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教學想法、設計與內容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課程教學想法、設計與內容

我們的學生,在 3C 產品盛行的世代下,缺乏學習動機、不善於主動探究與表 達、缺乏團隊合作的經驗、不重視思考;現代的老師,以單向知識傳授為主,缺 乏與學生互動、與教師同儕合作、研究課堂教學的精神;現今的學校,習以為常 的以靜制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如此一來,分享表 達、人際關係、團隊合作、主動學習這些重要而關鍵的能力如何得到培養?

現今十二年國教改革之際,在教學現場,除了第一章所述之教學現況背景之 外,希冀在現今不鼓勵體罰、愛的教育實施下,在教學上有所改變,並突破過往 一成不變的傳授方式,改由老師設計學生對話、討論,學生自主自發、願意表達、

溝通、解決的學習情境,實施學習共同體之教學研究,盼能從重視提問、思考、

表達的課堂教學改變,引領學生也能開始重視活動性、反思性及合作性的課堂學

2. 能 用 討 論 的 方

點。

3. 能 用 分 享 的 方 式,體會父母對自 己的期許,並建立 正確的人生觀。

見。

3-1 分享李家同〈祈 禱 詞 〉 的 主 旨 意 涵。

3-2 分享 不 同父 母 對子女不同期許,

並且正向看待之。

綜 2-4-5

綜 3-4-5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設計

(二)課程設計實施學習共同體的理念

本研究之課程設計,一改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實施課堂的學習共同體,希 望在教師和學生學習共同體的交織互動下,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學習,其要把 握的重要理念如下:

1.營造安心的學習環境:尊重學生的言論、包容不同意見與錯誤、鼓勵學生勇 於嘗試,仔細聆聽、平等對待、珍視每一位學生的發言內容。

2.重視鷹架搭建:藉由教師及同儕搭鷹架的方式,讓學生都能有超越既有的能 力與經驗,挑戰自己,引發伸展跳躍的學習。

3.構建學生學習共同體:透過討論、共學、與他人互動溝通的過程,建立伙伴 關係,構築互惠的學習情境。

4.以學生為主體:透過課堂對話,進行探究、合作與表達,將思考的習慣帶入 課堂及日常生活中,進而建構個人內在意義的學習。

三、課程教學內容

本研究以國中國語文領域 101 年翰林版第三冊第一到四課為主要教授的單元,

設計應用學習共同體理念之教學模式,實施教師為研究者,實施班級為研究者任 教之導師班學生,課程教學內容有二部分,其一為應用學習共同體之國語文教學 設計總表,如表 3-2:

表 3-2 應用學習共同體之國語文教學設計總表

上課時間 節數 單元主題 課文題目 學習目標 核心概念 相關概念

稱 教 期 教 數 教 實施教學前訪談 102.08.30-102.09.02 6 節(270 分鐘) 教室

田園之秋選 102.09.01-102.09.07 5 節(225 分鐘) 教室 聲音鐘 102.09.08-102.09.14 5 節(225 分鐘) 教室 愛蓮說 102.09.15-102.09.21 5 節(225 分鐘) 教室 麥帥為子祈禱文 102.09.22-102.09.28 5 節(225 分鐘) 教室 實施教學後訪談 102.09.30-102.10.01 7 節(315 分鐘) 教室 實施問卷 102.10.02 1 節(45 分鐘) 教室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設計

五、研究工具

實施學習共同體教學前,研究者先對研究對象實施「教學前訪談」,以瞭解研 究對象之起點行為及接受程度,其訪談大綱詳如附錄二所示;在進行完兩單元第 一至四課課文教學之後,再進行「教學後訪談」,其訪談大綱詳如附錄五。

在每一課上課前,先發下「認知選擇題」,讓學生先就自己所能判斷的能力填 寫答案,第一課僅填寫第一至四題,第二課僅填寫第五至六題,第三課僅填寫第 七至第十一題,第四課則填寫第十二至十四題;每週五再發下空白卷,交由研究 對象進行下課時間的小組討論,每週六早修進行相同題目的後測,目的在瞭解小 組偕同學習施行在選擇題方面的成效,其內容詳如附錄三。

實施學習共同體四課的教學之後,對每位學生發「學習共同體學生學習問卷」, 以瞭解其參與學習共同體學習實驗前、後之改變,完整問卷設計詳見附錄六,以 下僅示例,如表 3-5 所示。

表 3-5 學習共同體學生學習問卷示例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不喜歡 非常不喜歡

1.你喜歡學習共同體的學 習方式嗎?

2.你覺得學習共同體的學 習方式可以幫助你聽得懂 老師教學、說話的重點。

3.你覺得學習共同體的學 習方式可以幫助你更清楚

地發表。

課堂實施學習共同體的小組討論模式,每一課設計有學習單,例如第一課第 一節課學習單,標示如「學 1-1」,學生先在討論前填寫「自己的答案」,待小組討 論時,再填寫「小組討論後的答案」,學習單內容參考翰林出版社(2012)國中國 語文領域 101 年第三冊,其內容詳如附錄四。

第三節 研究情境與對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