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確定性中的不確定性(Indeterminacy)表現

第三章 《為前置鋼琴的奏鳴曲與間奏曲》作品分析

第二節 確定性中的不確定性(Indeterminacy)表現

凱吉在《為前置鋼琴的奏鳴曲與間奏曲》所有作品中,都已詳盡規劃曲 式或者架構的設計,使得全部作品都具有確定的外觀;然而在作品的內容,凱吉 卻使用了許多的不確定性。例如他將大宇宙和小宇宙設計在架構段落中,但卻不 斷的使用休止符沉默的聲音,使得作品在聽覺上充滿不確定感。又例如他將架構 的設計,規劃在時間長度和大小宇宙的節奏,並且使得作品具有整體統一性,然 而在不同的段落之間,表面上卻不再發展一種持續確定的目標方向、或沒有連續 性的旋律線條音樂進行。因此可以說,凱吉在這首作品中,雖然規劃了曲式或者 架構的設計,但他藉由各種創作手法,使得作品外型雖然都為確定的,作品內涵 卻充滿各種可能性。

一 九 五 八 年 凱 吉 對 《 為 前 置 鋼 琴 的 奏 鳴 曲 與 間 奏 曲 》 說 到 :「 沒 有 什 麼關於架構是確定於將發生的素材本質;實際上,〔素材本質〕它是被設 想的,以便能由這些缺乏的素材表達〔架構〕它們存在」26。由此可以說 明,凱吉將要表現的素材,都採用設想的方式,沒有一定的規範。這樣的 方式 在每 首作 品中 都可 以看 到, 可以 說每 首作 品都 有其 規範,但又使用造

26“ Nothing about the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the nature of materials which were to occur in it; it was conceived, in fact, so that it could be as well expressed by the absence of these materials as by their presence.” 引述自 Dickinson, 14.

成作品隨機的音樂素材。

27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 Musicians (2002), s.v. “Aleatory,” by Paul Griffiths.

28“ “chance” refers to the use of some sort of random procedure in the act of composition.” 引述 自Pritchett, 108.

29同前註。

30同前註, 107-9.

中,分別以沉默休止、節奏、音值、架構段落之間的連繫,四項方式呈現 不確定表現。敘述分析如下:

第一項、沉默休止的不確定表現

凱吉在作品中以休止符反映沉默觀的想法,是他創作的重要元素;如 同第一章第二節所述,凱吉認為所有的聲音都是有用的包括沉默的聲音,

而這樣沉默的聲音,反而為表演者帶來更多即興不確定的聲音。凱吉在《為 前置鋼琴的奏鳴曲與間奏曲》作品中,最常在段落或小宇宙比例結束前加 入休止符,使得旋律線條或小宇宙比例要結束時,卻呈現一種聽覺尚未結 束的終止。這樣的表現在奏鳴曲第二首即有明顯的例子,這首作品在此章 第一節譜例十七曾說明確定性的部份:確定在 AABB 二段體曲式,並且架 構為 1½, 1½, 2⅜, 2⅜ 小宇宙的單位,大宇宙共為 7¾ 的段落長度,並且大小 宇 宙 的 單 位 即 使 在 不 等 長 的 段 落 , 或 節 奏 隨 著 改 變 拍 號 不 斷 移 置 自 然 重 音,也都能符合作品中的架構設計。然而,A 段 1-8 小節卻有不確定的表 現,此段只有一個段落,在 4-6 小節和 7-8 小節中,分別分配兩個 2⅜ 的 單位(譜例 29)。在這兩個 2⅜ 的單位中,又分別由開始的四四拍拍號改變為 三八拍,並且整個小節都使用休止符。在 1-8 小節的段落,不僅旋律也包括 休止符進行在單位的分配中,並將小宇宙單位或段落結束在休止符,呈現 一種尚未完全結束的終止。這樣的表現不同於傳統如古典時期作品,強調 和 聲 功 能 以 及 明 確 的 終 止 , 因 此 造 成 聽 者 在 聽 覺 上 更 無 法 預 料 旋 律 的 結 束。因此可以說,凱吉將整首作品都確定在大小宇宙的單位或節奏或段落架 構中,然而整首作品在結束時,卻因休止符使得譜上無法分析出確定的終止,

