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Putnam 有了不起的成就,Putnam 爲了詮釋社會資本,他同時比較物理資本與人類資 本,他認為物理資本係指物理物質,人類資本係指個人的資產,社會資本則是連結個 人,強調互惠、信任,Putnam 並將社會資本分成連帶資本(bonding capital)與橋樑資 本(bridging capital),連帶資本(bonding capital)屬於同質網絡,強調緊密的社會網 絡增進社會凝聚力,其代表的看法為 Coleman,Coleman(1988)認為社會資本由信任、

規範、互惠所建構,緊密的網絡(closure of social networks)不僅能讓規範存在,更能 增加信任度;而橋樑資本(bridging capital)屬於異質網絡,將原本不認識的人連結起 來,強調透過關係連結創造更大的網絡,其中 Burt 的看法最具代表,Burt(1992)提 出結構縫隙(structure hole)的看法,認為太過緊密的人際網絡反而容易造成結構縫隙,

阻礙資訊的流通,故若有行動者位於結構縫隙的位置連結雙方網絡,不但可以增進雙 方資訊的交流,此行動者也可因為掌握雙方網絡的交流而獲得利益。王中天(2003)

認為一個人位於橋樑位置較易掌握資訊流通而獲利,組織內成員向外擴展的能力本身 也是因為社會連繫而生成的社會資本,此種橋樑又稱為結構縫隙,結構縫隙類似於上 節回顧行動者網絡理論中的「強制通行點」,因為透過結構縫隙與強制通行點提供徵召

新的行動者進入網絡機會,同時亦擴大社會資本的機會。由此可知,社會資本存在著 連帶資本(bonding capital)與橋樑資本(bridging capital)兩種看法,其實這兩種看法 並不完全矛盾,兩者都存在著社會資本主要的核心精神:信任、網絡與規範,只是連

與地方議員,但是初期民意代表並不十分了解避鄰設施的知識,他們只能監督、要求

等意思,按照字面上的詮釋,就是使人有權力,根據 Cornell Empowerment Group 的定 義,認為充權是社區內一個意圖持續的過程,包含很多方面,例如照顧,團體參與等,

這些人們缺乏公平地分享資源,而嘗試得到這些資源(Bagley,2006),Zimmerman 認 為充權有三個層次,提高自我效能、批判角度思考問題與個人參與集體(Bagley,2006)。 換句話說,empowerment 就是使能…達致…,使社區居民發聲,採取集體行動,爭取 應該獲得的資源與公平。

從充權角度看民眾與政府的關係,應是一夥伴關係(partnership),政府權力下放給 人民,由原本上而下(top-to-down)轉為下而上(bottom-up),透過夥伴關係,將部份 權力還諸人民,合作,協調的夥伴關係,有助於人民適時參與社區事務與資源分配。

有許多針對夥伴關係所做的研究,但是都發現充權無法真正的落實,例如 Davies(2002)

透過行動者研究理論探討英國 1996~1999 實施永續社區夥伴計畫的成效,其研究目的 在於了解夥伴關係是否真實分配權力到大眾、一般無菁英群體的身上?文章從行動者 網絡理論切入,談到 1990 年代市民運動的展開,從白金漢郡延伸到劍橋郡,行動者有 政府組織 Going for Green、當地政府、當地組織、劍橋大學委員到一般民眾,由於這個 網絡牽涉不同層級的接觸與大範圍的經驗,所有權、專家、責任與控制形塑了個人與

建立夥伴關系,核心宗旨是充權的論述需要專業者與社區內成員合作,他更進一步指 出社會資本與充權的關係,他認為有效利用社會資本,可以使充權更容易。

由上述概念看台灣社區發展經驗,鄰里間存在既有的社會資本,例如以寺廟為核 心的委員會、產業為核心的產銷班、以里長或社區發展協會為核心的固定班底,姑且 不論社會資本的負面影響,這些社會資本的確凝聚社區內部的意識與有助於資訊的傳 遞,故下而上的社區政策若要落實充權概念,可以運用這些社會資本,例如社區規劃 師的進駐,一個原本與社區毫無相關的角色要深入社區並非容易的事情,必須依賴相 關人士的支持與推薦,然而強制通行點的確認才能使不同網絡基於共同的目標動員。

總結本章所探討的文獻,最根本的核心概念在於社區本身的意義,社區就是共同 體, 基於地方感緊密的結合,故社區即是建構我群/他者的領域,類似於地方的概念。

然而在過去政策的干預與經濟結構改變影響,社區共同體的精神有式微的危機,不僅 社區意識需要被喚起,重要的是社區能力必須建構,才能使社區走向有願景的未來,

而這正是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規劃師制度的產生的背景,兩個社區皆以「充權」為精 神中心。然而,社區內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如何能清楚分析社區營造過程呢?行 動者網絡的四個轉譯過程可以幫助我了解兩個案營造中號召、動員的過程。但是,兩 社區在面對社區營造專業者的態度是不同的,回顧社會資本時發現結構縫隙的有無有 助於理解社區營造者與社區居民的關係,故我將以「地方」、「行動者網絡」、「社會資 本」三個理論分析我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