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提出研究問題,並對本研究重要名詞進行界定,

內容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 問題;第四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實務工作中發現父母最常抱怨青少年不服管教,尤以拿捏予青少年自我決定

時機最令父母苦惱。Goldenberg 與 Goldenberg(2007)指出育有青少年的家庭發展 任務為改變親子關係,允許青少年能在家庭中進出,基此,青少年的獨立需求將 影響家庭的平衡狀態,對家庭造成改變的壓力。在 Erickson 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理 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中,自我認同是青少年發展的主要任務,對育 有青少年的家庭而言,青少年尋求自我認同的方式,將帶來親子關係的轉變,成 為家庭的壓力事件(A),家庭資源(B)將可減緩或改變壓力事件的壓力程度,父 母對壓力事件賦予的意義(C),影響家庭受到的壓力程度(X)。父母親的主觀經 驗,如信念、價值觀、態度、期望以及發展事件,會影響他們對親子關係的解釋,

以及決定他們採用之教養方式及情緒反應因應青少年的自主需求

(McGillicuddy-Delisi & Sigel,1995)。Ghate 與 Hazel(2002)指出以生態觀點而言,

貧窮環境中,父母管教方式面臨的不利因子,包括個人、家庭及社區層次的壓力 源,傾向以不利子女需求的方式管教,因此,對貧困家庭下的父母來說,子女從 兒童期成長至青少年期,除面臨子女獨立需求漸增的轉變壓力外,又加上匱乏的 家庭資源,父母的親職壓力升高在所難免。綜上所述,本研究期待探討的議題為 養育青少年的貧困家庭,其父母管教方式在轉變中的親子關係下,是否可培養青 少年成為情緒的自我調整者。

研究者在服務青少年的實務經驗中發現,青少年的需求從過去的養育與照顧

問題,擴增為單親教養、親子問題、偏差行為、中途輟學、適應不良等多元性問

Anderson 與 Sabatelli(1990)將這種距離調整模式定義為分化,亦即家庭對親 密性與個人化的包容程度,分化高的家庭,越能允許個人獨立自主,同時也擁有

3

我情緒調節能力(江文慈,1999;葉光輝、黃宗堅、邱雅沂,2006)。相關研究亦 發現個體的情緒調節能力與其人際適應、生理適應及情緒和心理的適應均有很大 的關係(江文慈,1999;葉光輝、黃宗堅、邱雅沂 2006;蕭瑞玲,2001; Morris、

Silk & Steinberg,2007)。由此實務接觸及相關研究所述,研究者欲探討貧困家 庭中父母的教養與情緒調整間的關聯性。

貧困家庭面臨資源不能滿足需要的狀態,父母傾向以不利於子女需求之管教 方式,又青少年正值身心急速變化,面臨與原生家庭分離,轉向同儕尋求自我認 同階段,因此,了解生長於貧困家庭的青少年家庭成員間人際距離調節模式,是 否足以因應外在資源缺乏及身心變化的不利因素,進而成為自我情緒的調整者,

有其重要性,然而,綜觀以貧困家庭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的文獻,父母管教方式、

家庭系統分化及情緒調整等相關研究闕如,因此,本研究將以貧困家庭為對象,

了解父母管教方式、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調整間的關係,以提供學界與實務工作 者為參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