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由於資料取得的方便性,本研究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及

《蘋果日報》各自的資料庫為本,輸入關鍵字搜尋新聞報導。但《自由時報》的 資料庫更新頻率較為即時,因此比起其他三大報更多了「快訊」形式的新聞,不 但使《自由時報》的報導量大增,快訊新聞的稿頭以【本報訊】為報導起始,沒 有表明記者姓名,也看不出來該則新聞是外電或者記者採訪的報導,在新聞性質 的部分只能以消息來源及其新聞中的註記做為判斷基準,實有未盡之處。但《中 國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目前也都有網路版新聞,因此可能是其他三報 的資料庫並未將快訊形式之新聞納入。

其次,本研究發現,消息來源因其身份、職稱而進行分項,但未必能完全對 應該消息來源所提供的資訊內容,官方消息來源或許也能提供反核的說詞,因此 用身份區分消息來源的立場及態度是否完善仍然可更進一步探討。

84

二、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並未將各項消息來源被引述之內容單獨列出深究,未來研究或可採取 此路徑,深入探析各種不同之消息來源種類,對於核能科技的發言在新聞當中扮 演什麼樣的角色,此一研究方式可看出消息來源在科技及風險新聞中,被引述的 言論是如何建構該則新聞。另外戲劇化手法亦同。本研究為量化內容分析,只能 看出整體戲劇化程度之概況,無法陳述其中所使用的戲劇化手法為何,未來研究 可以此角度切入,利用敘事分析法等進行質化研究。

此外,研究者觀察到社群網站逐漸成為風險傳播的重要管道,現代人對於災 難新聞的接收並不是光靠報紙,大家透過網路分享自身經驗,並以圖文並行的方 式試圖激起群眾對核能災禍等現代性風險的注意及討論。或許核能科技用別的載 體去檢驗時,在閱聽人心中會有更好或更壞的理解,因此未來研究者可考慮將社 群網站列為風險研究場域,探究其中的文本及閱聽眾的互動與反應。

85

參考文獻及附錄

中文部分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

方怡文、周慶祥(1999)。《新聞採訪理論與實務》。台北:正中書局。

汪浩譯(2004)。《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台北,巨流。(原書 Beck, U. [1986]. Risikogesellschaft-Auf dem Weg in eine andere Moderne. Germany:

Suhrkamp Verlag)

李敏(2011)。<從三哩島、車諾比到福島核電廠事故>,《科學月刊》,497:2-3。

何兆武、何冰譯(1994)。《科技時代的心靈 : 工業社會的社會心理問題》。台北,

巨流。(原書 Gehlen, A. [1957]. Die Seele im technischen Zeitalter. Germany:

Rowohlt)

周桂田(2002)。<基因科技的全球化與在地社會風險>,《科學發展月刊》,354:

32-39。

周桂田(2003 年 12 月)。<全球在地化下之風險溝通與風險評估-以 SARS 為 Case 分析>,「2003 年台灣社會學年會」論文。台北市木柵。

林怡瑩(2003)。《環境風險、環境運動與媒體:以台灣焚化爐政策爭議的媒體再 現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照真(2009)。<電視媒體與災難管理—災難新聞的倫理困境>,《新聞學研究》, 31:55-79。

胡幼偉(2002)。《核四何事?公共議題的報導取向與民眾反應》。(國政研究報告,

教文(研)091-022 號)。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國家政

86

策研究基金會網頁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R-091-022.htm

胡幼偉、陳嘉彰(2002)。〈2001 年颱風新聞報導型態解析:兼論災難新聞的社 會責任〉。(國政研究報告,教文(研)091-019 號)。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 策研究基金會。取自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頁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R-091-019.htm

柯惠新、劉來、朱川燕、陳洲、南雋(2005)。<兩岸三地報紙災難事件報導研 究—以台灣 921 地震報導為例>,《新聞學研究》,85:71-109。

翁秀琪、鍾蔚文、簡妙如、邱承君(1999)。<似假還真的新聞文本世界:新聞 如何呈現超經驗事實>,《新聞學研究》,58:59-84。

馬西屏(2007)。《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五南。

徐美苓、楊意菁(2011 年 7 月)。<科技風險與全球暖化報導品質分析>,「2011 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新竹縣竹北市。

孫秀蕙(1994)。<環保團體的公共關係策略之探討>,《廣告學研究》,3:

159-185。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1994)。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4%A4%A5%

DF&pieceLen=50&fld=1&cat=&ukey=-325844565&serial=3&recNo=1&op=f&i mgFont=1

郭岱軒(2011)。《電視新聞敘事研究:以戲劇性元素運用為例》。政治大學廣播 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浩榮(2003)。<風險社會下的大眾媒體:以公共新聞學作為重構策略>,《國

