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壹章 第壹章

第壹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

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茲將各節詳述如下: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一直以來是很多人對從事體育運動人員的刻版印象,但是 近年來「運動改造大腦」一書的出版及頂著哈佛大學畢業的 NBA 籃球選手林書豪風靡 全球的例子,漸漸讓人改變對體育運動的看法,從事運動能塑造和調節大腦,提高學習 效果 (謝維玲,2009) 。就研究者從事體育教學工作而言是莫大的振奮與鼓舞,因為大 部份的家長、學生甚至老師認為運動會影響其他的學業學習成效,因而漠視體育運動,

讓體育成為升學主義下的犧牲品之ㄧ。

綜觀臺灣教育政策自 1968 年推動九年國民教育、1982 年修正強迫入學條例,使臺 灣正式進入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新里程。2000 年開始逐步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確立了七 大學習領域及課程架構,2003 年課程綱要取代原本的課程標準,基本理念在於培養學生 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 民。而實行多年的聯考也於 2000 年劃下句點,取而代之的是 2001 年起的國中基本學力 測驗,期盼藉由中小學教育鬆綁來帶好每位學生,孩子們在步出學校時能擁有能帶走的 能力,而不是肩負著背不動的書包 (教育部,1998) 。21 世紀知識經濟時代,讓學生面 對未來變動不居的社會,把握解決問題與創造革新的方法,成為生活中極為重要的能 力。創造力教育白皮書中也提到,打造一個創造力國度,要活化全民的創造力潛能,提 升解決問題能力,發展多元技能,開創豐富多元的自我價值,以建構符合知識經濟時代 的創意王國 (教育部,2003) 。但經過了十多年的時間,考試領導教學的現象並無改善,

課業壓力自然而然並無減少,而不考的科目仍然不受重視甚至忽略。

2011 年馬英九總統在元旦文告宣示:「預定民國 103 年高中職學生全面免學費、大

部分免試入學。」教育部積極研擬相關政策及配套措施,經行政院核定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實施計畫,2014 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大理念中強調因材施教:面對不 同智能、性向及興趣的學生,設置不同性質與類型的學校,透過不同的課程與分組教學 方式施教 (教育部,2011) ,開啟教育另一個重要里程碑。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 已有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之教育理念;十八世紀西方的教育家盧梭 (Jean Jacques Rousseau) 重視學生的心理;十九世紀美國教育學家杜威 (John Dewey) 提出以兒童為 中心的主張,臺灣教育一直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但是長年來因為升學考試等等因 素讓此理念未能落實。

隨著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計畫之制定,國中升學將不採計在校成績、基本學力測驗 不作為升學依據、而規劃的會考目前只分三種等級,讓分數已不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 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性向及興趣,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進路。回顧九年一貫課程總綱 標榜「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十大基本能力,其體育的目標旨在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體適 能,而不是塑造一個競賽的勝利者去追求「贏」而已。也可以說,受過良好體育薰陶的 學生,不論其天分如何,皆應有機會參與身體活動,發展適合其年齡應有的運動技能,

是身心健全且健康快樂的,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別差異。教師透過良好的課程規 劃、教材選擇與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培養學生成為成功的學習者 (教育 部,1998) 。在擺脫考試及分數的束縛之後,是不是更該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過程來啟 發、建構其合適之知識、技能、態度,讓學生有意義且快樂的學習以達成全人教育,習 得帶的走的能力呢!

過往體育的教學常以教師為中心,著重於技能之學習,教學模式莫過於由上而下、

教師為主體、老師示範而學生模仿,採用以達到運動技能為主的教學形式 (周宏室、潘 義祥,2002) ,反覆的動作練習讓學生對於失去學習動機。周宏室 (1992) 指出體育教 學與運動訓練有指導對象的身體素質不同、運動表現水準不同、教育目標不同等之差 異,因此學校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的內涵應有其異同處。且此種教學模式無法符合九年 一貫課程綱要之精神。

綜觀體育教學發展自 1995 年 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的引進到理解式球類教學、建

構取向教學、啟發式教學、創意教學,從關注學生的技能學習到瞭解學生各方面目標的 學習情形 (闕月清,2007) 。所以體育教學不應只注重技能的學習,應引導學生產生運 動的慾望、動機與樂趣,進而養成運動習慣,達到生涯運動的教育意義,更重要的是如 何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因應急劇萬化的社會生活之問題解決者。Coker 與 White (1993) 就 指出:「今日教師應致力於安排一個學習環境,使得學習者在整個過程中,是一個主動 的參與者,與課堂環境有密切的交互作用,學習評鑑並改變自己的學習過程,由其中獲 得技巧、洞察力、展望、成果、期待以及思考模式;這些價值觀的建立,將幫助學習者 變為一位能獨當一面的問題解決者。」。於是研究者認為藉由以學生為本位的教學模式,

讓學生全方位學習的教學研究值得去嘗試。

問題解決力是新世代菁英的必備能力 (高強,2008)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 問題解決力,以養成未來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更顯重要。然而體育教學如果要培養學生 創造力,首先必須改變教師權威式教學,逐漸下放自主空間,讓學生逐漸學習自我決定 (張春秀,2005) 。而林進材 (2000) 指出,如何經由有效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效能,是每 位生手教師與專家教師需要不斷琢磨與成長的議題。研究者從事體育教學過程中,經常 發現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往往不知如何發現問題所在進而解決之,而教 師也常常因有限的時間、空間下無法一一指導每一位學生,使學生常常在錯誤中學習並 且過於仰賴教師給予解答,在被動學習的環境下降低了學習意願,尋找合適的教學策略 以提升每一位學生主動學習與問題解決力成為研究者重要職責之一,而教學理論與教學 現場之結合,須靠教師透過不斷思考、蒐集資料、重新規劃、執行到評鑑,以縮短之間 的差距,故以行動研究之方式進行探究,期達到改進自我教學與促進專業成長。

近年來一些學者 (王千倖,1999;石國棟,2006;周建智、黃美瑤,2010;黃美瑤,

2006;Barrows & Tamblyn, 1980;Delisle, 1997; Torp & Sage, 1998) 發展問題導向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PBL) ,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老師上課藉 由提出日常生活中與學生切身相關與感興趣的問題,由此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在學習 過程中成為積極主動參與的問題解決者並開拓創造思考的空間 (陳文典,2001) 。教師 則退為第二線扮演學生的夥伴、顧問,從旁給予必要的協助。此種教學策略正符合九年

一貫課程以學生為主體之精神並習得解決問題之能力。

PBL 之教學研究由醫學教育漸漸擴展至其他領域所應用,但應用於體育教學研究大 多實施於國小或高中職階段,且教學項目偏向於體適能課程,研究方法大多數以準實驗 設計研究 (張明山、掌慶維,2011) ,使國中教師無法有效了解 PBL 在一般體育教學活 動中學生成長歷程與教師所遇問題,因而引發研究者以行動研究來探究 PBL 教學策略 之研究動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