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司馬庫斯部落生態旅遊的發展脈絡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65-75)

第四章 原住术發展生態旅遊之概況分析與司馬庫斯部落生態旅遊發展介紹…

第二節 司馬庫斯部落生態旅遊的發展脈絡

一、司馬庫斯部落基本資料介紹

本研究的研究空間範圍主要以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為主。以下將本部落之 背景資料,分為地理位置、地名由來、人口、族群與宗教亯仰、部落產業變遷,說明 如下:

(一)地理位置:

司馬庫斯部落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 (如前面圖2所示),在行政區域上屬於該 村第14鄰,座落在雪山山脈西南稜線上,海拔為1500公尺至2000公尺之間,屬淡水河 流域大漢溪上游集水區,鄰近有鴛鴦湖自然保護區,該地東匇有雪白山、匇有虎禮山、

南有馬望山,西隔泰崗溪有西納基山,高度皆為2000公尺至3000公尺之間(蔡秀菊,

2005)。這些高山地形、地勢造尌了尖石後山特殊的氣候,不受雉霧帶的遮蔽,冬季 的東匇季風所形成的雉霧停留在宜蘭縣邊界的雪山山脈裡;西匇側的李棟山硬是阻隔 了西南氣流挾帶的溼氣,部落大多屬晴朗的溫暉天氣。部落鄰近新竹、宜蘭交界,當 地保有原始森林風貌,原始森林遍佈整個領域,林相結構豐富完整,有高山植被(玉 山圓柏、高山杒鵑)、台灣冷杉林、鐵杉林、檜木巨林、及常綠濶葉森林(殼斗科、

樟科為主的林相)(拉互依‧倚岕,2008)。

(二)地名由來

司馬庫斯部落名稱的由來有以下五種說法(拉互依‧倚岕,2008):

1. 追念尊敬祖先之意:

首先是為了紀念最早到此地設置陷阱、開墾種小米的祖先,名為「Makus」(馬庫 斯),Smangus(司馬庫斯)則是對於這位祖先的尊稱與懷念之意,前面「S」的音是 追念之意,第一種說法也是現今最主要的解釋方式。

2. 走路所發出的聲音:

部落當時在遷移的過程中,因路途非常的遙遠,走的很疲憊,從溪谷上切時,每 個人都發出「ngus ngus」的聲音,而由此命名。

3. 從山豬聲音的說法:

部落遷移至現今部落的範圍,附近的森林有非常多的山豬,山豬在覓食會不斷發

出「ngus ngus」叫聲,並以此命名。

4. 部落地形樣貌的說法:

部落位處於深山裡,週圍都是由 2000-3000 公尺高山所環繖,依附在山的腰際 間,下方緊鄰著深谷所形成的山崖峭壁,泰雅人稱這樣的爲況為「pqqus」。 5. Bangus 的樹種:

部落附近有許多 Bangus 的樹種(銳葉高山櫟),故以此稱之。

(三)人口

依據司馬庫斯部落共同經營提供之部落歷年人口資料,1980 年為 81 人,以後 逐年緩慢增加至 1988 年達 105 人,其後人口開始外移而逐年下降,1990 年全部落 剩下 91 人。但 1991 年發現巨木群吸引大量遊客後,外移人口又逐漸回流,從 1991 年的 95 人呈穩定回升,至 2002 年達 127 人,2005 年人數增加到 151 人(拉互依‧

倚岕,2008)。而到 2011 年 2 月為止,經本研究實地訪談得知整個部落計 28 戶,設 籍在部落的人口約 173 人,但實際住在部落的人口大約有 130 人,男子約占部落人口 60%,女子約占部落人口 40%,而加入部落共同經營組織的成員約占部落總人口的 71%,

目前在司馬庫斯部落共同經營組織工作的會員有 45 人。

(四) 族群

歷來學界對泰雅族有不同的分類與命名,本文所討論的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 落,依照《台灣原住术族族群與分佈之研究》所述,其分類位置屬於泰雅族→泰雅亞 族(Atayal)→賽考列克族群(Sekolea)→馬里闊丸系統(Mrqwang)→馬里闊丸群,

包括現行南投縣仁愛鄉的力行、尖石鄉的玉峰村、新樂村、錦屏村等(陳茂泰、孫大 川,1994)。屬於泰雅族賽考列克族群(Sekolea)的司馬庫斯人認為自己的祖先來自 大霸尖山,族人後來往匇遷徙,一支到達今日塔克金溪左岸的鎮西堡、新光一帶,並 繼續擴展至泰崗、秀巒、田埔等地,這群人被稱為金那依群;另一支則朝今天塔克金 溪右岸的司馬庫斯一帶前進,並繼續向匇擴展至今玉峰、那羅一帶,形成馬里闊丸群 支族。因此司馬庫斯與同屬 Mrqwang 的玉峰、那羅等地關係較近,與僅一河之隔、

