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核能科技的新聞建構-以福島核災報導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核能科技的新聞建構-以福島核災報導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憶寧博士. 核能科技的新聞建構- 以福島核災報導為例 The News Construction of Nuclear Technology – Take the Fukushima Nuclear Disaster Reports as an Example. 研究生:陳雅妤 撰 中華民國 101 年 11 月.

(2) 本論文榮獲吉星福張振芳伉儷文教基金會 2012 年李瞻教授新聞研究論文獎. 2.

(3) 謝誌 事非經過不知難。時至今日,一切的懷疑與不安都化為感謝。寫論文該說是 我此生最不拿手的事,於是幾經渾沌,難以抽身,但感謝上天,終於撥得雲開見 月明。三年前我帶著滿身幸運成為新研 98 最後一名學生,開始我學生生涯最後 一段旅程,如今終於到了終點,隨之開始的卻是真正的人生。 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憶寧老師。我時常在想,我這麼個駑鈍之材,跟不上老 師敏捷又清晰的思路,老師卻仍不厭其煩、悉心指導,老師一定是上天派給我的 天使,特來拉我一把。 感謝我的口試委員楊意菁老師、施琮仁老師,兩位在兩次口試都給予我莫大 提點,協助我釐清這本論文的不足之處。雖然最後我做得仍不盡善盡美,但能完 成這份任務,都是拜這三位老師之賜,若沒有他們,我必無法圓滿。 謝謝我最親愛的爺爺奶奶以及爸媽,提供無條件的支持,你們是我最堅強的 後盾。感謝這段旅途上,給我莫大心理支持的好友們:新研 98「第一女婿」毅 竹(謝謝你與我一起撫育緹緹,她可愛的模樣總讓我忘憂)、小阿姨、袁、溝、 駱駝、蓮、宙與品葭,寫論文的日子幸好有你們陪我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玩鬧、 一起「瘋言瘋語」 。之後大家陸續離開學校、進入職場,不管人生走到哪個階段, 即使各奔東西,這段日子我都不會忘。 謝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總是暖語安撫並給我指引的薏珊學姊、在我電腦壞 掉時即刻救援的騏騏哥、熱心幫我找編碼員的 Fion 姊、陪我閒聊分憂的筱芸、 常常一起修課,一直幫助我卻總是被我欺負的阿弘、新研 98 一起奮鬥的同學們, 以及那位不知名的統計仙人學長,以及許許多多未列名的大家,是你們幫我成就 這本論文。. 3.

(4) 目錄 中文摘要...................................................................................... 9 Abstract ...................................................................................... 10 第一章. 緒論 ............................................................................ 11. 第一節. 第二章. 研究背景...................................................................................... 11.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風險社會...................................................................................... 14. 一、風險論述...................................................................................... 14 二、現代性風險.................................................................................. 15 第二節. 風險社會中的媒體角色.............................................................. 17. 一、風險社會中的大眾媒體..............................................................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對象及時間範圍.................................................................. 34. 第二節. 內容分析...................................................................................... 34. 第三節. 類目建構...................................................................................... 36. 一、報導量.......................................................................................... 36 二、新聞框架...................................................................................... 36. 4.

(5) 三、消息來源...................................................................................... 38 四、究責.............................................................................................. 39 五、戲劇化敘述.................................................................................. 39 六、媒體態度...................................................................................... 40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式與信度檢驗.......................................................... 41. 一、資料分析方式.............................................................................. 41 二、信度檢驗...................................................................................... 42. 第四章. 資料分析..................................................................... 45. 第一節. 福島核災新聞基本資料.............................................................. 45. 第二節. 福島核災新聞報導量變化.......................................................... 46. 第三節. 福島核災媒體報導框架.............................................................. 49. 第四節. 福島核災新聞消息來源.............................................................. 56. 一、新聞主要呈現之觀點.................................................................. 56 二、消息來源與框架之關係.............................................................. 62 第五節. 福島核災新聞中的究責現象...................................................... 67. 第六節. 福島核災新聞戲劇化及資訊提供.............................................. 69. 一、戲劇化之分析及新聞戲劇化表現.............................................. 69 二、新聞圖表資訊提供...................................................................... 74. 5.

(6) 第七節. 第五章. 台灣媒體對核能發展的態度...................................................... 75. 結論與建議 ................................................................. 77.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77. 一、福島核災新聞的報導量及事件的關係...................................... 77 二、福島核災新聞之框架與消息來源偏向...................................... 78 三、福島核災新聞之戲劇化程度...................................................... 80 四、福島核災後媒體對核能科技的態度.......................................... 81 五、討論及實務建議.......................................................................... 82 六、研究意義...................................................................................... 82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83. 一、研究限制...................................................................................... 83 二、未來研究建議.............................................................................. 84. 參考文獻及附錄 ........................................................................ 85 附錄一:內容分析編碼表.......................................................................... 93 附錄二:內容分析編碼須知...................................................................... 96 附錄三:福島核災時期每日報導量整理表.............................................. 99 附錄四:報導日期與框架之關係表........................................................ 101. 6.

(7) 圖表目錄 圖 圖一:福島核災時期報導量分布圖.......................................................... 48 表 表一:福島核災新聞內容分析前測信度表(N=46) ............................. 44 表二:四大報福島核災新聞報導量分布.................................................. 45 表三:四大報福島核災新聞形式分布...................................................... 46 表四:福島核災報導量兩階段比較.......................................................... 46 表五:福島核災新聞框架分布表.............................................................. 49 表六:福島核災新聞消息來源數量.......................................................... 56 表七:福島核災新聞兩階段的消息來源數量比較.................................. 57 表八:福島核災新聞主要消息來源使用情形.......................................... 58 表九:福島核災新聞次要消息來源使用情形.......................................... 59 表十:福島核災新聞主要消息來源兩階段比較...................................... 60 表十一:福島核災新聞次要消息來源兩階段比較.................................. 61 表十二:框架與主要消息來源的關係...................................................... 64 表十三:框架與次要消息來源的關係...................................................... 66 表十四:福島核災新聞中是否含有究責意涵.......................................... 67 表十五:福島核災新聞兩階段究責意涵比較.......................................... 67 7.

(8) 表十六:福島核災新聞究責對象.............................................................. 68 表十七:福島核災新聞究責對象兩階段比較.......................................... 69 表十八:福島核災各新聞框架的戲劇化程度總分分布.......................... 70 表十九:戲劇化程度總分分布.................................................................. 71 表二十:戲劇化程度原始總分兩階段比較.............................................. 72 表二十一:福島核災新聞戲劇化程度各項分布...................................... 73 表二十二:福島核災新聞有無資訊性圖表或照片.................................. 74 表二十三:福島核災新聞有無資訊性圖表或照片兩階段比較.............. 74 表二十四:福島核災總體新聞報導態度.................................................. 75 表二十五:福島核災新聞報導態度兩階段比較表.................................. 76 附錄三:福島核災時期每日報導量.......................................................... 99 附錄四:報導日期與框架之關係表........................................................ 101. 8.

(9)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福島核災期間的新聞報導為分析對象,透過兩階段的新聞內容分析, 比較福島核災發生當月以及週年前夕的新聞報導。研究發現越接近福島核災週年, 媒體關注越高;福島核災後一個月內的新聞以因應框架為主,一年後的主要框架 則轉為衝突及人情趣味框架;福島核災週年的報導戲劇化程度較一年以前為高, 而兩階段共同的缺點則為消息來源過於單一化。本研究檢視福島核災報導的優點 及未盡之處,以提供實務上諸多參考。 關鍵字:內容分析、核能科技、報導品質、福島核災. 9.

(10) Abstract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news reports of Fukushima Nuclear Disaster. By comparing the news coverage between March 11 and April 10 2011, and February 12 and March 11 2012, we found when the anniversary of the Fukushima Nuclear Disaster approaching, the amount of news reports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dominant frame of the first stage of this study is the strategy frame, and the second stage are the conflict frame and the human interest frame.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e amount of the dramatic style of coverage in the second stag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he shortcoming of both the two stage is the lack of diversity of the sources. Keywords: Content Analysis, Fukushima Nuclear Disaster, Nuclear Technology, Reporting Quality. 10.

