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如何塑造國家認同

第三節、 章太炎:漢種與革命

(一) 重建批判現實的思想資源

1897 年,時值章太炎任職於《實學報》,在〈實學報序〉中,他提到:「夫 報章者,誠史官之支與餘裔也。」135、「聞格致者,以希臘巴比倫之教炫之;聞 古教矣,以佛說炫之……綜其所論以施之西學,則正負亂,以施以中學,則名實 亂。」136、「……圜則九重則曰天,黃壚息壤曰地,五種孳乳則曰人,牽牛紀始 則曰物,其稱謂不辨,而自大圈以內,重黎之所絕,蒼牙之所別,化益之所錄,

盡此矣。是其名也,亦可以言實矣。」137在摘錄的首則文字中,可知道章太炎對 該報刊的期許,以今日的記者,比擬古代的史官。順此脈絡,章太炎以此身分定 位,來反省兩個問題,其一,是近代以來思想概念胡亂比附,名實不副,其二,

是為了處理歷代以來政法程度不逮先民之弊,因而提倡實學。

史官、名實關係、實學三個概念,反映了章太炎當時接受了部分的章實齋的

「治教合一」觀點,藉以反省近代政治。章實齋認為,六經為先王治世的典章制 度,所以,當時是治統和教權合一的美好年代,學術與現實結合。然而,九流十 家的出現,打破了這樣的傳承關係,使得世亂而不復乎治。138這點從章太炎以「重 黎」、「蒼牙」、「化益」等官制名稱言實,便可見一斑,但是,太炎不像章實 齋那樣重視官師合一與官師分立的兩段式史觀,他既重視墨家面對禮崩樂壞時代 的反省與回應,也不忽略墨家和周官間的關係,強調的是實學的精神失落,不講 典章,而只是空談。因此,實學之實,有名實關係的學術之真,不像近代以胡亂 比附新思想成風,也強調學術不當只是空言,而應與現實結合,也為報業本身尋 找到了歷史傳承。因而,此時期的諸多篇章,探討的多以九流間學術與政治的關

135 湯志鈞編,章太炎著《章太炎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頁50。

136 湯志鈞編,章太炎著《章太炎年譜長編》,頁50。

137 湯志鈞編,章太炎著《章太炎年譜長編》,頁50。

138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學生,2001),頁210-215。

55

係為主,如〈儒道〉、〈儒兵〉、〈儒法〉等文,試圖重新詮釋歷史,使其成為 批判與改造現實的思想資源。

(二)儒俠:由文化人格至無政府主義

儒俠一文,版本眾多,依時序被收錄至《實學報》、《訄書》初刻本、《訄 書》重訂本、《檢論》中,因寫作時間跨度大,記載了章太炎思想變動的軌跡。

《實學報》版儒俠大抵依循著《史記‧遊俠列傳》的觀點:「今遊俠,其行 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

139俠客雖行事未必合乎社會規範,然而,他赴人危難,行事往往置自身生死於度 外,這亦是儒俠一文所頌揚的精神。但是,關於俠與儒的關係,司馬遷在《史記‧

遊俠列傳》中未說明清楚,只隱約與儒者相提並論,章太炎則直接指明:

儒者之義,有過於殺身成仁乎,儒者之用,有過於除國之大害,捍國之大 患者乎。140

世有大儒,舉俠士而並包之,而特其感慨奮厲,矜一節以自雄者,其稱名 有異於儒。141

在此,儒和俠兩者的精神是共通的,同樣具有戰鬥與犧牲精神,只不過表現 形式有別,因而人們給他們的名字也有差異。在《實學報》版儒俠,只是以精神 上的共通,來討論俠、儒間的關係;在《訄書》初刻本與重訂本中,則補上了歷 史淵源:

139〔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 注》(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頁447。

140 章太炎,〈儒俠〉,《實學報》(1897),頁222。

141 同上

56

漆雕氏之儒廢,而閭里有游俠。《韓非‧顯學》:『不色撓,不目逃,行 曲則違於臧獲,行直則怒於諸侯。』是漆雕氏最與遊俠相近也。142

凡言儒者,多近仁柔。獨儒行記十五儒,皆剛毅特立者。143

在《實學報》版,強調儒和俠兩者精神共通面向,但在初刻本與重訂本,則 說明俠出於儒,在論述上也愈來愈強調行動的面向。但是,「漆雕氏之儒廢,而 閭里有游俠。」的描述,也僅能說明是時序上相通,未必是因果關係,引〈儒行〉

為證,亦是精神上的相似。這樣的論述,出於重考據的章太炎筆下無疑是怪異的,

因而,亦有學者認為儒俠,僅僅是文化觀點的闡述,學術上未必站的住腳。144然 而,儒俠這一文化人格,後來的確影響深遠,如梁啟超的《中國武士道》中,該 書收錄了儒俠所提的人物,章、梁二人,的確都希望為中國建立一新的文化人格 意象,行事果決、為國奉獻,還能與強權相抗衡,同時,也讓儒者的意象不僅僅 只侷限於修身的君子一面,在變動的時局下,更強調儒者的俠客精神。

《檢論》版的儒俠,增加篇幅最多,除了承襲先前所提觀點外,即是為盜跖 正名為無政府主義者。文中發揮《莊子‧盜跖》一段:

黃帝不能至德,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舜作,立群臣,湯放 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之後,以強陵弱,以衆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 之徒也。145

