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國際經濟環境的變遷脈動與發展趨勢,牽動我國產業未來發展方向,在全球 產業環境日益變遷下,面對全球化的經貿競爭浪潮、區域經濟的整合及強化,若 無法以科技化、國際化的思維來適時調整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則我國在全球產業 布局與發展上必有所侷限。面對科技整合與研發國際化等供給面趨勢變化,反應 到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方向上,未來需要重視跨領域整合性產業的發展需求與軟實 力條件建構。

一、 國際產業發展環境大趨勢

自 1960 年代起,貿易導向的出口政策為我國重要產業政策主軸;近年來隨 著全球化趨勢下,除了貿易外,資金、人才及技術在跨國間快速移動,加以國際 新市場的出現,均牽動全球產業發展之動向。因此,國際經濟的脈動與趨勢,也 同樣地牽動我國產業未來發展方向;全球貿易金融體系、產業核心競爭力以及人 口社會型態所造成的消費市場變化,對小型開放經濟體的我國而言,在產業政策 上更要強化掌握此間趨勢,方能在全球產業經貿舞台上位列領先之林。故在探討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方向與策略之最初始,有必要首先針對國際環境的變化進行切 要之了解。

(一) 國際環境外部因素 1. 氣候變遷能資源欠缺

地球暖化所造成全球氣候異常現象,正威脅著世界的安全,所引發海水溫度 升高、海平面上升、甚至是國土流失等新型態環境安全問題,使環保及替代能源 議題持續加溫。

隨著生存環境破壞、資源運用殆盡之隱憂,國際能源危機與溫室效應的加劇,

加上中國等新興國家對原物料的強勁需求,而帶動國際原油及原物料價格的大幅 上揚,隨著該等新興經濟的持續快速成長,對國際原油及原物料需求勢將有增無 減,勢必仍將衝擊未來國際能源及原物料市場。

2. 人口結構變化

往 2050 年之路(Dreaming with BRICs: The Path to 2050)」,將巴西(Brazil)、俄 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四國,齊列為至 2050 年間四大深具經 濟發展潛力的國家。自此,新興經濟體逐漸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逐中竄起,對全

(Globe Positioning System;GPS)、各種辨識技術、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

金融服務業推廣「直通交易」(Straight-Through Processing;STP),降低交易過 程中公文傳遞、打電話等非電子化環節;汽車廠商研發的「車載資訊服務」,坐 在車中即可隨時取得外界資訊等。

此外,電子郵件、手機簡訊、KK BOX、網路電視、網路廣播、網路聊天(MSN)、

網路電話(Skype)與行動辦公室(網路下單、Mobile mail)等各式各樣的生活科 技,與新世代青年生活型態與思考模式密不可分。

無論是那一個產業類別,皆試圖透過科技與生活的融合與連結,進行跨領域 科技技術之整合,朝向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以及環保化的方向發展。

6. 科技匯流與整合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

(二) 資源耗用型的生產模式,不利綠色成長

台灣過去製造業與服務業的投資分配不均,且有形與無形資產的投資亦分配 不均,故在追求規模經濟時,常造成資源的耗用與環境的破壞。故未來台灣將透 過培育新興產業以優化結構,並發展軟實力以形塑產業新的比較優勢。

(三) 附加價值創造能力低不利提升所得與生活品質

台灣過去製造業偏重在製程的效率提升,對於關鍵產品與技術仰賴進口,缺 乏品牌與通路,故附加價值較低。未來將透過傳統產業的升級以提升價值、透過 製造服務雙引擎以擴大成長基盤。

三、 台灣產業結構優化策略-三業四化

為掌握發展契機,落實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台灣未來將朝「製造業服務化、

服務業科技化與國際化、傳產業特色化」之「三業四化」產業策略來發展,其內 涵如下:

(一) 製造業服務化:

則將以產品為中心的製造轉為以服務為中心導向的思考模式,製造業者不再 只是單一產品供應者,而是提供一系列滿足客戶需求的服務,透過服務來凸顯產 品差異化,進而增加與客戶間的黏密度,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二) 服務業科技化:

將服務業導入 ICT 能量,以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多的服務數量、更好的消費 環境與服務品質;對消費者而言,透過 ICT 帶來更便利的新消費型態及創造新需 求;對企業而言,應用科技能改善經營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務品質,朝「高 值化服務業」方向來推動。

(三) 服務業國際化:

依據 WTO 服務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對於服務貿易的定義可分為四種模式,即(1)跨境提供服務,如電子商 務、網路銀行;(2)國外消費,如旅遊觀光;(3)商業據點設立,如到國外設立 分店或服務據點;(4)自然人呈現,即本國人到外國去從事服務。因此,我國必 須善加運用資源系統化、服務創新化等策略,並朝「可輸出式服務業」方向來推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