(11)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背景. 近十年來風險溝通在各種傳播性疾病及天災的抑止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大眾媒體對於風險的著墨往往造成閱聽眾態度及行為的影響,如描述全球氣候異 常變遷的電影「明天過後」,就吸引了廣大閱聽眾的目光(McComas, 2005)。而 且大眾媒體對風險的報導時間及報導量越高,對人們的風險感知影響也越大 (Verbeke, Viaene, & Guiot, 1999)。近期除全球氣候變遷外,因福島核災而引起 的核能風險同樣備受關注(李敏,2011)。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東北外海發生芮氏規模 9.0 的大地震。這個日本觀 測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震引起嚴重的海嘯,隨後核電廠爆炸,後續效應便是人稱福 島核災。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設計原本就只能抵擋芮氏規模 7.0 的地震,未曾考慮 會遭遇到這麼大的海嘯衝擊,地震後核電廠內的機組冷卻系統故障,導致反應爐 建築物爆炸,造成輻射外洩的後果。 大地震發生時,一至三號機正在運轉,四至六號機早已停機做定期檢查。檢 測到地震時,一至三號機自動停機,之後廠內立即停止發電。正常情況下,核電 廠可以利用廠外電源驅動冷卻系統,但是地震對電力網造成大規模破壞,因此, 只好倚賴區內的 13 台緊急柴油發電機組驅動冷卻系統。但是接踵而至的 15 公尺 大海嘯越過廠區的 5.7 公尺海堤,淹沒了地勢較低的柴油發電機組,種種阻礙下, 無法確實冷卻降溫,造成反應爐爐心熔毀、甚至爆炸。這些後續意外連帶著讓輻 射外洩,導致核電廠半徑三公里內的居民強制撤離危險區域,甚至必要情況下, 強制撤離的區域會擴大至方圓十公里(日強震》核電廠輻射外洩風險增 撤離範 圍可能擴大,2011 年 3 月 12 日)。 台灣現有四座核電廠,其中核四廠自 1999 年 3 月 17 日開始興建,經歷十多 11.

(12) 年的政黨輪替,因政策改變而導致的停復工,立法院會於 2011 年 6 月 13 日表決 通過 140 億元核四廠預算追加一案,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第四核能發電廠繼續興 建,而未來運轉與否一度成為爭議。但時任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核四如果完 工不商轉,這種邏輯我聽不懂。」 (陳宥臻,2011 年 11 月 23 日)言下之意傾向 讓核四完工後如期啟動,可見現在執政的國民黨政策走向。 核能災害是典型的人為災禍,一旦發生,波及範圍廣大,情勢迅速惡化,更 留下長期後遺症,需要靠時間療傷止痛(蘇蘅,2000)。福島核災更是繼車諾比 (Chernobyl)事件後最嚴重的核能災害,媒體於此次災難傳播發揮的功能值得 關注。 災難發生後,媒體是公眾的重要資訊來源,大略有以下四種功能:警報 (awareness) 、預測(prediction) 、影響(impact)與後續結果(aftermath) (Nigg, 1982)。而 Loewenstein、Weber、Hsee 及 Welch(2001)發現,在新聞報導中, 生動的語言、敘述及及充滿情感的影像強烈影響著閱聽眾對風險的反應。而 Singer 與 Endreny(1993)發現媒體在災難報導上的主要缺失: (一)災難發生前, 鮮少有災難預警報導;災難發生後,相關報導量則在短時間內大幅減少,表示媒 體不太關注災難引發的安全問題是否徹底解決;(二)約莫半數災難報導沒有追 蹤責任歸屬;(三)災難報導大多以政府官員為消息來源。 另有類似研究,如陳佳君、陳寧、林巧璉、蔡紀眉(2010)發現,2009 年 8 月 8 日莫拉克颱風造成的八八水災,四大報在「災難擴大時期」,每日的平均報 導則數激增,但在「災難發生前」與「後續重建」階段,報導量卻偏低,顯示台 灣報紙媒體在這次風災報導中並未盡到事前警示的社會責任,災難過後也忽略了 重建期的報導。 此次日本核災雖然並非發生在台灣本土,但日本與台灣具有地理接近性,且 12.

(13) 台灣本身也有核能發電,媒體對於福島核災的報導勢必強力影響著台灣民眾對於 核能風險的感知。國內的核四廠興建計劃,自 1999 年起隨著政黨輪替,不斷停 工、復工,原計畫於 2011 年底開始運轉,但因為日本福島核災而產生的各種疑 問,政府決定重新審視核四的設計,一度將商業運轉無限期延後(但仍繼續興建) 。 日本核災後讓各界對於興建及商轉核電廠的討論聲浪再起,正反意見紛擾,遲遲 沒有定論。 福島核災相關報導同屬科技風險及災難新聞範疇之內,本研究檢視台灣媒體 對於福島核災期間有關核能科技風險之報導品質,包含其主題及報導量之變化、 責任歸屬、及消息來源的多元性、戲劇化報導方式,以及台灣媒體對於核能科技 及其風險的報導框架及立場。. 13.

(14) 第二章 第一節. 文獻探討 風險社會. 一、風險論述 一般人將風險視為具有危險性的行為及後果的發生機率。Slovic(1998)將 風險定義為「機率(probability)和後果嚴重性(severity of consequences)的結 合」。例如 Slovic 在討論青少年對菸害風險的認知時,表示要表達抽菸的完整風 險,不僅要考慮到長年抽菸發生疾病的機率,還有這些疾病的嚴重性,以及戒除 菸癮的困難程度等等。 Hansson(2002)指出「風險」具有諸多層次的複雜性,至少包含了三個層 次的意涵:首先, 「風險」指涉某種令人反感的事物,不一定會發生;其次, 「風 險」在某些時候,指的是令人反感的事物其發生的機率(probability) ;第三,在 專業的風險分析領域裡,「風險」通常指一種表示某項事物或行為其後續影響的 嚴重程度。 Singer 與 Endreny(1993, pp.6-9)將風險分成七種基本類型: 1.. 自然風險(Natural hazards):颶風(hurricane) 、暴風雪(blizzards)、火山 爆發(volcanic eruption)。. 2.. 能源風險(Energy hazard,包含一些意外事故):墜機、火車出軌、汽車事 故、火災。. 3.. 材料風險(Materials hazards,亦歸類於科技風險 Technological risks):核能 反應爐(nuclear reactors) 、化學變化(various chemicals) 、酒精、菸草(tobacco, 如吸菸的風險)。. 4.. 有利有弊的活動(Activities involving benefits and costs):例如一些運動,像 是登山、慢跑和拳擊。. 5.. 慢性和急性疾病風險(Chronic and acute illnesses):此類風險新聞重點多擺 在疾病的結果(例:造成死亡、醫療後續等),如癌症、心臟病。 14.

(15) 6.. 複合型風險(Complex technologies):由多種危險混合而成,包含社會及科 技的因素,像是安樂死(euthanasia) 、不當的醫療照護(inadequate medical care)等。. 7.. 必然付出代價的行動(Activities with costs only):像是重大犯罪(felony crimes)、恐怖行動(terrorists acts)。 核能科技為世界帶來的風險隸屬於多項類型。由於其科技發展之目的是為世. 界增加新的能源,可屬於能源風險類;其本質以核子反應為能源開發的基礎,故 同時也屬於材料風險或科技風險類;更因其政治、社會、經濟等因素融合而成現 今世界核能科技持續發展或捨棄不用的兩難處境,它也可以被歸類於複合型風險; 至於它是否屬於第七種類之「必然付出代價」的風險則見仁見智,核工專家可能 相信核能科技發生事故的機率很小,由科學角度視之,則可將其界定為安全的新 科技,但另一方面,許多綠色團體、環保人士則認為其不但會造成千百年無法處 理的核廢料,汙染地球,這看似事故機率很小的科技,一旦發生意外,後果不堪 設想(核電是清潔能源?,2011)。由此可見核能科技風險的複雜性,經由多年 各方辯論仍無定數,絕不能以一言蔽之。 二、現代性風險 風險並不是新時代的發明,只是工業革命之前,風險往往是個人性質的,無 關乎全球的危機處境,而全球性的危機就如核分裂或核廢料的儲存,其影響全人 類都無法置身事外。今日的風險和中古時代最主要的區別就在於威脅的全球性 (人類、動物和植物),以及它們的現代成因,也就是所謂的現代化風險(Beck, 1986/汪浩譯,2004) 。 許多新形式的風險(如核子或化學汙染、食物中的有毒物質、文明疾病等) 幾乎完全不能被人類直接的認知能力所掌握,因此當前的社會結構仰賴專家提出 所謂「客觀」的確認,換言之,就是社會倚賴科學的風險評估。. 15.

