的「嗜好品」之「精緻化」消費特色?

而日治時期的菓子食品,形塑出什麼樣的味覺飲食文化特色?點心類的食品多半 需經過生產、加工而產生的,因此(2)討論日治時期臺灣製菓產業的型態,探 究臺灣與日本在製菓業上的經營方針與生產方式之差異性。對日本的製菓產業而 言,貿易輸入無疑是進入臺灣市場最方便的捷徑,除此之外,也有在臺灣的日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人嘗試在臺灣設置製菓工廠。然而製菓產業對臺灣而言,是一新興之食品加工 業,日本製菓產業進入臺灣後,會採取何種經營策略,另一方面,又會對臺灣本 地的糕餅、蜜餞業者產生什麼樣的影響?(3)日本「菓子」對臺灣人而言,尚 屬陌生,因此如何進入臺灣消費市場,成為日本製菓產業首要的課題。無庸置疑 的,藉由廣告是能夠吸引人注意的方式。是故,透過報紙的靜態平面廣告,以及 動態廣告宣傳、商業活動,觀察日本製菓業者如何介紹、推銷食品,來打動消費 者的心。

由於臺灣的「點心」和日本的「菓子」種類眾多,無法逐一細究,本論文將 集中討論那些出現在時人回憶、日記、廣告、博覽會、報紙等史料中,較常為人 所提及「菓子」作為代表,以免使論文的主軸流於瑣碎。此外,用語的不同,往 往會造成所指涉之食品對象的差異,為解決此一問題,在本論文中食品的名稱,

若能夠翻譯成中文,將會以中文代替,並附上英文,而無法譯為中文者,以英文 補充或直接以日文呈現,以避免因翻譯而造成之混淆。就飲食文化而言,時人食 用「菓子」後的觀感,也就是食品與人的互動,可顯現出人對食品的好與惡,是 相當重要的,但就筆者目前所爬梳的史料文獻來看,由於飲食觀感較為細瑣,因 此並非能夠完全掌握。另一方面,就實際層面來看,刊登廣告究竟能夠帶來多少 的消費,亦是很難估測,從識字率(日語)、閱讀率等來分析並非完全準確,而 時人回憶錄與日記中也缺乏類似的紀錄,因此本研究擬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觀察

「菓子」,如:餽贈與人際網絡、營養保健的改變等,藉以彌補上述對「菓子」

觀感之不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漢人渡臺拓墾之前,臺灣原住民早已開始從事農業活動,種植可食用的植 物,並畜養家畜,以獲取食物來源。漢人來臺後,歷經荷治、明鄭、清治時期亦 復如此,說明傳統臺灣日常飲食行為之特點為「取之於斯,用之於斯」。因而,

不論是維生性或非維生性食物,從原料來源到製造,皆是由農產作物加工而成。

維生性食物,係人類賴以維持生命、獲取營養所需,非維生性食物,俗稱點心,

則隨著人類需求之不同,呈現多元化的用途。而點心中的糕餅,對臺灣與日本而 言,極為相似,雖然在稱呼上並不相同,日人稱為「菓子」,然而從日人以為所 謂臺灣的菓子,為餅、饅頭類食品,如中秋的月餅、冠婚用的赤餅(臺灣稱為紅 龜、紅桃)等,比較特別的是,農曆 12 月 16 日1所食用的潤餅,被視作是半菓 子的特別料理等,2加以觀察的話,可發現其共通之處。本章將側重在非維生性 食物之中的糕餅、蜜餞以及日本的菓子,從歷史脈絡下,探究其製造原因與特色,

