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家庭結構、社會環境與勞動市場結構的改變,近年來婦女就業率可謂 是節節高升,雙薪家庭已成為台灣家庭的常態。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8)勞動參 與率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女性勞動參與率由 1982 年的 39.3%提升至 2008 年一月 49.44%。在有偶婦女勞動參與率方面,2006 年家中有未滿 6 歲子女的婦女勞動

參與率為 55.6%,家中有 6 至 17 歲子女的婦女勞動參與率更高達 62.9%

(行政院主計處,2007),顯示已婚婦女勞動力參與率隨著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與 分擔家計的需求而逐年提升。行政院主計處(2002)針對台灣家庭生活所作的調查 資料顯示︰台灣家庭型態以 46.43%的核心家庭(由夫婦與未婚子女組成)為主,

20 歲及以上同住夫婦均外出工作的家庭比例達 44.17%,高於僅有夫一方外出工 作的 30.31%。受到婦女就業情況普遍的影響,家有學齡前子女的父母最困擾的 問題即是未能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子女。由此可見,學齡前幼兒托育服務對雙薪父 母而言,可謂是迫切的需要。

雖然照顧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但是現下社會、經濟、家庭型態的改變導致 父母無法獨立完成照顧孩子的任務。向來重視幼兒教育的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蕊 希望能以外來組織的「村落」(village)力量強固家庭,她呼籲企業加入,協助提 升幼兒照顧與教育的品質。因此,許多美國企業公司在員工的需求與政府的鼓勵 下,成為父母照顧幼兒的大幫手(呂麗蓉譯,1996)。

目前企業提供員工子女托育服務的方式有成立企業附設幼兒園、彈性上 班、育嬰假、托育資訊與轉介服務、財務協助、在家上班政策與社區托兒等服務 的提供(王麗容,1991;Berns, 2004),而其中最受父母歡迎的協助模式,就是辦 理企業附設幼兒園。企業附設幼兒園是企業公司為其員工子女而設立的托兒機 構,包括提供土地、設備到負擔托兒機構營運所需的經費不等(翁政興,1996)。

吳韻儀(1999)引述《財星》雜誌的最佳企業調查結果,顯示員工認為最好的福利

中,名列第一的就是企業附設幼兒園。在排名前一百名的企業中,有三十一家辦 理企業附設幼兒園。員工喜歡企業附設幼兒園的原因,主要是距離辦公地點近、

時間配合工作作息,而且費用比一般托育中心低,大幅舒緩了工作父母在時間與 經濟上的壓力。另外,離父母上班地點近的企業附設幼兒園也可提供幼兒社區與 家庭的連結,例如:家長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到幼兒園看望孩子,減少幼兒的分離 焦慮;幼兒可以透過到企業公司參訪的機會更了解其父母親的工作與環境 (Berns, 2004)。

在台灣,行政院勞委會於 1980 年頒佈了《輔導辦理勞工托兒服務實施要 點》,獎勵事業單位、職工福利委員會、工業區與財團法人,以自辦、聯合辦理 或委託民間幼教機構模式辦理企業附設幼兒園,逐年編列預算補助事業單位。

1998 年修訂《輔導辦理勞工托兒服務實施要點》,其中規定工業區興建示範企業 附設幼兒園,每單位可補助建築費器材設備費八百萬元;依相關規定自辦或聯合 辦理企業附設幼兒園,每單位補助托兒設備費用最高新台幣兩百萬元;已依相關 規定設置企業附設幼兒園,每單位補助托兒設備費用最高新台幣四十萬元整 (S-Link 電子六法全書,2005)。2002 年起勞委會依《兩性工作平等法》規定,發 布施行《托兒設施措施設置標準及經費補助辦法》,獎勵補助新興建完成並登記 立案之企業附設幼兒園費用最高新臺幣兩百萬元。已設置並登記立案者,補助改 善或更新托兒設備費用,每年最高新臺幣五十萬元(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6)。

楊秋仁(1991)、陳萬枝(1991)、張淑雲(1991)、范玫芳(2000)等人曾在研究中 提及有關企業附設幼兒園的實務,目前台灣企業附設幼兒園基本上以收托員工子 女為主,作息時間配合員工上下班;收托費用以「受益付費」型為主,也就是硬 體、開辦費由企業公司與勞委會負責,其餘的經常費則由送托之員工分攤。而且 在其中,不乏辦學優良並得到政府肯定與獎勵的園所。表 1-1-1 為統整多位學者 的研究而得。

表 1-1-1 台灣企業附設幼兒園之現況比較 7︰30-18︰30

全日制托兒 分為全日制與

半日制

全日制托兒 8︰00-17︰00

全日制托兒 7︰50-18︰00

收托費用 受益付費

資料來源:修改自楊秋仁,1991、陳萬枝,1991、張淑雲,1991、范玫芳,2000。

1999 年教育部在「教育部發展與改進幼兒教育中程計畫」中以與民間共同 參與,建構幼兒與老師的福祉及發展幼稚園卓越特色為主要目標,編列預算,以 獎勵補助措施,積極鼓勵企業雇主辦理企業附設幼兒園(許碧勳,2001)。從企業 附設幼兒園的實施過程中,政府意識到企業附設幼兒園不僅是一種員工福利,更 可作為改革幼教品質重要的一環。而受惠的企業員工對於企業附設幼兒園也抱持 正面的看法,認為可以幫他們解決托兒問題(范玫芳,2000;楊幸怜,2000;

