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的發達,讓我國之工業快速成長。近年來各國 之汽車工業蓬勃發展,我國也不例外。我國在汽車需求的市場上包括車輛 零件的生產、製造;車輛的銷售、買賣;車輛的保養、維修...等,尤 其在車輛之保養維修上,更需要有這方面專業的技術人才來擔綱。一直以 來職業學校是培育基層技術人員的重要教育場所,而在技職教育體系中,

實用的操作技術一直是教學的重心(邱年鴻,2004)。依據「職業學校法」

第一條規定:「職業學校,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以教 授青年職業智能,培養職業道德,養成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為宗旨。」(教 育部,2004)。其目的皆務使職業學校學生畢業後,能成為各行業基層人 才,勝任各種工作的要求(陳文亮、陳姿樺,2008)。為達成此目標,故職 業學校教育必須著重於實作與技能之學習,並且讓學生將理論基礎與實務 經驗相結合,也就是技職教育一直所強調的「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教 育目標(陳文亮、陳姿樺,2008;張自成,2009)。

現階段之高中職學生對於技能之學習,不外乎是想習得「一技之長」。 各校師長無不希望利用在學的三年時間,傳授學生專業的知識及技能,建 立學生正確之職業態度及職場倫理,以期將來畢業後投入職場工作,能夠

使學生具有承擔職業的技術能力(邱年鴻,2004;林汝峰,2009)。由此可 知,如何提升學校教師對於技能教學的重視及學生對於技能學習的接受就 顯得格外重要了。高職學生學習技能,是對未來的職業做準備。因此,高 職教育應以「技能」為重點,以配合投入職場就業為教育的終極目標;所 以,高職一向最注重的就是技術能力的養成,是故,莫不以各種訓練方法 來訓練學生熟練各項技術能力之操作,以達到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邱年 鴻,2004)。

技術為工業升級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為了促進技術的培養與提 升,參與技能競賽是可行的方法之一(錢家興,2003)。許多相關文獻皆指 出,技能競賽的目的在倡導技能價值觀念,激勵職業教育及職業訓練,並 以競賽的方式鼓勵青年人提高技能學習的興趣,讓彼此間有互相觀摩、切 磋與交流的機會(何建霖,2009;邱年鴻,2004;林汝峰,2009;張自成,

2009;許良仲,2010;曾璽佳,2008;錢家興,2003)。另外,邱年鴻(2004) 更指出,在競賽中從各單位選手所運用的工具、設備及工作方法上,吸收 他人優點,提升個人技能層次,間接影響校內其他學生對該科技能學習的 興趣,提高學校整體技能水準。並藉此瞭解各職業教育單位,技能教學是 否真正有效落實。職業學校應配合推動技藝競賽以增進教學效果,藉此落 實、加速推動技藝競賽之發展,並引導學生對實用技能學習的興趣,以奠 定自己的職業技術能力,使職業學校教育目標能具體落實,同時,也讓產 業界藉由競賽對職業學校所培育之基層技術人力的實況,有更深入的了解 (陳文亮、陳姿樺,2008)。

黃璿芳(2010)認為,以目前多元入學的方式,在99學年度四技二專各 入學管道分別有推薦甄選、技優保送、技優甄審、日間部聯合登記分發、

科技校院辦理高職繁星計畫聯合推薦甄選、四技進修部二專夜間部聯合登 記分發,各校單獨招生等七種管道。其中技優保送入學、技優甄審入學及 科技校院辦理高職繁星計畫聯合推薦甄選等三種管道,適用對象為技藝競 賽優良學生,而在推薦甄選方面,對技優學生亦有加分之效果。李靜沂

(2010)表示,取得甄審及保送資格,使得技藝優良的學生未來可經由此管 道進入更高學府就讀,對學生來說更是一大誘因;對學校來說,則是教學 成果的展現。因此,透過技藝競賽可以讓各校學生有同臺競技的機會,更 可讓技藝表現優良的學生,可以藉由競賽機會獲得拔擢,同時對於學生的 升學進路能給予協助與幫助的功能(黃璿芳,2010)。

