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佛光山紐約道場看紐約華人宗教參與和社會適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佛光山紐約道場看紐約華人宗教參與和社會適應"

Copied!
1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應用華語文學系研究所 僑教與海外華人組 碩士論文. 從佛光山紐約道場看 紐約華人宗教參與和 社會適應. 指導教授:楊聰榮博士 研 究 生:陳家羚. 撰. 中華民國 一 O 二年一月.

(2)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inese Graduate Institute of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Studies. Graduation Thesis.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Immigrants and Their Religion, Views from the FGS New York Temple. Supervisor:Dr.Tsung-Rong Edwin Yang Graduate Student:Chen Chia-Ling January 2013.

(3) 謝辭 謹將本篇論文獻給敬愛的前指導教授 王秀惠老師。謝謝您從這一路的題目發想到 口試大綱的協助,因為您,讓我得以順遂度過其中歷程也不感覺到辛苦。您總是讓我相 信有辦法做到、肯定我的研究價值,在緬懷逝者同時,也期許能堅持您傳遞的信仰,秉 持正向態度繼續前進。 此外,十分感謝楊聰榮老師後續的指導,讓我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完成這樣浩大工程。 記得每次見面您總是不厭其煩再三提醒我需要修正之處,總是叮嚀我應該拿出做學問的 精神、更大的企圖心把事情做到好。在您身上我學到的不只是學術部份,還包括謹慎對 待所有事物的態度。也感謝口委許維德教授、張德永教授,因為有您們的精闢見解和熱 心協助,才能令我的論文能夠更臻完善。 在紐約期間,我受到佛光山紐約道場全力的協助,在此特致謝覺泉法師、有慧法師、 及妙宗法師、妙偉法師、妙揚法師、妙餘法師和如省法師、淑美師姑,及許多發心的師 兄師姐們。還有青年團團長 Frank 願意抽空接受我的訪談、Frances 和她親切的家人帶 我見識了不同的紐約、同樣身為港都兒女的 Tannya 幫我一起完成了問卷的蒐集。 在海華組就學期間,我也受到很多師長和同學的幫助。謝謝成秋華老師領我入統計 學之門,並細心修改我的研究問卷;導師吳龍雲老師對於論文寫作格式的要求,讓我能 夠掌握寫作論文基本規格方向;還有邱炫煜老師在口試大綱的指教和建議;當然,少不 了海華大家庭的每位親切的同學們,謝謝你們的鼓勵,帶給我前進的力量。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因為他們成就今天的我。我的父母各自讓我看到我所嚮 往的美德,並提供我無後顧之憂的生活;很有智慧的姐姐成為最棒的朋友,也是解決我 疑難雜症和吐苦水的最佳選擇。很萬幸我們一家人在去年這麼艱難的時刻還是擁有彼此, 不會因為身處不同的地方而改變,謝謝你們。.

(4) 從佛光山紐約道場看 紐約華人宗教參與和 社會適應 中文摘要 在美華人對宗教的態度和選擇的變化,往往因身處於以基督教為主流的社會, 而備受關注。因為宗教選擇間接反映華人在美國社會地位的變化、對主流文化的 適應狀況、歸屬感和族裔文化認同心理。然而,華人傳統宗教信仰,往往與歷史 傳承、文化傳遞、身分認同、祖先供奉深深連結,不是能夠輕易劃分。 本研究主要以位於美東的佛光山紐約道場以及群集信眾為調查主體。佛光山 紐約道場設立於紐約三大華埠之一的法拉盛,位於幅員遼闊的皇后區,其中又有 地鐵七號線(#7 train)直通市中心曼哈頓,得地利、交通、地域之益,為紐約三大 華埠重鎮。目前華裔人口總數居法拉盛之冠,佔整體比率 29.4%,除早期台灣、 香港第一批移民外,東南亞和中國大陸華人比例日漸攀升,對於華人傳統宗教的 需求依舊,因此,道場寺廟普遍林立,甚至逐漸取代僑社功能,成為華人交流的 主要場域的未來趨勢。 本文第一部份首探紐約華人佛教信仰,側重於了解華人佛教組織的發展進程 及法拉盛佛教組織的特質。於後,詳述佛光山紐約道場開拓的契機與發展、進行 宗教移植過程中,面臨在地化的衝擊與調適。第二部份,研究者將「信仰」劃分 成主要影響華人適應變因,分別結合性別、世代、社經地位、家庭組織結構、政 治和文化認同等因素,檢視紐約在美華人的適應能力。 關鍵字:紐約華人、宗教參與、佛光山、法拉盛、移民佛教.

(5)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Immigrants and Their Religion, Views from the FGS New York Temple Abstract For the Chinese immigrants, living in a densely population Christian society, the Chinese thrive to identify their culture through choice of religion. Selection of religion indirectly reflects the changes in Chinese social statu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the ideals in an ethnic cultural identity.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religion is closely linked with historical heritage, cultural transmission, status identification, ancestor worship, and cannot be easily separated. Therefore, my focus is on a single Buddhist organization in New York, exploring how they operate and root deeply in a powerful mainstream religious culture. In the course of my visit and participating with the Chinese religious followers, I discover truths to an unseparable tie, religion and culture. Verifying whether the in religious choice i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affecting their integration into the mainstream.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Fo-Guang Shan New York temple located 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and its gathered worshipers. Fo-Guang Shan New York temple is established in Flushing, one of the three major Chinatowns in New York. It is located in the outskirts borough of Queens, accessable by Metro Line #7 which directly links to the heart of midtown Manhattan. Through its geographical, communicating, and territorial advantages, Flushing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Chinatowns in New York. Currently, Chinese population of this area is the highest among an ethnic groups, accounting for 29.4%. Besides the early first tier Taiwan and.

