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架構

從文獻中得知,教養信念受信念來源及不同因素所影響,形成個人之信念,

也影響了教養方式。而在各自的教養信念下,共同照顧幼兒的母親與外婆其共親 職歷程為何?在共同教養過程中是和諧還是衝突?與教養信念之代間傳遞或差異 是否關聯,是本研究探究的基礎,下圖則為本研究之研究架構。

圖 3-1 研究架構圖

影響因素

年齡 教育程度 成長背景 社經地位

教 養 信 念 信念來源

傳統文化 個人社會網絡 專家學者知識

外婆與母親之共親職歷程

和諧 衝突

代間傳遞? 代間差異?

教 養 行 為

二、研究流程

確定研究主題後,研究者即尋找和研讀相關文獻,且依研究目的和本身家庭 經驗來來擬定訪談大綱,並開始尋找研究對象,經過試訪而訂出訪談大綱。在訪 談過程中有些資訊是符合原訂欲探究之主題,有些資料則是雖與研究主題不全然 相符卻有其意義性,因此在資料整理與分析時,會有不斷的發現與看見,而再去 回顧與檢視研究主軸而綜合歸納結果,以形成本研究。

圖 3-2 研究流程圖 研究主題之選定

研究者家中親人經驗 閱讀檢視相關文獻資料

先前理解/存而不論

擬定訪談大綱、進行預訪

深度訪談、蒐集資料 質問/反思/聚焦 尋找研究對象、修正訪談大綱

資料整理

資料分析與檢核

綜合歸納結果

三、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與外婆共同教養幼兒之母親為主要研究對象,以立意取樣作為參與 者之選取,選擇能夠提供豐富資料,且願意接受深入訪談的個案為研究對象。本 研究之研究對象符合下列條件:(一)婚後仍住在家中之女兒;(二)與母親共 同教養幼兒;(三)至少頇有一名為學齡前幼兒;符合上述條件,且願意接受訪 談者成為本研究之個案研究對象。

由於研究對象屬特殊情況且有設定條件,並不易找尋,於是透過研究者親 友、同事及師長等協助,推薦符合條件且願意受訪之對象。第一個受訪對象為研 究者以前的同事,訪談完第一次後發現研究對象先生與其同住,不符本研究設定 以母親和外婆為主要照顧者,未能成為研究對象。第二個受訪對象則是一開始未 住在娘家的異國聯姻夫妻(因先生工作關係旅居各國),後因先生工作因素調派 到國內而妻子選擇回故鄉帶著孩子與父母同住,但先生在北部工作。此研究對象 前後共訪談四次,在教養問題上因異國文化關係,在訪談過程中所聚焦的內容易 與原設定主題偏離,最後也因研究對象因孩子尌學問題而到北部與先生同住,而 未能成為本研究對象。第三個訪談者原符合設定條件住在娘家、且由母親照顧幼 兒,在訪談中途也因工作因素北上與先生同住而遺失此研究對象。最後經由師長 推薦與本研究對象小雅老師聯繫後,歷經三次非正式訪談及二次正式訪談,訪談 時間共約5個小時、橫跨一年半的時間,在研究對象的協助下終於完成此篇研究,

有關研究對象之背景及內容情境,將於第四章中做完整之介紹。

四、研究者

「研究者及研究工具」是質性研究的特徵之ㄧ,黃瑞琴(2004)提到,質的 研究者本身即是搜集資料的主要工具,其帶著自己的意念、思想和情感,進入一 個也是充滿著意念、思想和情感的社會情境來搜集資料。潘淑滿(2003)曾以「旅 行」來形容深度訪談,研究者扮演「旅人」的角色,以旅人的角度將各站風光加

以詮釋及理解,成為蒐集的資料。因而研究者對訪談文本資料的詮釋,正如旅人 對旅站的理解與詮釋,因此研究者在質性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舉足輕重的 重要性。

研究過程裡,研究者與研究對象或現象是互相影響而不可分的,研究者與研 究對象之價值觀與主觀性,也會充滿在整個研究中。在研究的歷程中,如何避免 讓研究者個人主觀的態度、價值判斷去影響到研究的過程與成果也是很重要的議 題。Lofland 建議質性研究者,在蒐集資料時要有四項以人為導向的要求:(1) 研 究者必頇接近被研究的人和情境;(2) 研究者要能掌握實際上發生的事及人們所 說的話;(3) 資料必頇包括大量對人們活動、互動和場合的純粹描述;(4) 資料 必頇包括從人們所說的話和書面文字的直接摘述(引自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高淑清(2000)也提出,研究者的角色應為:(1)支持關係的建立者;

(2)同理且積極的傾聽者;(3)敏銳的觀察者;(4)意義的詮釋者;(5)有 效能的溝通者。由上述得知研究者與受訪者的互信關係,將助於受訪者敞開心 胸,真實的呈現想法與感受,得到有效的研究資料。

研究者對親職教育、隔代教養、雙薪家庭、家庭教育、婚姻與家庭等相關議 題甚為關注,因為深感家庭是個人社會化的初始場所,教養者對幼兒之啟蒙與影 響謂之深遠,家庭成員互動關係也影響著成員彼此間之微系統,因此修讀研究所 課程期間許多報告均以家庭相關議題為報告主體。而本研究所探究之研究內容,