以及在飲食生活所扮演的角色,藉以明瞭臺灣與日本在 1895 年之前對點心意向 與觀感。

第一節 清代臺灣之糕餅、蜜餞

臺灣自荷治與明鄭時期,因貿易與食物的需要,採取集約農業栽培,奠定日 後臺灣農業主要發展型態。清代初期來臺開墾的中國移民,大抵是為求溫飽,在 這樣的考量之下,清朝政府鼓勵種植稻米,另一方面,也栽植具有市場經濟價值 的甘蔗,因此,清代臺灣農業形成以稻米、甘蔗為主要作物的農業生產體系。而 食物來源的取得,則與栽植的作物有相當密切的關連性,以下擬分別就清代維生 性之主食與副食,以及非維生性之點心加以述說,並探討點心中的糕餅、蜜餞,

在清代臺灣物質生活情況。

(一) 維生性之主食與副食

臺灣於清代以前,農業已先經歷一段由粗放式游耕,轉變成集約化的發展過 程,奠定日後農業發展的基礎。早在 16 世紀以前,臺灣的原住民已能善於利用 本地的自然資源與物種,發展游耕式農業,從中取得維生所必須的食物資源,並

1 農曆 12 月 16 日,各舖戶商業及人家皆備牲醴以供神,名曰「做尾牙」。參考佚名,《安平縣雜 記》,臺灣文獻叢刊第 52 種,頁 8。

2 宮川次郎,《趣味の臺灣》(臺北:臺灣日日新報,1941),頁 47-4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且把握環境特色,發展出具有地區性差異的農業活動。至荷治與明鄭時期,隨著 外來殖民政權的建立,對貿易與食物有相當之需求,促使殖民者自臺灣島外引入 大量可供栽培、豢養的作物與家畜,以及相關生產技術等,並同時發展小農與大 農場的生產模式,建立臺灣集約農業多樣性發展的基礎。明鄭時期與荷治時期最 大之不同點,是在確立小農生產模式為臺灣日後農業的主要發展型態。從而,透 過更多作物種類和墾殖人口的移入,進一步強化小農生產的基礎。3

清代之前的農業發展歷程,臺灣不僅具有閩粵原鄉作物與家畜之豢養技術,

並加上臺灣本地原生與來自海外其他地方的農業物種,多樣化的物種及其相關生 產技術,結合多變化的自然環境,為臺灣農業發展提供絕佳的契機。

進入清代以後,臺灣受到島嶼地形特徵,對外運輸相對不穩定,此外,由於 中國大陸閩粵兩省山多田少,面臨極大的人口壓力,因此從兩省來臺的漢人移 民,自然對食物自給自足的要求較高。根據曾品滄的研究指出,清代臺灣主要依 賴三種農業體系維生,並以之構成食物消費模式的基礎。(1)旱地型:為適應臺 灣南部高溫、旱季長的環境,選擇種植甘蔗和稻米作為主要栽培作物,此外,在 此體系之中,次要作物多為雜糧作物,包括番薯、大小麥、芝麻、落花生和大小 豆等。至於家庭副業以及相關產業,主要有家禽、畜、魚的養殖,和蔬菜栽培等;

(2)水田型:此種農業型態主要分佈在臺灣中、北部平原與南部若干地區。由 於這些地方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本來就有適宜水稻種植的環境因素,

清雍正年間已降,臺灣米穀外運禁令取消後,稻米商品化。加上,康熙末年時移 民向中、北部移動之影響,進行水田化與稻米品種改良等兩大工程。水田型的次 要作物主要有兩種:一是在晚季稻和翌年早季稻之間的冬季裏作蔬菜,如:芥菜、

油菜、蘿蔔、莢豌豆等,另一個是水稻田中播出部分土地兼種的番薯。另外,在 畜產和水產養殖方面,除了雞、豬之外,鴨的養殖更因與稻作相配合而發達。人 們也善於利用兼具蓄水、灌溉功能的池塘,進行家庭式淡水魚類養殖,以鯇、鰱、

油菜、蘿蔔、莢豌豆等,另一個是水稻田中播出部分土地兼種的番薯。另外,在 畜產和水產養殖方面,除了雞、豬之外,鴨的養殖更因與稻作相配合而發達。人 們也善於利用兼具蓄水、灌溉功能的池塘,進行家庭式淡水魚類養殖,以鯇、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