所謂至德者,究竟是什麼?是一連串的以仁義為名,透過戰爭聲討他人,當 戰事結束後,天下一統,又是另一場新的戰事的開始,得利者,始終是發起戰爭 的人,人民永遠是其中的犧牲者,因而章太炎認為,盜跖因有感於君臣兵革之禍,

142 章太炎,《訄書》,收入《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頁10

143 章太炎,《訄書》,頁138。

144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俠與中國文化》(台北﹕學生書局,1993),頁270-271。

145 朱文熊,《莊子新義》(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11),頁270-271。

57

而聚眾為亂,成為世人眼中的大盜,為此,他要破去那種種的人為規範,章太炎 認為,在今日來說,他的作為與無政府主義者的巴枯寧相同。有學者將章太炎讚 美盜跖與他的〈五無論〉所提到的無政府、無聚落、無人類、無眾生、無世界相 互闡釋,並說明這是一種虛無的政治思想。146

這樣的解釋,其實忽略了〈儒俠〉改版前後的差異。從一開始,為俠尋找到 一個歷史定位,申述他與儒者間的關係,再來是闡發儒者思想中的俠客精神,最 後,則以無政府主義相類。俠所關注的面向,不再只是侷限於兩個人之間的承諾、

一國人民的生存條件,而擴及至人的普遍生存樣態,對章太炎來說,所謂虛無的 其實是那人為規範,而人們受其壓迫而不自知,他以盜跖為喻,便是為了要陳述,

在普遍為名的種種名義背後,如仁義、正義等詞,背後遮掩了不堪的事物,而那 正是俠所要去揭露的。

(三)奠基於差異的認同—國性與漢種

「種族主義」、「漢族中心主義」、「文化民族主義」、「文化多元論」等,

上述用以描述章太炎的民族主義的思想定位多矣,這些論述彼此互有關聯,有的 相互衝突,不僅僅是章太炎本人在建國前後,對於「排滿」的態度有所差異,也 和研究者本身選擇民族主義派別有異,因而有不同的看法。例如,「種族主義」

與「漢族中心主義」往往被放在一起討論,如「章太炎民族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

是他一改以文化辨別民族的舊說,而以血統作為區分民族的依據。他的這一思想 與當時康有為等人有很大不同,而與王夫之、顧炎武等有著承繼關係。」147、「要 求向日本學習,對不同民族嚴格區分,劃分等級。這充分反映了章太炎思想中的 大漢族傾向,不能不說是其思想的糟粕所在。」148而有學者認為,章太炎過分強 調獨特性,而變得封閉,宣稱中國的民族認同乃是最高的價值所在,此一認同奠

146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俠與中國文化》,頁274。

147 梁濤著,《訄書評註》 (西安﹕陝西人民,2003),頁181。

148 梁濤著,《訄書評註》,頁246。

58

基在維護由其特殊的歷史與種族所界定的文化與民族上,並認為章氏為一我族中 心論的民族主義者。149

上述的討論,其實是立基於〈序種性〉一文,藉此說明章太炎的民族理論,

強調血統、漢族與歷史等面向,並與排滿革命相連結,這樣的論述,其實忽略了 這些概念,是奠基於章太炎對民族國家的想像,同時,特意以「糟粕」、「封閉」

來說明,也有近代以來對民族主義的憂慮,如以賽亞‧柏林(Isaish Berlin﹐

1909-1997)評論極端的民族主義時提到:「在極端的情況下,是暴力的、非理 性的、挑釁的;而且,尤其在我們這個世紀裡,傾向於導致殘忍和毀滅性的壓迫,

最終是駭人聽聞的大屠殺。」150當代以來對民族主義的警惕,使得談及相關主題 總用落後、保守、激進等形容詞,對這些學者而言,將國家認同奠基於差異是危 險的,排外,更是他們憂心忡忡之處。但是,對章太炎來說,將民族認同建立在 特殊的歷史(國性),方能使中國之所以為中國。汪榮祖則認為章太炎所表述的,

應該是「文化多元論」,他對章太炎與文化多元論間的關係,散見於各篇章。較 集中論述則為〈章太炎對現代性的迎拒與文化多元思想的表述〉,文章指出,章 太炎、日本、俄國在面對文化一元論的挑戰時,這些人不約而同地提出了類似「國 性」的看法,亦即一個國家獨有的文化,不容外力強加外合,以尋求文化自主,

因此,文化交流時,能夠各自尊重,無所慕往。同時,汪榮祖亦強調章太炎以「國 性」建構民族的獨特性,近於於十八世紀的德國哲學家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他提倡「獨特」(das Eigentümliche),以及各文化都有特殊的重心

(Schwerpunkt,or center of gravity),不僅如此,兩人之所以會有類似的觀點,也 是面臨同樣的文化危機。同時,汪榮祖認為,章氏的〈五無論〉、〈四惑論〉,也 都能以文化多元的方式作解,那些對現代性的批判,都是為了是解構單一現代性

149 傅樂詩﹕〈獨見孤行的哲人-章炳麟的內在世界〉,《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2),頁126。

150 潘榮榮、林茂譯,柏林著,《現實感:觀念及其歷史研究》(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頁 270。

59

的意識形態,進而為中國文化的未來尋找新方向。換言之,雖是奠基於民族與民 族間的「差異」,卻不會有排外的問題,更不是一種唯我獨尊式的民族主義。151

的意識形態,進而為中國文化的未來尋找新方向。換言之,雖是奠基於民族與民 族間的「差異」,卻不會有排外的問題,更不是一種唯我獨尊式的民族主義。15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