即與研究者家庭背景相似,研究者的姐姐為已婚仍住家中、並與母親共同教養學 齡前幼兒。以上這些背景與經驗,是研究者在進行訪談與資料分析時的重要資 產,讓研究者與受訪者之間更為貼切,透過研究者姐姐的經驗與同理態度,研究 對象能感受到研究者真誠且想探究研究目的之想法,於訪談過程中都願意給予協 助及回應,訪談時都能開誠佈公的依訪談內容詳談,給予許多寶貴的資料,與研 究對象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五、資料蒐集與整理分析

(一)半結構深度訪談

在質性研究中,資料搜集方式最常見的有觀察法、錄製及訪談法(胡幼慧、

姚美華,1996)。黃瑞琴於(2004)說明,若想瞭解人們的行為和語言,可利用 觀察法得知,然而若是想要瞭解人們的信念、夢想、動機、判斷、價值和情緒等,

這些是屬於個人內在觀點,無法從觀察中得知,所以必頇利用訪談法進行研究。

潘淑滿(2003)指出觀察、聆聽和接觸是最常被用來了解周遭世界的方法,訪談 則是創造一種情境,讓研究者可以透過口語雙向溝通的過程,輔以聆聽和觀察,

共同建構現象的本質與行動的意義,進而透過詮釋過程將被研究現象與行動予以 還原。國外學者Mishler(1986)也認為訪談是一種交談行動,是受訪者與訪談者 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在不斷的互動過程中創造新的意義。

在訪談的對話之旅中,必頇具備幾項特點,以形成訪談之情境脈絡:(1)有 目的的談話;(2)雙向交流的過程;(3)平等的互動關係;(4)彈性的原則;(5)

積極的傾聽。然而深度訪談是一種是一種有目的的對話方式,一個好的質性訪談 還頇具備事前準備工作、訪談工作及訪談資料的分析與詮釋(潘淑滿,2003)。

綜合以上的原則與步驟,才能夠達成深度訪談方法之特質與研究目的。

訪談尌像對話,是雙方透過語言為一種「給與取」的過程,方式可以分為「非 結構式」、「半結構式」及「結構式」訪談(胡幼慧、姚美華,1996)。「半結 構式訪談」為介於「結構訪談」與「非結構訪談」間的一種資料蒐集方式,研究 者針對研究目的於訪談進行前擬定訪談大綱,以作為與受訪者訪談時之指引,並 可依訪談的情境與對象的狀況做彈性的運用。由於教養信念為較抽象、不易清楚 描述之概念,以「半結構式」的訪談方式更能回應本研究的需求,可比「非結構 式」訪談有目標性,又比「結構式」訪談又更具彈性,因此本研究採「半結構式 訪談法」進行引導式及深入訪談,並於訪談後與指導教授討論訪談內容,修正問 題、方向與補充內容,以作為下一次訪談重點之參考。。

(二)整理分析資料

陳向明(2002)提到,「整理和分析資料」是指對所搜集的原始資料進行 加工,使其逐步趨於系統化和條理化的過程,且此兩個活動實為同步進行的活 動;並透過「界定研究問題」、「進入研究情境」、「資料蒐集」、「資料分析」

等重複循環,最後才撰寫出研究報告。潘淑滿(2003)也強調,質性研究資料的 分析工作,絕不可留待研究最後階段才進行,且在進行研究之初尌應清楚界定以 何種方式來蒐集與分析資料。

Kvale(1996)認為訪談資料的詮釋,在研究過程中應包括幾項程序:「尋 找研究主題」、「研究設計」、「訪談」、「轉譯」、「分析」、「意義化」、

「撰寫報告」等七項程序(引自潘淑滿 2003,頁 156);陳向明(2002)則將資 料分析分成「閱讀原始資料」、「登錄」、「尋找本土概念」、「資料的系統化」

等四個具體步驟。依據上述資料分析原則,本研究採納高淑清(2001)之主體分 析概念架構,將研究所搜集之資料以下列方式進行整理與分析:(一)文本的抄 謄;(二)文本整體閱讀;(三)發現事件與脈絡視框;(四)再次閱讀文本;

(五)分析意義的結構與經驗建構;(六)確認共同主題與反思 ,並透過「整 體—部分—整體」之分析方式,探討母女二代間共親職歷程及其教養信念之關連 性,深入理解、貼切詮釋現象背後的真實意義。

從一開始的訪談,研究者即將訪談內容轉譯為文字,做成逐字稿;由於本研 究經過研究對象的流失及時間因素緊迫下,最後形成個案研究。在最後擇訂的研 究對象中,將完整的二次正式訪談稿內容,依事件主題做類別分類,例如與教養 信念有關或與共親職相關,並再細項逐一歸納分析,由於訪談次數不多,因此在 編碼上以訪談時間為不同編碼,並以頁碼—行碼形式進行編碼。從資料分析過程

從一開始的訪談,研究者即將訪談內容轉譯為文字,做成逐字稿;由於本研 究經過研究對象的流失及時間因素緊迫下,最後形成個案研究。在最後擇訂的研 究對象中,將完整的二次正式訪談稿內容,依事件主題做類別分類,例如與教養 信念有關或與共親職相關,並再細項逐一歸納分析,由於訪談次數不多,因此在 編碼上以訪談時間為不同編碼,並以頁碼—行碼形式進行編碼。從資料分析過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