(6) Hong Kong immigrants, the proportion of Chinese from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rises steadily. They still have the dema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religion, hence bodhimandas and temples are spread all over the region. They even gradually replace the function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As a future trend, they may become centers for Chinese social activities. 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firstly probes the Chinese Buddhist faith in eastern United States. It focuse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gress of a Flushing Buddhist organization. Furthermore, it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pioneering opportunity and development of New York Fo- Guang Shan temple; uncovering the process of religious transplantation, the localized impacts and adaptation challenges. In the second part, the researcher takes "faith" as the major variable which impacts the Chinese adaptation, combines respectively with factors such as gender, generation, socioeconomic status, family structur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inspects the adaptability of Chinese in New York.. Keywords: Chinese immigrants, religious participation, Fo-Guang Shan, Flushing, Chinese Buddhism.

(7) 目次 目次 …………………………………………………………………………… i 表次 …………………………………………………………………………… iii 圖次 …………………………………………………………………………… i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10 第一節. 美國華人歷史脈絡 ……………………………………………10. 第二節. 海外華人移民宗教…………………………………………… 16. 第三節. 美國華人社會適應…………………………………………… 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2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2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1. 第四節. 研究實施步驟………………………………………………… 3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37 第一節. 紐約華人宗教組織發展……………………………………… 37. 第二節. 佛光山在美國開拓的契機與發展…………………………… 50. 第三節. 紐約佛光山信眾的宗教參與和社會適應…………………… 81. i.

(8) 第五章 結論 …………………………………………………………………103 第一節. 華人社團組織發展與演變……………………………………103. 第二節. 移民佛教團體與主流社會的關係……………………………104. 第三節. 從法拉盛看紐約華人的佛教信仰……………………………105. 參考文獻 …………………………………………………………………… 108 附錄1 佛光山一般信眾問卷繁體中文版 ………………………………… 118 附錄2 訪談名單列表 ……………………………………………………… 123 附錄3 佛光山紐約道場住持訪問題目 …………………………………… 124 附錄4 紐約佛光中文學校執行長訪問題目 ……………………………… 125 附錄5 紐約佛光青年團團長訪問題目 …………………………………… 126 附錄6 紐約華人家庭訪問題目 …………………………………………… 127 附錄7 大紐約區移民佛教組織一覽表 …………………………………… 128 附錄8 問卷統計數據資料 ………………………………………………… 133. ii.

(9) 表次 表 1 佛光山紐約道場信眾基本資料一覽表 …………………………………… 30 表 2 訪問大綱題目類別一覽表 ………………………………………………… 33 表 3 佛光山簡化行政組織表 …………………………………………………… 53 表 4 國際佛光會各國地區總、協會組織簡表 ………………………………… 66 表 5 紐約法拉盛地區週末中文學校一覽表 …………………………………… 68 表 6 紐約佛光中文學校行政體系運作 ………………………………………… 70 表 7 紐約佛光中文學校正規班學年課程教學大綱 …………………………… 74 表 8 紐約華人宗教選擇與適應因素分析 ……………………………………… 83 表 9 因素組型矩陣與獨特性係數 ……………………………………………… 84 表 10 轉軸後因素相關矩陣 ……………………………………………………… 86. iii.

(10) 圖次 圖 1 研究流程 …………………………………………………………………… 35 圖 2 移居美國僑民之宗教信仰-按目前居住州別 ………………………………46 圖 3 選擇佛光山紐約道場的原因 ……………………………………………… 60 圖 4 個人參加過下列哪些道場活動 …………………………………………… 61 圖 5 紐約佛光中文學校圖書資源 ……………………………………………… 71 圖 6 紐約佛光中文學校首頁畫面 ……………………………………………… 72 圖 7 紐約佛光中文學校唐詩與菜根譚教材 …………………………………… 76 圖 8 紐約佛光三好圖樣 ………………………………………………………… 77 圖 9 家長讓子女在本道場中文學校學習的原因 ……………………………… 80 圖 10 潛伏因素結構圖 …………………………………………………………… 85 圖 11 希望佛光山紐約道場提供哪些服務 ……………………………………… 90 圖 12 藉由哪些管道得知佛光山紐約道場 ……………………………………… 91 圖 13 無法習慣非華人圈的原因 ………………………………………………… 93 圖 14 年齡與下一代接受相同的宗教信仰意願 ………………………………… 97 圖 15 父母教育程度與下一代接受同樣的宗教信仰意願 ……………………… 98 圖 16 受訪者自覺社經地位與年齡分佈圖 ………………………………………101 圖 17 來道場的好處 ………………………………………………………………101. iv.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筆者探究美國華人早期唐人街的堂口發展,發現華人的早期組織型態, 總以單一血緣、地緣、商業性質樣貌出現,但歷經時代演變後逐漸式微, 反由新興型態移民組織崛起,取而代之;其中,參考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2010:59)編製訪問報告顯示,宗教性組織團體是近年來華人參與程度最高 之社團。然而,宗教組織之於海外華人的重要程度變化、成為華人新興的指 標性社團之一的原因,均建構在與華人互動的相關問題之上。因此,筆者劃 定華人佛教組織為本研究範圍,依據此主題前往紐約法拉盛進行資料蒐集, 並且擇定佛光山紐約道場作為此次研究單位。 若論及宗教背景方面,美國是宗教色彩濃厚的國家,從政治、經濟、外 交到文化,宗教滲透至各方面,成為他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環節。社會學家理 查•紐豪斯(Richard Neuhaus)公開表示:「在美國人的觀念中,大多數都是基 督教徒,他們和許多非基督徒均認為,美國社會的道德基礎就是基督教道德 教義」(轉引自裴孝賢 1998:49)。因此,任何外來移民,若想要融入美國主 流社會,就必須接受並適應其宗教社會的現實,即使是華人也不例外。美國 著名學者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 )甚至認為,皈依基督教是融入美國的必 然過程(Huntington 2008)。 誠如上述學者所云,華人的宗教信仰與美國的主流宗教思想差異甚大。 他們對宗教的態度和宗教選擇的變化,勢必備受關注,某種程度也與美國政 府的華裔政策及社評輿論密切相關。宗教選擇間接反映華人在美國社會地位 的變化、對主流文化的適應狀況、歸屬感和族裔文化認同心理。但華人在母 國的傳統宗教信仰早已根深蒂固,與歷史傳承、文化傳遞、身份認同、祖先 1.