(16) 哲學人類學家 Gehlen 認為,風險的本質來自於人類「本能的缺乏」 (Gehlen, 1957/何兆武、何冰譯,1994),其包含客觀事件以及心理上的狀態,人們若認 為自己無法掌控可能發生的危險,即便該危險不存在,心裡也會恐懼或焦慮。因 此傳統上有信仰或巫術等方法解決人們心理的不安。直到現代科技革命,也就是 現代性的時代,人們試圖以科技、科學知識解決問題,殊不知帶來更多無法掌控 的後果。現代化的世代以專家系統代替舊有的人心撫慰方式,用專業知識博取人 們的信任,將知識視為解決風險問題的唯一途徑(顧忠華,2001)。 但伴隨第二現代的啟動,因為科技發展而失控的風險漸漸不為知識所掌握, Beck 創造了風險理性(Risikorationalitaet)的概念,意指:在開放、充滿彈性的 思維模式下,尊重風險的文化差異,不以專業為唯一考量,全方位認識風險的各 種可能來源與後果(顧忠華,2001)。 第二現代理論將焦點放在現代性本身的激進化和變異性。Beck 認為現代化 的現代化是現代化的「自作自受」。現代化本身就是現代化的對象。以往簡單式 現代化以傳統為變革的對象,而現在的反省式現代化則以工業社會為新的傳統, 使其成為解體與取代的對象。現代化是流動的,並未停止,而且更為激進。第二 現代理論中,社會學大家 Beck 及 Giddens 分別為現代社會的風險提出了不同的 論調(劉維公,2001) 。 Beck 主張,第二現代發展的動力來源是「前一個現代發展的後果」及「副 作用」 。副作用(如核能外洩)原本被以為可以靠知識控制,並將發生機率減少, 不足以危害主要作用的貢獻。因此 Beck 強調,非知識比知識更應該為現代性分 析多多注意。而知識反而製造出更多問題(劉維公,2001)。 Giddens 關心的則是反省性的制度化。由 Giddens 的「結構歷程化」社會理 論:知識的重要性在於提供個人「生存的安全感」 (ontological security) ,有知識 16.

(17) 得以讓人順利運行日常生活的細節,如果知識出了差錯,會讓人產生「生存的焦 慮感」(existential anxiety)。而現代社會的此一制度稱為「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s) ,人們認為專業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上所有事情,因此政策都跟著專家系 統的決定走,但專家系統卻將人類世界導引至一個不確定的未來,由於科學不確 定性,沒有人知道此刻的知識在下一刻還正不正確、受不受用。因此 Giddens 認 為專家系統將日常生活變成冒險活動(劉維公,2001)。 而現代化的一大特色為對人的信任轉變成了對系統的信任(劉維公,2001)。 現代性的風險超出個人的掌控範圍,因此公眾對系統的信任及依賴加重。而個人 與專家系統並不是直接接觸的,其間還有個中介者──媒體。黃浩榮(2003)認為, 媒體除了傳遞專家知識以外,也擔任公眾間論述的橋樑與公民意見的代言人,讓 社會理性(social rationality)與科學理性展開交流與對話。因此,黃浩榮主張將 大眾媒體視為「準專家系統」(quasi-expert system)。媒體這個準專家系統透過 內部多層的守門,將新聞事件加以詮釋,最後傳遞給大眾的是什麼樣的訊息?又 是否扮演了適當的角色? 第二節. 風險社會中的媒體角色. 一、風險社會中的大眾媒體 黃浩榮(2003)指出,媒體是風險再現(representation)及定義(definition) 的機制。媒體將社會風險事件再現為文字或影像符號,供社會公眾進一步認識, 喚醒社會的風險意識和警覺心。而媒體所提供的新聞論述定義當代風險的重要力 量,大眾媒體上的資訊/知識廣為人知、影響深遠;又知識是建構當代風險的關 鍵因素,風險的內涵亦會隨著主控知識的變遷而轉變,因此媒體正是傳播知識、 樹立知識主導地位、界定風險的關鍵機制。 另外黃浩榮(2003)也提到,媒體是風險的監督(supervision)、資訊/知 17.

(18) 識導管(information / knowledge conduit)的機制。首先,由於媒體的守門角色, 一方面提醒社會關注可能發生的風險或者提供已發生風險的防範對策(周桂田, 2002),另一方面也必須監督專家系統的風險決策過程,並使其透明公開,讓公 眾得以接近。其次,將風險資訊提供給社會大眾,讓公民與專家共同做出防範對 策,透過提升公民風險知識基模,使公民有充分知識與能力與官僚及專家對話, 並參與風險決策過程。 人對風險的感知大多經由三種方式:個人經驗、直接人際傳播、間接媒體傳 播(Singer & Endreny, 1993) 。許多例子顯示,人們是經由媒體版面得知這些危險 或風險的。美國研究顯示,1991 年只有 15-20%的人親身認識 AIDS 的患者,但卻 有 99%的人因媒體報導而知道 Magic Johnson 患有 AIDS 退出籃壇(Los Angeles Times survey, November 21-24, 1991;轉引自 Singer & Endreny, 1993)。嚴重的風 險較容易上報紙版面,其代表的可能是造成很多人死亡或者輕重傷,但這些災害 通常發生的機率很小。這些災害之所以被報導是因為它們符合新聞價值。報導使 得這類事件喚起人們的注意或者回憶。 然而媒體對風險的關注會牽動真實世界對其風險的關注。像是新發現的疾病, 就會比它們被確認之後要獲得更多的關注,然後當這種疾病散播到新的人群、新 的地區,或找到了病因、治療方式等,又會重新登上版面(Singer & Endreny, 1993) 。 Woelfel、Hernandez 和 Allen(1973)也發現,印刷媒體常常主導了社會對於事件 的因果關係之思考方式。 風險溝通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在風險溝通討論中,經常會被侷限在風險 科學的本質(nature of risk science)或公眾風險感知本身(Arkin, 1989;轉引自 周桂田,2003),但媒體所經手的風險資訊,也將影響公眾對風險的主觀感知與 客觀的行動認知(周桂田,2003),因此媒體對於風險資訊的再現過程,及最後 呈現出來的資訊內容,都有必要好好檢視。 18.

(19) 徐美苓、楊意菁(2011)指出,科學新聞報導品質包含以下幾項指標:(1) 正確性;(2)可讀性與訊息呈現狀態;(3)報導是否誇大聳動或戲劇化;(4)報導是 否具有科學的不確定性,或者屬於衝突對立式的報導;(5)新聞消息來源的多元 化呈現。根據以上五點標準,該研究發現,以全球暖化為主題的科學新聞報導有 以下幾點結論:整體較高比例的缺點與消息來源身份交代不清有關;並且有仰賴 外電、缺乏專題或特稿的特色;如報導內容多具恐懼訴求,卻又沒有交待清楚消 息來源,則難以藉由討論引發民眾對非個人層面的暖化議題進行深思與審議。 (一) 報導量變化 以媒體報導的總量而言,Singer 和 Endreny(1993)研究發現,1960 年報導 數量前三名的風險議題為能源風險(energy hazards)62.7%、自然風險(natural hazards)12.8%以及疾病風險(illness) 8.8%;到了 1984 年,各項風險議題的數 量分布得較均勻,數量最多的還是能源風險(energy hazards)32.8%,其次為材 料風險(material hazards)27.7%,再來是複合型科技風險(complex technologies) 12.0%以及自然風險(natural hazards) 11.2%。 Singer 與 Endreny(1993)也指出,風險、災難發生前,媒體很少報導有關 其預警消息,災難發生後,相關話題很快就銷聲匿跡,持續追蹤深度報導的例子 少之又少,換句話說,新聞媒體對災難事件的報導數量會在短時間內銳減。對此, 胡幼偉與陳嘉彰(2002)及陳鳳如(2001)都有相同研究發現。 柯惠新、劉來、朱川燕、陳洲、南雋(2005)研究台灣 921 大地震兩岸三地 的報紙報導量的變化,大陸與香港關於台灣地震的報導量的確在短期內銳減。而 其研究結論推估,台灣報紙的報導量之所以較為持續,是因為地理接近性的緣故。 其研究指出,台灣報紙對「慰問與救災」的關注度一直較高;以「重建」為主題 的報導量持續增長;以「災情」為主題之報導量則在事故發生一週後明顯降低; 以「原因與影響」為主題的報導在災後三週內的報導量變化幅度不大。而兩岸三 19.

(20) 地的報紙報導量都有「突降點」。 類似研究可見 Rowe、Frewer 和 Sjöberg(2000)的研究結果,其指出,1996 年 3 至 5 月間適逢車諾比事件十週年,英國與瑞典媒體對於核能安全問題的關注 再度上升,又以瑞典為甚。可能因為瑞典的文化民族特性重視安全,在這段期間, 瑞典的風險報導數量是英國的四倍之多。而研究期間英國正遭逢狂牛症疫情,面 對的狂牛症危機似乎比瑞典更嚴重,因此當時英國媒體對於狂牛症有較多的討論 與描述,但越接近車諾比事件十週年時確有上升的趨勢。 研究問題一:福島核災時期相關報導量有哪些變化情形? (二) 媒體報導框架 要了解媒體報導持的是什麼立場,或其背後的議題操作過程,可以透過框架 的概念(London, 1993) 。Tankard、Hendrickson、Silberman、Bliss 及 Ghanem(1991) 認為,框架賦予新聞宗旨(central organizing idea) ,並提供新聞事件的情境,使 事件更為完整。London(1993)指出,透過框架分析可以了解新聞報導背後,組 織操持著什麼樣的想法,並且挖掘新聞資訊深層的意義。Iyengar(1991)認為, 雖然某些新聞的確是突發事件,但大多數的故事及新聞報導背後都有某種預設的 框架,也代表著它所要訴說的意義。在媒介研究中,框架解釋了事件的宗旨或視 角(Gamson & Modigliani, 1989) 。框架過程牽涉資訊的選擇、強調或重組,而經 選取排列的素材則可建構問題的焦點、原因、評價和解決方式(黃惠萍,2003)。 Mackie(2009)設定在科學新聞報導中的「主題框架」(thematic frame), 指的是具有較多科學知識或資訊的新聞報導方式;另外,具故事性、以描述的文 字為主的報導則被歸類為「情節框架」 (episodic frame) ,情節框架通常具有以下 特徵:用撩撥情感的語言寫成令人印象深刻或駭人聽聞的報導,以去情境化的數 據描述該事件的現況(例如,目前已有 35 人死亡) ,報導中很少或根本沒有自我 20.