量、效率及成本」上的需求為主。這種以效率作為核心利基的模式,是一種低市 場進入門檻的服務模式,在市場削價競爭下,這種服務的市場附加價值大部分都 會被客戶「無償」取得。

利基性服務化模式

也因此,現行這種低市場進入門檻的模式,就不容易為我國創造新的附加價 值與經濟成長,而是要從價值鏈的角度來檢視,哪些製造業服務化的模式是符合 高知識與技術含量,存在高市場進入門檻的利基性服務化模式。依據中經院陳信 宏研究員從價值鏈比較利益的角度切入,列舉並檢視製造業服務化的模式如下表。

表 1-1.

從表 1-1.,可以歸納出影響製造業服務化幾個關鍵的成功要素:

(一) 具備差異化的核心能耐,做為整個服務化後的核心價值基礎 如果 只是單純的向供應鏈下游,或產品生命週期後端來延伸與跨足服務,這種發展模 式不但可能同質性高,市場進入障礙低,而且除非向下延伸的服務具有相當創新 的內涵與商業模式,否則只會與原本產品形成需求上互補的關係,不具差異化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

價值。因此,透過客製化、衍生性服務、及異業結合,都可以凸顯產品差異化,

進而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如汽車製造商從過去單純賣車到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成立保修據點),甚 至更進一步提供產險服務、租賃服務、中古車銷售服務、融資服務等。

再如,台積電推出開放創新平台,提供多項通過認證的自動化設計工具及第 三方矽智財給客戶,讓客戶可以專注高階設計,其餘皆可在平台中找到需要的服 務,並藉此與客戶在上游 IC 設計時就全程深入合作,創造雙贏。

(二) 服務創新要兼具市場洞見、速度、彈性、與品質穩定服務創新相較 於產品創新,所需要的時程比較短且投資的資本設備較少,主要來自於創意人力 資本的累積與發揮。因此服務創新如果沒有跟產品核心利基形成封閉式系統的整 合,就不容易形成市場進入障礙,此時服務創新的決勝點就在於市場洞見、速度、

彈性與品質穩定等要素,以獲取市場上的先占優勢。

(三) 有良好的管理制度、運籌效率與策略關係人整合能耐如果進一步針 對台灣製造業服務化的特別課題,必須針對既有的製造領域活動,透過良好的管 理制度與運籌整合能耐來同時兼顧彈性與效率。如此不僅能節省企業在製造相關 活動所投注的各項企業資源,專心投入在服務化領域活動,也能整合製造領域相 關的策略關係人,而強化企業推動服務化的縱深。

(四) 內外創新環境的配合基本上製造業服務化的產生,必須是市場上有 此服務的需求,譬如即時供貨服務,過去製造業者是依契約把東西生產出來後售 出,但現在因為市場變動快速,倉儲成本上漲,部分製造業者必需有配合客戶需 要,隨時出貨、甚至立即到貨的服務能耐;最後,企業本身能夠進行某種程度「去 製造化」的基礎下,例如將製造代工部門獨立分割,或將生產製造部門作為獨立 單位來支援企業內部的其他事業組織,接下來攸關一個企業是否能夠專心投注在 服務創新,並且取得實質的成果的關鍵,就在於企業本身的組織與文化是否具備 支持創新的環境。此外,企業內部必須要有空思考,並且有鼓勵思考創新的企業 文化與制度,才能夠源源不絕的從內外部關係人產生創新與創意,以提供服務化 的差異基礎。

效率的平台與供應鏈管理,而開放式資料(Open Data)應用加值產業,亦有助 於台灣中小型製造業者能夠相對有效率的了解與掌握市場脈動,這些支援性服務

門科學引入當地,James Laidlaw Maxwell (馬雅各),於 19 世紀後期到台灣南部 傳教及行醫,是英國長老教會第一位駐台灣宣教師,與馬偕醫師齊名。他創設了 台灣首座西醫院-新樓醫院。

(維基百科馬雅各網頁,201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9%9B%85%E5%90%84) 我國西藥的引進最早是由清末各通商口岸的西藥行傳入而逐漸發展開來。西 元 1884 年,江南製造局翻譯英人著作「Roxle's Manual of Materia Media and Therapeutics」,完成「西藥大成」一書,內容包括藥品化學、金石藥品、草木藥 品、造釀發酵、動物藥品、藥品功能分類、年齡分配藥比例表、毒藥及解毒之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