貳、研究動機

隨著每年工業類科學生技藝競賽之舉辦,統計96學年度~100學年度之 參賽人數,如表1-1所示。發現從97學年度之後參賽人數每年皆增加,至 100學年度共增加了109人。由此可看出,各職業學校對技藝競賽之重視程 度。由於研究者任教於職業學校汽車科,對於每年舉辦之工業類科學生技 藝競賽,在選手訓練部分皆有參與,於是希望藉此能統整、歸納出「汽車 修護」職種,經常使用的訓練策略以提供指導老師在訓練選手之用。而邱 年鴻(2004)認為,有效的技能訓練,除了環境與設備之外,最重要的是要 有一套周密的訓練計劃以及善用訓練策略之指導老師。

表 1-1

96~100 學年度各職種參賽人數

編號 職種 96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 100 年 1 應用設計 27 29 33 36 38 2 冷凍空調 23 23 22 25 24 3 電腦輔助機械製圖 47 49 52 52 54 4 機械製圖 30 34 35 39 39 5 電腦軟體設計 43 45 44 54 58 6 電腦修護 70 75 83 89 94 7 化驗 24 25 23 23 23 8 工業電子 49 52 52 53 56 9 數位電子 48 57 67 67 75 10 工業配線 63 61 69 66 70 11 室內配線 54 54 61 64 62 12 汽車修護 66 71 69 70 73 13 鉗工 67 58 65 65 61

(續下頁)

編號 職種 96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 100 年 14 車床 75 69 70 69 75 15 建築製圖 25 19 22 27 24 16 板金 13 13 14 14 14 17 建築 19 16 19 20 18 18 室內空間設計 48 33 27 23 21 19 鑄造 15 12 13 12 14 20 模具 32 30 41 45 40 21 圖文傳播 24 29 24 21 20 22 測量 52 54 44 46 50 23 機電整合 40 42 46 54 54 24 飛機修護 12 10 8 14 12 總計 966 960 1003 1048 1069 資料來源:修改自海山高工(2011)。100 學年度工業類科學生技藝 競賽大會手冊(頁 39)。新北市:國立海山高工。

『汽車』是一門整合性的科學,包含了電腦、電子、機械...等專 門的領域,故可以說是集眾多大成於一身。在這樣先進的科學技術再伴隨 著每年技藝競賽技術不斷提升之情形下,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學生參加競賽 以及學校教師如何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利用學校教學設備與資源達到選 手訓練的成效,並且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最佳的成績,是研究者所感到 興趣的。

就研究觀點來分析參賽者所經歷的整體過程,研究者認為競賽與考試 競爭十分雷同,可以把有關的因素列入考慮。茲以「人」及「設備」兩方 面來做探討:(一)在「人」的方面,指的是指導老師與參賽學生。指導老 師負責整個從訓練到實際參賽的過程,由於長時間的訓練再加上對於學生 的期望,會讓學生處於精神狀態緊繃的狀況,這樣會造成學生在心理上的 壓力(夏海洵,2011)。以及參賽學生之個人特質、臨場反應、專業知識、

實作技能、抗壓能力、投入程度、學習動機及焦慮程度等因素;(二)「設 備」方面,包括機器設備、儀器工具、訓練方式等因素。其中又以學生個 人特質、臨場反應、抗壓能力、焦慮程度...等,這些為在整個競賽過

程中最會牽涉到的因素(李景峰、洪翊軒、巫文德、胡曉珍,2011)。因此 各校在對選手的訓練策略上是否會造成競賽成績的影響是值得研究的主 題。

基於上述之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主要以文獻探討之資料經由整理歸納 後,配合技藝競賽教學的相關理論,並依此發展成問卷,以問卷調查方式 來進行技藝競賽選手的各項訓練策略對技藝競賽成績之影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