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以臺北市政府建設局規劃之臺北市二十條親子級親山步道為研究場域,考量 交通、距離問題,決定以臺北市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但曾利用此二十條親山步道進行 戶外環境教育的對象亦可能有其他縣市的教師,故無法瞭解其他縣市實施的情形及其他 縣市教師的困難、需求,研究結果僅能反映出臺北市國小教師的想法與建議。

二、研究場域的限制

本研究因職務、人力、時間與經費的限制,選定研究場域為臺北市政府建設局規劃 的臺北市二十條親子級親山步道,但臺灣為多山的環境,各地均有許多具豐富自然、人 文生態資源的步道,加上各鄉鎮縣市、學校差異大,因此研究結果只能瞭解教師利用此 二十條步道進行戶外環境教育的情形,無法推論至教師使用其他各登山步道進行戶外環 境教育的狀況。

三、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填答者受限於對問卷題項的認知、所呈現的意義或有不 同的看法,無法深入呈現個別真實的問題,使資料的蒐集受到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學校是推動環境教育的重要場所,透過學校教育的過程,期能培養學生的環境素 養。近年來,為強健學生體魄並加強學生的山林保育概念,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鼓勵各校 教師運用臺北市二十條親子級親山步道進行親山教育。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臺北 市國小教師以臺北市親山步道進行戶外環境教育的狀況、困難及需求,並瞭解各校實 施、進行的情況。為了對本研究相關內容有更深入的瞭解,本章分為四小節,針對相關 的文獻做探討。第一節將先探討步道的意義、功能及登山健行活動的相關概念;第二節 探討戶外環境教育的內涵;延續前兩節的內容,第三節探討登山健行活動與戶外環境教 育的關係;最後在第四節中,針對國內外以登山步道進行戶外環境教育的狀況做一瞭解。

第一節 步道與登山健行活動

臺灣的地理環境特殊,山林資源豐富,許多的登山步道成為人們周休二日進行休閒 活動的最佳場所,也是教師可善加利用,實施戶外環境教育的極佳場域。在本節首先介 紹登山步道的定義,瞭解各種登山步道的類型,進而探討登山健行活動的意義、發展、

功能。

一、登山步道的定義

步道提供人們休閒、接近自然環境的空間,它是原野地所踏出來的蹤跡、開闢的小 徑,寬度 1.8 公尺以下,讓人能藉著步行獲取遊憩體驗(許文聖,1979;Douglass,1982)。

步道可以將各遊憩點加以串連,並藉由解說設施,供遊客飽覽當地風光,參與各項遊憩 活動,也提供了登山活動的功能,讓人們鍛鍊體魄,訓練面對挑戰的勇氣,增加與大自 然美景、野生動植物接觸的機會,但為了經濟目的及保護環境因素,它也能限制遊客行 走的路線及減少對環境的衝擊(許文聖,1979;何妍璘,2000;郭亙榮,1994)。因此 步道除提供人們進行觀光遊憩外,也可保護自然資源不受人為破壞。

而登山步道眾多,人們可依自己的體力及需求,選擇適當的步道進行登山健行活 動。每條步道各有不同的特色及難度,大致可依所需的時間、距離及地形狀況進行分類。

根據曹正、李瑞瓊(1989)的分類法,依所需時間、距離將步道分為短程型、中程 型及長程型:

1.短程型(當日來回):

俗稱 hiking(徒步旅行),多指都市的郊山,路況良好、坡度緩、不需複雜裝 備,適合一般民眾,步道長度多在 10 至 20 公里之間,最多 8 小時內即可完成活 動。

2.中程型(二至三日):

又稱 backpacking(背負健行),健行距離約在 20 至 60 公里並較遠離都市地區,

路上有過夜住宿設施。

3.長程型(四日以上):

在歐美俗稱 Alpine Climbing 或 Mountaineering(專業性登山),相當考驗體力 與耐力,並需完整的登山設備及複雜的登山技巧,活動地帶多位於人煙稀少、地 形險峻之環境地區。

而林文鎮(1991)則將步道分為散步型、步行運動型及登山健行型,散步型為漫步 賞景或自導式解說步道,健行時間只需花 1-2 小時。步行運動型則如森林浴步行、自然

觀察步道,健行時間花費約需 3 小時。而登山健行型,活動為爬山、健行露營,時間需 費一天以上。另各類型可細分為起點終點分開或一線往返及起點終點相同的步道型式。

除了依距離、時間來區分,另考量地形狀況來分類的,如陳昭明(1981)把步道歸 類為都市內步徑(urban trail)、都市近郊步徑及健身步道,並依海拔高度分成近郊登山 步徑、淺山登山步徑及長距離步徑。而林務局則將步道,分為高山登山步道、中級登山 步道、大眾化登山步道及長距離步道。

由上述的分類方式,可以得知人們在選擇步道時,可以依個人體力、健康狀況,考 量活動所需花費的時間、距離等因素,選擇簡易的初級步道、較困難的中級步道或困難 的高級步道,進行休閒或挑戰性的登山健行活動。

