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多元文化教育是要教導所有學生,不論其性別、種族、宗教、民族、社經地位或 特殊性去認識社會上各種文化,包含學生自身所屬及相關的微型文化,和具有普遍性 且為各族群共有的國家巨型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必須協助學生學習在國家巨型文化中 生存所需的知識、技能與態度,也要教導學生在自己所屬微型文化和其他微型文化生 存所需的能力(黃政傑,1994)。

因此,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必須與學生的學習結合,並且包含在學校教育的所 有層面中,改變學生種族歧視與偏見的基本教育,強調社會正義與批判取向的學習,

藉由觀念的改變,進一步去影響學生本身所表現出的行為與社會取向的行動,國外學 者 Tiedt & Tiedt(1999)從地理學的角度去定義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引導我們 研究其他國家的文化,建立地球村的概念,葉桂伶(2006)指出這與我們九年一貫課程 中所強調的「文化學習與國際視野」基本能力有著相同的內涵,表示在我們的九年一 貫課程中已經具備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並且將其做為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因此可以 看出多元文化教育是現今台灣社會所必須實施的重要概念。

國內關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主要是針對教師對於多元文化教育的態度與素養 進行研究(張家蓉,2000;張麗質,2008;蔡立華,2008;林慧玲,2010;李美秀,

2011;余明仁,2012),發現大多數教師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的素養,但是在教師族群 對多元文化教育素養影響時,卻出現研究結果上的不同,張家蓉(2000)、張麗質 (2008)、蔡立華(2008)、李美秀(2010)皆發現原住民籍教師對於多元文化教育的認知高 於其他族群;而林慧玲(2010)研究新北市公立幼稚園教師時,教師的族群對於多元文 化教育素養沒有顯著差異,而在學生部份發現,原住民小學學童在整體多元文化態度 上比其他漢人族群積極(胡珮玟,2002)。

2

從上述研究中可以發現,對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大部份在探討教師的多元文化 教育素養,以學生為對象的研究很少;除此之外,不同族群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素養 有否顯著差異出現了出現研究結果的分岐;在學生部份,則以國小學生研究為多,對 於國中生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便針對較少的國中生為對象進行研究,並且進行族 群之間的差異比較。

1980年代以來,原住民正名運動1興起,民國94年6月憲法增修條文2將山地同胞 的稱呼正名為原住民後,原住民的議題逐漸的受到重視,政府成立了原住民委員會3, 掌管原住民的相關事務為他們發聲。不僅如此,也成立了原住民電視台4,以原住民 的語言介紹原住民自身文化或是進行族語教學等等,不僅可以加深原住民本身對於其 族群的認同,也可以讓其他的族群藉由觀看節目獲取關於原住民族的知識及瞭解各個 族群的特殊文化內容,消除以往對於原住民的既有刻板印象。在國內,對於原住民的 研究主題多以族群認同為主,不同年級、父母身分、族別、性別會影響族群認同;另 外,正向的族群互動經驗會有較好的族群認同(李芳菁,2010;許少平,2009),但是 其他的研究者表示年級與性別不會影響族群認同(許文忠,1998;李春慧,2004),對 於族群認同的要素研究結果有所分歧,但是這些研究沒有探討其他族群對原住民文化 的了解與接觸互動,因此讓研究者想要進行這部份的研究。

1 原住民正名運動分成三個部份,一為原住民族正名,二為恢復傳統姓名,三為恢復部落山川傳統名 稱。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168,檢索日期 2012/10/20。

2 民國 94 年 6 月 10 日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中提到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 民族語言及文化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A0000002&FLNO=10,檢索日期 2013/02/20。

3 原住民委員會,全名為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成立於 1996 年,掌管原住民相關事務

4 原住民電視台,2005 年 7 月 1 日開播,為全天候以原住民為主題的電視頻道

另外,從 1990 年代以來,受到政策的影響,中國大陸、東南亞各國人口進入台 灣,外籍配偶的比例大幅度增加5,使台灣更具文化多樣性。99 年底外籍配偶人數包 含大陸港澳地區為 444216 人,不含大陸港澳人數為 146979 人;100 年底包含大陸港 澳人數為 459390 人,增加 15174 人,不包含大陸港澳地區人數為 150855 人,較前一 年增加 3876 人;至 101 年 11 月最新的統計資料包含大陸港澳地區人數為 472048 人,

比 100 年增加 12658 人,不含大陸港澳地區人數為 153658 人,增加 2803 人,也因為 如此,在學校中出現了許多「新台灣之子」6,使得台灣的族群更加多元,文化差異 產生不同的民情風俗,產生文化之間的衝突(林秋月,2000),歧視或者是偏見很可能 充斥於我們的社會中(蔡榮貴、黃月純,2004;魏麗敏,2008)。