(21) 保護或自我效能的資訊(Dudo, Dahlstrom, & Brossard, 2007; Roche & Muskavitch, 2003; Freidman, Gorney, & Egolf, 1987)。 黃惠萍(2003)研究顯示,在核四案之報導中,媒介的主要框架對閱聽人可 以產生長期效果,而且閱聽眾是否採用媒介主要框架也可以顯著預測其對於核四 政策之立場。該研究以「憲政體制爭議」 、 「倒閣/罷免法律程序」 、 「核四續停建 損益」 、 「經濟影響」及「政治力介入爭議」為主要框架,以「核能安全問題」 、 「經 濟影響」 、 「國內電力需求」 、 「核廢料處理」及「替代方案」為受眾框架。主要框 架較為事件導向,以該研究時期核四案發生的新聞事件加以分類,而受眾框架則 是以受眾為出發點,分析受眾對議題的詮釋。 另外,從新聞報導刊登的版面也可看出媒體將這則新聞歸類為什麼樣的議題, 以及打算用什麼樣的論述角度呈現。暖化新聞高達三分之二的主題為「因應之道」, 由於媒體考量人類目前仍無法處理氣候議題,故著重個人節能減碳及與讀者生活 較切身相關層面的報導,或視其為觀念教育的好機會(徐美苓、楊意菁,2011)。 臧國仁、鍾蔚文、黃懿慧(1997)研究發現,台灣新聞媒體的核能相關報 導框架有「事件導向(event orientation)」的趨勢,常強調事件發生狀況或當事 人的描述,對於事件的歷史脈絡及直接或間接的因果關係較少著墨。且新聞媒體 與消息來源(無論是官方消息來源或民間環保團體)都出現「框架競爭」的狀況, 媒體採用消息來源的說法為自己的立場發聲,因觀點不同而產生對事件意義不同 的詮釋。 在核能科技相關媒體研究方面,陳憶寧(2002)指出以往有關核能的新聞研 究普遍將核能議題以環保或經濟框架區分。該研究新增「遊戲框架」及「議題框 架」的二分法,但遊戲框架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而陳憶寧(2002)研究發現, 核四議題於新聞報導中以「議題框架」呈現為主,意即包含「描寫解決方案的實 21.

(22) 質面」 、 「報導政府的解決方案」 、 「報導政治人物對此議題的立場以及政治人物為 其立場所做的辯護與說明」 、 「報導對於方案的意涵以及解決方案對民眾的影響」 , 上述都屬於議題框架的討論範疇。 Gamson 和 Modigliani(1989)分析美國核能議題,將常用框架歸為七類, 分別為進步框架(progress)、公共責任框架(public accountability)、能源獨立 框架(energy independence) 、魔鬼的協議(devil’s bargain) 、逃亡框架(run away)、 非有效成本框架(not cost effective)、軟性路線框架(soft paths)。進步框架意 味著支持核能科技發展,並對此抱持積極正面的態度。進步框架中大多採用專家、 科學家、政府官員及技術人員做為消息來源,所呈現的資訊內容通常是「他們能 處理可能的副作用」、「核能科技的一切都在專家掌控中」。逃亡框架包含兩個 層面:(一)報導內容認為政府過度自信,以為科技全然在掌控中,但其實不然; (二)認為核能科技潛藏危機,輻射影響是看不見的,並且不是一時半刻就會產 生,多年後政府將無法追溯對地球或人體的傷害與核能科技之間的因果關係。公 共責任框架著重於核能工業對整體社會及公眾須負的責任,其中包含政府政策取 向及產業決策者的公共責任。逃亡框架的部分,可引用知名主播 Dan Rather 的名 言:「核能科技的夢靨將會失控」(nuclear nightmare of a reactor gone wild)而 成為靜默的殺手,在不知不覺間對整個地球、社會及個人健康都造成不可逆的後 果,如車諾比事件造成核電廠附近焦土一片,許多土地將無法繼續種植、生活, 而人們及其他動物只能撤離該區,別無他法。魔鬼的協議框架合併了擁核 (pronuclear)及逃亡(runaway)的概念,這個框架包裹非常矛盾,同時具有擁 核及反核兩種態度。 在分析核四議題的框架與閱聽人態度方面,黃惠萍(2003)指出主流平面媒 體新聞工作者無法跳脫傳統新聞價值的判斷標準,傾向認為衝突性強的事件較能 吸引閱聽大眾、較值得報導。因此報導中常見許多衝突事件,於黃惠萍(2003) 22.

(23) 的研究中指的是「憲政體制」與「政治力介入」爭議,及「罷免/倒閣法律程序」 三種議題呈現方式,但於本研究中多屬民間及環保團體對東電及日本政府的質詢、 台灣各界對於原能會的批評聲浪;或者於攸關日本其他核電廠是否繼續運轉,台 灣的核四廠是否繼續興建、未來是否商轉,以及其他三個核電廠的除役問題上, 各方意見不一,即屬衝突框架範疇。 另外,黃惠萍(2003)也指出,一般大眾在建構對核四案的認知時,傾向從 較微觀的層面考量,其中包含「經濟影響」、「國內電力需求」等民生問題,最 終整理為「經濟影響」及「核四續停建損益」兩大層面,於本研究統稱為經濟框 架。 由於福島核災事件本身即牽涉到核能科技整體的議題討論,因此本研究擬參 考謝君蔚(2006)對於基因改造食品風險的框架分類,將議題框架修改成為「科 技/進步框架」及「風險框架」 。根據謝君蔚(2006)分析, 「進步包裹」論述的 新聞,抱持基因改造食品是改善現狀、帶來美好的立場;其中再細分出來的「科 學萬能」與「經濟掛帥」框架,多用科學、經濟術語或研究報告、數據來加以佐 證,呈現出該項科技在科學與經濟上對人類的貢獻,這類新聞多包含科學性的知 識及解釋,諸如核電廠的運作原理等,同時蘊含科技知識以及科技進步的意涵, 加入 Gamson 和 Modigliani(1989)研究中所設定的進步框架,於本研究屬於「科 技/進步框架」範疇;另歸類為「危害包裹」的報導,傾向基因改造食品具有風 險、對人類有害。其中有「健康疑慮」 、 「禍延子孫」等細分之類目,融合 Gamson 和 Modigliani(1989)的逃亡框架,具有科技失控致人類須重新檢討以往做法, 而許多後果可能已無法挽回等意涵,於本研究屬「風險框架」範疇,包含核能科 技未來性的風險評估,如輻射粒子擴散的方向及影響等。 其次,災難後續處理也是一大重點,福島核災發生隔天,日本中央、地方政 府及東京電力公司即做出處置,附近二千八百多名居民緊急疏散,事後更擴大到 23.

(24) 核電廠方圓廿公里內,總計超過十萬人必須撤離(陳世昌、莊蕙嘉,2011 年 3 月 13 日) 。福島核災後續處理除了必須考慮天災的不可預測性之外,核能科技的 部分也有其科學不確定性,徐美苓、楊意菁(2011)指出,一旦不確定產生的爭 議過大時,適當的政策就必須達到解決問題的功效。然而媒體新聞報導的功能之 一即為提供多元不同的觀點及框架,形塑風險議題的公共討論。其中政府政策、 居民撤離及安置,和公眾自身可準備的防護措施等資訊,更是媒體必須提供給公 眾的。以上所提及這類資訊結合 Gamson 和 Modigliani(1989)的公共責任框架, 包含政府及產業須對人民負的責任以及後續補償之決策,於本研究被歸類為「因 應框架」,其中包含官方政策及宏觀、微觀等問題解決的部分。 另外,學者也分析發現,全球暖化的新聞相當著重在人情趣味或戲劇化的層 面,而非相關議題的科學新發現(Mazur & Lee, 1993;McComas & Shanahan, 1999; 轉引自徐美苓、楊意菁,2011)。這種人情趣味、溫馨感人的新聞多以個人敘事 角度出發,描述個人的故事,於本研究被歸類於「人情趣味框架」。 綜合以上文獻,所以研究者定義新聞中的重點非關災情現況、科技與風險評 估,而重各方意見不一,新聞當中含有究責意涵,或者民間、環保團體上街頭示 威遊行等事件等,皆屬衝突框架;核災後續之經濟影響(提及損益)、國內電力 需求、核四續停建損益等民生問題列於經濟框架;而科技/進步框架則是指多用 科學、經濟術語或研究報告、數據加以佐證,這類新聞多呈現出科學性的知識及 解釋,諸如核電廠的運作原理或輻射物質等科學專有名詞,以正面、支持或肯定 核能科技持續發展的態度為基調的新聞;因應框架指新聞報導中提供因應措施及 政策、政府及人民未來打算,如大規模撤離及安置計畫,日本國內外對於核電廠 的後續打算等;至於新聞報導中指涉核能科技具有高風險、對人類永續發展有害。 諸如「健康疑慮」 、 「禍延子孫」等意涵,皆於本研究屬「風險框架」範疇;最後, 以個人敘事角度出發,講述微觀的個人故事,其中帶有人情因素,溫馨感人者屬 24.

