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省思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以曾經有過繼親家庭經驗的繼母為研究對象,希望透過她們的 分享,瞭解她們的生命歷程,其研究最困難的,是在找尋研究參與者,本 以為透過社工界的朋友及同事,能夠提供廣泛的樣本來源,怎知符合其條 件的對象,對於成為研究對象並不感興趣,甚至排斥談論其身分,使研究 者在找尋研究參與者面臨艱難的挑戰,最後總算在努力找尋與協調溝通之 後,找到了三位研究參與者願意配合本次的研究,對於這樣的人數限制,

對本研究的結論是有所侷限的。

二、運用於實務工作上的限制

本研究以探究繼母的生命歷程,每一個人的獨特性使生命故事豐富而 精彩,過程中我們看到她們面臨許多不同的問題,不同的特質與人生經 驗,使她們採取不同的因應策略,即便是相同的問題,不見得適合相同的 策略與方法,然而也因為無法加以證實,所以在實務工作的運用上仍有所 限制,僅能將其經驗提供做為參考。

三、自我的省思

研究者在參與研究時,本以為自己對繼母這個角色ㄧ視同仁、公正而 不偏頗,但在整理逐字稿時,發現自己對繼母角色有著高度的期待,假使 她們所陳述與研究者期待有所落差時,便會感到無比的失望,或許因自我 生命經驗所影響,因此為求研究的客觀性,研究者除了調整自己的心態與 斟酌詞彙,嘗試將整理完成的故事,透過與研究參與者做進一步的確認,

以減少研究者不必要的情感投射,以達研究內容的真實性。

102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逢振(1995)。女性主義。台北:揚智。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王以仁、李育奇、林慧芬、洪雅真、連惠君、潘婉茹(2001)。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 應。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明勳(2004)。成長於繼親家庭之中輟生親子互動歷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伍韋韋(2002)。繼親家庭父母管教方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 科學研究所,台北。

江亮演(2008)。婚姻與家庭。台北:松慧有限公司。

吳芝儀(2005)。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 與資料分析(頁 145-188)。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吳芝儀(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台北:濤石。

李銀河(2003)。女性主義。台北:五南。

周樂鵑(2010)。離家求學的未婚成年女性返家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

周麗端、黃郁婷、楊康臨、唐先梅(2010)。家庭危機與管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林怡光(2002)。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繼親兒童親子關係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

林怡光(2008)。談繼親家庭的親子問題。諮商與輔導。265,22-24。

103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柯文生(2002)。繼親家庭的適應困擾與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196,17-21。

洪瑞兒、鄭文華(2003)。使用「家庭動力圖」作為探究繼親家庭的親子互動關係之研 究。台南科大學報,25,77-98。

徐光國(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揚智。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張玉佩(2002)。繼母的心路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 所,嘉義。

張世雄(2006)。生命歷程整合觀點的社會政策研究—制度變遷、福利改革與社會發 展,發表於社會科學、哲學與公共政策學術工作坊,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主辦。

郭靜晃、王慧玲(1999)。家庭叢書:再婚。台北:揚智。

劉珠利(2011)。婦女社會工作。收錄於王文娟、王育瑜、吳宗仁、李易蓁、邱汝娜、

南玉芬、張麗玉、許凱翔、陳秀靜、陳振盛、曾仁杰、曾竹寧、黃誌坤、萬心 蕊、謝依君(合著)社會工作概論。台中:華格那。

陳婉慧(2008)。繼親少年經歷父母家庭變故之經驗與調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嘉義。

陳勤敏(2011)。非為同根生,能否和平處?繼親家庭之親子與手足關係。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曁研究所,嘉義。

黃瑞雯(1999)。繼親家庭青少年之生活適應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台北。

黃烈順(2007)。新加坡繼親青少年生活適應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 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

黃亦寧(2012)。台北市特殊優良幼兒教師之生命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

104

熊同鑫(2001)。窺、潰、饋:我與我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

12,107-132。台北:五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蕭佩姍(2011)。變動的軸線-教育到就業生命歷程與就學貸款政策。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嘉義。

蔡文輝(2007)。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鄭玉菁(2008)。女性主義社會學。台北:巨流。

賴歆怡(2011)。繼親家庭問題解決教育介入策略。家庭教育雙月刊,34,66-69。

簡春安、趙善如(2008)。社會工作哲學與理論。台北:巨流。

薛承泰、杜慈容(2006)。家庭變遷與社會救助政策-以臺北市為例。社區發展季刊,

114,134-146。

羅皓誠、洪雅鳳(2012)。繼親家庭中的兒童適應、親子關係與親職合作。輔導季刊,

48(2),30-41。

蘇玫君(2008)。從敘事治療的理論看「繼親家庭」與家庭治療新方向。諮商與輔導,

274,35-37。

105

二、英文文獻

Alcoff, L. (1988). Cultural Feminism versus Post-Structuralism: The Identity Crisis in Feminist Theory. Signs, 13(3), 405-436.

Alcoff, L. (1995). Cultural Feminism Versus Post-Structuralism: The Identity Crisis in Feminist Theory, in Nancy Tuana and Rosemarie Tong, eds, Feminism and Philosophy:

Essential Readings in Theory, Re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Boulder, San

Francisco, Boulder, 434-456.

