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就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名詞釋義以及研究範圍與限制分別 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教育品質的良窳,攸關國家興盛與否,例如猶太人在以色列建國之前,雖然 沒有實體國家,但是靠著家庭教育的維繫與傳承,猶太裔仍能在世界各國的各領 域有傑出發展,可見教育的重要性。再如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於 2000 年通過「達喀爾行動綱領,全民教育:實現我們集體的承諾」(The Dakar Framework for Action Education for All: Meeting Our Collective Commitments),其 中的第六條明白宣告:「教育是一項基本人權」,而且「是有效參與 21 世紀全球化 的社會與經濟不可或缺的手段。」,並特別強調「教育的發展應由菁英教育轉為全 民教育,且應從基礎教育全民化邁向中等教育全民化。」(UNESCO,2000)教育不 再集中於少數人,或是僅限於基礎教育,而是更全面性、普及化,如此概念恰與 我國至聖先師孔子所倡導的「有教無類」有些許類似。

而台灣的教育改革,自 1990 年代以來即有一連串的措施,不論是法令、課程、

教學、教科書等方面,均有重大變革;隨著時代與經濟的進步,自民國七十年代 已有延長國民教育的呼聲;不過,一直至民國 88 年公布「教育基本法」,始規定:

「國民基本教育應視社會發展需要延長其年限」(教育基本法,1999),此時,才 由最初的僅限初等教育階段,逐步發展成六至十五歲學童全面強迫入學。如今,

延長國民教育的可能性遂再度被提起,而且十多年來欲改革的浪潮不斷。

近年,我國的教育目標,不只學生在數量上普及延伸至高級中等教育階段,

更要追求提高品質,發展個人潛能,促進終身學習。因此,學校教育的主軸,已 然成為提升國民素質與國家實力的關鍵所在(教育部,2013)。

由上可知,政府積極朝十二年國教的方向邁進已行之有年,且已擬定於 103 年 8 月 1 日起實施;當台灣教育正走向國際化趨勢的同時,大家是否都已準備好 接這個「十二年國教的變化球」了呢?在教育現場第一線的我們如何帶領學生瞭 解本土發展的新趨向?如何教導學生多元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十二年國教其 五大理念之一「因材施教」,即是「面對不同智能、性向及興趣的學生,設置不同

性質與類型的學校,透過不同的課程與分組教學方式施教。」(教育部,2013)。

芬蘭教育的奇蹟,舉世矚目:在如此資源不甚豐富的情況下,卻在國際 PISA 的成績上大放異彩,吸引了其他已開發國家的重視,足以讓國人借鏡ー「不以考 試來衡量學生,沒有考試是為了教師可以更專注在學生學習的過程,而非考試的 結果」(蕭富元等,2008)

過去的授課方式,多以老師講授課本知識為主,上課常常都在趕進度,課堂 討論較少,學生的學習屬於被動狀態,老師說得多,學生分享、實作的部分較少,

而為人所詬病。李家同(2010)發現我國教育現況有以下幾個特色:一、大學生 倍增,小學生銳減;二、教育差距甚大,呈現 M 形發展的趨勢;三、教育差距使 貧富變成世襲。可見,目前教育現況抵擋不了少子化的威脅,而弱勢家庭出身的 孩子缺少同儕、家人的協助學習,導致無法從教育獲得翻身機會,反而加深貧富 差距。

徐武軍(2010)認為台灣的前途是由目前學校中的學生來決定,因此必須思 考如何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體系。吳清山(2008)也提出「有效提升國家教 育素質與學生學習能力,是台灣近年來中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動力。

教育政策屬於「由上往下」的教育改革,理應是全國的所有教育單位都應遵 守,每個學生就在制式化的教育體制下學習,然而,由於城鄉差異,有些教育政 策對於都市地區的學生也許很受用,對於偏鄉地帶的學生而言,可能幫不上忙。

審視台灣教育現況,在國中教育現場,教室裡充斥著趴著睡覺的、聽音樂的、

偷玩手機、打電動的,以及上課聊天、傳紙條、看小說、無精打采的、眼神渙散 的學生,比比皆是,甚至常遲到的、請假的、中輟的學生,亦所在多有;教室裡,

老師是「主」,學生是「客」,真正聽課的、學習的學生,寥寥無幾,學生的學習 效果奇差,何琪瑜、賓靜蓀和張瀞文(2012)便認為,像這樣「超過半數的國中 學生認為自己學習動機不強烈」。