87

家發展研究》,3(1):99-147。

黃惠萍(2003)。<媒介框架之預設判準效應與閱聽人政策評估—以核四案為例

>,《新聞學研究》,77:67-105。

楊韶彧(1993)。<從消息來源途徑探討議題建構過程-以核四建廠爭議為例>。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葛傳富(2012 年 7 月 9 日)。<2012 媒體風雲榜 大愛電視最好最優質>,《慈 濟人文志業中心報導》。取自

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

9190%3A2012-&catid=93%3Aculture-project&Itemid=386&lang=zh

廖靜蕙(2008 年 3 月 18 日)。<說不出口的秘密-核能是台灣的選項嗎?>,《環 境資訊中心電子報》。取自 http://e-info.org.tw/node/31196

臧國仁、鍾蔚文、黃懿慧(1997)。〈新聞媒體與公共關係(消息來源)的互動:

新聞框架理論的再省〉,陳韜文、朱立、潘忠黨(編),《大眾傳播與市場 經濟》,頁 141-183。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系。

劉維公(2001)。<第二現代(second modernity)理論:Beck 與 Giddens 的現代 性分析>,顧忠華(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 1-14。台 北:巨流。

蔣斌(2010)。<災難、文化與「主體性」:莫拉克風災後的省思>,《思想》,14:

19-32。

鄭瑞城、羅文輝(1988 年 6 月)。《電視新聞消息來源人物之背景與呈現方式之 研究》。台北: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陳世昌、莊蕙嘉(2011 年 3 月 13 日)。<福島核電廠 氫氣爆炸 輻射外洩十萬

88

人大撤離>,《聯合報》。取自

http://udndata.com.ezproxy2.lib.nccu.edu.tw/library/

陳佳君、陳寧、林巧璉、蔡紀眉(2010 年 7 月)。<台灣報紙災難事件新聞報導 研究—以四大報之八八水災新聞為例>,「2010 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

嘉義縣民雄鄉。

陳宥臻(2011 年 11 月 23 日)。<蓋核四不商轉? 吳揆:不懂這邏輯>,《中國 時報》。取自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 1+112011112300053,00.html

陳順孝(2009)。<新聞定義:好看與好用的故事>。取自 https://sites.google.com/site/jour328/Home/xin-wen-ding-yi

陳鳳如(2001)。《我國報紙對重大災難新聞報導之研究—以九二一大地震為例》。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陳憶寧(2002)。<公共議題之遊戲框架初探>,《新聞學研究》,72:85-117。

陳憶寧(2011)。<電視新聞戲劇化效果研究:由議題設定與收視動機角度來看

>,《新聞學研究》,109:77-120。

謝君蔚(2006)。《基因科技的媒體再現:以基因改造食品新聞為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輝、林麗雲、胡愛玲、韓香芸、蔡淑芬、張藝芬、…高振盛(1989)。<解 嚴前後報紙社論之分析>,《新聞學研究》,41:9-24。

蘇蘅(1986)。<媒介報導衝突事件的角色分析-以報紙報導核四廠興建的爭議 為例>,《新聞學研究》,36:251-285。

89

蘇蘅(2000)。<集集大地震中媒體危機處理的總體檢>,《新聞學研究》,62:

153-163。

顧忠華(2001)。《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巨流。

《日強震》核電廠輻射外洩風險增 撤離範圍可能擴大》(2011 年 3 月 12 日)。《蘋 果日報》。取自

http://tw.nextmedia.com/realtimenews/article/international/20110312/1767 1/

《核電是清潔能源?》(2011)。取自

http://www.greenpeace.org/hk/sites/no-nuclear/about/

英文部分

Barton, A. H. (1969). Communities in disaster.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Beck, U. (1992). 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Boyer, P. (1985). By the bomb's early light: American thought and culture at the dawn

of the atomic age. New York: Pantheon.

Dudo, A. D., Dahlstrom, M. F., & Brossard, D. (2007). Reporting a potential pandemic:

a risk-related assessment of avian influenza coverage in U.S. newspapers.

Science Communication, 28, 429-54.

Friedman, S. M. (2004). And the beat goes on: The third decade of environmental journalism. In S. Senecah (Ed.), The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yearbook:

Vol.1 (pp. 175-187). Mahwah, NJ: Erlbaum.

Freidman, S., Gorney, C., & Egolf, B. (1987). Reporting on radiation: A content analysis

90

of Chernobyl coverag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7(3), 58-79.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1), 1-37.

Hansson, S. O. (2002). Uncertainties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In Paul A. David &

Dominique Foray (Eds) (2002).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special

issue: the knowledge society (pp. 39-46). Oxford: Blackwell.