(12) 供奉深深連結,不是能夠輕易切斷。因此,具有信仰背景的華人,一旦入境 以基督教立國的國家 ,面臨精神上的宗教選擇和適應主流社會文化等相關問 題,該如何抉擇,是值得關注和追蹤的一塊學術領域,為本次筆者欲探究之 要項。 本研究主要選擇位於美東的佛光山紐約道場做為調查立樣來源,並以其 為焦點,檢証信仰佛教是否成為紐約華人信眾的社會適應來源之一,以及在 法拉盛發揮出其地位的影響因素。佛光山紐約道場設立於紐約三大華埠之一 的法拉盛(Flushing),是近幾年來活躍的新興華埠代表。法拉盛位於幅員遼闊 的紐約皇后區,其中又有地鐵七號線(#7train)直通曼哈頓市中心,得地利、交 通之益。由於法拉盛的擴張,華人移民圈人口結構日益複雜,在宗教信仰上, 產生多重信仰選擇的情況。加上大批韓國人入駐法拉盛,其又以基督教做為 主要信仰,因此,在法拉盛的社區,不同信仰場域林立是普遍的現象。然而, 這其中包括: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伊斯蘭教等,又以佛教和基督 教團體數量最為可觀。 在海外華人的研究範圍內,過去學者討論移民的社會適應,會以華人身 份認同、意識形態、移民法令、親子教養作為主要研究範疇;然而,本研究 擬從移民文化適應的角度出發,探究宗教組織與華人在主流社會的參與情況。 就紐約而言,移民佛教在華埠盛行率較高,本研究將首重紐約華人的佛教參 與,並以此為延伸,探究華人信仰選擇與其融入主流、社會適應間的交互關 係。. 2.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關於華人組織適應的研究,常分成不同的組織型態討論。曾有學者將 會館當作討論主題,也有學者將重點設定在特殊的團體組織,如:華人幫會, 亦有學者討論過以血緣形成之宗親組織、地緣組織等。然而,從上述的討論 內容,可以了解到海外華人的社團的型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生變化的。 因此,本研究之第一命題,首要探討華人移民組織型態改變的歷程。 劉宏(2003:110)提出:會館、華校、華文報刊是影響海外華人社會的 三大要素。這三類團體,在宗親的組織、教育和文化傳播方面各有其影響力, 但其中又以會館扮演著尤其重要的角色,包括地緣組織、宗親組織和同業公 會三種志願性社團最為活躍。在殖民地時期的新加坡,華文教育事業多由會 館創辦維繫,光在 1906 年至 1939 年間,就有十七所華校是由會館籌辦而成; 二戰過後的 1945 推算起十年之間,會館一共出資新建八所華校。會館類型 的華人組織,對當時華人教育和社會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劉宏的文獻裡 面有做如是詳細的討論。 另外,陳國霖(1992)亦討論過相關議題。他於專著《幫會與華人次文化》 論及早期華人社團在紐約曼哈頓唐人街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包括宗 親會、同鄉會和堂口。其指出,在1845年堂口出現以前,紐約的華人社會 是由黃氏宗親會和四邑公所等大家族或同鄉會控制。姓名罕有或來自偏僻 地區的移民因不被納入保護範圍,而成立堂口自立救助;正如會館一般, 堂口也提供華人移民社會服務,並扮演華人社會的調停者。隨著1960、 1970年代,北美和紐澳放寬移民限制與中國的改革開放,促使大量華人移 民的出現。他們在居住、醫療、就業、宗教、英文學習等方面很快出現問題, 遠超過傳統同鄉、宗親組織的能力範圍,許多華人服務性組織和社團因運 3.

(14) 而生,對傳統社團在華人社會的領導權提出挑戰。過去以會館作為華人最 高領導機關發號施令的情形已多不復見,取代的是各種多元組織並立。其 文獻讓我們了解到,隨著時代的推進,華人社團必需改變自身服務內容型 態,因應不同時期華人的需求,才能夠順應潮流持續運作。 上述的文獻論述,對於本研究欲進行的討論而言,幫助筆者了解早期 華人社團型態。但是,筆者藉此觀察到一個新的現象:華人在社團選擇方面, 由早期以地緣性、血緣性的傳統社團組織,發展至今,他們更多是選擇宗 教性的團體參與。例如,杜倩萍(2010:71)於《華人新移民群體為什麼選 擇基督教》一文中提出:雖然加拿大有很多世俗的華人組織可提供幫助, 但華人新移民在到達加拿大之初,往往沒有足夠的信息來源,不知道去哪 尋求幫助,而宗教組織往往會主動熱情地與新移民聯絡,並提供精神和物 質上的幫助…。其認為,基督教團體可以提供新移民華人社會適應方面的 協助,比較起來,雖然也有其他一般性的華人組織團體可以提供協助,但 是宗教團體,在文獻中指出因為比較主動熱情、物質上的幫忙、精神的慰藉, 反而吸引更多的華人新移民的參與。 綜上所述,筆者討論的問題,就是在這樣的脈絡裡面產生。早期傳統地 緣性、宗親型態社團組織,對華人移民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伴隨著時代 的遷移和華人社會地位的提升,該類型組織漸漸式微,反由能夠提供多項社 會化服務的宗教組織取而代之,成為新型態的華人社團。 此外,本論文的第二個研究命題,將進行華人宗教團體之間的比較。 對比華人教會和佛教寺廟之功能,Chen(2002: 218) 認為,移民宗教組織 被視為民族的堡壘,並且透過它維繫民族的傳統,並指出移民宗教組織進行 改革和發展新模式,是為了適應美國的社會型態和生活。如同具備東方色彩 的佛教在美國日益流行,其組織就必須透過一些轉換方式讓自身能夠被美國 4.