究其原因,學校裡不斷趕課的結果,老師沒有時間讓學生問問題,沒有時間 珍視和孕育學生的好奇心(陳雅慧,2012),沒有為學生締造一個互動、思考的教 室空間,沒有讓學生主動參與、熱衷學習、與同學互助學習、學習如何學習,如 此一來,「老師放棄學生,學生學會放棄」(許芳菊,2010)。

等地,因為現代化過程急速壓縮的結果,因此教育也發展成以考試升學為主、教 導孩子儘量往上爬(賓靜蓀,2012),這樣高漲的「社會流動」,就在於東亞型學 校教育量的制度的擴張(鐘啟泉譯,2004);然而社會環境改變了,得高分的孩子 不一定有好工作,孩子受教育的動機是為了考試,有考試就必定有競爭,有了競 爭就有輸贏,因此孩子的學習慾望便開始低落,長久下來造成學力下滑,這樣的 教育是崩壞的。

日本教育學家佐藤學,早在三十年前,有鑑於日本的學童,每每「從學習中 逃走」的現象,建立「學習共同體」的理念,讓學生重新找回學習的樂趣(黃郁 倫、鐘啟泉譯,2012);陳麗華(2013)指出,日本參與「學習共同體」的學校,

做得很好的部分有:改革要全校投入、安靜聆聽的教室、不做分組競爭及觀課重 點在於學生的「學」等,這是我們足以借鏡的地方;此種學習風氣目前在日本已 有三千多所「學習共同體」的學校,占了公立中小學的十分之一(鐘啟泉譯,2006),

可謂風行。

這樣的教育改革,在最近十年中,更影響了義大利、墨西哥、波士頓、巴黎、

英國等多國的學校(鐘啟泉譯,2006),在國際間呈現爆發性普及,尤其是亞洲各 國,由於國際間強烈的經濟競爭,加上民主主義的滲透,南韓、中國、新加坡、

印度等均推動「二十一世紀的學校」改革,許多學校更是積極的進行課堂改革,

這種教育革新的思想,讓「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擁有廣大的支持(黃郁倫譯,

2013)。

在台灣,十二年國教即將正式啟動,「適性揚才」揭示著老師將學生拉回學習 的主體是最重要的,潘慧玲(2013a)強調,須以行政、課程、教學、評鑑等四種 領導,落實學習領導,並著重學生、教師專業及學校組織等三項學習的連結,來 推動「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希望觸動教師改變,形成共學同儕;帶動學校 轉型,形成學習型學校;引導學生學習,形成共學伙伴,以達到精進教師專業、

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終極目標。

研究者服務於嘉義縣臨海的一所偏鄉縣立中學,學生生活純樸但文化刺激不 夠,家中經濟條件與社經地位皆處於較弱勢的狀態,因此,學生在學習上出現了 一些狀況:上課無精打采的、傳紙條的、剪指甲的、說話的、吃東西的、走動的 看小說的、寫別科作業的,甚至嗆老師的情形,屢見不鮮,老師極力想挽救頹勢,

卻「事倍功半」;思及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理念,竟有一些雷同之處,例如他 在論述中(鐘啟泉譯,2006 )提到低學力的學生在相互照應、寬容上的互動能 力比教師更好,以及低學力學生可在某個時間點上擺脫低學力狀態,因此,應多 培養學生主動請教同學、求知的能力;因此他輔導的學校有部分是偏鄉學校,有 些學生是不良少年根本沒有學習意願,運用一些教學技巧,亦能改善其學習成果。

佐藤學強調讓學生「協同學習」,每位參與學習共同體的學生透過一起學習、小組 討論,學習的主體在個人身上,每位學生的課業都有進展的空間。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欲在教學的場域中,應用「學習共同體」的理念,設 計一套符合班上學生學習國文領域的課程設計教學方案,希望藉這個機會,培養 學生聆聽、思考、討論等的習慣,對學生日後的學習,有所助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