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結果與發現,研究者提出研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並提出建議,提供普通班教師、學校行政單位、教育主管機關以及未來 研究參考。

壹、研究限制

就研究對象、研究工具與研究內容之限制說明如下。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屏東縣國小普通班教師,但具資優相關 經驗的樣本數過少,使部分統計無法做推論。

二、 研究內容

本研究所探討國小普通班教師對區分性教學的態度,而國內 相關研究較為少見,僅能從對資優教育的態度方面著手,因此在 量化研究結果的比較與討論較受限制。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教師以自陳量表的方式填答 問卷,雖給予填答說明,但亦可能因個人主觀程度的不同,或社 會期許的影響、對問卷提意的解讀不一,導致填答結果產生誤差。

貳、研究建議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與結論,針對普通班教師、學校行政單位、教育 主管機關以及未來研究提供建議,以供參考。

一、 對普通班教師的建議

(一) 創新及活化教學內容,以符合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

本研究發現普通班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學習特質有中等以 上的瞭解程度,但對區分性教學的情感層面較低,顯示教師對 區分性教學的接受程度較低,亦即表示教師雖對學生的學習特

質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但在課程調整的接受度上卻較低。縣內 的資優生普遍在普通班中就讀,教師應更全面地瞭解學生在學 習上的需求及可能潛藏的問題,並應試圖調整原本的上課模 式、評量方式等,加入更多高層次思考的內容與更多元的評量 方式,以符合學生的特質,避免發生具學習潛能的學生對課程 內容不感興趣或誤解學生過度激動特質的情形。

(二) 積極參與資優專業知能研習,提升教學專業能力

本研究從教師的背景統計發現,目前屏東縣國小普通班教 師曾參與資優知能研習者為數不多,一方面是由於國內在師資 培育的過程中,並未充分提供資優教育之相關課程,一方面是 由於教育局所舉辦之資優教育研習過少,以至於教師對資優教 育相關知能較顯不足。就屏東縣目前的資優教育環境而言,資 優生或具學習潛能的學生大部分仍在普通班就讀,並未接受資 優教育服務,而大團體的教學中,能力較好的學生本身所需要 較富挑戰性的課程需求反而容易被忽略,因此建議普通班教師 積極參與資優相關知能研習,瞭解多層次教學方式的呈現,提 升教學專業能力,讓更多學生受益。

二、 對學校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 推廣區域性資優方案,開拓學生學習經驗

根據研究的結果發現,教師對區域性資優教育方案的參與 經驗對區分性教學的態度有較高的得分表現,因此可以堆論得 知教師對區域性資優教育方案的瞭解,有助於提升教師對區分 性教學的態度。目前屏東縣國小的資優方案以區域性資優方案 為資優教育方案的大宗,但申請學校都集中在屏北地區的屏 東、潮州、東港、萬丹等,屏東南部的學校較少申請,因此建 議學校結合鄰近地區的發展特色,推展區域性資優方案,並全 力宣導方案的性質,讓教師們獲得對方案的充分認識,進而推

薦適合的學生參與,以豐富學生的學習機會與經驗。

(二) 提升教師對資優概念的認識,以利資優方案的推行

從研究對象的樣本顯示,教師普遍對資優相關背景知能較 不瞭解,隨著縣內資優資源班的設立,資優教育亦愈受到重

。每位普通班教師皆有接觸到資優生的機會,因此建議學校

利用周三下午的研習時間,辦理資優教育的相關研習,從學校 面積極推展教師的資優概念、對資優學生的基本認識,避免學 校教師忽略具有潛能的學生,提高教師參與資優教育的機會。

三、 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 推廣南區資優教育方案,提升資優教育的發展

屏東縣仁愛國小於101學年度試辦資優資源班,因試辦與 學生數的關係,資優資源班教師除服務校內學生外,並以巡迴 輔導的方式服務鄰近學校的資優生,且資優教育方案的申請多 以屏東北區為主,屏東縣的資優教育環境仍在萌芽的階段,尚 未普遍推展到全縣,因此除了關切資優資源班的辦理成效,仍 須關注其他地區資優生的發掘,均衡資優教育發展,讓每個學 校的資優生與具有學習潛能的學生,有接受資優適性教育的機 會。

(二) 辦理資優相關知能研習,協助教師增長資優教育知識

根據研究的教師樣本數可以發現,具有資優教師資格、曾 修習資優三學分或研習達54小時以上的教師僅佔7.3%,再者,

屏東縣在九十五學年度至一百學年度所辦理的資優相關研習 僅有六場,顯示教師對資優教育的認知略顯不足。因此建議教 育主管機關能針對資優教育的相關主題開設研習,且不設參與 資格,並鼓勵普通班教師參與,讓普通班教師增加對資優教育 的瞭解、資優學生的學習特質與需求,以及普通班課程的調 整,讓普通班中的資優生或尚未被發掘的資優生都能有更好的