在聽覺上更無法預料旋律的結束。

【譜例 29】奏鳴曲第二首,1-8 小節。

上述整首奏鳴曲第二首,都可以看到呈現小宇宙單位或段落結束的不 確定性終止;而凱吉不僅設計在奏鳴曲中,在間奏曲作品中也可以看到,

間奏曲第四首即是如此。凱吉將此首作品建立在四段反覆後為 AABBCCDD 的曲式,並且架構為 1, 1, 1, 1, 1, 1, 1¼, 1¼ 小宇宙的單位,大宇宙共 8½ 的 段落長度。A 段為 1-9 小節只有一個段落,在段落最後結束前的 1¼ 單位 中,由開始的四四拍拍號改變為四八拍,並且整個小節都使用休止符。在 1-9 小節的段落,休止符不僅在旋律的進行中,也包括在段落的分配,更重要 的是休止符在段落結束呈現尚未完全的終止(譜例 30)。而上述奏鳴曲第二 首 與 間 奏 曲 四 在 休止符的使用,有 著 極 類 似 的 手 法 , 唯 一 的 不 同 即 是 間 奏 曲四對 於 休止符的使用,只用在每個段落最後的結束,奏鳴曲 第二首 則 在小 宇宙單位或段落結束都使用休止符,不過兩首作品都同樣呈現聽覺上的無法 預料,以及譜上無法分析確定的終止。

小 宇 宙 單 位 或 段 落 要 結 束 時 的 休 止 符 , 呈 現 一 種 尚 未 結

【譜例 30】間奏曲第四首,1-9 小節。

凱吉在作品中使用時間長度反應架構的設計,表演者可以憑藉著譜上 有條理的時間長度架構而清楚的演出;譜上雖分配著不同時間長度單位或 比例的架構,然而過程中卻可以造成聽覺或詮釋方式,充滿各種可能性。

從此觀點可以由作品奏鳴曲第五首明顯反應,整首作品建立在 AABB 二段體曲 式,A 段 1-18 小節,B 段 19-40 小節,小宇宙單位為 2, 2, 2½, 2½,大宇宙總合 為9 的段落長度,大宇宙也可以依節奏型劃分為 4: 5 的比例分配。而整首作品 就以4: 5 比例統一架構,使得每個獨立的段落具有統一性,且每個段落相互有比 例的關連。在譜例十五和譜例二十五曾分別說明,作品在伴奏節奏型態不斷 移置重音,造成聽覺上具有重複性但不會單調,以及整首作品具有音符走向 的設計,不僅旋律和伴奏從Eb2 音下行到D b 2音結束在C2長音,具有方向與目 標,作品更採用似調性的設計。歸納上述凱吉將整首作品使用的確定手法,

如段落有比例的關連,有目標方向的音符走向,作品有調性的設計。然而 整首作品的不確定,即是建立在A 段第 18 小節的段落結束加入休止符,使得聽 覺上無法預料旋律或伴奏的終止,B 段 37-40 小節左手整個段落都為休止符,

而右手雖然結束在C2長音,在譜上有明顯的結束終止音,然而凱吉以長音且極 小聲(Pianissimo)的音量,造成樂曲聽覺上在結束前也無法預料終止的不確 定性(譜例 31)。

【譜例 31】奏鳴曲第五首,第 16-40 小節。

雖然小宇宙單位或以休止符做為段落結束的設計,可以在許多作曲家 的作品中發現。然而凱吉使用此種設計,主要是希望聽覺上無法預測不確 定性。這樣的方式,另外還有奏鳴曲第四首A 段第十小節;奏鳴曲第八首 A 段第十四小節;奏鳴曲第九首 A 段第八小節;奏鳴曲第十一首 B 段第三 十、第四十小節;奏鳴曲第十六首 A 段第三十小節,以及 B 段第四十五小 節。這些作品凱吉都是使用相同的方式,將休止符設計在小宇宙單位或段 落結束時,除了使得聽覺無法預料結束或終止,更充滿詮釋的不確定性。

第二項、節奏的不確定表現

在作品的架構,節奏也是凱吉創作的 重要元素。凱吉宣稱在他所設計 的架構包括段落架構,都需有休止或沉默或缺少聲音的素材,31 且這些不 均等長度的休止符會造成相同節奏,卻不斷的位移自然重音,並使得節奏 的自然重音,在聽覺上不再是固定規律的模式。此樣設計明顯表現在奏鳴

31Patterson, 229.

