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五、 結論與建議

5.3 研究限制

1. 行政型、立法型及司法型思考風格玩家分組的樣本數較為不足,可能影響實驗 結果分析。

2. 對於遊戲中的問題解決心理歷程是屬於知覺的改變、類比或訊息處理歷程,是 以觀察及理論解釋為主。

3. 思考是複雜的歷程,本研究以玩家在遊戲歷程中使用的工具種類及次數來代表 其「動作行為」,僅能解釋問題解決歷程中的部份因素。

參考文獻

﹝7﹞ Anderson, J. R. (1985).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2nd ed.). New York : Freeman.

﹝8﹞ Ashcraft, Mark H.(2002). Cognition. (3rd ed.). NJ : Prentice-Hall.

﹝9﹞ Alessi, S. M., & Trollip, S. R. (2001). Multimedia for Learning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3rd ed.).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10﹞Boring, E.G. (1950). A history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 : Appletion-Century-Crofts.

﹝11﹞Bruner, J. S. (1972). The nature and uses of immatur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27, 687-708.

﹝12﹞Bateson, G. (1955). A theory of play and fantasy. Psychiatric Research Report, 2, 39-51.

﹝13﹞Dewey, J. (1910).How we think. Boston : Heath.

﹝14﹞Duncker, K. (1945). On Problem solving.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58 ( Whole no.270).

﹝15﹞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 Norton.

﹝16﹞Ellis, M. J. (1973). Why people play.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17﹞Fein, G. G. (1975). A transformational analysis of pretend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1, 291-296.

﹝18﹞Frued, S. (1961).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New York : Norton.

﹝19﹞Garvey, C. (1977). Play. Cambrige ,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1﹞Gentner, D., & Markman, A.B. (1997). Structure mapping in analogy and similar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 45-56.

﹝21﹞Hayes. J. R. (1989). The complete problem solver. New jersey : LEA Publishers.

﹝22﹞Holyoak, K. J., & Thagard, P. (1997). The analogical mind.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 35-44.

﹝23﹞Hutt, C. (1971). Exploration and play in children. In R.E. Herron,& B. Sutton-Smith (Eds.), Child’s play. (pp. 231-251). New York : Wiley.

﹝24﹞Johnson, J. E., Christie, J. F., & Yawkey, T. D. (1987). 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New York : Harper Collins

﹝25﹞Klein, S. B. (1996). Learning : Principles and Appliations (3rd. ed.) 370. NY : Mcgraw-Hill. Inc.

﹝26﹞Lieberman, J. N. (1976). Playfulness, cognitive style,and leisure or “ Do we need to educate for leisure ? ”. Society and Leisure, 3, 83-87.

﹝27﹞Lachman, R., Lachman, J. L., & Butterfield, E. C. (1979).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 introduction. Hillsdale, NJ : Prentice Hall.

﹝28﹞Luchins, A.S. (1942). Mechanization in problem solving.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54 (Whole no.248).

﹝29﹞Lepper, M.R., & Malone, T. W. (1983).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instructional effectiveness in computer-based education. In R. E. Snow, & M. J. Farr (Eds.),

Aptitud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 III.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process analysis.

Hilldale, NJ : Erlbaum.

﹝30﹞Mayer, R. E. (1992).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2nd ed.). New York:W.H.

Freeman and Company.

﹝31﹞Newell, A., & Simon, H. A.(1972). Human problem solving.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32﹞Piaget,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 Norton.

﹝33﹞Piaget, J. (1970). Piaget's theory. In Mussen, P. (Ed.), Carmichael's Manual Child

Psychology (pp. 61-84). New York: Wiley.

﹝34﹞Papert, S. (1980). Mindstorms : Childern, computers, and powerful ideas. New York : Basic Book.

﹝35﹞Rubin, K.H., Fein, G.G., & Vandenberg, B.(1983).In P.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 Vol.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4th

ed., pp.693-774). New York : Wiley.

﹝36﹞Sternberg, R. J. (1997). Thinking styl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7﹞Sternberg, R. J. (1999). Cognitive Psychology. Orlando, Florida: Harcourt Brace.

﹝38﹞Sternberg, R.J., & Grigorenko, E.L.(1995). Styles of thinking in the school.

European Journal for High Ability. 6. 201-219.

﹝39﹞Terrell, S., & Rendulic, P. (1996). Using computer- managed instructional software to increase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26(3), 403-414.

﹝40﹞Vygotsky, L. S.(1976). Play and its role i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In J.S. Bruner, A. Jolly, & K. Sylva (Eds.) Play : Its role 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537-554. NewYork : Basic Books.