(25) 此類。 研究問題二:福島核災時期相關報導框架變化(隨時間推移,媒體用什麼框架包 裝要說的故事)。 (三) 消息來源 記者面對科學事實不斷變化,引述消息來源的說法成為維持正確性、客觀性 及記者的自保之道(馬西屏,2007)。對此,翁秀琪、鍾蔚文、簡妙如及邱承君 (1999)統整以往的研究,認為新聞工作者透過兩種機制引述消息來源的意見。 (一)建構發言位置(rooting):指新聞工作者常能藉由管理和操控發言位置, 來建構新聞訪問中的事實成分;(二)表明發言資格:在新聞報導中表明消息來 源的角色或身份,以強化其發言的可信度,一般而言,「領袖」或其他菁英階級 具有較理想的發言身份。 Singer 和 Endreny(1993)發現新聞媒體災難報導引用的消息來源多為政府 官員。鄭瑞城和羅文輝(1988)研究發現,電視新聞當中,男性、年齡較長者、 政府官員、學者專家、單位主管及社會上層人士被當作消息來源的機會較大,呈 現方式對以上幾種人也較為有利。 臧國仁、鍾蔚文、黃懿慧(1997)研究核能新聞報導的消息來源發現,不同 的事件主題會呈現不同的消息來源取向。三位研究者以兩項標準判斷核能科技或 災難事件的消息來源身分:(1) 新聞中所引述的職銜與機構;(2) 消息來源說話 的「立場」為判斷標準。 在臧國仁、鍾蔚文、黃懿慧(1997)的研究中,民生別墅事件(1992 年的 民生別墅輻射鋼筋案,屬災難事件)的消息來源,各報均以輻射屋住戶(受害者) 為主,而後帶入官方消息來源(原能會及相關單位的回應,如監察院、醫院醫護 人員、律師等) 。秘雕魚事件(1993 年於台電核能二廠排水口發現大量變形魚種 25.

(26) 事件)消息來源的引用上,各報互異,但仍以原能會、環保署、環保聯盟為主要 來源。 《自由時報》引述學者專家較多,《中央日報》則以官方立場為主,《中國 時報》廣納學者意見,《自立早報》則以特定組織如原能會為大宗。各報所採用 的方式多以環保聯盟搭配台電或原能會回應,試圖達成新聞倫理中「平衡報導」 的原則。而蘭嶼核廢事件消息來源方面,《自由時報》與《自立早報》均以反核 人士為主, 《中央日報》以官方最多, 《中時》及《聯合》雖採兩面向均有的報導 方式,但仍提供原能會較多有關如何處理核廢料的發言機會。 而近年來研究災難及風險報導之媒體表現方面,徐美苓、楊意菁(2011)檢 討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之新聞報導品質,發現媒體報導內容大多呈現單一觀點, 並多支持暖化論。該研究發現,環境變遷的報導中有相當比例的暖化新聞來自外 電,主因為媒體工作者認為台灣不甚重視環境變遷議題,因此撰寫新聞報導時引 用外電是較為容易的做法。 為分析框架與消息來源之間的關係,陳憶寧(2002)歸納出與核能議題相關 之五大類主要發言者:政客(民意代表、政黨、行政官僚)、媒體(記者在新聞 分析中自己成為發言的角色)、專家學者(指文化資本雄厚,佔有媒體近用的優 勢及權力的知識份子)、社會團體及一般民眾。 胡幼偉(2002)研究顯示,核能問題專家甚少成為核四相關報導的主要消息 來源。在中央行政部門中,對核能問題較為了解的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也並非 核四報導的主要消息來源。其研究指出,《中時》、《聯合》及《自由》三大報在 當時對核四案子的報導都以政黨為最主要的消息來源。 研究問題三之一:福島核災時期媒體主要呈現的是誰的觀點? 研究問題三之二:什麼框架會出現什麼消息來源?. 26.

(27) (四) 媒體究責對象 責任歸屬跟譴責對象在風險報導上是另一個被關注的問題。科技官僚、專家 系統通常具有優勢發言權及決策權,但是當風險變成災難時,卻常常無法定義誰 該負責。因現代化而高度分工的各科層之間環環相扣,每個決策都是這些細部組 織互動的結果(Beck, 1992) 。一如福島核災「天災加人禍」的複雜特性,要尋求 災後責任歸屬難上加難。 每個社會對於風險的定義不同,所以他們對於風險預防的責任歸屬及譴責對 象也不一樣。大眾媒體作為反映文化及文化的塑型機制,如遇風險,責任歸屬和 譴責對象應落在個人?政府?或者其他單位?(Singer & Endreny, 1993) Barton(1969)認為,一般而言,媒體內容會把災害原因的責任歸屬推給受 害者本身。像是菸酒或汽車交通事故,媒體比較會把風險的責任歸咎於個人而非 其他單位。Singer 和 Endreny(1993)則指出,有將近一半的災難報導沒有指明 究責問題,而媒體對於究責的處理也隨風險類型而不同。以核能科技相關風險類 型而言,能源災難報導的究責對象以「其他類」為最高,其次是政府;材料風險 類的究責對象以產業為最大宗,其次也是政府;複合型風險類也是以「其他類」 為最高,無法明確指出媒體的究責對象。 陳佳君、陳寧、林巧璉、蔡紀眉(2010)研究台灣報紙對於八八水災新聞報 導究責對象,發現與 Singer 和 Endreny(1993)相似的結果,各報皆以「無責怪 對象」所佔比例最高,超出五成以上,而「中央政府」次之。特別的是,災難發 生後的擴大期(八八水災後一週內)是對「總統」 、 「中央政府」的批評聲浪最高 的時期。八八水災發生於國內,是以媒體直接對官方發出批評,而福島核災雖發 生於國外,但地理位置相近,尤其核災與水災相似處在於蔣斌(2010)所指出其 「半人為」的特性,是與政府欠缺適當規劃及各級政府救災缺失有關,核能的特 別之處則屬其為複合性風險的複雜特性(同屬能源風險、材料風險及科技風險類), 27.

(28) 台灣媒體所呈現的核能風險問題責任歸屬更顯重要。 有趣的是,蔣斌(2010)以人類學解釋人們究責的炮火之所以鎖定官方的原 因是由早期人類的巫術指控(witchcraft accusation)衍伸而來,其指控的方向與 對象,永遠與社會關係的結構密切相關,由八八風災過後的一個月之內,災民對 於政府的指責,對於政府首長前往勘災時的「嗆聲」,乃至於輿論強力提出改組 內閣的要求,可見端倪。 媒體究責對象的呈現將與研究問題五「風險/災難報導呈現方式及問題解決」 一起觀察,上述文獻指出大多數風險及災難媒體報導沒有指出究責對象,而剩餘 之報導的究責對象以「政府」為大宗,本研究將觀察福島核災事件究責對象與以 往之異同,及究責過後,報導中如何是否提及當前問題之解決方式,或者媒體只 將報導重心放在究責上,並無解決問題之建樹。 研究問題四:媒體報導如何呈現福島核災時期相關究責對象? (五) 風險/災難報導呈現方式及問題解決 記者也常因科學或科技的風險報導備受批評,政府官員或專家常認為記者報 導此類議題只求聳動、衝擊,不夠精確(像是戴奧辛、酸雨等議題)。有些學者 則批評記者對於科學家一味「恭敬」,沒有準備好為大眾盡報導、教育及監督的 責任。還有另一批人則認為記者過於重視一些不重要、或發生機率很低的風險, 卻忽視大眾所熟知的風險(如吸菸的風險)(Singer & Endreny, 1993)。 聳動且具具體想像空間的詞彙會導致人們對於風險產生更大的恐懼感或注 意力。Sinaceur、Heath 和 Cole(2005)發現,如果使用令人容易產生聯想的詞 彙,如「狂牛症」 (mad cow disease) ,而非科學上的專有名詞「牛腦海綿狀病變」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簡稱 BSE),會讓人對這項風險起很大的反 應,甚至超過個人對於風險應有的理性評估。 28.