曲第十一首中,作品為 AABCC 三段體曲式,A 段 1-20 小節,B 段 21-65 小節,C 段 66-69 小節,且架構為 2, 2, 3, 1½, 1½ 小宇宙的單位,大宇宙共 10 的單位長度;B 段的部份,即使大宇宙 10 的單位長度小於段落四十五個 小節,也能符合作品中單位的架構設計。然而在節奏的部份,隨著不同音 值的休止符加入,使得 相同 的節 奏型 不斷 位移 ,進 而改 變規 律的 自然 重音 節奏韻律。此首作品在 B 段的部份,從 51-65 小節,左手出現相同的節奏

(都為兩組四個八分音符與結束在一個八分音符上)。然而這樣相同的節 奏型,卻隨著不同音值的休止符,使得相同節奏型不斷的位移自然重音,

進而改變節奏的韻律。這樣在節奏上使用休止符,造成節奏重音不斷的變 化 , 在 二 十 世 紀 作 曲 家 也 常 可 看 到 。 如 瓦 瑞 斯 作 品 《 電 子 之 詩 》(Poem

Electronic, 1958),在這首作品除了看到全部以電子器材創作外,節奏上瓦

瑞斯也加入各種休止符,但瓦瑞斯在節奏的部份要強調的是如音堆塊狀的 聲響,32 這樣的設計截然不同於凱吉著重在聽覺上固定規律的重音模式。

另外,C 段最後四個小節,大部份的拍子都為休止符,即使有出現音符的 聲音,也是極小聲的音量,使得樂曲結束前呈現極小聲或沉默的聲音,增 加作品在聽覺上的不確定性(譜例 32)。由此可以說,休止符沉默的聲音,的 確使得這首作品在節奏架構的設計,不斷改變固定以及規律的節奏重音模 式,造成作品在聽覺上,持續呈現無法抓住節奏規律的重音模式。

32楊沛仁, 《音樂史與欣賞》(台北:美樂出版社,2001 年),433-4。

【譜例 32】奏鳴曲第十一首,46-65 小節。

凱 吉 在 他 所 設 計 的 架 構 中 , 除 了 上 述 奏鳴曲第十 一 首外,段 落 架 構 包 含不等長度休止或沉默的聲音,在奏鳴曲第十四和十五首,也可以看到。

這首作品是凱吉在《為前置鋼琴的奏鳴曲與間奏曲》作品中,唯一一首聯合 的作品,可視為一整首的作品,並且由美 國 雕 刻 家 理 查 ・ 李 波 特(Richard Lippold, 1915-2002),給這兩首聯合的標題《雙子星座》(Gemini)。在這兩 首聯合的作品中,凱吉將奏鳴曲第十五首76-100 小節,和奏鳴曲第十四首 26-50 小節設計成完全相同,且凱吉將這兩首作品都確定在 AABB 二段體 曲式,以及架構也都為 2, 2, 3, 3 小宇宙的單位,大宇宙共 10 的段落長度。

另外,整首架構包括反覆共有一百個小節,並使用對稱的平方根曲式,也 就是大小宇宙都為 10×10 的曲式以及等長的段落。然而在節奏的部份,隨 著 持 續 增 加 的不 同 音 值 休止符, 不 僅 使 得 相 同 節 奏 型 不 斷 的 位 移 自 然 重

另外,整首架構包括反覆共有一百個小節,並使用對稱的平方根曲式,也 就是大小宇宙都為 10×10 的曲式以及等長的段落。然而在節奏的部份,隨 著 持 續 增 加 的不 同 音 值 休止符, 不 僅 使 得 相 同 節 奏 型 不 斷 的 位 移 自 然 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