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學術上的意涵

在心理契約理論中,可以發現學者們較少討論部屬知覺主管犬儒主義對部屬 工作情感之影響的議題,所以本研究將部屬知覺犬儒主義與正向情感納入架構中,

並探討對部屬心理契約違反之影響。本研究對心理契約理論做出以下幾點貢獻:

(1)現代社會中,犬儒主義者普遍存在我們生活中,也尌是部屬以嘲諷的方式來 對待組織 (Adams , 1998),但卻很少學者探討犬儒主義對部屬情緒改變的影響,

甚至會影響到員工的心理契約。(2)部屬工作情感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多,多位學 者認為正向情感或負向情感會影響部屬工作行為、工作態度、工作績效等(例如:

George, 1991;Scott, & Judge, 2006)。因此,本研究認為工作情感也會影響到部 屬的心理契約,但在既有的相關文獻中比較少提到正向情感或負向情感對部屬心 理契約的影響,所以本研究將正向情感納入研究架構中,以彌補此缺口。 (3)根 據 De Vos , Ans , Freese & Charissa (2011),認為員工在面對組織的不確定性時,

會進行心理契約資訊搜尋。因心理契約資訊搜尋較少學者研究討論,所以本研究 決定將心理契約資訊搜尋作為調節變數,加入研究架構進行探討。經研究證實,

當干擾變數心理契約資訊搜尋加入考慮後,我們發現調節效果是成立的,心理契 約資訊搜尋調節「犬儒主義 – 正向情感 – 部屬心理契約違反」的中介效果關 係。

綜合而論,當員工知覺主管犬儒主義時,會因為產生不安、悲觀等情緒,而 影響部屬對組織的心理契約,心理契約搜尋程度高的,代表他中介正向情感與部 屬心理契約違反是比較顯著的,反之,心理契約搜尋程度較低的,代表他在中介 正向情感與部屬心理契約違反是不顯著的。

48 二、實務上的意涵

由主管角度而言,本研究顯示當管理者對組織有譏諷或消極態度等行為時,

部屬會因此影響正向情感,部屬在工作表現上會有所偏頗,例如:工作態度不佳、

工作表現不佳、工作績效不佳等行為。對此,主管頇特別注意自身上班態度及行 為,不然會影響部屬工作表現,甚至會影響部屬對組織的心理契約;當部屬向管 理者詢問上班情形時,管理者在回答部屬時需謹言慎行,管理者不經意的一句話 可能尌會影響部屬組織的心理契約,根據研究顯示,心理契約資訊搜尋程度高的 部屬對此狀況更加明顯。

由部屬角度而言,本研究顯示當部屬知覺主管對組織有譏諷或消極態度等行 為時,部屬會因此影響正向情感,甚至影響部屬本身心理契約。對此,部屬知覺 主管犬儒主義時可以與主管溝通或尋求解決管道,避免造成自己工作情緒受影響,

或是部屬調適本身心靈狀況,避免影響對組織的心理契約,根據研究顯示,心理 契約資訊搜尋程度高的部屬對此狀況更加明顯,所以必頇與主管同事建立良好的 關係,在心理契約資訊搜尋方面會比較有效用。

由公司角度而言,本研究顯示當主管犬儒主義時會影響到部屬的正向情感,

甚至是造成部屬心理契約違反。對此公司應該加強對主管的教育訓練,降低主管 本身的行為所造成的問題,同時公司也可以讓部屬填寫滿意度問卷,了解部屬的 上班情況,發現部屬的問題後可以深入了解及解決,藉此可以降低員工心理契約 違反。

49 三、研究限制與建議

(一) 問卷發放的限制

基於問卷的發放與回收不易的情況下,本研究委託熟識從事服務業的員工填 寫,但員工對於業務外之事多不願配合,且頇利用工作休息之餘填寫問卷,確實 有些困難,因此,造成問卷的回收情況不甚理想,回收有效問卷為 202 份,回收 率為 50.5%,基於人力、物力的情況下,並未能做到各服務單位一一抽樣的地步。

(二) 施測不同群體

建議後續學者可以施測不同的族群,本研究以服務業為研究對象,雖達到大 型樣本的標準,但仍不足以代表全部產業,建議後續學者可以做不同產業族群的 比較,可擴大實證範圍,增加研究信度。

(三) 研究工具的限制

研究所選用的研究工具會影響研究的品質與效果,本研究是參考國外學者的 量表進行翻譯,並加以修正適合本研究之言語,本研究的量表翻譯意思可能與國 外學者量表原意有些許誤差。此外,心理契約資訊搜尋較少有學者研究探討,所 以需要更多學者研究探討,讓量表更有信度。

(四) 改變資訊蒐集來源

當研究大多題型皆為李克特五分量表,單一來源的受測者回答題型時,圈選 的答案可能極為一致,造成共同方法變異的影響(彭台光 & 高月慈, 2006)。建議 後來學者研究時,以主管犬儒主義為研究變數,而不是以部屬知覺主管犬儒主義 為研究變數,因主管犬儒主義較為複雜,頇由主管與部屬互相配對評量,在實際 發放與回收上較為困難,建議後續學者在研究設計上將此一併納入考慮。

50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南琳(2003)。薪資公正、升遷公正與心理契約違背之關係探討-以醫師為例(碩 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李直融(2012)。心理契約滿足、師徒關係與組織績效關係之探討(碩士論文)。國 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屏東市。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李元墩、蔡東峻、陳孟謙(1999)。企業策略、人力資源策略、人力資源管理效能 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為例。長榮學報,3,65-81。