學習環境。

四、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之資優背景或接觸資優生的經驗皆稍 顯不足,以致研究結果不足以過度的推論,因此建議未來研究 可擴大研究的對象,可針對校內有資優生之學校發放固定比例 的問卷,以瞭解背景變項的真實差異情形。

(二) 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工具為自編之問卷,編製時將學生特質與區分性教 學的問卷分開,最後再比較兩份問卷的相關,建議未來研究能 將學生的特質與區分性教學的相關問題編擬在同一個題目 上,且能著重在目前執行的現況並找出執行上的困難所在。

(三) 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為問卷調查,填答者難免受到主觀價值與社會期望 的影響,因此建議能輔以班級中有資優生之普通班教師做深入 訪談,使研究內容更臻完善。

中文參考文獻:

于曉平(譯) (2012)。能力分組、區分性和充實課程。載於潘裕豐總校閱:

資優教育概論 (原作者 Davis, G. A., Rimm, S. B., Siegle, D.)。

臺北市:華藤文化。(原出版年:2011)

毛連塭(2010)。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初版八刷)。臺北:五南。

毛連塭(譯) (1989)。資優學生課程發展。(原作者:Maker, C. J.)臺北:

心理。(原出版年:1982)

毛連塭(譯)(1987)。資優教育教學模式。(原作者:Maker, C. J.)臺北:

心理。(原出版年:1982)

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營,張郁雯,張淑慧(1999)。教育測驗與評量。

台北,五南。

王文科(1992)。資優課程設計。臺北市:心理。

王文科(2007)。課程與教學論(七版)。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10)。教育研究法(十四版)。臺北市:五南。

王木榮(2002)。再論一般智能優異學生教育安置的問題。載於國立台中 師院特教中心主編:特殊教育論文集(1-8頁)。臺中:編者。

王振德(2000a)。我國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之問題與改進芻議。載於中華 資優教育學會主編:資優教育的全方位發展,303-313。臺北市:心 理。

王振德(2000b)。資優教育課程發展及其相關問題。載於中華資優教育學 會主編:資優教育的全方位發展,357-373。臺北市:心理。

白秀玲(2008)。資優生融合教育的理論建構與輔導理念之探究。國教新 知,55(4),32-42。

何姿瑩(2009)。國中八年級數學資優生加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昆壽(2009)。資優教育概論(二版)。臺北市:心理。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第二版)。臺北市,

五南。

吳武典(1988)資優兒童提早入學及縮短修業年限面面觀。國教月刊,

35(1、2),18-21。

吳武典(1997a)。資優教育向誰看齊。資優教育季刊,62,1-10。

吳武典(1997b)。教育改革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3,1-7。

吳武典(2006)。我國資優教育的發展與展望。資優教育季刋,100,3-20。

吳武典(2011)。資優教育中的爭議與平議:全球視野,在地行動。2011 年第七屆中國超常人才教育年會暨兩岸三地中學英才教育學術研討 會主講論文,2011年10月15-17日,中國河北省石家莊。

吳玲君(2006)。臺北市資優教育評鑑與特優學校辦理特色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耀宗(2011)。國小資優資源班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仁盛(2006)。國民小學普通班與資優班實施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統整 課程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玫芬(2010)。高雄市國小普通班教師資優教育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德高(1996)。資賦優異兒童課程設計。臺北市:五南。

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2006年9月29日)。

林月娥(2005)。國民小學一般能力資優學生教育安置相關問題研究-以台 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坤燦、林銘欽、林芳瑜(2010)。我國資賦優異教育相關法規初探。東 華特教,44,1-6。

林幸台(1997a)。資優學生需要特殊教育服務。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 會主編:資優教育的革新與展望-開發潛能培育人才,65-72。

林幸台(1997b)。資優學生鑑定與安置問題之檢討與改進芻議。載於中華 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資優教育的革新與展望-開發潛能培育人 才,211-224。

林梅琴(2005)。國小資優生其父母管教方式、A型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以五位資優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市。

花敬凱(2003)。資優課程設計的新趨勢:適異性課程的規劃與實施。載 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編:特殊教育的危機與轉機(p153-170)。

高雄市:編者。

花敬凱(譯)(2007)。啟迪資優-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原作者:Barbara Clark)。臺北市:心理。(原出版年:2007)。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 析。臺北市:五南。

侯禎塘(2003)。中部地區的資優教育實施近況與展望-臺中市、臺中縣、

南投縣、彰化縣的資優教育初探。載於特殊教育論文集,17-40。臺

南投縣、彰化縣的資優教育初探。載於特殊教育論文集,17-40。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