新住民相關研究近年來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是主要是以新移民的女性為研究 對象,探討新移民女性來台灣的生活適應問題與文化語言挑戰(林秋月,2000;魏麗 敏,2008)。另外,則是新移民子女的生活與學校適應問題,研究指出新移民子女的 學業成績通常較為低落(許殷誠,2005;魏麗敏,2008)。對於新住民子女的認知態度 研究數量較少,僅有黃靖茹(2009)探討課程實施對於新住民的族群態度影響,指出與 新移民子女同班的學生在課程實施後對於族群行為態度傾向正面影響。

由上述可知,目前的研究都只是就單一族群討論,並且研究主題並不是針對多元 化教育這個面向,而是以認同或是適應問題為主,對於本研究之研究主題著墨較少,

僅有少數幾篇論文,因此,本研究將多元文化教育與學生不同族群做結合,探討三個 族群對於族群文化認知學習的差異性為何。

5內政部出入境移民署網站統計資料

http://www.immigration.gov.tw/lp.asp?ctNode=29699&CtUnit=16434&BaseDSD=7&mp=1,檢索日期 2012/11/05

6指游錫堃在教育發展會議上所使用之定義,限於外籍配偶所生的孩子,美其名為「新台灣之子」(鄭 崇趁,2005)。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8/48-27.htm,檢索日期 2013/02/18

4

貳、研究動機

研究者先前在新北市某國中教書,該學校每個學期都舉辦多元文化教育的活動,

研究者詢問學校資深教師下了解到,這與新北市的教育施政計劃有著密切的關係,為 了讓多元族群間彼此能夠了解,新北市教育局成立了多元文化學習網並且發行多元文 化繪本發送至各個學校,提出「多元族群零距離,整合新住民文教資源」7,可以看 出隨著新住民人口不斷增加,地方政府不僅整合新住民文教資源、推動新住民成人教 育計畫,並且提供一些生活上的支持與協助等等,協助新住民融入新家園,另一方面 也可以讓本國國民接納善待理解我國的新住民,然而這樣的教育政策是否與未推動的 縣市學校,學生對多元族群文化的認同是否有差異,尚未有相關研究。因此,研究者 進行初步探討學校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實施有無對於學生的多元族群文化認知與接觸 經驗是否有所差異,以及想要了解影響族群互動行為的因素為何。

由於研究者本身是桃園人,在上大學之前,一直都在桃園接受教育,在求學期間 身邊的同學或朋友有遇過相當多的原住民同學,但是在 10 幾年的求學過程中,研究 者從來沒有在學校裡學習到關於多元文化的課程。加上後來在桃園縣的國中實習時,

學校所強調的是品格教育,有所謂的「心三美品格教育」8,及「閱讀桃花源」9閱讀 教育,查詢桃園縣教育局網站後發現,桃園縣的教育計畫並不強調多元文化教育這個 議題,而是品格教育與閱讀教育,所以學校中所注重的活動也是以這兩個部份為主。

7 2010年新北市政府施政計畫第七點內容。(一)整合新住民文教資源(二)推動新住民成人教育計 畫(三)辦理新住民及其子女多媒體學習教材編印計畫(四)改善多元文化教學設備

(五)推動多元文化學習教材編印計畫(六)多元文化教育發展推廣計畫(七)辦理新住民多元文化 教育專案研究(八)提供新住民生活多元轉介服務

8 心三美品格教育短文每個月皆有一個主題,學校會發放一篇文章至各班讓學生傳閱,並提出問題讓 學生思考

9 九十七年至一百年推動「閱讀桃花源」四年計畫,以期開創多元閱讀活動,全面提升中小學生閱讀 風氣。更期盼參與閱讀的親、師、生能輕鬆、自在的在閱讀桃花源中,加廣、加深、觸類旁通

但近年來桃園縣政策取向有所轉變,為了因應主要施政目標「桃園航空城計畫」, 2012 年 6 月所公布「桃園國際航空城教育計畫」中所提之第二點打造多元文化視野 中提到根據統計,桃園縣台灣外籍配偶(新移民)子女在 96 學年度就讀國中小學生數 約占 1 萬 1000 多人,位居全國第二,外籍人士所占比例將逐年攀高,世界公民的信 念更為重要,須具備世界宏觀視野,方能提昇多元包容能力,因此未來的目標為積極 發展品格教育、培育公民信念並推動多元文化教育,擴展多元文化視野。

因此,研究者挑選了有實施多元文化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的新北市南區 T 國中,以 及沒有實施多元文化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的桃園縣北區 D 國中,此兩所學校研究者皆 曾任教過,對於學校的內部情況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實際感受到兩所學校所著 重的教育重點完全不同,希望藉此兩所學校的研究探討多元文化教育融入學校本位課 程對於學生的族群文化的學習是否有所影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