﹝41﹞Vygotsky, L. S.(1981). The genesis of higher mental functions. In. J. V. Wertsch (Ed.), The concepy of activity in soviet psychology(pp. 147-188). Armonk, NY : Sharpe.

﹝42﹞Wallas, G.. (1926). The Artofthought. NewYork : Har court Brace world.

附錄一 文獻探討補充資料

I. 問題的分類

問題的種類眾多,但大致可區分為兩大類(Ashcraft, 2002):

1. 定義良好的問題(well–defined problems):

所謂定義良好的問題是指問題的目標在問題中有明確的陳述,例如趣味 性的問題通常會對其目標有確切的說明。

2. 定義不良的問題(ill–defined problems):

所謂定義不良的問題則指在目標得陳述上較為模糊。此類的問題無固定 答案,不易找到標準的解答。

II. 問題解決

以認知理論的角度而言, Anderson(1985)認為所有的認知活動在本質上都 是問題解決,因為人類的認知常具有其目的性,也就是目標的達成及排除目標的 障礙物。張春興(1996)則認為問題解決是指個體在面臨問題時,運用各種的知 識或技能,以達成目標的思考活動過程。問題解決的歷程包含發現問題、瞭解問 題、搜集相關資訊、採取行動、檢討評估等。彭聃齡及張必隱(1999)則指出問 題解決是一系列目標導向的認知運作,而問題本身包含起始狀態 (original state)、

中間狀態(intermediate state)、目標狀態 (goal state),因此問題解決就是在問題空間 進行搜尋的歷程,使問題從起始狀態轉為目標狀態的一系列認知行為。

III. 問題解決的程序

Dewey(1910)認為「問題解決」是一種有系統的、科學化的運作過程,包含發 覺問題(對所面臨的情境發生認知上的困惑)、界定問題(確認目前的狀態及預

設的理想目標狀態)、建立假設(考量解決問題的條件限制,制定問題解決的策 略)、評估假設(過濾每個假設的優、劣點,評估其可行性)、最佳決擇(決定 最適合的解決方法)、計畫策略(考慮其限制的條件、制定可行的步驟)等六個 階段。Wallas(1926)所提的解題之四個時期:準備期(preparation)、醞釀期

(incubation)、豁然開朗期(illumination)及確認期(identification)。Hayes(1989)

則認為解題的步驟依序為發現問題、表徵問題、制定解題方法、執行解題策略和 評估答案。Mayer(1992)將問題解決過程分為問題表徵及解決問題兩個主要階段。

問題表徵包含問題的轉譯(problem translation)和問題的整合(problem

integration);解決問題包含解題計劃訂定、執行與監控解題計畫。Sternberg(1999)

提出解決問題六步驟:問題的覺察、問題的定義與描述、策略的陳述與形成、組 織問題的訊息、資源的分配、問題解決策略的監督與評估。

IV. 問題解決的心理歷程

問題解決可以界定為有目標的思考歷程(劉英茂,2000)。對於問題解決的認 知歷程的描述,其相關的論述有許多不同的觀點,依據劉英茂對於問題解決的心 理歷程整理,大致應可分為三個方向陳述:

1. 問題解決就是尋找的歷程

問題解決就是一種搜尋的程序。搜尋作業過程的選擇通常有許多,受測者 須從眾多可能的方法中試圖做出正確的選擇以解決問題,在過程之中如何縮小 選擇範圍,如何採行各種的策略來達成問題的解決,便是觀察的重點。

2. 問題解決是喚起適當解決方法的聯想過程。

聯想過程主要是強調類化作用(generalization),當外界常有類似的訊息刺

激時,會強化某種適當反應的強度,造成類化現象。那麼當面對問題時,首先 會想到的解決方法是過去在類似情形下嘗試成功的策略記憶。如果有類似的記 憶,即能產生較快且正確的反應。

3. 問題解決就是知覺重組(perceptual reorganization)的過程。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觀察,問題解決就是知覺重組的過程。所謂的「知覺」

是指:將問題的情境訊息組成為一種結構或型態,或指瞭解物體所代表的某種 屬性(劉英茂,2000)。人們之所以無法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是因為對於該問 題的情境產生了不正確的知覺所致。所以問題的解決必須依賴知覺的改變;除 非產生正確的知覺,否則受測者無法達到正確的問題解答。

V.