黃韻璇,2002;何士隆,2003)。因此對於幼兒教育、企業與員工家長來說,

企業附設幼兒園可以達成優質教育、回饋社會與解決托育問題的三贏目標。

2005 年十月研究者修習「當代幼教問題」一門課時,即對企業附設幼兒園的 議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找尋文獻的過程中,發現台灣針對企業附設幼兒園的研 究 多 限 於 提 供 托 育 之 滿 意 度 的 調 查 與 企 業 附 設 幼 兒 園 對 企 業 績 效 之 影 響 (何士隆,2003;林美齡,2006)等,未有較深入探討企業附設幼兒園運作模式與 實務的研究。因此研究者在 2006 年二月修習「組織溝通理論與幼教實務」課程 時,陸續參訪了位於新竹科學園區附近的三所企業附設幼兒園,透過與園長們的 訪談與園所觀察,了解企業附設幼兒園的制度與實務。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發 現園所中老師平均年資為五年以上,顯示離職率很低,這引起研究者很大的好 奇。進一步與園長、老師訪談後,研究者發現除了園長的領導風格、園所成員的 價值觀與園所制度的規劃外,企業公司將企業附設幼兒園視為員工福利,而提供 幼兒園有形(物質資源與制度等)、無形(企業的價值與信念等)的資源也為重要的 因素。因而啟發研究者對影響幼兒園價值觀與信念的組織文化,以及幼兒園與企 業公司互動關係的興趣。

組織文化是八十年代組織管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是組織與其成員的 生活方式(王申英、唐偉、何衛譯,2004),包含了外顯且具體可觀察的人工製品 (artifact)、具有較深層涵義但仍可觀察的價值(value),以及內隱抽象且無法直接 觀察的基本假定(basic assumption)三個層面(Lunberg, 1985; Hoy & Miskel, 2001;

Schein, 1985)。透過領導者的帶領,組織逐漸形成基本的價值觀與行為準則。再 藉由組織成員社會化的互動與學習,組織文化慢慢的由外顯的行為準則轉化為內 隱、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觀與基本假定。

在企業界,大多數的主管認為強而有力的組織文化對公司的成就相當重 要,如果缺乏適當的組織文化將是組織適應新環境的最大阻礙(Deal & Kennedy, 1982)。Schein(1985)也提出組織文化的功能在於解決組織在外部環境的適應問題 以及組織內部統整的問題。Robbins 認為組織文化可扮演「區別」的角色,使組 織有別於其他組織。此外在組織內部,組織文化擔任澄清疑惑與控制的機制 (mechanism),提供了言行的適當標準,以引導、塑造組織成員的態度與行為。

並傳遞組織成員對組織的認同感,使得組織成員能將組織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 上,提高組織人事的穩定度(李茂興譯,2001) 。

在 幼 兒 園 中 , 組 織 文 化 不 單 影 響 了 園 長 自 身 的 角 色 認 知 與 領 導 風 格 (簡楚瑛,2001;許玉齡,2004;許玉齡,2006),也影響了幼教老師的認同與投

入以及幼兒學習的能力與發展(魏美惠,2002;丁雪茵,2004;黃美惠,2005; Gaziel, 1997))。誠如 Deal & Kennedy(1982)認為人員是組織的最大資源,幼兒園中影響 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關鍵人物--老師就是學校最大的資產。張春興、林清山(1989) 認為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具備能敎、會敎、願敎三個主觀條件。除了擁有專門知 識外,老師還必須擁有為敎育工作奉獻的熱忱,這樣才能達到春風化雨的境界。

但如何強化老師對敎育的正面的態度與行為,進而提升教學效能呢?許多研究文

獻 皆 強 調 學 校 組 織 文 化 對 老 師 工 作 態 度 與 工 作 行 為 的 正 向 影 響 效 果 (Shaw & Reyes, 1992;Bahamonde- Gunnell , 2000;郭建志、章珮瑜、鄭伯壎,2002;

黃裕敏,2003;王派土,2004)。因此,若能塑造適宜的幼兒園組織文化,引導 老師的行為與價值觀,增強其對幼兒園的認同感,應能強化老師的教學態度與動 機,進而提升其教學效能與幼教品質。

多位學者(徐湘平,2004;趙中建,2004;郭茂已,2004;張定貴,2005) 認為,若學校引用企業界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的效 能、財務成本、人力資源、與知識管理等觀念,將有助學校教育品質的提升。然 而,學校組織作育人才,重視教育功能的發揮,與以營利、績效為重的企業組織 在目標上不盡相同。企業附設幼兒園是否會因處於企業組織中而形成兼具學校教 育功能與企業效率管理的獨特之組織文化,實為一個有意義的研究主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