(15) 社會所接受,例如:使用英語講經佈道。另外,以華人教堂為例,其認為越 來越多的台灣移民定期參加教會活動,教堂對於有意競選的華人幫助將帶來 選票效益。對於希望鞏固華人票倉的當地華人參選人而言,宗教組織是一個 必須前往宣傳的場域;其指出佛光西來寺和地方參選人亦有共生關係,參選 人藉由寺廟得到華人的關注,而寺廟則能夠藉由參選人獲得更多資源和支 持。由此可知,不論基督教或是佛教,其視宗教團體為具備彈性、能夠因 應社會結構改變而調整的民族性團體,並能滿足華人社會的多重需求。 關於本論文的第三個研究命題,將探討移民團體和主流社會之間的關 係。若我們將佛教和基督教的華人社團,個別視為一個移民團體為單位進行 討論,那麼兩者間,與主流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有下列文獻的討論。針對 移民團體與主流社會間的互動,Chen(2002: 235)於另一篇文獻中表示, 「所有的宗教組織不僅將傳教當作首要事務,和周遭環境形成的互動亦十分 重視,當移民宗教組織將參與主流社會作為任務導向時,他們在美國主流社 會中的宗教差異性,反而具有成反比的對比意義出現。」文獻採用同樣坐落 於西岸的佛光山西來寺和台灣恩典教會作為研究對象,除了提供相似的社會 服務外,兩者間信眾結構擁有類似的移民社會背景。然而,其表示,類似恩 典教會的華人型態教會,在大部份美國人心目中,並不被認定為種族宗教, 雖然他們一如其他族群機構,向美國社會宣傳自己,但他們的建築和其它美 國教會並無差異,因此很難引起注意,容易在主流社會裡被忽略。相對地, 具備東方色彩的佛寺反而得到較多美國人的關注,讓他們想了解什麼是中華 文化,進而更能代表象徵華人族群。其更進一步提出,西來寺藉由拉近與地 方組織關係、開放資源給非佛教市民使用、推行慈善事業、發行大量雙語刊 物,增進與當地社區的互動,並結論佛寺相較之下較易被美國主流社會所接 受。 5.

(16) 總結上述文獻資料與本研究命題的關係,將歸結出三項研究問題主張: 一、 本論文欲探討華人參與的社團型態,是否將隨著時間上的轉變而轉型或 產生更替的現象? 二、 華人宗教組織團體,以佛教和基督教作為對比案例,兩者間是否產生功 能分殊化的現象? 三、 以佛教為例的華人宗教組織團體,以目前的操作情況下,是否有助於移 民社會被主流社會接納? 關於上述三項研究問題的設立,均是在本研究發展條件的情況之下產 生的議題。因此研究問題一的社團型態討論,將視為背景問題,在內文背景 說明中分析;研究問題二的發問基礎之建立,聚焦在宗教組織的比對,其中 將會在文獻分析的地方進行詳細的交代;研究問題三為本文核心問題,將佛 光山紐約道場設定為直接案例,於結果與討論中進行回答。.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篇論文提出之名詞,因個人認知方式或產生不同的釋義性質。除了 約定俗成的觀念之外,因為筆者的習慣用語,本論文就下列四項名詞進行說 明與解釋。. 一、華人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06:3)對「華人」一詞解釋,除「華僑」外尚 包括歸化為外國國民以及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中國人;「華僑」則指僑居在海 外的中華民國國民。除了官方政治性定義外,在學術界的使用上,華人包含 華僑及華裔,為祖先來自兩岸三地所有華裔之總稱。本文中提出之紐約華人 6.

(17) 專指以紐約作為長期定居、生活之處,並且包含多數早期第一代華人移民 和少部份第二代、第三代的紐約華裔美人。. 二、華埠 華埠為不同省籍及社會經濟背景的華裔人士於母國地區以外的群居固 定地,又稱唐人街。關於華埠的社區功能,曾有學者Kwong(2005)和周敏 (2006)等提出包括認為「阻礙華人融入主流社會」和「發揮幫助新移民的 功能」等正負面的評價;陳祥水(1991)則認為移民不同的來源與階級,影 響了傳統上對華埠的組成與社會功能的論述。本文提出之華埠專指位於曼 哈頓下東城的華人聚集社區,以對比於文中提出之新興華人社區法拉盛。 其中餐館、成衣廠及販賣中國雜貨的小型店舖為華人三種主要業務,與鄰 近小義大利區(Little Italy)僅隔一條街道之隔。. 三、華人移民佛教 在美佛教可分為「輸入佛教」和「移民佛教」,其中「輸入佛教」是 由美國人到外國去參悟佛理並把佛教帶回美國,將佛教文化傳授給在西方 文化背景下長大的美國人;「移民佛教」則是由東方國家將完整宗教法脈 移植至美國,並保留的傳統文化習性(美國之音VOA 2012)。然而,將佛教 輸入美國的組織多元,有日本佛教、藏傳佛教、印度佛教、大小乘佛教等, 並非單一漢傳系統;本文中提出之華人移民佛教,單指由華人傳入美國的 佛教團體組織。有關在美國的不同佛教團體,將在第四章第一節中的第二 單元紐約佛教發展史、第三單元紐約華人基督教會與佛教道場組織,深入 提出討論。. 7.

(18) 四、社會適應 社會適應,主要是指個體人生的特殊時期或特定的社會群體,在社會 環境發生變化後,通過對自身的心理和言語、行為進行調整,培養自身在 新環境中的行為能力,以便為主流社會所接納的過程(林龍飛 2008:63)。 社會科學辭典:適應是一個過程,經由此一過程使個人整體與所處環境形 成一個和諧與平衡的關係,以及達此關係的條件(岳端品 2010:41)。以華 人為主體的社會適應內容應包含:緩解華人經歷的文化衝突、改善心理適 應和提高其文化交際的能力。.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將設定佛光山紐約道場作為研究範圍,其位於紐約皇后區法拉 盛,隸屬大紐約區三大華埠之一。近年來因為曼哈頓華埠地價高漲和人口 過剩的問題產生,不少華人選擇遷移至此,令法拉盛的華人移民圈日漸擴 大,成為紐約地區具代表性的新興華埠。由於本區華人人口結構多元,設 立於此的移民佛教團體組織亦較曼哈頓華埠多,因此擇定本處進行華人宗 教參與研究。 關於本節提出之研究限制,乃是經由筆者實際發放問卷、深度訪談、 資料蒐集後,提出仍待改進之處,其中包括:文獻資料蒐集受限、訪談對 象群體單一化、問卷發放的人數限制。. 就資料蒐集方面,我國針對華人宗教與適應相關文獻多以早期東南亞 華人移民的祖先崇拜和神明信仰為主;相對而言,美國境內的外文相關宗 8.