Iyengar, S. (1991). Is anyone responsible? How television frames political issue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ondon.

Kramer, S. D. (1988). The media and the AIDS. Editor & Publisher, 43(12), 10-11.

Loewenstein, G. F., Weber, E. U., Hsee, C. K., & Welch, N. (2001). Risk as feeling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7(2), 267-286.

London, S. (1993). How the media frames political issues, review essay. Retrieved March 31, 2012, from http://www.scottlondon.com/reports/frames Mackie, B. (2009). Health risk communication: Reporting of avian influenza in New

Zealand newspapers 2002-2008. Communication, Creativity and Global

Citizenship, 1276-1295

McComas K. A. (2005). Defining moments in risk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6-2005. J Health Commun, 11(1): 75-91.

Nigg, J. M. (1982). Communica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uncertainty: Understanding earthquake forecast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2(1): 27-36.

91

Roche, J. P., & Muskavitch, M. A. T. (2003). Limited precision in print media communication of the West Nile virus risks. Science Communication, 24:

353-365.

Rowe, G., Frewer, L., & Sjöberg, L. (2000). Newspaper reporting of hazards in the UK and Swede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9: 59-78.

Semetko, H. A., & Valkenburg, P. M. (2000). 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 A content analysis of press and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2), 93-109.

Sinaceur, M., Heath, C., & Cole, S. (2005). Emotional and deliberative reactions to a public crisis—Mad Cow Disease in Fr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3), 247-254.

Singer, E., & Endreny, P. (1993). Reporting on risk: How the mass media portray

accidents, diseases, disasters, and other hazard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Slovic, P. (1998). Do adolescent smokers know the risks? In P. Slovic (Ed.), The

Perception of Risk (pp. 364-371). London: Earthscan.

Smith, R.C. (1978). The magzines’ smoking habit.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16, 29-31.

Tankard, J., W., Hendrickson, L., Silberman, J., Bliss, K. & Ghanem, S. (1991). Media frames: Approaches to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Paper presented to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divisio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Convention, Boston.

92

Verbeke, W., Viaene, J., & Guiot, O. (1999). Health communication and consumer behavior on meat in Belgium: From BSE until dioxin.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4(4), 345-357.

Woelfel, J., Hernandez, D., & Allen, R. L. (1973). Media and interpersonal effects on attitude formation and behavior. [unpublished] from

http://www.galileoco.com/literature/OCRmediaandinterpersonal.pdf

93

附錄一:內容分析編碼表

壹、 基本資料

編碼員 _____(01-02) 文章編號 _____(1-999)

一、 報導日期:______年(民國)____月(1-12)____日(1-31)

二、 報導日:______

1.週一 2. 週二 3. 週三 4. 週四 5. 週五 6. 週六 7. 週日

三、 報紙名稱:______

1. 蘋果日報 2. 自由時報 3.聯合報 4.中國時報

四、 文章標題:______(以主標、大標題為主,副標、小標、眉標都不算)

五、 新聞性質:______

1.純淨新聞 2.專題報導 3.專欄/社論

4.外電或編譯稿 5.其他:如新聞 Q&A、一週大事等

貳、 新聞內容

一、 新聞框架:______(研究問題二)

1. 衝突框架(具衝突性質的事件)

2. 經濟框架

3. 科技/進步框架(科學性的知識及解釋,認為科技進步並且在掌控中,未來無憂)

4. 因應框架(因應措施及政策、政府及人民未來打算)

5. 風險框架(核能風險的未來評估或影響,持負面態度)

6. 人情趣味框架

7. 其他:______

二、 這則新聞報導中,共有幾個消息來源? ______ (0-5)(研究問題三)

0. 0 個 1. 1 個 2. 2 個 3. 3 個 4. 4 個 5. 5 個(含以上)

三、 這則新聞主要及次要消息來源:______ ______(研究問題三)

1. 政府單位及官員 2.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人員/設計者/工程師

94

95 感動、哀傷、無助的感覺? ______

1. 是 2. 否

7-5 這則新聞在描述福島核災事件及核能議題時,是否有提到個人或群體如何被該議題所影響?

______

1. 是 2. 否

7-6 這則新聞在描述福島核災事件及核能議題時,是否有以個人敘事角度出發的故事情節?

______

1. 是 2. 否

八、 核能風險新聞報導是否具有究責對象? ______(研究問題四)

1. 是 2. 否

(八之一)、核能風險新聞報導的主要究責對象為何? ______(研究問題四)

1. 政府單位及官員 2.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人員/設計者/工程師

3. 東京電力公司(東電)人員/設計者/工程師

4. 台灣原能會

5. 科學家/研究人員/學者 6. 醫院或醫療護理人員

5. 科學家/研究人員/學者 6. 醫院或醫療護理人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