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的省思 研究者的省思

本節以研究者角度,就教學層面、研究方法層面、資料蒐集層面進行 PBL 教學省 思。

一、教學層面

在 PBL 教學實驗中,發現學生剛開始很排斥討論,認為體育課就是要到教室 外而非教室內,但是慢慢進入後面教學活動後,學生慢慢體會到每一節課都是在解 決第一次討論中所提出之問題,

體育課的排球應該是許多人的障礙,有時候在練習時,總是無法控制球的方 向,可是卻有人很厲害:像是九年級的學長、姊,而且,我覺得老師上課的方 式很特別,會讓全班分組討論過,再敎全班正確的方法。(1020304-S36-記) 今天體育課時,在籃球場先跳了一次的健康操,然後…在上次的問題和解決辦 法,老師做了四顆球中球!好用~ (1020304-S05-記)

這些都是與學生討論的切身相關問題,配合教師所設計單元活動與比賽,學習動機 經由被動轉成主動,利用小組合作之方式討論、思考個人的問題所在,進而尋求解 決之道,也知道要主動加強並反覆練習,發覺體育的學習是完成自我目標,產生了 對運動的慾望、動機與樂趣,符合了九年一貫課程以「學生為主體」之精神。

自己能自動自發去尋找解決方案,不必等老師講答案。 (1020422-S36-學習單) 舉行小比賽讓我們知道發生哪些情況,該怎麼解決。 (1020422-S37-學習單) 學會了如何找落點、如何接球...不過我還是有一點不熟但是有多加練習。

(1020422-S8-學習單)

從一開始當打到手會超痛,變成現在打到不太會痛,是進步吧?上完之後還蠻 有趣的! (1020422-S33-學習單)

打排球一直練有不錯的成果和成績,終於比較會了,可是打得太大力太高,其 他幾乎都學會了! (1020325-S03-記)

第一次我連一下都打不出來,經過了苦練進步 4 下。 (1020325-S09-記)

動手去做是學習中重要的歷程,但還需要用腦去想,杜威稱為反思活動 (梁記 權,2008) 。以往體育教學著重在技能反覆的練習,以致於成為「頭腦簡單,四肢 發達」的刻板印象,也無法提起學生學習慾望。本研究教學在每一節課中都需要實 際去操作各項技能,藉由合作學習從中尋求最佳解決方法,運動技能是複雜的動作 組成,每一個人的起始能力皆不同,有時同儕的經驗無法照單全收,這時就必須經 過思考、修正、調適,找出適合自我能力的方式,而習得「帶的走的能力」。然而,

學生不愛思考,必須經由教師引導到與鼓勵方見進步,學生思考的能力是可以訓練 並且慢慢養成的。

今天體育課時,老師問了我們如何把球打高,還要怎麼打才可以打的比上次多 打幾下,而經過了測試,我們發現蹲下可以把球打高一點。 (1020325-S14-記) 我覺得打排球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要抓住落點,還要注意力道!有時候落點抓 住了,卻忘了力道,真的是很搞笑! (1020325-S26-記)

二、研究方法層面

本次研究所探討問題解決能力,係以詹秀美、吳武典 (2007) 所編制新編問題 解決測驗為研究工具,礙於測驗內容受著作權保障,無法於本研究內文中呈現,測 驗題目為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問題, 可能學生碰過此問題也可能沒有經歷過,基於 創造思考在問題解決的重要性,每個問題容許至多三項不同答案。然本研究中教學 單元以排球低手傳球之技能為主,學生在解決運動技能問題時所尋找之解決方法不 外乎速度、爆發力、平衡性、敏捷性與反應時間之運動適能,所能培養之創造思考 有限,學生對於重複施予相同測驗有排斥之現象發生,

看 到 一 樣 題 目 就 不 想 看 了 ! (1020430-S4 、 S33- 訪 ; 1020502-S3- 訪 ; 1200503-S13-訪)

懶得寫 (寫跟第一次的一樣)! (1020501-S26、S38、S14-訪)

加上學生反應為何不是有關體育測驗,認為如果是體育相關的就比較容易,

測驗又不是體育的,如果是體育的我一定會寫! (1020430-S34-訪)

而在教學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可尋求同儕間的討論,但是測驗只能 靠自己想,使學生有點驚慌失措。

上 課 的 時 候 碰 到 問 題 可 以 和 同 學 一 起 討 論 , 但 是 測 驗 都 不 行 啊 ! (1020503-S28、S36-訪)

雖然學生在運動技能習得了問題解決之方法,但是尚未完全遷移至日常生活 中,而使之內化的過程需經過長時間之培養與觀察,在短時間內尚未明顯呈現出 來。在測驗上可以發展與體育運動有關之問題解決測驗,先了解學生習得之問題解 決能力是否遷移到類似的活動中。