(19) 教文獻,大部份將研究重點擺放在新移民的宗教文學,除特定華裔宗教研 究學者,針對宗教組織與華人互動提出討論外,鮮少聚焦探究各個宗教組 織內部發生的事物,以及宗教組織對外發展的公共關係互動和隔閡。因此 在文獻蒐集上,或容易產生採用特定學者論點的情況。 在訪談對象部份,本文擬定訪談之對象,以親身參與道場活動華人為 主體,非參與佛教信仰活動的華人群體將無法受訪。且參與訪談者包含少 數第一代閩、粵移民者,因溝通語言不盡相同、個人主觀意識,恐有訪談 誤差之虞。 此外,就問卷發放而言,本次共計發放一百份問卷,回收九十三份有 效問卷,回收率具備成效,但以量化統計學術立場而言,作答人數相對偏 少,且參與問卷填寫者,在18-24歲年齡區間人數過少,應增加該區間作答 人次,以期更提升整體問卷穩定度和品質。. 9.

(2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文以「從佛光山紐約道場看紐約華人適應與宗教選擇」為題,透過 文獻資料蒐集和筆者自身田野調查的歷程,來觀看紐約華人與單一佛教組 織的互動;期利用相關文獻背景初探建立華人移民歷史脈絡,充實後續親 身訪談和問卷發放的研究活動,賦予通篇論文更具備完整性。 筆者將文獻回顧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藉由整理東南亞和美國 華人移民的宗教信仰文獻,連結華人移民海外後因為哪些原因建立起信仰 團體,以及如何建立信仰組織,釐清與本研究的關係;第二部分側重美國 華人史,以華人在美國的重大事件為出發點,依照時間前後順序回溯美國 華人移民進程,包括:華人加州淘金熱、修築鐵路、排華法案的發生和爾 後影響華人的行業選擇、社團組織與社會地位變化。第三部份則以美國華 人的社會適應為主題,依據文獻探討,引出在美華人政治、經濟、家庭、 代際間等不同面向的關聯歷史敘述,以扣緊本研究的主題,歸納總結。. 第一節 美國華人歷史脈絡 關於美國華人歷史的研究,筆者整理出下列文獻,助於筆者爬梳美國 華人移民的脈絡,提供筆者對於美國早期華人歷史的了解。論及美國白人 與華人的貿易交會點可回溯至 1784 年〈中國皇后號〉的啟航。一艘美國商 船由紐約港駛向中國廣州,美國商人主動用人蔘、西部開發區的獸皮和墨 西哥的白銀,換取中國特色瓷器、茶葉、絲綢等奢侈品。廣州和珠江三角 洲地區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引發紐約的「中國熱」 ,也造就當時前往中國的 美國商人致富(Smith 2007: 13)。相較之下,對於前往美國的華人而言, 經歷過程波折重重,尤以美國排華法案實施後,更令許多在美華人備感艱 10.

(21) 辛。本段將分述 1848 年的華人至加州淘金、1862 年修築太平洋鐵路、1882 年的排華法案,並由此來看華人的行業選擇和社團組織、社會地位變化。 鄧蜀生(1993:222)書中提出:1848 年加州淘金熱訊息隨美國水手 和歸國華人流傳於中國港口, 「據說那裡地大物博,遍地黃金,機不可失」, 華人於口耳相傳下紛紛前往加洲加入淘金行列,從 1850 到 1859 年間, 1. 平均每年有 6,680 人到達加州。 當時美國輿論認為華人專程來美發淘金 財,卻刻意避談華人在美國造船發展漁業,並助美國海岸地區開發鮑魚和 魚蝦業(王秀惠 2006:66)。經驗豐富的華人農民,則開墾了沼澤地區,建 築灌溉系統。並且,華人受雇於羊毛紡織,捲菸和製鞋廠,成為美西開發 區最早的受薪勞工族群。此外,華人淘金必須每人每月繳交四美元執照費; 一天三十分水費、二十五分礦權費,總計初估每位華人一年要繳交兩百五 十元稅款。由 1850 到 1870 年間,加州政府向華人酬收平均五百萬美元, 相當於當時加州政府收入之半。在這二十年間,華人向加州政府繳稅達一 億美金;相較於 1848 年美國政府花費一千五百萬美金收購加州、新墨西哥 而言,華人對美國的經濟收入發展可說做出了十分重大的貢獻(Mary R. Coolidge 1984: 22)。美國社會對於華人的貶低更可由他們將華人二分統稱 發現。「唐人阿尊」(John Chinaman)、「唐人查理」(Charlie Chinaman)成為 十九世紀當時美國人對華人的普遍稱謂,除在日常生活使用,甚至出現於 宣傳及法律文件上。唯一區別是,「唐人阿尊」通常用於稱呼從商之華人, 「唐人查理」則較常被用來叫喚非從商的華工(紐約美國華人博物館: n.d. )。 1862 年,美國國會通過《太平洋鐵路法》,授權聯合鐵路公司和中央. 1. 由於遠隔重洋、交通不便,一八四八年發現金礦的消息約莫一年後才傳回廣州。一八四 九年華人增加到五十四人,一八五 O 年達到四千人(鄧蜀生 1993:221)。 11.