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

完形心理學強調知覺具有其整體性,且整體不等同於部份的總合;甚至大於 部份的總合(Boring,1950)。人類的認知系統,是如何把原本各自獨立的局部訊 息加以串聯整合成一個整體概念,進而產生新的詮釋,正是完形心理學派重要的 研究方向。因此應用於問題解決,如何對於整體的情境產生正確的詮釋就是解題

關鍵。Ashcraft(2002)依據 Duncker(1945)與 Luchins(1942)的論述,認為問題解決主 要可分為兩個部分來描述:一為與問題解決有關的正面因素,主要是指頓悟

(insight)與創造力(creativity);二為與問題解決困難有關的負面因素,主要是 指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及心向作用(set effect)。個體在問題解決歷程中 受正、負因素的影響,決定了能否確立正確的解題方向。完形理論主要有兩種思 考模式:再生性思考(reproductive thinking)與產生性思考(productive thinking)。前 者常以舊有的方法或習慣解決問題,較可能發生功能固著或心向作用的現象;而

後者則較容易結合新的問題情境,產生新的認知平衡,也就是頓悟性的思考。

VI. 頓悟(insight)

完形理論認為問題解決的關鍵在於知覺的改變,同時知覺改變的發生是突然 的,也就是說它是一種「頓悟」。關於頓悟的解釋,Ashcraft(2002)認為頓悟是 對物體的特質具有一種深層的或實用性的理解。由於在問題解決歷程中受測者突 然對於問題或其解決方式產生了新的理解或詮釋,於是常不經意地發出「阿哈!」

的反應,這就是頓悟的表現,屬產生性思考。問題解決既然依靠頓悟的產生,若 受試者判斷問題的方向有所偏差,則頓悟不會發生,問題不能獲得解決。

VII. 心向作用(set effect)

「心向作用」或稱「負面心向」(negative set),是一種妨礙問題解決的因素,

Ashcraft(2002)認為心向作用是指:「不管其它方式是否更加有用,人們常傾向 使用特定或單一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心向作用屬再生性思考,所以當面對問題的 時候,人們常有以相同方式持續做某事的傾向,但如果不是適合或正確的方式則 仍然不能解決問題。

VIII. 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

「功能固著」是指人們常受限於物體原先的功能,在新的問題情境中,傾向 使用慣用的方法或概念來解決問題(Ashcraft, 2002)。功能固著亦屬再生性思考,

在問題解決歷程中,受測者對於物件屬性的認知多數常以記憶中的舊有認知或經 驗來試圖瞭解問題的情境。然而面對新的情境,個別的物件屬性的總合並不一定 等於整體;對於新的問題,須有賴整體性的知覺產生,執著於舊有的經驗在此將 造成問題解決的障礙。

IX. 訊息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

就是以目標及次目標導向的決策歷程研究,如何來決定相關的次目標,所以 尋找的歷程其主要的目標是分析受測者如何處理訊息。Anderson(1985)對於問 題解決曾列出以下的特徵:目標導向(goal directness)、序列動作(sequence of

operations)、認知運作(cognitive operations)、次目標分解(subgoal decompisition)。 類似以目標及次目標導向的決策歷程研究,在有關問題解決的領域中有著諸多的 論述,其主要的重點在於它重視歷程的分析。事實上,在很多的時候,問題解決 模式確實符合其相關的論述,例如下棋,由於其過程與次目標分解、路徑分析多 所相關,故能運用演算法來進行推導,但即便如此,在目前,電腦模擬尚不能完 全解釋所有的問題解決歷程,可見得影響問題解決因素眾多,無法完全以訊息處 理歷程來解釋。

X.

類比(analogy)

「類比」是指兩種彼此相類似的問題、情境或概念之間的關係。Holyoak 和

Thagard(1997)曾就類比與問題解決的關係提出「多重限制理論」,主要是要了 解人們在解決問題時有那些因素決定其類比的建立,根據其論述可歸納為三個重 要因素:

一、問題的相似程度

原來的認知狀況(類比的來源)與待解決問題之間必須有一定的相似程度。

二、問題的架構:

在類比的來源與待解決問題之間須建立一個平行的對應架構,便於各自所屬 元素之間的映對與比較。

三、問題目標的相似程度:

來源的目標與待解決問題的目標之間須有相類似的吻合度,較易引發類比聯 想。

XI. 問題解決歷程行為量測

受測者在問題解決歷程中的行為如何進行量測呢?由於問題解決歷程是屬於 隱內性的思考歷程,並不容易直接觀察的到。如何將內隱(covert)的歷程讓其得以 從外顯(overt)的行為來進行觀測? Ashcraft(陳學志主譯,2004)指出:有關於心

受測者在問題解決歷程中的行為如何進行量測呢?由於問題解決歷程是屬於 隱內性的思考歷程,並不容易直接觀察的到。如何將內隱(covert)的歷程讓其得以 從外顯(overt)的行為來進行觀測? Ashcraft(陳學志主譯,2004)指出:有關於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