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重要性

圖書館使用者背景會因圖書館類型而有所區隔,公共圖書館以社區民眾為 主,大學圖書館以服務之師生為訴求,但檔案館服務之使用者來自社會不同領域 階層,源於不同應用需求的驅使而從事檔案應用活動,具有顯著的非單一性社會 成員的構成特質,不同檔案使用者的職業、年齡、背景、教育程度與需求,可能 存在明顯差異(張銳,2009),導致檔案應用服務工作複雜性提高。

因此,檔案館更需要深入瞭解使用者,才能從使用者的角度,著手規劃並提 供滿足應用需求之服務。為了提供檔案應用工作決策的可靠依據,檔案館需要規 劃建立檔案應用統計工作,依據檔案應用的特性,定期蒐集量化資訊,進行調閱 檔案特性與應用特性統計,綜合各種調查與分析研究,反饋提供檔案館各項工作 環節參考,形成有效的評估制度。

由於檔案館藏採閉架管理,閱覽檔案需申請調閱,檔案館多半會將檔案調閱 申請單留置一段時間,然而申請單呈現之調閱資訊不只是行政管理文件,應加以 統計分析,瞭解哪些館藏檔案被使用?使用檔案的使用者是誰?不同使用者會如 何使用檔案?使用檔案的時間有否高峰或離峰時期分布?如果能具體回答這些 問題,就能預期知悉使用者的需求與行為,從而規劃滿足使用者期許的館藏內容 與服務方式。

早期的檔案學研究較偏重在檔案鑑定理論或是有關檔案編排與描述之相關 論述,較忽略使用者角色及其需求。因應西方國家1970 年代資訊自由法案通過 實施,觀念所及各國相應支持政府資訊公開的理念,檔案開放應用觀念逐步深入 人心。參閱相關文獻,並不乏檔案使用者研究,已有利用問卷、實地觀察或訪談 方式,瞭解使用者使用檔案的過程與看法,探知使用者認為需要或有用的檔案資 料(Maher,1986; Brunswick,1991; Cox,1992; Cross,1997; Duff & Johnson,2002; Duff, Craig & Cherry,2004;Borteye & Maaseg,2013),但使用者意見調查反映的是使用者 認知的看法,且囿於研究設計與調查資源,研究對象均屬有限或是僅限於特定族 群使用者。

此外,也有利用使用者論著之引用文獻計量分析方式,主要是瞭解歷史學者 研 究 論 著 引 用 的 檔 案 , 探 知 真 正 被 使 用 者 應 用 而 且 發 揮 效 益 的 檔 案 特 性

(Baker,1978; Elliott, 1981; Miller,1986; Beattie,1990; 林巧敏, 2013b)。這些個別 研究固然有助於瞭解檔案使用者行為與被使用的檔案特性,但以檔案館營運規劃 的角度,更需要知悉全面性的使用情形。

不同調查研究因其研究取向,各有關注的調查重點與內容設計,過往研究有 針對找尋檔案資料類型與來源管道,或是針對使用過程滿意度進行使用調查,研 究結果可提供不同目的性之分析基礎。本次研究乃基於過去對於檔案主要使用族 群歷史學者使用特質之探討基礎,進一步回歸檔案館管理角度,希望瞭解全面性 的使用者及其使用之檔案特質,故研究設計先藉由分析檔案調閱紀錄,瞭解檔案 使用者與經常使用之館藏內容特性,進而探究不同館藏資源特色、使用目的與使 用者背景,其檔案調閱行為有否差異;最終輔以使用者使用館藏意見與滿意度之 問卷調查,提供檔案館作業精進之參考。本研究有別於過往研究之重點在於:

一、 基於館藏管理需求,希望探知那部分館藏經常被使用,在進行館藏資源 數位化之際能有使用基礎的考量,也能基於調閱量與館藏量比率,探究 檔案館藏徵集主題之妥適性。

二、 國內檔案館較缺乏對於歷史學者以外之非主流使用族群的瞭解,透過此 一研究可以知悉不同檔案館之使用者結構分布,並比較不同使用族群使 用特性有否差異,相應可提出不同族群分眾閱覽服務設計之考量,以擴 大檔案館對於潛在使用族群的服務。

誠然,檔案使用與使用者研究,是提昇檔案使用率的途徑,亦是檔案館推動 檔案應用服務致力的方向。但惟有不斷透過不同問題層面與研究對象之探析,才 能更接近理解檔案使用與使用者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