Abbot, Andrew. (1997). On the Concept of Turning Point. Comparative Social Research.16, 85-105.

Bird, K. (2003). Reconciling Work and the Family—The Impact of Parental Leave Policies and Occupation on the Female Life Course. Frankfurt and Main: Peter Lang.

Echols, A. (1983). Cultural Feminism: Feminist Capitalism and the Anti-Pornography Movement, Social Text, 7, 34-53.

Elder, G. H., Jr. & Johnson, M. K., & Crosnoe, R. (2003).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Course Theory. In J. T. Mortimer, & M. J. Shanahan (Eds.), Handbook of the Life Course (pp.3-19). NY: Plenum Publishers.

Ghodsee, K. (2004). Feminism‐by‐Design: Emerging Capitalisms, Cultural Feminism, and Women’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Postsocialist Eastern Europe. Signs, 29(3), 727-753.

Kohli, Martin, ed. (1986). The World We Forgot: An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Life Course, in Victor W. Marshall (ed.), Later Life: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Aging, pp. 271-303.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Marianne, D. (1993). Family Relations,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 Stable, 42(1) , 93-98.

106

Mary, J. D. (1986). Jane Addams and the Men of the Chicago School, 1892-1918.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ooks, 225-226.

Marshall, Victor W. and Margaret M. Mueller. (2001). Life Course Concepts in North Americ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stitutions, Interrelations, Sequences: The Bremen Life-Course Approach, University of Bremen. Also forthcoming in Walter Heinz and Victor W. Marshall (eds.), The Life Course: Sequences, Institutions and Interrelations. New York: Aldyne de Gruyter.

Moen, P.(2001). The Gendered Life Course, in Robert H. Binstock and Linda K. George (eds.), Handbook of Ag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5th edition.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79-196.

Riley, Matilda W. (1979). Introduction: Life Course Perspectives, in Matilda W. Riley (ed.), Aging from Birth to Death, pp. 3-13. Boulder: Westview Press.

Salwen, L. V. (1990). The myth of the wicked stepmother. Women and Therapy, 10, 117-125.

Visher,E., & Visher, J. (1980). Stepfamilies: Myths and Realities. Secaucus, NJ: Citadel Press.

三、網路資料

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11)。2001 年-2011 年全國再婚率統計資料。臺北:內政部。線 上檢索日期:2013 年 3 月 05 日。網址:www.ris.gov.tw/346

邱美華(2011)。女性領導工作壓力與家庭調適研究初探。大仁科技大學,163-180。線 上檢索日期:2017 年 2 月 14 日。

網址:http://ir.tajen.edu.tw:8080/ir/handle/310904200/666

107 附錄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

您好:

我是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學生吳金桂,目前我正進行一項研究題目 為:「生命的蛻變:繼母的生命歷程研究」。本項研究,希望能夠深入了解您在繼親家 庭中擔任繼母角色的經驗,扮演繼母角色所面對的挑戰與困境,在繼親家庭的歷程 中,什麼契機與信念陪伴著您,過程中有什麼樣的故事。這研究的發想主要來自於研 究者本身的家庭經驗,因奶奶繼母的角色,使研究者從中感受到女性在扮演繼母角色 中所面臨的煎熬與矛盾,故希望透過這個研究一同來探討繼母的生命歷程。本研究進 行方式每次訪談約 1-2 個小時,訪談次數約 3-4 次,為了確保資料的正確,以及忠實 完整紀錄您的故事,每次的訪談過程我會全程錄音,訪談資料也只會作為資料整理用 途,以及和指導教授討論與研究分析。研究分析完畢後,所有的資料與錄音都會匿名 處理或銷毀,不會洩漏您的任何個人資料,請放心參與本研究。若您願意參與,請在 下欄位簽名或蓋章,祝福您平安順心,誠摯感謝您的參與。

受訪者簽名:

研究者簽名: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 指導教授:王慧琦 博士

研究學生:吳金桂 敬上 中華民國 102 年 02 月 29 日

108 附錄二(訪談大綱)

一、基本資料(年齡、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工作狀況、繼親家庭經歷、婚姻狀況、繼 子女人數、生親子女人數)

二、研究主題內容

訪談主要關注在三個方向:認識自己、生命中的大事、進入繼親家庭的歷程 (一)認識自己

(1)請您介紹您自己

(2)您覺得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3)您喜歡自己那些特質

(4)您覺得自己擁有那些優點與缺點 (5)您覺得別人眼中的您是怎麼樣的人

(二)生命中的大事

(1)請您與我分享生命過程中,妳曾遭遇的人生大事?

(2) 困境/契機是什麼?您做了什麼或發生了什麼事?

(3) 什麼事情/人令您感到印象深刻,對您產生什麼影響與意義?

(三)進入繼親家庭的歷程

(1)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您選擇進入繼親家庭成為繼母?

(2)在這婚姻過程中,您面臨了哪些問題與壓力?

a.如何與繼子女建立關係?衝突產生時如何解決?

b.如何適應新的家庭關係?衝突產生時如何解決?

C.當與配偶有爭吵與衝突時,您如何解決?

(3)當您面對繼母角色期待時,您如何面對與解決?

a.外界對繼母角色的期待 b.丈夫對繼母角色的期待 c.自我對自我角色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