(22) 太平洋鐵路公司修建境內一條橫貫東、西的鐵路幹線。由於中央太平洋公 司承建的西段區域多為險峻陡峭地形,原歐裔白種工人紛紛因為危險為由 停工,在無人築路之下,鐵路公司開始招聘華工。由於華工的刻苦耐勞 令鐵路公司又緊急派人至廣州招募更多工人前往,當時華工人數佔西段總 體的五分之四;儘管如此,在待遇方面還是差白種工人一大截,且當時鐵 路公司不為華工加保人身保險,過程中意外身亡者根本無從理賠(McCunn 1979: 32)。1867 年,修建中央太平洋鐵路的華工不堪負荷,群起罷工, 要求增加工資、限制每日工作十小時,以及縮短在危險隧道環境裡的工作 總時數,但他們的抗議並沒有為他們爭取到應有的權利,反而加速白種工 人的集體仇視。白人勞工團體利用白人優越理論煽動歐裔工人階級,禁止 華人加入任何工會,並將其視為敵人,指稱華人搶奪他們的飯碗,並宣稱 華人沒有資格成為美國公民;華人問題最終演變成反華行動,在當時美國 西部,接連發生多起焚燒華埠和驅逐華人的事件(王錦瑭 1996:133)。 不同於紐約港內愛麗斯島的移民站,舊金山港天使島移民站的設立並 非因應歐洲新移民潮;而是為了推行1882年的《排華法案》。在天使島的 華人與其他亞洲人被隔離;男女被迫分開,夫妻也不例外。一般而言, 同一時期平均有二、三百名男性和三、五十名女性羈留在該站,入境案件 尚未審查完畢前,不准任何親友探視。《排華法案》造成美國華人社群結 構二分現象,形成豁免者和被排拒者兩個階層。豁免者得以進入美國,並 能舉家移民;但在美國必須隨身攜帶身份證明文件,且不得任意進出美國 國境。在《排華法案》實施期間,創造了「紙兒子」華人移民的現象;他 們向豁免入境的商人購買假身份,以便進入美國。2然而,受《排華法案》. 2. 紙兒子(Paper Son):排華法案限制華人勞工進入美國,只有有公民身份的華人才可以自 由出入美國。於此期間,最有效渠道即購買證明自己是美國公民的兒子或女兒的文件。 12.

(23) 約束的華工,則等同被判與家人分離的終身禁令。他們的妻子不能進入美 國,反通婚法令更進一步阻止他們與異族通婚,種種法律限制下,以單身 男子為主的寡佬社會現象於焉形成。3也由於華埠內清一色為單身華人男 子,被賣至美國的華人女子多半被迫至華埠從事性產業維生,且令娼妓利 用白天空閒時間在製衣業工作,成為華埠中被剝削的犧牲品。4 以下關於在美華人職業選擇和社團參與的討論,主要資料來源是美國 紐約華人博物館(MOCA),館藏文史特輯展覽專區。其中關於職業選擇部 份,由於早期華人在排華的氛圍下,技術性行業遭受排擠,只能從事低技 能和小資金的服務業工作,以免引起抗議活動。由於西部開發區缺乏女性 人口,華人移民紛紛投入洗衣、家僕、保姆、餐館、家務助理等傳統上界 定「女人的工作」,為白人提供日常所需的服務。洗衣館是美國華人早期 主要經營的產業之一,儘管汗流浹背、工時過長,收入亦不及當白人家僕, 但不少華人格外珍惜這份職業帶來的獨立性。很快地,洗衣館如雨後春筍 湧現,在西部和東部大城市,洗衣館連同餐館,成為排華時代美國華人的 標誌性行業。 對於許多美國人而言,中國餐館是他們首次接觸中國文化的地方。無 法進入主流經濟體系的華人,於是自己創業以養家餬口。1896年《Frank. Leslie’s illustrated》畫報提出這麼一段話:「嘗過雜碎魔幻味道的美國人,. 3. 華人男女人數的失衡在一八九 O 年高達近乎二十七比一,到了一九二 O 年之際,雖然比 率下降到七比一,但多數男性華人集中在五十歲以上,而女性卻集中在十歲以下。. 4. 筆者於研究期間訪談一位由廣東台山縣移民至紐約女性,其表示早期由台山赴美管道 分坐飛機和坐船兩種形式,依照經濟狀況選擇;然而,依照女性身份,會產生就算是坐 船赴美也必須表示是坐飛機情形,原因在於船艙狹小、男女混雜,多半歷時數月抵美後, 女性會因無法隱瞞完璧之身而下船直接被賣去娼妓業工作。 13.

(24) 會立刻忘掉華人的是非;突然之間,一種不可抗拒的誘惑油然而生,催垮他 5. 的意志,磁鐵般將他的步伐吸引至勿街(Mott Street)。」 1920年,商人Wally Smith和韓裔美人Illhan New創建了La Choy食品公司,專門生產罐裝和瓶裝 雜碎食物原料,供餐館、旅館和公司及學校食堂等非中國餐飲服務業使用, 以便滿足其顧客對雜碎、炒麵、芙蓉蛋等中國菜的需求。諷刺的是, La Choy 公司的營運象徵著雜碎與華人和其文化的完全分離。 在華人社團組織方面,美國華人移民社群最為人稱道的特點之一,即為 社團組織和社交網絡能力。生活於美國社會邊緣,華人移民在新家園建立起 互助系統。十九、二十世紀之交,唐人街已從舊金山到聖地亞哥、芝加哥、 紐約和波士頓。各種互助的公所、組織也紛紛成立,協助移民調解糾紛、解 決住房、求職、借貸及與母國聯繫等事務。業餘劇社等社交團體則提供使用 同樣方言的華人聯誼平台,憑藉著興趣嗜好將華人連結一起。另外,舊金山 較大的華人社群內,也可見到華裔婦女成立的社團組織。據歷史資料顯示, 美國首個華人兄弟會-FF兄弟會成立於1910年,主要提供華人情感交流場所 和服務。此兄弟會之會員對於二戰後時期美國的重建工作貢獻極大,包括於 1945年協助成立聯合國。 接續出現美國李氏總公所,於1927年成立,華人 移民延用他們於中國所熟知的宗族組織模式,在美國建立公所,為同宗的新 舊移民同胞提供支持與協助。並賦予公所的會員下列四項權力:1.公理之保 障、2.急難之救卹、3.選舉之公權、4.職業之互助,並經由正主席和總幹事 核發簽章後,會員證始生效。 1924年,女子方圓社在舊金山成立,跨越社 會對婦女在教育、婚姻、生育等方面的種種限制,社名取自「行正如方,學 廣如園」。二戰期間,美國華人女性開始挑戰傳統性別分野,為自己打造. 5. Mott Street:又稱勿街,為紐約曼哈頓華埠的主要街道。 14.

