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紐約華人宗教組織發展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海外華人社團的組織形式正在改變當中。早期華人 因血緣關係建立的宗親會,似乎已慢慢式微,不若早期蓬勃發展。反觀宗教 性團體,放眼海內外社會,作為非地緣性或血緣性的華人社團組織,卻不分 國界在海外日益擴張,這其中不外乎除了組織規模完善度提升、與時俱進外,

並對於華裔或非華裔的民族均有很強的包容性和感召力,因而能令華人投身 參與其中。雖然華人宗教形式多種多樣,但大體上可劃分為以東方文化為背 景的佛、道、儒宗教組織,和以西方文化為背景的教會組織兩大類。本章將 回顧紐約華人移民和佛教系統輸入的歷史,以求完備華人移民脈絡和佛教系 統建立的架構,最後聚焦大紐約地區華人教會和佛教組織的發展概況比較。

一、紐約華人移民回顧

紐約地區的華人移民人口主要分佈於曼哈頓華埠和法拉盛新興華人社區。

曼哈頓華埠的歷史進程較法拉盛來得長,在移民的性別、職業取向與法拉盛

38

不盡相同,發展出來的經濟結構自然也產生殊異性。世代交替之間,華埠的 重心轉移和內部結構改變,均見證且代表著紐約華人的移民歷程。本段筆者 就曼哈頓華埠和法拉盛華人社區兩者間的社會結構和產業經濟結構進行探 討,以期完整呈現紐約華人移民全貌。

曼哈頓華埠在過去又被稱作「寡佬社會」,由於美國移民政策使然,許多 單身男性只能隻身前往美國發展,獨留家人在母國,導致男女比率失衡,影 響長久以來華埠社會結構的完整。加上排華法案實施期間,華人被迫禁止從 事商業活動,由於受到種種限制,華人為求自保,長期降低與外界的聯繫,

曼哈頓華埠就是於此情況下,形成封閉且帶有階級性的社會、政治及經濟主 體(呂萍芳 2004)。也因為不被美國主流社會認同,早期華人在心態上多是 抱持著有朝一日要「落葉歸根」的想法。在經濟和交際活動部分,早期居住 於曼哈頓華埠的華人移民大多數不具備經濟資源,亦缺乏人才資本。唯有靠 勞力獲取工資一途,並且其經濟活動往往靠宗族或地緣關係組織相互扶持。

也就是因為早期華埠不論從社會、經濟、地域的分佈,都是單一化,彼此的 人際紐帶反倒更為緊密,宗親、地緣組織的發展成為華人最常交換訊息、實 體生活幫助的管道來源,也成為早期華埠內華人最仰賴的團體組織。

回顧法拉盛的歷史發展,1960 年代時期,並非已是華裔人士聚集地,而 是隸屬於紐約白領階層的住宅區域。直到 1970 年代開始,因曼哈頓華埠 日漸高漲的房價、過量的華人、吵雜髒亂的環境問題浮現而崛起。最初在法 拉盛扎根拓荒的華人並非來自大陸移民,而是一批台灣和香港的留學生、移 民者、政治避難者。他們相中 1964 年通車的地鐵七號線(#7 train),所能帶 來的方便性,和法拉盛相對低廉的房價、清幽的環境而開始建立起華裔聚落 雛型。1980 年後,台灣移民美國多分為兩類型:商業投資、小留學生。由於 台灣經濟這時正當蓬勃,手中握有資金、高學歷、通曉英文等優勢,國民平

39

均所得提高之下,不少人認為美國經濟發展較台灣具備優勢,選擇進行商業 移民投資;有些父母則是嚮往美國的開放學風和完備的教育體制,希冀能將 孩子送到美國就學。當這群新移民在取得永久居留權或美國公民身份後,多 半會替其家人申請美國公民;許多研究指出 80%的華人移民,即是因這種關 係申請而形成(陳靜瑜 2000:188)。1990 年代,大陸各省新移民大量移入法 拉盛,尤以通訊業和超商業起家的溫州人、福州人最為普遍,一些經濟狀況 較佳的台灣移民開始選擇向外移出,前往鄰近長島(Long Island)、貝賽 (Bayside)居住,但依舊在法拉盛活動。近期而言,法拉盛的人口發展趨勢 呈現兩個特點:白人居民向外遷移和年齡老化,人口比例逐年下降;華人新 移民人口的大量湧入,少數族裔人口不斷上升。從 1970 年到 2000 年間,法 拉盛白人居民的人口比例從 93%及下降至 13%;而法拉盛的華人和其它亞裔 居民的人口比例則從 1970 年的 6%上升到 2000 年 56%(周敏、林閩鋼 2003:

116)。

現今法拉盛最大的三個亞裔移民分別是華人、南韓人和印度人,其中華 裔人口占法拉盛總人口的29%,韓裔人口占13%和印度裔人口占10%( DiNapoli

2011: 2)。與早期曼哈頓華埠,華人族裔單一性相比之下,法拉盛多族裔混 合的特徵非常清晰。儘管在過去三十多年中,法拉盛中產階級的白人居住人 口不斷往外遷移,但大量來自第三世界的移民人口素質優良,使法拉盛仍然 維持了其中產階級的地位(周敏、林閩鋼 2003:117)。

若以整體紐約華人移民來端看,重要的關鍵點,以時間為主軸,可由二 戰期間和1965、1980年具代表性的分水嶺談起。二戰後,華人移民人口大幅

成長,除了由於原先在美華人取得合法身份、女性移民的大量湧入外,自1949 年起,中國共產黨統治中國大陸,促使許多高官、知識份子、科技人才為了 尋求政治庇護而移民美國。這些初到紐約的移民,大多還是選擇暫居在傳統