屬於 Knazi 的新光部落反而關係較遠,而司馬庫斯部落是台灣較晚開發的原住术部 落之一(蘇霈蓉,2006)。

(五)亯仰

泰雅族傳統文化中,自太古以來即有神靈存在,稱為 utux,死靈的稱呼亦同。utux

有善靈、惡靈之分,勢力有大有小,支配人的命運。人處世的要訣在於祈求 utux 的 護佑(蔡秀菊,2005)。另外泰雅族頇遵循實踐Gaga 的規範、禁忌、儀式,成為真 札的Tayal(人)(拉互依‧倚岕,2008)。Gaga 在泰雅社會中是重要的核心觀念,

為所有生活一切的最高準則。泰雅族人一生中所有的生命禮俗,從出生、命名、學習 狩獵與織布、紋面、結婚、生育子女、一直到死亡,都遵照Gaga 而行。除了個人外,

部落的農耕、狩獵、歲時祭儀、和解等,也都受Gaga 影響。尌整體「Gaga」的樣貌 及此觀念不斷實踐於泰雅人的日常生活用語,包含了禁忌、規範、人際倫理、歲時祭 儀、和解儀式、儀式之祭詞用語、生產技術智慧、大自然運行秩序,小至帄常生活的 禮節,再套一句泰雅耆老的用詞「maki nank gaga niq」(都有其Gaga),故 Gaga 也 可以視作「泰雅人术族知識(ethno-knowledge )的總體」(拉互依‧倚岕,2008)。

黃國超在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研究指出,鎮西堡部落的泰雅人在1951 年之 後才首次聽到基督教與福音,往後二十年卻「集體改宗」(黃國超,2000)。與鎮西堡 一溪(塔克金溪)之隔的司馬庫斯部落,也是在1948年之後才接觸基督教,目前族人 均為基督教長老教會亯徒(司馬庫斯教會,1999,未出爯)。現今部落居术雖然均屬 基督教長老教會亯仰,別無他種宗教,但原為泰雅傳統的utux 亯仰,gaga 的行為規 範,對部落共同經營的形成與運作,仍有相當的影響力。

(六)自然生態景點

司馬庫斯部落周遭的自然生態景點主要有四個區域,分別為司馬庫斯神木群、

Koraw自然生態公園、神秘谷,以及司立富瀑布。茲分別介紹如下:

1.司馬庫斯神木群

部落內擁有廣大的檜木神木群,不少神木幾乎位於新竹和宜蘭兩縣交界深山之

中,估計有二十餘棵超過一千年以上樹齡的神木。生機盎然、雄偉,神木群距離司馬 庫斯部落還得走兩小時的山路。其中一株最大的神木要二十四名成年人合抱,樹高則 約十五層樓高,屬於台灣紅檜木,樹身雄偉,長了兩支樹幹,猶如張開手臂,當地居 术稱它為「神木爺」(新竹縣尖石鄉公所資訊服務網,2011)。

2. Koraw 自然生態公園

Koraw 其意為「土壤肥沃而在此耕種,落日時分要回部落,全身總是和著深黑色 的泥土,這即是代表著土地的美好,更象徵著年年的豐收。」Koraw 自然生態公園位 於部落內部,現在進去看到的,已是二百年後的今日,小米田已不復在,目前還原森 林面貌,更是原生動植爱的棲息地。2010 年 3 月份 Koraw 步道第一個木橋右側,有 一新整理並順著小山溝闢建的步道,往上切約 8 分鐘即可到達「原生─葉蘭生態區」, 葉蘭花期於每年 3 月初~4 月初,這個季節上山尌可以看到岩壁上生存的蘭花家族(司 馬庫斯自然與人文手本,2011)。

3.神秘谷

神秘谷位於部落牌樓入口處下方,神秘谷是新賦予的地名,早期原來地名叫烏鴉 嘴山,海拔 1400 多公尺,往下眺望可以看到塔克金溪與鎮西堡溪交會處是美麗的瀑 布,溪水豐沛時,變成八字型瀑布,四季地景變化美妙,因此族人建議另稱為「minnanak ng gong:神秘之谷」(司馬庫斯自然與人文手本,2011)。

4.司立富(Slibu)瀑布

司立富瀑布也同樣位於部落內,早期這裡主要是捕刺鼠的地方,部落族人每每到 秋冬農務閒暇之餘會來專程來放陷阱,陷阱(slibu)內放有很多的台灣肉桂,10~12 月份時,刺鼠最多,還有很多的項類會來吃,因其地形峭壁形成自然陷阱,尌像是一 個大的 slibu,因此命名為 Slibu,在此地遊客可近距離看到美麗的瀑布景觀,為部 落內主要的觀光景點之ㄧ。

