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訓練策略之理論基礎

教學方法(teaching method)是依照不同的認知、技能、情意等學習領域 所安排的教學順序以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張添洲,2000)。根據張添洲(2000) 與黃光雄(1999)指出,認知領域教學法有講述教學法、啟發教學法、發現教 學法、單元教學法、問答教學法等;技能領域教學法有示範教學法、教練法、

精熟教學法、協同教學法、問題解決教學法等;情意領域教學法有合作學習 教學法、編序教學法、視聽教學法等。指導老師在進行選手的訓練時,將上 述之教學方法加以調整、配合,最後統整出適合「汽車修護」職種選手的專 業能力訓練策略。

壹、認知領域教學方法與策略

在認知領域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常用的為講述教學法,是最早被採用的 教學方法之一。其他像是啟發教學法、發現教學法、單元教學法、問答教學 法、問題教學法等,亦是普遍使用的教學方法。

一、講述教學法

黃光雄(1999)指出,過去的教學,之所以會以講述法為主,試究其 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中國早期缺乏書籍,在北宋之前由於印刷術及造紙 均不發達,故書籍的製作甚為困難,於是教師利用誦讀或講述內容的方 式,學生就做筆記抄錄,而成為教學的主要方式。二是因為缺乏輔助教 具。過去的教師一方面因為缺乏使用教具的觀念,一方面是科技水準的 限制,以至於教師只會也只能透過聲音(聽覺)這一項管道來傳遞教育的 內容(即訊息),而無法擴及其他管道。今日拜科技文明所賜,教師已可 大量使用教學輔助器材,但這種歷史悠久的教學方法,卻未被時代所遺 棄;反而是在今天,無論中外,講述法仍是最常採用的教學方法之一,

由各家學者的評論可歸納出三項主要的理由:

(一)方便。講述法的使用,不受時空的限制,教師在任何時間、任何 場地均能使用此法,因此十分便利。

(二)經濟。此法除了不受時空限制外,不需要太多或甚至任何輔助器 材,因此從經費觀點而言,是十分經濟的。

(三)省時。對於有教學進度壓力的教師而言,無疑的講述法是較能切 合實際需要的方法,因此若改用討論法、問答法等其他方式,勢 必會趕不上進度,這正是當前多數教師仍採用此法的主要原因之 一。

二、啟發教學法

啟發教學是以學生的學習經驗為基礎,由教師提出各種問題,使學 生們運用思考以分析、批評、推理、判斷、歸納、統合、解決問題,期 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以增進學生的學習經驗,激發靈活的思想、知 識與技能。是故,啟發教學法注重學生的思想啟發,讓學生自己找尋解 答。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啟發式教育思想,不僅重視 學生的思想,而且注意誘導學生自動的思想。由於學生本身已具有思考 能力及推理能力,因未充分利用,所以能力未顯也未精,教學時應刺激 學生思考及推理(張添洲,2000)。

啟發教學法利用五個步驟來實施:

(一)預備。由教師充分準備教學之教材,於上課時引起學生之動機,

利用問答方式使學生回憶過去的經驗,為學習新教材做準備。

(二)提示。教師將準備好的教材,依其計畫邏輯的向學生講解,講述 給學生聽,或提供學生們觀察。

(三)比較。使用問答、討論方式,將教材前後加以聯絡、貫穿、比較,

以尋找彼此間關係。學生將提示的教材加以有效的分析、說明,

再與舊有的學習經驗相互比較,分類而排列,求其異同處。

(四)總括。教師將教材加以歸納、分析、比較的結果,綜合而成結論

或原則。

(五)應用。提供作業,使學生將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應用到各種事 實上,以加深學習印象。

三、發現教學法

發現教學法由布魯納(J.S. Bruner)所倡導,主張實際教學情境中,教 師應安排有利於學生發現各種結構、事理的情境,並且讓學生自己去發 現有價值的結構、事理、原則。鼓勵學生們自我操作、探究、比較、尋 找問題,甚至運用直覺思考、捷徑、策略等,以發現所隱含的重要事實 結構。此種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活動為中心,重視學習過 程之訓練,由學生自動去發現問題,探究解決問題,而培養學生的基本 科學概念、科學方法及科學態度(張添洲,2000)。

張添洲(2000)與黃光雄(1999)指出,發現教學法的過程為:

(一)發現問題。教師依預定的教材提示問題,使學生思考,以引起研 究的動機。

(二)把握問題。發現問題後,最好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集體思考,

因集思廣益能擴大視野,可以提高問題意識。

(三)進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儘量接受學生提出的各種假設,

鼓勵學生作自由思考及探究,學生可以考查相關的文獻、資料、

典故,以瞭解類似的問題和解決途徑。

(四)驗證工作。教師使用發問的技巧或共同討論,引導學生以所獲得 的資料驗證前面所提出的假設,假設經過驗證之後,成為通則,

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通則應用於其他的生活情境。

(五)提出報告。驗證工作結束後,學生便要將探討的資料加以整理,

提出結論與報告。有些小的發現,可引發更大的發現。若是沒有 發現,也要客觀的檢討,尋找其原因。

四、單元教學法

單元教學係指使用單元的教材,指導學生學習,使學習活動成為完 整的作業單元,用以矯正偏重零碎知識與技能教學的弊端,並且期盼學 生從「做中學習」,以免偏重記憶文字、符號教材,而能學習完整的知 識與技能(張添洲,2000)。單元為以問題為中心之一系列的學習活動,

是現代課程的基本單元,步驟為:

(一)準備。由教師依據各種原則選定研究問題。

(二)發韌或創始。由教師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

(三)發展。由師生共同計畫各種活動,並執行。學生可以各盡所能,

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四)結論。由學生利用各種活動,發表其學習結果。方式有口頭報告、

研習、展示、表演、出版等。

(五)評估檢討。由教師或由師生共同考查學習結果,或實施口頭報告,

或舉行書面考試。

五、問答教學法

問答在教學上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方法。此種方法通常仍係以教 師為中心,由教師有計畫的提出各種問題,令學生作答,而後由學生及 教師共同訂正或補充之。問答法依採用的時機及目的之不同可分為:教 授性的問答法、複習性的問答法、試驗性的問答法。

(一)教授性的問答法:即以發問誘導學生若明若昧之思想,以達教育 者預定之目的。

(二)複習性的問答法:由發問以分解學生舊有之思想,使之重複湧現 意識,以促進其類化作用。

(三)試驗性的問答法:其目的為考查學生舊有知識之程度,以決定新 教學之方向,並為考查學生對於新教材之理解程度,以觀教師自 身教學方法之優劣良猷,並做為改進教學之根據。

問答法最主要目標,在於培訓學生的思考邏輯,增進學習的類化作 用,並考查學生學習的結果,增進教師對學生的瞭解。若教師於教學時 因不善發問,會影響發問的功能。發問的技巧應該:1、態度自然。2、

先發問後指名。3、留下思考時間。4、普遍指名。5、任意指名。6、不 複述問題。7、向不注意者發問。8、不暗示答案。9、注意傾聽。10、

不中途協助。11、不複述答語。12、允許其他學生作答。13、補充答案。

問答法也包括學生向教師發問,所以教師平時就應鼓勵學生提問,允許 學生質疑討論,且宜指導學生發問的禮貌。萬一學生所提問題教師不能 立即回答時,可試令其他學生作答,或聲明下次查明答案滿不能欺騙、

說謊,甚至顛倒是非(張添洲,2000)。

綜合上述可知,認知教學的功能或要素,主要是用在組織良好,結構嚴 謹的資料,其所能應用的領域較有限。並且能夠依據學生在個人特質的差異 上來做修正,例如,學習較緩慢的學生,要提供較多的複習,較少的呈現,

較多的指導練習,較少的獨立學習;學習反應較快的學生,則要提供較少的 複習,較多的呈現,較少的指導學習,較多的獨立學習。是故,當教師教學 較有系統,而學生學習效果較有改進時,則學生對其自身及學校會較具有正 面積極的態度。

貳、技能領域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在技能教學上常運用的教學法為練習教學法,也有不少的教學方法運用 在技能學習上,例如示範教學法、教練法、精熟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及 問題解決教學法等。

技能學習的要領是,先瞭解技能學習的內容、工作步驟、注意事項、終 點行為等,並檢視是否具備學習該項技能的條件。在清楚瞭解教師的說明與 示範後,進行操作,操作過程中先求正確;經由反覆練習,在不妨礙正確的

才是完整的技能學習過程(邱年鴻,2004)。

一、示範教學法

示範是一種視覺重於聽覺的教學方法。教師以實際執行一套程序或 一連串的動作,使學生瞭解教學上的現象或原理。它通常包含有行動、

程序、技巧和知識,並且以各種設備和助教做適當的配合。運用示範教 學法,教師可以教學過程中具體解釋一項操作或實驗的各項步驟,學生 也可以利用兩種以上的感官從事學習活動(張添洲,2000)。

利用示範教學法可以提供學生最直接且第一手的觀察學習與多元 的學習經驗,包括告知、聆聽、列舉、討論、詢問、澄清、舉例及操作 等。由於具有多項溝通的功能,能夠適合於能力差異較大的學生群體。

不過為了確保教學的成效,教師在使用上需注意示範過程中,如果沒有 示範正確動作,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危險;示範動作避免過於眼花撩亂,

而使學生達不到既定的目標(張添洲,2000)。

而使學生達不到既定的目標(張添洲,200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