(25) 新的文化身份,紛紛投入工廠、商店、政府機構和國防產業等領域工作,取 得一定經濟獨立和社交圈。他們進入了公共領域,提高自己在社群內對勞 工、社會和政治等事務的參與度。 1940年代,在美國出生的華裔比例上超過其他地方出生的華人移民。戰 爭也在心理上改變了他們—他們不再是單純的華人,而是華裔美國人,「對 我們這一代的人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當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有史以 來,我們感到可以立足於美國社會了」。1943年,美國華人眾所期盼下, 《排華法案》終廢止,為華人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長期被排除於工業和白 領工作的華人,也因戰時執行之反種族歧視就業工作環境政策而得到舒緩。 爾後美國華人移民的高峰,來到1965年新移民法實施下的華人移民 潮,主要來自台灣、港澳的留學生與投資移民。而在1960-1970年代,也有 不少港澳人士以旅遊或留學身份入境,然後逐漸申請到美國居留權,再申請 親屬赴美(麥禮謙 1992)。1979年中美建交後,中國大陸各省的留學生或非 法移民所轉變的「家族連鎖移民」增加,尤其以廣東和福建兩省移民居多。 從1980年代末以降,合法或非法移民美國的中國大陸人多來自中國各省區, 包括福州人、上海人、溫州人、東北人等,但數量增長最快者為福州新移民, 這些新移民後來多聚居於紐約皇后區法拉盛,設立各個地緣性社團和經營商 店(李巧雯 2005)。 綜述之,美國華人研究著重於早期華人歷史經歷,論述淘金熱和排華法 案時期的華人概況,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華人地位才明顯感受到提 昇。並且早期華人因為華人身份而在職業選擇方面,受限於餐館和洗衣店等 利用勞力賺取費用的工作;社團組織方面,仰賴宗親團體組織提供多樣的服 務,並亦於二戰後女權團體始發聲。近期華人新移民的社會、人口結構則不 若早期,趨向日漸多元化發展。 15.

(26) 第二節 海外華人移民宗教 在華人研究的範圍內,宗教研究是重要的一環。本節將探討的是海外華 人的移民宗教,然而移民宗教可以解釋為:宗教組織透過移民的過程,把原 來在母國的宗教體系移植至海外移居地。關於這樣的現象,在華人聚集多數 的東南亞地區,有不少討論和相關的研究,主要的焦點在於探討宗教與社會 之間的聯繫。 東南亞地區是早期海外華人移民大宗,彼時移民者將宗教視為慰藉,宗 教在東南亞發展盛行,因而促成坊間或學術界不少學者撰述討論,可謂首開 華人宗教議題風氣。張禹東等(2008)在《宗教與社會:華僑華人宗教、民間 信仰與區域宗教文化》提出:海外華人會依照基本的地緣、職業建立起網絡 之外,「神緣關係」整合的力量也十分重要。神緣關係即是以共同的神靈信 仰認同而形成的宗教性網絡。其中著名案例來自於馬來西亞的柔佛一帶。柔 佛五大華人勢力包括福建人、潮州人、廣州人、海南人和客家人,他們擁有 各自的信仰,卻決定將各自祭拜的神祇,一併供奉在同一所廟宇之內。此舉 除了能夠快速將分屬五個地方的華人聚集起來,增進彼此熟識機會外,更一 舉將廟宇由信仰中心延伸至社會功能性的會議場所。這就是因神緣關係而牽 起的華人社會網絡。 上述文獻提出東南亞的華人因為移民宗教的建立,而團結來自各省各地 華人的案例。華人移民藉由移民宗教開拓自身人脈,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社會 網絡的渠道,這個論點對於本研究理解美國華人宗教的型態有所助益。 另一方面,朱峰所撰《基督教與海外華人的文化適應》中,則提出首例 由中國移民將基督教傳播到海外的案例。基督教與華人社會的緊密結合,是 16.

(27) 馬來西亞沙勞越州境內詩巫(Sibu)華人社會與其他地方華人社會的主要區別 之一。詩巫是中國基督教徒在海外開發,以基督教信仰為主的城市。首先, 福州華人是傳播基督教的主體,隨著福州華人領袖向地方開發遷移,基督教 也擴展到其他地方。其次,詩巫華人社會的領袖大多數信仰基督教,他們通 過個人的影響力促進了基督教在華人社會中的傳播和發展。不少成功的華人 企業家兼任神職工作,他們奉獻自己的財富,幫助教會、同鄉,對華人基督 社會深具影響力。第三,教會創辦學校,帶動教育的發展;教會還創辦醫院、 協助華人發展經濟等。筆者認為,詩巫應屬於封閉式社會結構,人民跟從當 地領導者或具備社會地位者的信仰,社群間互動關係較不複雜。在上位者能 夠藉由基督教建立領導權威和威信,並且影響人民的心靈精神層次。反觀美 國社會體系,恰與詩巫成為對比,屬於開放且動態的系統,於此情形,在美 華人的信仰選擇與適應關係,勢必不同於詩巫,反倒十分緊密。 移民宗教的研究討論不僅在東南亞地區,美國紐約亦有相關的文獻。回 顧紐約華人的宗教信仰,中興大學呂萍芳(2004)於碩論《二次戰後紐約皇后 區的台灣移民社會(1945-2000)》描述紐約皇后區華人宗教信仰概況。她提 出華人教會的三大功能,第一,使教會與移民保持聯繫,促使信徒的信心堅 定;第二,它可以幫助新移民了解新的風俗習慣,以及新的行為準則;第三、 讓新移民產生歸屬感;第四、保留移居國語言及生活習慣。她指出美國的新 華人移民社區,基督教堂數目超過佛教及民間信仰寺廟,但僅管基督教堂林 立,參與信眾卻不若想像中多。許多華人教堂參與人數大約在200至300人之 間,其中還不泛長島、紐澤西的信眾。有不少位華人牧師認為移民正在增加, 但卻與教徒的增加數量不成比例。陳祥水(1991:170)在《紐約皇后區新華 僑的社會結構》中也提到,一百戶的研究中,有二十七戶自認為是基督教徒, 但有些人到美國後就再也沒進過教堂。 17.

