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歷程

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欲探討不同功能設計之國語科電子教科書對於學習者的學習成效、學 習態度有何影響,以了解註記和摘要提示對學習者的學習是否具有助益。因此,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作為研究方法,利用 2(註記:有註記、無註記)× 2(摘 要提示:有摘要提示、無摘要提示)的雙因子實驗設計,將研究對象分成四組進 行,分別為A組(有註記且有摘要提示)、B組(有註記但無摘要提示)、C組(無 註記但有摘要提示)、D組(無註記且無摘要提示),實驗設計對學習者做兩種 處理,可衡量實驗變數的主要效果與交互效果,設計如表3-1所示。

32 表3-1 實驗設計表

有註記 無註記

有摘要提示 A組 C組

無摘要提示 B組 D組

二、 研究歷程

本研究程序可分為三階段,分別為「準備階段」、「實驗階段」與「結果 分析階段」,各階段說明如下:

(一) 準備階段 1. 文獻探討

確立研究問題為電子教科書後,閱讀國內外電子教科書、註記與段落大意之 相關文獻,探討其如何運用於學習之中,檢視電子教科書研究實施後的成果,註 記、段落大意與學習的關聯為何,以此奠定本研究之基礎。

2. 發展與製作研究工具

依據文獻以及真實情境中學生所使用的教科書內容,確立學習內容與範圍後,

製作適於學生學習的國語科電子教科書,並發展可用性問卷、學習成就前後測驗 卷與使用態度問卷。

3. 專家檢閱並修正研究工具

國語科電子教科書的製作後,請兩位國語科教師檢視並給予意見,針對其給 予意見做電子教科書的功能與相關修正,並使用可用性問卷,請專家進行可用性 的評估。前後測考卷完成後,交由兩位國語科專家檢視並給予意見,依據建議修 正內容,以確保測驗的內容效度。態度問卷編製完成後,由教授檢視與修正,以

33

此建立專家審定之內容效度,並請兩位非實驗班級學生閱讀並說明是否清楚題意,

以建立表面效度。

(二) 實驗階段 1. 前測與分組

正式實驗前一週,為兩班學生進行前測,以了解兩班學生的國語科能力情形 為何,於統計分析下確認兩班的成績並無顯著性差異,則可進入正式實驗。考量 到講解註記功能的使用問題,將其中一班學生隨機分派至A(有註記且有摘要提 示功能)與B(有註記但無摘要提示功能)組,另一班學生隨機分派至C(無註記 但有摘要提示功能)與D(無註記且無摘要提示功能)組。

2. 進行國語科電子教科書學習

正式實驗為期兩週三節課的時間,每位學生皆須進行國語科電子教科書中的 第九課「心田上的百合花開」與第十課「繞道而行」自學活動。實驗前,研究者 先行示範並操作電子教科書讓學生觀看,並留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初步使用與發 問,待確定學生於操作上沒有問題後,學生便開始進行電子教科書的內容學習,

期間有不懂與操作上的問題可進行發問。

3. 後測與態度問卷調查

學生學習國語科電子教科書內容三節課後,統一休息五分鐘,之後於電腦教 室進行後測以及態度問卷調查。

(三) 結果分析階段 1. 資料蒐集與結果分析

蒐集學生的後測成績與態度問卷內容,將其整理至Excel試算表,之後以統計 軟體SPSS進行統計分析。

34 2. 撰寫研究報告

根據統計報表的實驗結果、問卷內容以及註記內容,比較各組間的差異,並 歸納結果,撰寫成研究報告。

研究歷程圖如圖3-1所示。

35

3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