(29) 周桂田(2003)指出,在 SARS 期間,隨著媒體不斷腥羶、放大封院事件的 部分現象(引起和平醫護的網路連署抗議) 、SARS 飛沫傳染、社區感染的可能性, 實質上造成了公眾相當的風險社會強化之恐慌效應。而若任由媒體自由的放送、 誇大風險的結果,將使科學不確定性的溝通本質更加複雜,循環「建構」了公眾 高度恐慌下的不信任(high distrust)。 林照真(2009)提到,由於電視需要大量畫面,無形中鼓勵記者更積極去尋 找具有戲劇化的畫面事件來做報導。更指出傳播與新聞學教授 Sharon Friedman (2004)認為,為了競爭新聞版面,記者會傾向採取戲劇化的手法,以使其報導 的故事受到採用。雖然環境議題還是很重要,但媒體總是以高度戲劇化的方式去 處理。林照真(2009)的研究中也指出,受訪者在訪談中坦承自己會要求手下記 者在報導中加入腥羶色元素(sensational) ,這樣的媒體操作模式,導致受難者與 死難情形為報導重點,並以故事性的報導模式取代資訊性的報導模式。 Rowe、Frewer 和 Sjöberg(2000)研究顯示,在狂牛症疫情爆發的期間,英 國媒體多以驚人的警示性用語作為頭條的標題,而較少討論實際可行的建議或動 員資訊,報導中也較少使用統計資料表示風險。Boykoff(2008)同樣指出,英國 小報的氣候變遷報導框架分析之新聞標題也充滿恐懼、不幸與厄運的語氣(轉引 自徐美苓、楊意菁,2011)。Rowe、Frewer 和 Sjöberg(2000)認為,如何能以 正面詞彙討論狂牛症的疫情,將是媒體一大考驗。 但徐美苓、楊意菁(2011)認為,對於富含科技知識的全球暖化議題,為了 增加其可讀性而加入與讀者切身性相關的人情趣味元素乃無可厚非,然增加人情 趣味非指聳動。關於這點,Aumente(1995)也建議科學報導應放棄充滿專業術 語的報導方式,而以人為核心,用對話或附加圖表的方式強調科學新聞的技術價 值(轉引自徐美苓、楊意菁,2011)。. 29.

(30) 郭岱軒(2011)整理了新聞價值與戲劇的共通點: 1.. 衝突性(conflict):新聞是從真實事件的範圍內找出閱聽人感興趣的部分, 而具有衝突性的事件就能引人注意(方怡文、周慶祥,1999:21、157)。. 2.. 異常性(unexpectedness) :西方新聞界認為追求離奇是人的天性,因此越新 奇、不平凡、少見的事件越容易登上新聞版面。. 3.. 人情趣味(human interest) :其中包含有趣的故事、啟發性的文章和社會關 懷新聞,亦即發人深省的故事或正面的、具貢獻的新聞(陳順孝,2009)。 Revkin(2007)曾指出當代記者受到冷戰時期躲避核彈威脅的影響,筆下的. 核能報導多強調核害充滿危險、劇烈以及災難班的比喻(轉引自徐美苓、楊意菁, 2011)。 本研究將檢視福島核災相關報導是否具有以上三種特性,以及是否以對話或 附加圖表的方式呈現核能科技、核災資訊,及報導除呈現災難現況外,是否提供 核能風險相關實用資訊。 研究問題五之一:福島核災相關新聞是否具有戲劇化的呈現方式? 研究問題五之二:福島核災相關新聞有沒有給予資訊性的圖表? 研究問題五之三:福島核災新聞框架的戲劇化程度分別為何?. 30.

(31) (六) 媒體對核能科技發展的態度 Gamson 與 Modigliani(1989)指出,媒體論述是了解議題民意形成的精華。 各類議題都有其文化與歷史的脈絡,以核能科技及風險議題而言,大約從 1979 年三哩島事件後,核能科技的民意支持度明顯下降,每一次核能科技發生重大事 件(如日本廣島及長崎的核彈事件、三哩島核泄漏事故、車諾比事件及近期的福 島核災事件),都是依靠媒體報導提升公眾注意程度。 媒體的核能論述大約分為三個時期(Gamson & Modigliani, 1989): 1.. 1960 年代,為二次世界大戰末日本的廣島與長崎兩處受美國投擲原子彈的 十多年後,當時媒體對於核能科技的論述呈現「雙元論」 (dualism)的特色, 不是欣然迎接這項嶄新的高科技,就是認為核能科技是前所未有的風險。 Boyer(1985)指出,此時的媒體論述認為核能科技不是「會使文明消失的 大災難」就是一種「難以想像的明亮未來」。. 2.. 1970 年代直至三哩島事件後,媒體開始給予核能科技更多的重視,核能論 述也產生變化,1970 年代多以能源危機(energy crisis)指稱核能科技,反 核聲浪及論述大增。期間主要贊成核能發電的框架包裹為 1973 年阿拉伯石 油禁止輸出後的「能源獨立」聲浪。. 3.. 1980 年代,三哩島事件後至車諾比事件時期(1986 年) ,媒體對於核能科技 關心的重點為繞在兩件事情上:(1)三哩島/車諾比地區附近的居民未來會 如何? (2)三哩島/車諾比事件的後續狀況在控制之內嗎?這兩個問題擴 大來看,也衍伸成為「發生類似核災事件地區附近居民的未來會如何?」以 及「『核能科技』究竟是不是在人類的控制之中?」此階段的新聞框架大多 著墨在失控的核能科技。 Rowe、Frewer 和 Sjöberg(2000)研究指出,在車諾比事件十週年前後,瑞 31.

(32) 典非常關注核能科技的問題。而畢竟災難事故當前,核能科技的好處不容易成為 優勢意見,因此媒體對於核能科技的報導態度大多偏向負面。 福島核災是繼三哩島及車諾比事件後最嚴重的核能災禍,媒體從「雙元論」 時期、反對聲浪高漲的時期至今,對於核能科技風險所反映的態度有所轉變,核 能科技因福島核災再度引起爭議,本研究欲檢視台灣媒體是否理性呈現正反觀點, 或呈現的報導是否較為偏向某種立場? 以同樣是環境風險報導研究為引,林怡瑩(2003)於前人研究中整理分析得 出:不同報社在報導環境議題時有其立場,如以往的官報(《中央日報》、《台灣 新生報》)在報導環境風險議題時最偏向官方/國家立場;而《自立晚報》最支 持社運,與官方立場相反;《中時》、《聯合》等則沒有明顯立場。當時的新聞學 仍強調媒體必須客觀中立,因此有些報紙採取的是不具明顯訴求的報導方式。 回到核科技風險議題,楊韶彧(1993)指出,在解嚴的幾年間,一般而言, 官方消息來源在塑造核四議題的優勢,遠比扮演抗爭者的反核團體來得大。 環境資訊中心電子報引述台灣環保聯盟會長徐光蓉所言,指台灣媒體擁核, 而國際聲浪反核,證明台灣媒體和國外缺乏連結(廖靜蕙,2008 年 3 月 18 日)。 而台大物理系名譽教授楊信男也在《中國時報》投書表示: 台灣的核能發電已有將近四十年的歷史,雖爭議不斷,但總算大體 平安度過。近年來由於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節能減碳成了趨勢,因此不 少原先對核能持保留態度的人士基於「兩害取其輕」的考量,轉而願意 接受核能發電。只是此次日本的核災將讓大家重新更嚴肅、冷靜的思考 在地狹人稠的台灣核電的何去何從(楊信男,2011 年 03 月 17 日)。 上述言論皆表示台灣對於核能科技的態度大體與國際相悖。具體而言,蘇蘅 (1986)就核四相關媒體報導的內容分析,指擁核及反核雙方報導內容的重點不 盡相同。媒體報導之主管機關宣導核四廠興建強調的是:經濟效益、安全維護、 32.

(33) 燃料成本低廉、資金來源妥當、預算控制適當以及政策目標合理等。而反核的報 導則強調安全維護、民意政治、生態保育、經濟效益、核廢料處理、興建不合時 宜等觀點。然而以媒體立場來看,約於民國 70 年代出現擁、反核的分水嶺。台 灣媒體於民國 72 年以前, 「關切核能發電又能提出反駁的主題」僅出現九次;但 民國 72 年以後,反核的報導量開始增加。 孫秀蕙(1994)也點出,外在政治氣候與突發事件的持續刺激,也會改變媒 體對核四議題的解釋框架。這種解釋框架有時候是利於擁核者(如因反核示威而 引發的傷亡事件) ,有時則對反核者有利(如核電廠連續跳機) 。近年少有針對核 能科技風險報導進行媒體立場檢視的研究,適逢史上最嚴重的核能災禍之一-福 島核災,因此本研究欲檢視災後台灣媒體對核能科技發展及其風險的態度和立場, 方能得知這左右民意的巨大風向球,近來欲呈現給閱聽眾的觀點為何。 研究問題六:台灣媒體對核能科技發展的態度為何?. 33.