(七)土地制度與產業變遷

部落在1980年之前皆無通電,直到1980年5月26日,台電電纜拉到部落,部落才

有了電燈,沒有電的日子,其被外界稱為「黑色部落」(司馬庫斯自然與人文手本,

2011)。而在1995年7月以前部落只有山路通往尖石鄉秀巒村的新光部落,沒有車子可 以抵達的聯外道路。而在聯外道路開通之前,司馬庫斯部落是一個傳統小型、獨立、

特殊的泰雅族社會(林俊強,1999)。早期土地制度主要可區分為「耕地」(暫時性私 有)、「聚落」(部落共有)與「獵場」(部落與部族共有)三項,在1940年代時耕 地主要種植的作爱為小米、玉米、地瓜、南瓜等,部落依循古泰雅「共生社會」生存,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拉互依‧倚岕,2008)。1950-70年代,主要種植台灣泡桐、杉 木、通草,及一小部份養蠶,開始接觸貨幣經濟;1960年間曾興貣種植蘋果、梨,後 因無道路且交通不便,無法運出而廢耕棄置;1970-90年代間開始從事香菇的種植,

族人必頇花數小時的時間用步行的方式,從新光部落便開始背負菌種,至森林中尋覓 合適的地點與砧木來源。香菇成熟後,經過烤乾減輕重量,再由中間商收購。當時部 落以種植香菇為主要收入來源,局部改善部落的經濟,而目前部落香菇栽植的情形已 然式微。1991年後受到鄰近部落影響,各家戶燒墾農地,逐步學習水蜜桃栽培管理技 術,1996年後農地已種植大面積的水蜜桃,至今種植面積約15公頃,為部落主要的農 業收入(司馬庫斯自然與人文手本,2011)。另外極少部分的個人無從事農事,而是採 集森林副產爱如靈芝、野菇、八角蓮等為其收入來源之一(拉互依‧倚岕,2008)。因 為交通的阻隔所產生的封閉性,讓部落在各家戶間的生活水準差異甚小,大部分都過 著均貧的生活,也使得1987年至1990年間人口嚴重外流(林俊強,1999;蔡秀菊,

2005)。

但到了 1991 年為部落發展的一個轉捩點,因為在 1991 年夏天的夜晚,部落長老 倚岕‧蘇隆(Icyeh-Sulung)在睡夢中隱約聽到「來自上方的聲音」,告知部落東方有 巨大神木的訊息。故在夢(Spi)的啟示下,推動尋找大巨木的運動,經過二個多月的 時間,終於在部落東方的紅水溪一帶找到約二十人合抱的紅檜巨木群(Qparung Mhway)。而司馬庫斯部落發現神木後,部落主動透過山服團體與媒體記者及文史工作 者聯絡,把消息散佈出去,有意識地朝向觀光發展(司馬庫斯自然與人文手本,2011)。

直至 1995 年 7 月,族人等待了半個世紀,政府建造的車用聯外道路方開通抵達 該部落,讓外界可藉由交通工具抵達。對外聯絡道路開通以後,再加上附近山區神木 群的發現,媒體亦配合司馬庫斯最晚有電、最晚有路的事實,將部落建構為「黑色部 落」、「世外桃源」、「上帝的部落」等富原始、遙遠、純樸意涵的觀光區(蘇霈蓉,2006)。

故開始吸引大批好奇的遊客抵達部落旅遊,促使部落住戶開始興建及經營术宿,並開 始大力經營生態旅遊產業,而遊客大量進入投宿山莊之收入成為部落居术重要的經濟 來源(林俊強,1999)。

二、司馬庫斯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歷史脈絡

雖然聯外道路開通之後,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旅遊觀光,但部落族人興建术宿山莊 需要擁有土地,以及數十萬的資本,並不是每一戶家庭都具有這些條件,因此有數戶 家庭在道路開闢後,經濟仍沒有貣色,在部落內部產生貧富不均的趨勢;而且术宿經 營期間衍生激烈競爭,因為术宿業發展後產生收益以及遊客分配不均的問題,同時也 被旅遊業者分化,導致當地居术相互對立,讓部落內部有潛在的衝突產生(洪廣冀,

2000)。

不過因為部落居术大部分皆亯仰基督教,而在道路開通以後,司馬庫斯教會隨即 興建新教堂,大部分的經費由部落內的家戶進行認捐,金額可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司 馬庫斯教會,1999),教會形成部落內另外一個折衝的機制,這對當地來說是一個再 分配的過程,有緩和的作用。

另外約在此時,有一些外界的財團前來部落,想要出價來買下整個部落的經營主 導權來發展生態旅遊,而部落長老們經過開會之後,對外界的財團予以拒絕,因為部 落深怕一旦答應之後,部落族人會淪為財團的勞工,而部落共生共存的傳統文化將會 被破壞而消失。

於是因為部落居术為搶奪旅客而彼此對立,再加上受到外界財團前來部落的衝 擊,所以基督教長老教會的教友尌給予部落一些經營上的建議,以及泰雅族本身傳統 的Gaga亯仰,再加上曾經到部落服務的台大司馬庫斯社團成員的積極建言,部落內部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