40

的曼哈頓華埠,使得原本已達到飽和的華埠更顯擁擠。歷時半個世紀,紐約 市的華人幾乎全部住在老華埠中度過(陳靜瑜 2000:134)。然而,從二戰結 束至1965年間,雖然華人地位提升,卻仍舊在各方面遭受不對等的待遇;由 於早期西岸排華較東岸嚴重,於是華人紛紛選擇到東岸紐約發展。紐約一來 族裔眾多,二來交通方便,工作機會亦不亞於西岸,因此特別受到華人的青 睞(呂萍芳 2004:20)。1965年,美國國會修訂通過「移民和國籍法修正案」,

將優先配發簽證給予在美永久居民的配偶或未婚子女,及美國公民的兄弟姊 妹。此舉主要提倡家庭團聚的原則,於時華人移民人數日漸攀升。由於該法 條實施初期,正值中國大陸禁止出境,所以當時到美國的新移民多半來自台 灣和香港(陳靜瑜 2000:13)。8當這股移民風潮興盛,傳統華埠無法負載大 量華人同時,新興華人社區因此應運而生。9至1980年代中葉,台灣商業移 民(又稱投資移民)者崛起,他們將自身資金、資本投資海外,這種現象又以 移民美國的人最為顯著;於此同時,赴美留學生經濟狀況趨於穩定,聚集地 逐漸移往法拉盛(Flushing)和艾姆斯特(Elmhurst);根據1980年統計資料顯 示,約已有39,800名華人居住在皇后區(陳祥水 1991:7)。

法拉盛目前的主要產業結構包括:餐飲業、購物中心、通訊業及金融業。

就餐飲業而言,曼哈頓華埠的發展是比較獨立的,因為它有發展族群本身 的資金、勞力和消費市場,所以它不受大經濟環境的約束。但由於競爭激 烈,業主更換率相當高,因此他們會專門招募族群勞動力,不僅為了降低勞 力成本,還為了避免在違反勞工法或稅法時被罰款(陳靜瑜 2000:244)。法

8「移民和國籍法修正案」:本文中提出簽證配發比例原則針對美國公民的父母、配偶和 未成年子女不受配額限制;成年的美國公民直系親屬短期來訪亦不受分配比例限制。

9 法拉盛市區發展公司副主任溫蒂·韋伯(Wendy Weber):「法拉盛在 1970 年代是荒涼 地帶,它是因為華裔移民投資才復甦的。」

41

拉盛的餐飲業競爭程度與曼哈頓不相上下,由於後期的新移民商家喜歡以壓 低價格的方式競爭,越來越多超市和餐館推出三到四美元的快餐,因此在這 裡的部份餐館業者認為,改變經營策略提升經營品味是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至於購物中心的部份,筆者訪問過1960年代移民至法拉盛的老一輩台僑:

「我們家大概在1967年移民過來法拉盛,那時候其實是怕國共 再度開戰,才會移民到這裡(法拉盛),早期這裡根本一個大 陸人都沒有,只有一些台灣人、香港人,其他都是老外,要 懷念台灣的食物,也不像今天這麼方便,有一堆超市可以逛,

我都要走好幾個街口到唯一一家華人雜貨店買罐頭解癮…。」

(受訪者A7)

近年來,由於中國大陸湧入法拉盛的新移民越來越多,在法拉盛開始興 起設立小型購物中心的風潮。這些小型購物中心由資產家集資成立,採用 店面招租方式經營,範疇不外乎珠寶首飾、通訊器材、進口衣飾、禮品電 話卡等。此外,沿著法拉盛主要幹道設立的商店,除了小型購物超市外,

幾乎由小型手機通訊業者佔據,遍佈大街小巷,除了販售手機、電話卡外,

現今位於主要街口的小型通訊業者,還與旅遊業者合作,共同承租店面,

祭出買手機送旅遊的新型行銷策略。

法拉盛地區的金融業興盛乃因華資銀行的優勢,由於華人商家偏好向 自己的族群借貸,一來語言溝通無礙,二來因為族群相同,通常對信用方 面要求不會太過嚴格,也不用填寫太多繁瑣的表格,也是因此其保有較強 的適應性與競爭力的條件,經由統計,目前法拉盛市區開設將近有二十家 銀行,華資銀行就有七家,佔整體比率的三分之一(陳靜瑜 2000:256)。

42

二、紐約佛教發展史

佛教在亞洲發展已有2000多年的悠長歷史,但對於美國而言相對起步 較晚。大乘佛教最早是由日本移民輸入美國,按時間接續是小乘佛教、中 國佛教、西藏佛教10;其中西藏佛教較晚傳入美國,但在美國主流社會發 展普及率卻是所有佛教系統內最高的(于凌波 1996)。深究原因包括:一、

寺廟的建立和難民社區在美國相繼出現;二、成立坐禪中心(鄭志明 2005)。美東之於藏傳佛教而言,更是弘法的出發點:1955年,藏傳佛教 格魯派的蒙古僧侶旺格格西,應邀至美國弘法。其初到美國之際,在哥倫

寺廟的建立和難民社區在美國相繼出現;二、成立坐禪中心(鄭志明 2005)。美東之於藏傳佛教而言,更是弘法的出發點:1955年,藏傳佛教 格魯派的蒙古僧侶旺格格西,應邀至美國弘法。其初到美國之際,在哥倫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