三、資料分析層面

本研究著重於質性分析,資料蒐集包含問題討論單、學習單、教師教學日誌、

課中攝影資料、學生生活小記、訪談內容。依據過往研究顯示學生不善於文字表達 (朱江文,2003;鄭宗慧,2006) 與缺乏課後寫作時間,故在學習單的安排上在第 3、

11、12、13、14、15、16 節僅安排小組學習單寫作、而第 16 節為個人學習單寫作,

但仍有學生覺得學習單是項負擔,

體育課下課後大家都疲累了,不太想寫學習單。 (1020422-S27-學習單) 缺點是要寫學習單。 (1020422-S32-學習單)

但經過資料整理後,發現個人學習單與生活小記的內容較為豐富,學生較能以 自己的言語表達內心感受,所呈現的資訊也較多,反而在小組學習單上內容顯得空 洞,有點隨便應付的心態。

至於教師資料部分僅蒐集教學日誌之資訊,對於課堂與學生觀察難免過於主 觀,有時無法在第一時間發覺教學上或學生上的問題,曾詢問校內體育教師擔任協 同研究者,但礙於各項行政工作與自身授課影響,無法協助成為本次研究資料蒐集 協同研究者,期望未來研究能將這一部分克服。

第伍章 第伍章 第伍章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本章就第肆章的研究結果與討論,歸納出以下結論與建議。

第 第 第

第一節 一節 一節 一節 結論 結論 結論 結論

一、教師在應用 PBL 排球教學的教學行動經驗

(一) 教學單元設計上觀察學生學習情況適時調整教學內容,以符合教學現場所遭遇 問題與學生的學習進度。

(二) 問題討論框架問題設計上因應學生之起始起點而修正,以符合實際情境。

(三) 器材運用上善用各項簡單、有趣替代性器材,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四) 學生分組討論與練習上要掌握時間與秩序,並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可提升動作 技能與問題解決力。

二、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的預防問題分數達顯著進步;從質性資料中得知學生 的問題解決力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索之轉變。

三、應用 PBL 排球教學之遭遇困難與處理策略

(一)環境因素方面:善用學校設施及設備並適時維修、調整與新增,學生作業盡可 能在校完成。

(二)學生因素方面:了解學生的起始行為、運用各項策略讓每位學生參與討論與發 表,並長時間觀察學生之轉變。

(三)教師因素:在教學上不斷省思、省思後再行動,對於教學工作要無私奉獻、有 效利用時間,並不斷充實自我、善用各項教學策略,培養學生成為成功的學習 者,習得帶的走的能力。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建議 建議 建議 建議

依據本研究結論,對教學實務與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一、教學實務上的建議

(一) 討論與練習時間要控制得宜

本研究以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藉由討論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小 組的討論非常重要,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彼此從做中學、學中做,教師為一個 協助者的角色,鼓勵學生主動提出想法、踴躍發表,隨時掌握時間與秩序,讓 學生在討論過後有足夠時間進行練習、檢討。

(二) 以日記形式取代學習單

學生較為排斥太多作業與文字描述,可將課堂內討論、練習情形與心得以 體育日記的方式呈現,以學生自我習慣的文字語言來表達,以便於學生複習、

連結各項學習,並提供教師了解學生感受與反思之工具。

(三) 多設計適當比賽

比賽會讓學生期待,在比賽中所遇到問題千變萬化,教師設計符合教學單 元之比賽,讓學生聚焦於單元目標,從組員共同討論中了解自我缺點,引發學 生主動學習意願,適時鼓勵同儕間的努力以增進團隊合作之精神。

二、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 本研究僅以排球低手傳球作為教學單元,未來研究可配合學校場地實施不同體 育項目之教學設計,以增進學生討論的廣度,並觀察其問題解決能力遷移之情 形。

(二) 本研究以新編問題解決測驗為工具,來了解學生的問題解決力量化上的轉變,

建議未來研究可針對體育課程發展更合適的問題解決力之測驗工具。

(三) 本研究以七年級為研究參與者,且以排球低手傳球為教學活動,在先備知識上 略顯不足,建議未來研究參與者可針對八、九年級之學生。

(四) 增加協同研究者對教學教學活動之觀察、討論與建議的質性資料蒐集。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王千倖 (1999) 。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學者及學習者的科學創造力。教育資 料與研究,28,31-39。

王文宜 (2010) 。「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介入護專生健康體適能課程之成效 (未出版 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文宜、闕月清 (2010) 。聆聽學生的聲音:直接教學與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之質性 分析。體育學報,,,43 (4) ,93-108。

石國棟 (2006) 。問題導向教學法 (PBL) 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的動作技能與批判思考之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朱江文 (2003) 。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改善學童數學態度與教師成長之行動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 。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江大信 (2010) 。問題導向學習對國民小學學生運動批判思考與同儕互動關係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余雅婷 (2008) 。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介入籃球教學對五年級學童籃球問題解決能力之 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吳明隆 (2001) 。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英義 (2007) 。遊戲比賽理解式教學法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問題解決態度影響 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英義 (2007) 。遊戲比賽理解式教學法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問題解決態度影響 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