(34) 第三章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及時間範圍. 世新大學民調研究中心於 2012 年 7 月 6 日發表「2012 媒體風雲排行榜」。 根據葛傳富(2012)的相關報導,該民調結果顯示,民眾閱報率最高的前四名, 分別為《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聯合報》及《中國時報》,且本年度蘋果日 報的閱報率仍維持在 50%以上,具有相當影響力。因此本研究針對《蘋果日報》、 《自由時報》 、 《聯合報》及《中國時報》進行內容分析。福島核災及大地震發生 於 2011 年 3 月 11 日,由於事件發生起一個月的報導量最大,又考量到災難事件 經過一段期間才會開始有較深度的報導,同時亦想比較災難風頭過後的媒體報導。 因此本研究自 2011 年 3 月 11 日起選取為期一個月(2011 年 3 月 11 日至 2011 年 4 月 10 日止)的報導,另選在福島核災週年前一個月,2012 年 2 月 12 日至 2012 年 3 月 11 日蒐集第二階段的報導。以相同的編碼分析試比較這兩個月份報 導期間的媒體表現。 本研究之分析單位為一則新聞,以純淨新聞報導為例,一開始出現【記者 XXX 台北報導】至結束為一則新聞。包含純淨新聞、專題報導、專欄/社論,外 電及編譯稿等。 第二節. 內容分析. 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的定義,最常引用 Kerlinger 定義內容分析為「一 種以系統(systematic) 、客觀(objective)與量化(quantitative)的方式,來研 究與分析傳播,藉以測量變項的研究方法。」系統的方法指採用隨機抽樣、建立 類目及編碼;客觀的程序指排除人為主觀偏好與成見,透過一套明確的標準和規 則,研究員在進行每一個步驟時都必須嚴格遵守;量化分析意指將變項進行操作 型定義,將測量變項轉化成標尺,使結果能夠進行統計分析及更精確的解釋。 34.

(35) 內容分析法的功能包含: (一)描述傳播內容、 (二)檢定訊息特性的假設、 (三)真實世界與媒介內容的比較、 (四)評估社會特定團體的形象、 (五)建立 媒介效果研究的起點。因為媒體對某種風險的關注會牽動真實世界對其風險的關 注,因此藉由內容分析法,可了解媒介如何以報導形式呈現這個世界的面貌。 本研究試以內容分析法回答以下研究問題。除新聞的基本資料(報導日期、 報紙名稱及版面、文章標題、新聞性質及字數)外,本研究之內容分析題項包含 「報導量」 、 「新聞框架」 、 「消息來源多元性」 、 「究責對象」 、 「戲劇化」 、 「問題解 決」及「媒體態度」七項。 研究問題一:福島核災時期相關報導量有哪些變化情形? 研究問題二:福島核災時期相關報導框架變化(隨時間推移,媒體用什麼框架包 裝要說的故事)。 研究問題三之一:福島核災時期媒體主要呈現的是誰的觀點? 研究問題三之二:什麼框架會出現什麼消息來源? 研究問題四:媒體報導如何呈現福島核災時期相關究責對象? 研究問題五之一:福島核災相關新聞是否具有戲劇化的呈現方式? 研究問題五之二:福島核災相關新聞有沒有給予資訊性的圖表? 研究問題五之三:福島核災新聞框架的戲劇化程度分別為何? 研究問題六:台灣媒體對核能科技發展的態度為何?. 35.

(36) 第三節. 類目建構. 一、報導量 研究問題一測量報導量,其測量單位為「則」。以純淨新聞報導為例,一開 始出現【記者 XXX 綜合報導】至結束為一則新聞。 二、新聞框架 研究問題二使用新聞框架做為分析變項,定義如下: (一) 衝突框架 新聞中的重點非關災情現況、科技與風險評估,而重各方意見不一,新聞當 中含有究責意涵,或者民間、環保團體上街頭示威遊行等事件等,皆屬衝突框架。 如《自由時報》的這則新聞: 日本 311 地震週年,全台包括環保、宗教、人權、勞工、教育、藝 文、婦女、學生、法律、農業等各界人士,共上萬人走上街頭,以遊行、 行動劇的方式分北、中、南三地進行抗爭,要求政府停建核電廠,讓民 眾免於核災恐懼,其中,人本基金會捧自拍搞怪遺像反核,指台灣小島 有四座核電廠,形同不定時炸彈,全民處境生死一瞬間,高呼「我要孩 子,不要核子!」(自由時報,2012.3.11) (二) 經濟框架 本研究將核災後續之經濟影響(提及損益)、國內電力需求、核四續停建損 益等民生問題列於經濟框架,如《自由時報》的新聞: 讀賣新聞指出,濱岡核電廠的一、二號機在二○○九年退役,當初 估算一座反應爐需要一千億日圓,所以核一廠四座反應爐廢爐至少需要 四千億日圓,但因核一廠的核災危機至今尚未排除,廠房內大量的輻污 積水仍待清除,加上反應爐冷卻的當務之急,所需的費用絕對會比正常 程序的廢爐還高,或許會超過五千億日圓。(自由時報,2011.4.1) (三) 科技/進步框架 指多用科學、經濟術語或研究報告、數據加以佐證,這類新聞多呈現出科學 36.

(37) 性的知識及解釋,諸如核電廠的運作原理或輻射物質等科學專有名詞,以正面、 支持或肯定核能科技持續發展的態度為基調的新聞。 (四) 因應框架 指新聞報導中提供因應措施及政策、政府及人民未來打算,如大規模撤離及 安置計畫,日本國內外對於核電廠的後續打算等。兩則報導的案例如下: 日本政府原已把福島第一核電廠周遭 20 公里劃為撤離區,20 到 30 公里範圍是「在家避難區」 。但日本政府昨開始呼籲在家避難的民眾「自 願性撤離」,並出動 300 名消防隊員協助災民離開,等於把淨空撤離區 域向外擴大 10 公里。(蘋果日報,2011.3.26) 《蘋果日報》另一則新聞提供的「核電廠周邊居民應變事故流程」亦屬此類:    . 核子事故最大影響範圍為核電廠周圍 5 公里,若核電廠輻射外洩, 警局、廣播車、廣播電台及電視台等會發出核能警報。 周邊居民盡快進室內掩蔽,關緊門窗,打開電視或收音機了解最新 消息,勿吃暴露在室外的飲食。 依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示服用碘片,人體先吸收穩定、安全的碘, 可避免放射性碘在體內聚積。 接獲疏散通知,應關閉電源和瓦斯,帶證件、藥品到住家附近集合 點,搭政府專車至收容站。(蘋果日報,2011.3.13). (五) 風險框架(核能風險的未來評估或影響) 新聞報導中指涉核能科技具有高風險、對人類永續發展有害。諸如「健康疑 慮」 、 「禍延子孫」等意涵,皆於本研究屬「風險框架」範疇,包含未來性的風險 評估,如輻射粒子擴散的方向及影響等,核廢料處理不當會為核廢場址居民及子 孫帶來不可彌補的健康傷害等,亦屬此類。例子如下: 英國 Maplecroft 自然災害分析師海倫‧候居說:「雖然日本核能設 施的風險特別高,不過南韓、台灣、中國南部、印度、巴基斯坦與美國 西岸等海嘯可能衝擊的沿海地區,都有正在運轉或興建的核能設施。」 倫敦帝國學院物理學家巴納翰表示:「日本是全球技術最先進的國 家之一,不過他們在災後仍碰上問題。而那些技術較落後的國家在危險 37.

(38) 地區設置或興建核電廠,更令人感到擔憂。」 國際原子能總署近年意識到天災風險,於 2008 年設置國際地震安 全中心。該中心在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後,已重新修訂地震與海嘯的安 全指導方針。(聯合報,2011.4.5:A9) (六) 人情趣味框架 以個人敘事角度出發,講述微觀的個人故事,其中帶有人情因素,溫馨感人 者屬此類。例子如下所示: 福島壯士首度露臉 捨命救核災 辛酸有誰知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昨天前往福島第一核電廠視察,是自 311 強震後,第一位進入此核電廠的日本政府閣員。另外,東京電力公 司前晚首度公開福島壯士的露臉照,這批捨命搶救核危機的英雄神情肅 穆,在沉重壓力下「同事間幾乎無法笑臉相向」 。 (蘋果日報,2011.4.10) (七) 其他:______ 無法歸類至上述框架類目者,屬於此類。 三、消息來源 研究問題三分析福島核災報導之消息來源,直接或間接引述都算,只要在報 導中有引用消息來源說法,例如:「XXX 表示」、「XXX 認為」都算消息來源,並 根據編碼表第二部分的第 2、第 3 題,回答一則新聞報導當中的消息來源數量, 以及主要、次要消息來源之身分。主次要消息來源的辨別為「發言的篇幅」,以 篇幅大小辨別該消息來源是否列入主次要消息來源之分析行列。 此類目由於報紙的專欄/社論(包含評論、社論、短評、讀者投書、民意論 壇)多為筆者自述,較少引用消息來源,因此不列入分析。. 38.