呂靜茹(2007)。探討人格特質、心理契約對組織承諾之影響(碩士論文)。大葉大 學,彰化縣。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何曉菁(2010)。知覺心理契約違反與職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以資訊尋找行為 、信任修復為調節變項(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桃園市。取自臺灣碩博士論 文系統。

林佳錦(2010)。社會賦閒與團隊成員交換關係對心理契約滿足的影響:任務互依

性與組織公平的調節效果(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屏東市。取 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紀乃文(2012)。工作場域中的情感雙歧:探討服務人員情感雙歧與其服務品質及 工作滿意度之關係。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2,1,1-22。

紀乃文、陳建丞(2011)。分店服務氣候、正向團隊情感氛圍、服務人員正向情緒 表達與顧客購買決策關聯性之探討。組織與管理學報,4,1,129-162。

施智婷、林鉦棽(2012)。領導成員交換關係、心理契約滿足與組織公民行為理論 模型驗證:資源配置與社會資本觀點。管理學報,29,1,1-16。

陳銘薰、方妙玲(2004)。心理契約違犯對員工工作行為之影響之研究-以高科技 產業為例。輔仁管理評論,11,2,1-32。

陳怡樺(2010)。心理契約違反、組織政治知覺、組織犬儒主義與組織公民行為關 聯性之探討:以中央健康保險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

屏東市。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51

陳寬裕、王正華(2010)。論文統計分析實務 SPSS 與 AMOS 的運用。台北市:五 南圖書出版公司。

徐璧君(2007)。壽險新進業務員離職債向與工作績效之研究:組織社會化之觀 點(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郭嘉博(2006)。主管心理契約破壞與違背、負面情感、及主管不當監督對部屬組 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以組織公正觀點探討(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

學,高雄市,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常雅珍(2004)。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研究(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黃家齊(2002)。人力資源管理活動認知與員工態度、績效之關聯性差異分析- 心 理契約與社會交換觀點。管理評論,21,4,101-127。

黃家齊(2000)。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內部契合與組織績效之關聯性研究:全形理論 觀點。中山管理評論,8,511-536。

黃家齊(2003)。人力資源管理活動、雇用關係與員工反應之關聯性研究-心理契約 觀點。管理學報,20,483-514。

黃怡禎(2006)。組織中的僱傭關係與職場偏差行為:員工犬儒主義的中介角色及誠 信性格的調節效果(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彭台光、高月慈(2006)。管理研究中的共同方法變異:問題本質、影響、測詴和 補救。管理學報,23,1,77-98。

潘彥君(2007)。主管與部屬心理契約滿足關係之探討-領導成員交換關係與社會 資本觀點(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屏東市。取自臺灣碩博士論 文系統。

蔡維奇、紀乃文(2008)。團隊情感氛圍形成的前因、情境調節及個人層次後果變 項之研究。組織與管理學報,1,1,1-37。

蔡維奇、吳姮憓(2001)。組織服務氣候對服務品質的影響:以員工正面情緒表達 為中介變項。臺大管理論叢,12,1,149-169。

52 英文文獻

Adams, J.S. (1965).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 267-299.

Argyris, C. P. (1960).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omewood: Dorsey Press.

Aryee, S., Chen, Z.X., Sun, L.Y., Debrah, Y.A. (200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abusive supervision: test of a trickle-down model. Journal Applied Psychology, 92, 191-201.

Andersson, L. M. (1996). Employee cynicism: An examination using a contract violation framework. Human Relations, 49, 11, 1395-1418.

Andersson, L. M., & Bateman, T. S. (1997). Cynicism in the workplace: Some causes and effect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8, 449-469.

Arshad, R., & Sparrow, P. (2010). Downsizing and survivor reactions in Malaysia:

modeling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1, 11, 1793-1815.

Allen, T. D., & Poteet, M. L. (1999). Developing effective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Strategies from the mentor’s viewpoint.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8, 59-73.

Allen T. D., & by, L. T. (2003). Relationship effectiveness for mentor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earning and quality. Journal of Management, 29, 469-486.

Allen, T. D., by, L. T., Poteet, M. L., Lima, L., & Lentz, E. (2004). Mentoring benefit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9, 127-136.

Bal, P. M. & Kooij, Dorien T. A. M. & De Jong, Simon B. (2013). How Do

Developmental and Accommodative HRM Enhance Employee Engagement and Commitment?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SOC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50, 4, 545-572.

Bal, P. M. & Vink, R. (2011). Ideological currency in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the role of team relationships in a reciprocity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 13, 2794-2817.

53

Blomme, R. J. & Van, R. A. & Tromp, D. M. (2010). The use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o explain turnover intentions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a research study on the impact of gender on the turnover intentions of highly educated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1, 1, 144-162.

Bao, Y. & Olson, B. (2011).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on Chinese execu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2, 16, 3373-3392.

Shih, C.T. ,& Chen, S.J. (2011). The social dilemma perspective on psychological contract fulfil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 7, 1, 125–151

Shih, C.T., & Chuang, C.H.( 201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 moderated mediation study.

Asia Pac J Manager, 30, 191–210

Shih, C.T., & Lin, C.C. (2014). From good friends to good soldiers: A psychological contract perspective. Asia Pac J Manager, 31, 309–326

Chang, H. T., Hsu, H. M., Liou, J.W. , & Tsai, C. T. (2013).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d innovative behavior: a moderated path analysis of work engagement and job resource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43, 10, 2120-2135.

Conway, Neil, & Coyle-Shapiro, Jacqueline A.M. (2012).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Conway, Neil, & Coyle-Shapiro, Jacqueline A.M. (2012).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