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現今的企業,在全球性激烈環境競爭下,面對挑戰與變革,常常顯得左支右 絀,倉皇失措。昔日的企業巨人也英華盡失,因為無法適應現狀而雄風不再。新 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在經濟上的重要性,已凌駕土地、機器設備而成為 一項創造利潤的新資本。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運用模式,直接建立在知識 與資訊的激發、擴散和應用上,創造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與效率,將凌駕於土 地、資金等傳統生產要素之上,成為支持經濟不斷發展的動力(李芳齡,2001);

而知識的創造者「人才」,此時就顯得非常重要。

從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海嘯之中,世界各國政府似乎沒有得到教訓,進而 十年後於2008年又發生更可怕的金融海嘯,在發生金融海嘯逾一年後,2009年7、

8月台灣的失業率已超過6%,失業人數逾66萬人,這已是台灣有相關統計以來的 最高紀錄(行政院主計處,2009)。此次台灣身處在金融海嘯之中,因業務緊縮或 關廠歇業而失業的人數,增加的幅度與速度為歷年之最,從實際統計資料可得 知,季節調整後失業率,從97年下半年到98年上半年有明顯增加,這正是金融海 嘯所造成的結果。

台灣的金融產業一直有『金飯碗』的暱稱,在這樣的產業環境與社會認知下,

金融產業一直是追求高薪與高穩定性的受薪階級,在職場選擇時,列為主要優先 考量的產業。因此,在金融產業任職的大部分員工,多數認知公司不會主動裁員,

在職場生涯規劃中,於金融業任職多有比較長久、甚至任職到退休的打算。而在 2008 年開始的這波金融海嘯,全球的金融產業當然深陷在海嘯的核心之中而損 失慘重,其影響層面之廣,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新局面;即使對金融商品操作 相對保守的台灣金融產業,在這次風暴中所受到的損失相對於國際金融同業的損 失來說相對輕微,但在後續連鎖效應引發的全球經濟大衰退中,營收與獲利面對 到空前急劇的萎縮,各金融企業也罕見的執行成本控制,其中最能立竿見影且立 即被採用的即是人力精簡。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茲(Schultz, 1960)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人力投資」學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指出美國生產力增加如此快速,除了靠資本外,人力投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是主 要因素之一,致而使世界各國實際了解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在九○年代的全球經 濟繁榮中,人力資源是公司和國家的競爭要素。Reich(1991)指出美國真正競爭力 來源,不是經濟,而是人才。

台灣過去三十年來經濟發展的輝煌成就,其成功因素,除了政治、社會、文 化等背景的積極努力外,最重要的還是由於我們擁有優良的人力資源,在每一個 不同階段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有效地運用人力政策,發揮了高度配合與適應的效 果(黃英忠,1996)。Byars and Rue(2000)指出人力資源是組織內最大的投資;

Carnevale(1983)認為人力資源與自然資源不同,它是永不衰竭的,同時其將逐漸 的取代其他資源,主宰著經濟的發展。

現代企業處於多變的經營環境中,無不極力於提昇自我的競爭力;透過企業 與顧客之間的外部行銷(external marketing)、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內部行銷(internal marketing)、員工與顧客之間的互動行銷(interactive marketing)來確保內部員工 之組織承諾及外部顧客之滿意,以提高企業之獲利與競爭力(Gronroos, 1984)。成 功的外部行銷及互動行銷,有賴於成功的內部行銷。多位學者皆認為內部行銷是 外部行銷的先決條件(Money and Foreman, 1996)。諸多學者的論點再再的強調了 員工的重要性,但是在這一史無前例的金融大海嘯之下,金融業面臨危急存亡之 秋而不得不採取人力精簡的成本控制時,其所要處理及面對的是企業最重要的資 產-員工,其所採取的人力精簡方式是否合宜妥適,兼顧了被精簡的人力及留任 的員工,成了決策者最重要的課題。

學者研究皆指出採取人力精簡會影響到留任員工的工作滿足。「工作滿足」

指的是從工作經驗中產生的積極情緒,包括工作中的各項構面,如工作的多變 性、工作特性、回饋、同仁相處氣氛、工作機會等(Ghiselli et al., 2001);「工作滿 足」是員工在比較實際與期望結果後,對工作產生的情感性反應(Cranny et al., 1992)。唯有公司提供了基本薪資、工作安全、對其工作能力及技術的肯定、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作上實現自我潛力,最後留任員工可以發揮自己的才華,願意並且能夠面對更強 的挑戰。

人力資源是如此的重要,要如何的規劃運用呢?著名企業家許文龍與施振榮 皆認為:好的企業文化奠基於良好的待遇,好的待遇是增強員工「組織承諾」的 最佳不二法門。「組織承諾」一直是管理學者所關心的主題,「組織承諾」是個人 內化之規範力,使個人的行為配合組織目標與利益;「組織承諾」是一種對組織 情感性的依附,和是否離開組織的一種成本認知,也是一種留在組織的義務 (Meyer and Allen , 1991);「組織承諾」是個人對公司的貢獻度與忠誠度、及努力 完成工作進而充實自己並且以能留在公司為榮的程度(江若嵐,2005)。企業的人 力精簡會傷害了員工(包括被裁退者與留任者),使員工的不安全感增加、對公司 失去信任、士氣低落、工作滿足降低、組織承諾降低、對未來可能遭受裁撤感到 憂慮、對管理階層有所猜忌,並且可能因此而離職他去。

Mowday(1982)認為工作滿足和組織承諾的不同有二,一為工作滿足為個人 對工作或工作某些構面之情感反應,而組織承諾則是個人對組織之整體反應;二 為工作滿足易受工作場合每日所發生之事件影響,相形之下,組織承諾則比工作 滿足要穩定得多。工作滿足和組織承諾在組織行為的研究中,皆是被廣泛討論與 重視的議題,而學者研究證實了人力精簡會影響到留任員工的工作滿足與組織承 諾;然而面對這許多資深金融從業人員皆認為是百年僅見的金融大海嘯,台灣的 金融業,在這立即巨大海嘯的浪頭下,仍不得不採取了人力精簡來因應這猛烈的 經濟危機。

以往大家所認知的銀行業是金飯碗,相對於其他產業,台灣的金融業員工對 於職場的裁員風險有較低的危機意識,因此,在 2008 年這波金融海嘯遍及大部 份金融業而所採取的大規模人力精簡,對於台灣的金融業員工,相對於其他產業 的員工會有更大適應上的困難與情緒上的不知所措,在這非常的時期,企業決策 者更應該有前瞻性的想法和作為,才能帶領員工走出這個危機。

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上來看,裁員造就不安的工作氣氛,對於員工的生產力、

流動率與未來招募員工的吸引力來說,會有相對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台灣的金融 業,過去一直以高穩定性與高薪資報酬來吸引優秀的人才投入此領域,並藉由錄 取率極低的考試篩選菁英人才。而此次的金融海嘯,會不會讓現職的員工對於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身處的職場有了不同的認知與生涯規畫?之後的社會新鮮人對此職場工作的評 價亦有何變化?英特爾前總裁 Grove 說「愈壞的消息,應該用愈多的力氣溝通它」

(Greaver, 1999)。面臨金融海嘯的金融業,在此非常時刻執行人力精簡更要謹慎 為之,才能避免負面效應並留住好人才。

針對以上諸問題,本研究藉由此波金融海嘯之危機事件,去探討各金融業 採取了人力精簡策略後,對留任員工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所造成的影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