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習態度之意涵

壹、態度的定義

態度會影響個體的外顯行為,亦是影響個體行動抉擇的內在心理作用,

是具一致性、持久性與習慣性的內在心理反應(黃思芸,2005)。早在 1992 年,學者 Baker 認為態度是瞭解每個成員之社會行為的重要因素,並且他在 2006 年提出態度時每個政策制定者確保政策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可見態度 不僅僅是心理學範疇,它與人們的社會行為無不密切相關。態度研究的不同 產生不同的理論結果,方婷妮(2006)認為認知學派視態度的形成可由內部 和外部因素來瞭解,內部因素為原有的態度和對物件的動機,外部因素為事 物的性質和方法等;S-R 理論學派視態度是一種習慣,其形成必須依賴學習;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態度的形成應該依據性格形成的理論來進行理解。

張春興(1989)視態度為個體對人、對事、對周圍的世界所持有的一種 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的傾向。此種傾向可由個體的外顯行為去推測,但態度 的內涵卻並非單指外顯行為。洪蘭(2001譯)則認為態度是社會化的產物,

系指個體對某些事物、情境和他人的反應,頗受態度的影響,知道一個人對

某些事物有些怎樣的態度,就能預測其行為反應。張春興(2001)視態度為:

「對個人以及周圍世界,憑其認知及好惡所表現的一種具有持久又一致的行 為傾向」。並提出態度包含三個成分:

一、認知成分,指個人對態度客體所持有的信念, 屬於思考或理智的部 分。

二、情感成分,指個人對態度客體好、惡的情緒感覺。

三、意向成分,指個人對態度客體必須有行動表示時,所表露的準備狀態。

但現前各學者、專家對態度的定義所持觀點不盡相同,在此將學者、專 家對於態度的定義歸納整理如下,依表2-4 所示。

由以上學者專家之論述,早期的國外學者認為態度是個人的一種心理傾 向,隨著時代的演變,學者們透過對態度長期研究,不斷修改態度之定義,

認為態度不僅僅是心理傾向,更包含了個人的情感認知,並以此指導個人之 行為。在態度的研究發展過程中,學者丁嘉慰(2008)、黃思芸(2005)、林 俊德(2005)劉永水(2004)、凃佩儀(2011)等學者都認為態度深受個人活 動及其周圍環境的後天影響,而非是個人與生俱來,態度透過人的外顯行為 而被認知。學者黃思芸更認為態度之作用客體不僅是客觀存在的人、事物、

也有可能是抽象的情景。本文旨在探討高職商經科學生之學習態度,根據不 同學者之論斷綜合得出態度是個體內部的認知、情感與行為傾向持久系統,

學歷、經驗之外人格特質的綜合。因此,藉以研究學生對學習活動各方面之 外顯行為,以探測學生對學習之態度。只有深入的瞭解態度,才是化態度為 行動的首要之務。

表 2-4

貳、學習的意涵 一、學習的意涵

人一生中無時無刻不接觸學習的狀態,學習行為替人類帶來文明、也充 實人類生命的內涵與價值;Brandt (1987)曾經提出把學習劃分為六項基本假 定:

(一)學習目的之導向

(二)學習是連接新知識與舊知識之橋樑 (三)學習可促進知識的融會貫通

(四)學習是種策略 (五)學習是階段性狀態

(六)學習不斷受到個人發展影響。

由此可見學習是發揮主觀人為的。教育活動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存在因 素為學習,該因素直接決定了教育的成功與否(杜成憲,1993)。單繩武(1978)

認為學習活動中的主角是學生,教師是傳播知識的媒介,學校是為了便利教 師教學與學生學習而設立的特別環境,其主要功能,在使學生有效的進行各 種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成為一位優秀的人力資源,豐富其生活情趣,提升生 活品質是職業教育的首要目標(張添洲,2000),教導學生將所學與日常生 活做結合,養成一種良好行為慣性和態度,才能同時達到知識的獲得及技能 的學習之目的。由此可知,「學習」在學校中是相當重要的核心課題。

二、學習理論

長久以來,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無不致力於研究如何改善學習的問題,

並根據研究的結果,發展了許多學習理論;一般而言,學習理論的探討,主 要可分為行為主義、認知心理、人本主義及社會學習等四類派別,分別敍述 如下: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學派以心理學家的主張為中心思想,對學習強調以「聯結歷 程」(associative process) 來解釋學習歷程,認為學習是刺激制約與行動反應 之間建立一種新聯結或新關係的歷程(廖佳紅,2004),強調學習的持久與 習慣。亦即,本來並不能引起個體產生某種反應的刺激,如果經由練習或訓

練等的經驗,終能引起該種反應,可將學習定義為一種「經由練習而改變行 為的歷程」。因此,「學習」系指刺激-反應之間的連結強化反應(邱佳椿,

2003)。 整理許定邦(2002)、邱佳椿(2003)和廖佳紅(2004)等論文,發 現行為主義學派的敘述分別為:

1、古典制約學習,以巴夫洛夫 (Pavlov) 為代表,其主要學習原則有增 強、消弱、類化及辨別。

2、聯結論,以桑代克 (Thorndike) 為代表,主觀學習是經由嘗試與錯 誤、或選擇與聯結的歷程,桑代克亦提出學習三定律,分別為(1)練 習律 (law of exercise):反復練習所教過的教材;(2)準備律 (law of readiness):指個體身心都有準備時,學習才會發生 ;(3)效果律 (law of effect):學習後給予適當的鼓勵;個體在上述的情境之下,有較 佳的學習效果。

3、操作制約學習:以斯肯納 (Skinner) 為主,這是一種以外界刺激的 控制達到個體學習的方式,其過程著重與刺激的操弄,以塑造個體 新的行為模式,最典型的實驗是以白鼠壓杠杆來達到學習的增強。

基此,行為主義學習論重視學習時必須要瞭解個體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要有引發學習的動機,經由必要的反覆練習,建立其學習反應,並從中獲得 學習的回饋與經驗,促使學習成效獲得較佳的效果。

(二)認知心理學習理論

認知心理學派主張個體的行為是因目的而產生的,個體對環境中事物的 瞭解、認識、辨別、理解等,視為學習的必要條件,而學習歷程是達到目的手 段。亦即利用已有的認知結構去認識、辨別,以至理解各刺激之間的關係,增 加自己的經驗,從而改變自己的認知結構。

(三)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者主張人類學習的動機,來自於學者本身的內在需求,學 習的歷程與目的為完成自我實現的過程(張志銨,2002),學習是一種自我 概念的變化。其主要論點是:

1、注重人類的意識經驗。

2、積極的人生觀:以個人主觀的經驗,來建立經驗的或抽象的知識,

並以個人成長設法讓自己不斷向上求進步,臻而達到完美的境界(李 永吟,2001;陳李綢,1998)。

(四)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派認為學習必須透過觀察與模仿,須靠經驗的累積方能達成學 習的效果(張志銨,2002)。社會學習論的創始人 Bandura 提出觀察模仿學 習理論,著重身教重於言傳的觀念,亦即單只有環境因素並不能影響個人的 學習行為,除了環境的因素之外,個人對環境中人、事、物的看法更是學習 行為的重要因素。經由這一系列的社會學習,會讓個人自我中心意識的反應 減少,而讓社會行為逐漸增加。這些社會化的過程是在社會交互作用中進行,

個人經由增強、模仿、認同等學習方式,吸收經驗來建立個人的行為模式。

無論是哪一種學派的理論或主張,學習者仍因自己的信念而起,採用最 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執行學習。教學者在平常教導當中,去引導學習者正確的 學習態度,成為達到學習的目標。因此,不同的學派對學習之理論,強調與 重視的因素雖有所別,但均有其實質的意義與價值,此種學習是向度和多方 位的補強行為。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更注重學習之情景刺激與 互動,前者透過反覆練習,加強刺激來建立學習聯結機制;後者強調個人之 模仿觀察,以建立個人行為模式。而個人主義學習理論和認知心理學習理論 則更加強調個體的學習動機以及目的,其中認知心理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主 動構建知識的歷程,而個人主義學習理論則強調學習是自我概念的變化。綜 觀臺灣之社會背景,高職學生學習不僅在於自我提升的內在需求,也在於先 進社會發展之因,透過學校的教學安排,建立相關的情境刺激,經由不斷複 習課程、實踐技能等重複行為,建立個人的行為模式。

参、學習態度

當態度指涉學習時,學者持有廣泛的觀點,不宜局限在學習者本身的 表現、或學校環境的變數,應將學生家庭、文化背景、學校課程和教育價值 納入探討(王福林,1990)。因此廣義的學習態度,它不僅包含學生的學習 方法、動機、行為,還應包含學生在學習過程,對學習環境所表現出的行為。

因為學習不只是個人本身的內在思考與表現,學習還涉及實際情境所引發的

的態度和價值(鄭耀嬋,2004)。國內外學者對態度的詮釋多元,「如學習 態度系指有關學習方法、習慣等學習事項的準備狀態或行為,包括閱讀、筆 記、摘要、記憶、預習、解決問題、利用時間等要件」(王玉屏,1981)。

洪寶蓮(1987)認為學習態度是學習者對學習事物的內容,所持正向或反向 的情感、評價,及贊成或反對的行動傾向。柯正峰(1989)認為學習態度是 準備行動的心理狀態或行為傾向,亦是一 種具有結構與組織的複雜認知體 系,其組成包括情感、認知、行為三成份,態度的客體是指涉及學習事物,

洪寶蓮(1987)認為學習態度是學習者對學習事物的內容,所持正向或反向 的情感、評價,及贊成或反對的行動傾向。柯正峰(1989)認為學習態度是 準備行動的心理狀態或行為傾向,亦是一 種具有結構與組織的複雜認知體 系,其組成包括情感、認知、行為三成份,態度的客體是指涉及學習事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