(39) 四、究責 新聞報導中提到「究責」 、 「負責」或「下台」等字眼就代表本篇報導中有究 責的意味。於編碼表第二部分第九題回答本篇新聞是否有究責對象,若有的話接 著答第九之一題,選擇究責對象之身分。案例如下: 根據媒體報導,日本首相菅直人對於東電未在第一時間回報一事非 常不滿;還有網友指出,東電在核電廠爆炸後,當下反應竟是搶救核能 反應爐,完全不顧人民安危,更有網友出面指控該公司高階主管,當時 核電廠爆炸後,還到銀座的酒店尋歡作樂,實在應該下台。 (自由時報, 2011.3.19) 五、戲劇化敘述 在福島核災新聞戲劇化程度實際測量的層面,本研究修改陳憶寧(2011)對 議題之戲劇化程度的編碼方式,其參考 Semetko 和 Valkenburg(2000)對於歐盟 的電視與報紙政治新聞的戲劇框架編碼,以下每一個題項編碼皆分為「是」或 「否」。 1.. 這則新聞在描述福島核災事件及核能議題時,是否有對於國家、政府部 門、政黨、組織或是個人之間意見不一或彼此斥責的描述?. 2.. 這則新聞在描述福島核災事件及核能議題時,是否將問題牽涉到不同觀 點?. 3.. 這則新聞在描述福島核災事件及核能議題時,是否有描述議題的人性 (human face)層面?. 4.. 這則新聞在描述福島核災事件及核能議題時,是否有形容詞或是描繪會 引起生氣、同情、感動、哀傷、無助的感覺?. 5.. 這則新聞在描述福島核災事件及核能議題時,是否有提到個人或群體如 39.

(40) 何被該議題所影響? 6.. 這則新聞在描述福島核災事件及核能議題時,是否有以個人敘事角度出 發的故事情節?. 六、媒體態度 測量單位為一則新聞。方法為編碼者於閱讀完該則新聞後,根據新聞報導的 措辭及語氣選擇該報導所呈現之態度及氛圍。本研究參考孫秀蕙(1994)分析台 灣報紙對於核能相關議題的外稿之立場類目:將該則新聞(包含純淨新聞、專題 報導、專欄/社論,外電及編譯稿等)之報導態度分為「正面」 、 「負面」 、 「中立」 (與態度無關)及「態度正負相當」。這四個類目定義如下: 正面:附和、贊同、贊成、樂於見到核能科技發展,認為核能科技是安全的,未 來發展皆在專家掌控內,民眾健康、地球發展皆無虞,即使有問題也有解 決之道。 負面:反對核能科技持續發展,認為核電廠應全面除役並中止興建未完成之廠房; 對於核能科技持批評的立場,或認為核能科技終將失控。 中立:無立場,與態度無關。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1994),中立的 意思是「處於對立的各方之間,不傾向任何一方。」。 態度正負相當:新聞整體氛圍同時具有正面及負面立場,將利與弊以差不多的份 量納入新聞內容中。 如以下這則投書即屬「負面」之類目: 核安資訊揭露不足 第二、核能安全資訊公開不夠透明:負責核能安全資訊的部門主要 是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以及台電(核電廠) 。就這兩部門的網頁分析, 原能會的核安資訊琳瑯滿目,可以說原能會的資訊或運作是相當豐富與 40.

(41) 透明的。 第三、核電廠回饋機制有漏洞:核電廠為順利運作,擔心附近居民 抗議,於是創造了「回饋機制」。理論上,回饋機制意義應在於建立核 能安全溝通機制,讓民眾對於核電廠運作更為信任,感覺更為安全。 (蘋果日報,2011.3.16) 社論投書雖代表個人立場,由於報社內部守門機制,個人之言論會被選入刊 登同時也代表著該報社認同其說法(羅文輝等人,1989),因此也列入內容分析 的範圍。以上這則投書雖不完全持反核立場,但文中指出核能科技及政策的缺失, 明言雖有許多國家都採取發展核能發電的政策,但科技與政治議題結合後更形複 雜,由「加上這次日本可能發生的『核災』,我核能發電政策或核能電廠興建、 延役與運作,可能存在許多障礙。」可見作者對我國核能科技發展目前仍持負面 態度。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式與信度檢驗. 一、資料分析方式 本研究將內容分析類目編碼之資料使用 SPSS 19 統計軟體進行分析。新聞基 本資料部分,包含報導日期、報導日、報紙別及報導性質皆以敘述統計觀察其次 數分配及百分比例。 在新聞內容部分,本研究登錄了新聞框架、消息來源個數、主要消息來源、 次要消息來源、報導究責語句、究責對象,及新聞報導所持之態度、報導的多元 性等類目,其中各項分別皆以敘述統計觀察其次數分配及百分比例,另外新聞框 架及主/次要消息來源類目之關係將以交叉表進行討論,比較出何種新聞框架傾 向於使用何種消息來源。 本研究以六個子題項(新聞是否包含意見不一或彼此斥責的描述;新聞是否 包含不同觀點;新聞是否描述議題的人性層面;新聞是否有形容詞或是描繪會引 起生氣、同情、感動、哀傷、無助的感覺;新聞是否提到個人或群體如何被該議 41.

(42) 題所影響;新聞是否有以個人敘事角度出發的故事情節)及「核能風險新聞報導 有沒有解釋核能科技原理/風險知識」 、 「新聞是否含有資訊性圖表」分析新聞的 戲劇化程度及實用資訊給予程度。資料蒐集完畢後,將每則新聞的六個面向進行 分數加總,新聞戲劇化程度題項之編碼若為「是」,得 1 分,若編碼員將該則新 聞編碼為「否」,則得 0 分,因此每則新聞戲劇化程度最高 6 分,並將比較各則 新聞戲劇化程度。 二、信度檢驗 內容分析的信度是單位分派給類目時,編碼員間達到一致性的程度。如果編 碼員對所有單位的同意度完全一致,表示信度高。如果編碼員間的一致性完全憑 機運,偶爾一致,偶爾不一致,表示絲毫沒有信度可言(王石番,1991)。本研 究於正式編碼前抽取新聞中 10%的樣本(共 46 則)進行前測。內容分析的編碼 員共兩位,分別為研究者及另一位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班學生。題項定 義經過多次討論修改,並以相互同意度公式計算,前測相互同意度介於.717~1 之間;信度則介於.835~1 之間,其中「新聞是否附有照片或圖表」題項由於可客 觀判斷,信度為 1。王石番(1991)所列之相互同意度及信度公式如下:. 42.

(43) 2M 相互同意度= N1+N2. n x(平均相互同意度) 信度= 1 +[(n - 1)x 平均相互同意度]. 43.

(44) 表一:福島核災新聞內容分析前測信度表(N=46) 分析項目. 相互同意度. 信度. 新聞性質. .87. .93. 框架. .89. .94. 消息來源個數. .74. .85. 主要消息來源. .72. .84. 次要消息來源. .76. .86. 態度. .87. .93. 個人經驗或角度. .98. .99. 是否有相反或不同意見. .96. .98. 意見不一或彼此斥責的描述. .96. .98. 不同觀點. .94. .97. 描述議題的人性層面. .98. .99. 形容詞或是描繪會引起生氣、同情、感動、 哀傷、無助的感覺. .83. .91. 提到個人或群體如何被該議題所影響. .87. .93. 有以個人敘事角度出發的故事情節. .98. .99. 是否具有究責對象. .94. .97. 究責對象為何. .89. .94. 1. 1. .89. .94. 是否附有照片或圖表 平均. 4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factorization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an impenetrable obstacle in a homogeneous medium (Helmholtz equation) using the spectral data of the far-field operator was developed

A factorization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an impenetrable obstacle in a homogeneous medium (Helmholtz equation) using the spectral data of the far-eld operator was developed

Let f being a Morse function on a smooth compact manifold M (In his paper, the result can be generalized to non-compact cases in certain ways, but we assume the compactness

To stimulate creativity, smart learn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logical reasoning in students, drama and ar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the..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learning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Language Curriculum: (I) Read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Re-run) 2 30 3 hr 2 Workshop on the Language Arts Modules: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Popular Culture (Re-run) 2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