然而,雖步道分類方式不同,但一般俗稱登山健行(hiking)的步道為路況較佳,

路跡較明顯,坡度較緩,海拔較低,活動者所需裝備簡便,體力消耗較少的都市近郊山 區步道(何妍璘,2000)。若不是專業登山人員或欲進行挑戰性的登山活動者,在評估 時間、交通、體力等諸多因素後,大多會選擇近郊的步道,進行較輕量級的登山健行活 動。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國小教師,其教學對象為國小學生。考量學生體力、安全等因 素,應以都市近郊山區,可當日來回短程型,適合一般大眾活動的登山步道進行教學較 妥當,因此本研究選定適合國小學生的臺北市親子級親山步道為研究場域。

在本研究中的臺北市親子級親山步道,它類似歐美所謂「自然步道」的概念,是位 於我們四周,大眾可輕易到達的自然環境。並且它是經過設計,標示了自然物自然特色 與歷史意義的鄉野路徑(自然步道協會,2003)。這些步道可提供民眾體驗自然、認識 自然,更是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絕佳場所。

二、登山健行(hiking)活動

(一)登山健行活動的定義

登山是一種在大自然中具有特殊型態的活動(陳永龍,2001)。登山是以山本身為 目的的行為,必須與健行組合才能完成(田文政,1992)。依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1998),「健行」是指以徒步方式至郊外旅遊,因而登山健行可說是以徒步的方式至山 區進行與山相關的活動。

另外在曹正、李瑞瓊(1989)的研究指出,登山健行通常是意指當日來回的登山方式,

其步徑多分佈在都市近郊山區,且路況較佳、路跡較明顯、坡度較緩、海拔較低、活動者 需求較簡便,而從事者將會有體力消耗的現象。

依照李素馨、蘇群超(1999)的說法,登山健行包含以下特性:1.使用者對象為一般 大眾;2.距離和參與的時間較短,以一日來回為主;3.活動內容以健行為主,並非為高海 拔之登山活動;4.所需裝備簡便。

而林欣慧(2001)也認為登山健行乃是以走路的方式,行走一段距離,以達到健身 或休閒等功效,是在森林、山野中的步道進行走路的運動。蕭雅方(1998)也說明登山 健行活動是一種戶外觀察、發現、感受的活動,也是一種從學習活動中建立環境與自我 觀念的過程。

綜合上述,可以瞭解到登山健行活動主要是以步行為主,活動時間較短,選擇的步 道是海拔較低、坡度較平緩、距離不長的。因此民眾可以在任何時刻,只要帶著簡單裝 備,無論目的是想要強健體魄或是做戶外觀察等,皆能愉快、輕鬆的達成。

而在本研究中所提的登山健行活動,則是以臺北市近郊山區作為目的地,在山林中 的步道以徒步的方式從事大自然環境探索、健身,是適合一般大眾,只需簡單裝備,可

(二)登山健行活動的發展

近代自歐洲傳入的登山活動,指的是人們成群結隊地到近郊低山遊玩,多為了欣賞 山本身或周圍的美景而登山,在1492年間,法國首相戴維勒(Dettwiller)開始提倡純粹 登山,人們也就漸漸的把登山視為是一種休閒運動。十八世紀時,因浪漫文人對大自然 感到興趣,而開始了登山的風氣,到了十九世紀,歐洲各地已經將登山視為最佳戶外休 閒活動(趙麗雲、黃宗和,1999)。因此,人們開始走入山林,進行各種自然體驗。

臺灣本土的登山健行活動發展,則可追溯自日據殖民時期日本人的山林探險、林野 與人類學調查等開始,隨著臺灣山林資源的開發,促進了山區的步徑闢建。臺灣於 1947 年成立第一個登山健行性社團「臺灣省山岳會」,更促使臺灣的登山活動日漸普及,並由 親近郊山進而轉向中、高海拔的高山推展,體驗征服山岳的探險(林玫君,2004)。但自 1949年到1986年間之戒嚴政策,形成國人親近山林的障礙,直到解嚴後,國民所得提高,

臺灣漸進入已開發國家,探訪山林、親近山林也才真正得以解放,而成為國人日常生活 中之一項「活動」。

隨著經濟起飛,國人得以引進專業的登山裝備,登山用品店逐步增加,有各種多元 化及大眾化的裝備,可知國人已開始自行選擇遠離機械式之遊樂,而走向自然的、人性 的,甚而是荒野的山林活動(陳嘉雯,2006;郭瓊瑩,2007)。登山活動因而快速地蓬 勃發展。

在週休二日實行後,國人休閒型態改變,加上健康意識覺醒,使得登山健行活動的風 氣更為興盛。越來越多人參與各類型的登山活動,加上各地交通便捷、資訊充足,使登 山健行活動成為一種普遍的休閒活動。根據觀光局近年針對國人旅遊狀況的調查顯示,

「觀賞地質景觀、溼地生態」、「觀賞動植物」、「露營、登山、森林步道健行」為最喜

「觀賞地質景觀、溼地生態」、「觀賞動植物」、「露營、登山、森林步道健行」為最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