(28) 綜上所述,華人是自發性參與教會活動,藉由宗教紐帶試圖建立與主流 社會的連結,一旦適應主流社會的步調,不少華人也自動脫離與教會的關 係。反觀在美國的佛教而言,華人皈依後,較為長久且持續信仰,自動離開 的情況反倒少見。是否因華人教會延伸出太多社會化的功能,才導致華人一 旦達成目的後,信仰人口的流失,箇中原因值得深思。 東北師範大學聶雲(2009)於碩論《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華裔宗教信仰 探析》一文,指出美國華裔宗教信仰特徵、變化原因和信仰的影響。其認為 華人往往參加宗教活動多,真正信徒少。由於華人皈依基督教需要進行專門 的入教儀式,接受洗禮程序繁瑣。雖然他們為成員提供醫療、教育、照顧老 幼、福利和社會援助,但華人也可以從社團組織中獲得相同服務,沒必要一 定通過繁瑣的入教儀式成為信徒才能享受到,所以他們寧願選擇比較簡單不 受約束的方式參與宗教活動。也可解釋,華人利用實用主義精神對待宗教。 陳祥水(1991:169)《紐約皇后區新華僑的社會結構》中載出:雖然華埠有 基督教堂的存在,然而很多人去禮拜堂的動機是想學英文,所以許多教會因 此成立英文班。可是大多數人學會英文就離開了教會,很少人接受基督教的 教義。因此在早期有所謂「Rice Christian」,意指有些華人入教只是為了物 質或個人的需要而並非信仰。 聶雲和陳祥水所做的研究,提供筆者對於華人參與宗教團體活動的心態 有所理解。除了宗教活動以外,適應當地生活、融入主流,也是華人其中一 個重要的考量點;換言之,華人在選擇宗教活動的時候,除了考慮宗教信仰 性質以外,也考量生活適應功能。 楊鳳崗(2009)在《北美華人佛教的本土化》一文中,提出其自身曾因博 士學位研究前往休士頓的玉佛寺實地考察。為了適應新移民的生活方式,玉 18.

(29) 佛寺開始有意識地借鑒美國基督教的方式:首先,從農曆初一、十五拜佛改 為每個星期日聚會講法。其次,大雄寶殿內由坐地蒲團改為一排排的長椅。 再者,在主要節慶法會上請合唱團穿著統一服裝現場演唱,並且在木魚銅磬 之外採用鋼琴伴奏。除此之外,玉佛寺尚有不少本土化的內容:第一,寺內 標牌原本只用中文,現在增加了英文標牌。第二,法會上聘請英文翻譯,並 且讓美國信徒擔任比較顯著的角色,如擊鼓、見證發言等。第三,增設英語 聚會。英語聚會在比較小的觀音殿,大部分時間是由佛寺裡的法師帶領打 坐,然後交流體會和心得。聚會同時,法師強調佛教並不僅僅是中國的宗教, 而是世界性宗教,有些中國化的東西需要剔除。比如,祭奠死人時燒紙就被 這個寺廟認定為不是佛教的東西,因此予以反對和禁止。然而這種本土化的 嘗試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其表示仍尚待觀察。藉由上述文獻,幫助筆者了解, 佛教組織進行有助於移民群體被主流社會接納的活動,他們採取的方法為 何,提供了筆者一件十分具體的佛教組織團體實質運作案例。 然而,深入探究宗教在海外弘法所必須面臨的調適,劉素民(2008)於《東 南學術》中指出,宗教作為動態系統,必然會隨著社會的變遷、時代的發展 而演變,並面臨世俗化、社會化。就此而言,海外華人社會的神祇崇拜內容、 形式雖然還保留著許多傳統風貌,但又不可避免地隨著其所賴以生存發展的 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環境變遷不斷調適,呈現出現代化特徵。 佛光山將弘法事業當作品牌企業經營,雖然他們有一套系統化弘法執行 標準,但在進行宗教移植過程,難免必須面臨本土化的取捨。他們在教義上 強調根源上的純粹宗教性,在組織上努力吸納異種異族之人。玉佛寺和佛光 山的本土化發展模式相似性高,在硬體設備或人才選用方面,有許多重疊之 處。不過,誠如楊教授所言,這樣刻意經營出來的氛圍或環境,是否能夠吸 納更多華人信眾,或被美國主流社會真正的接受,還是有待觀察。 19.

(30) 楊鳳崗(2008:177)在《皈信、同化和疊合身份認同:北美華人基督徒 研究》一書指出,在傳統中國,曾經把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宗教認同等關 係整合在一起,並以國家認同作為內涵;然而,當中國人成為北美華人一分 子的時候,固有的國家認同及其內涵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宗教認同等結 構遭遇了分解,他們的身份就因此被明確地劃分為三種:作為政治身份的中 國人、作為文化身份的華人和作為血緣或種族身份的華裔。在華人心裡,北 美華人的這種身份意識,是一種從地域性轉向普遍性的身份認同、共同的華 人文化,超越政治、文化、種族或血緣皈信的認同過程。 楊鳳崗並認為,在後現代多元化的背景下,如果沒有基督教會組織,北 美華人想要保持傳統中國文化可能會更加困難。北美的移民教會,既是皈信 機構,亦是同化機構,並且是選擇性地保持其成員建構基督徒身份認同的社 團組織。於是,基督徒身份的建構,既建構了倫理與宗教的互動關係,同時 也建構了北美華人的社會團體生活形式(2008:264)。 上述楊教授提出之身份認同模式,認為華人遭遇海外經驗後,原有的個 人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宗教認同將開展成以文化身份、政治身份和種族身 份的新認同發展。其提出之疊合認同模式確實地將宗教納入影響海外華人身 份認同的變因之一,也模擬華人性格提出認同的轉化過程。對於設定宗教為 影響華人在海外的發展變因,可由本節第二段中,具體表示華人基督教會是 維繫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織得知。 從楊教授的論述中可以了解,參與華人教會團體,固然有助於華人適應 當地生活,但在該研究內也發現,亦可能會因此而喪失文化的獨特性。因為 其認為,華人教會是同化機構,雖然成員可以選擇性地保留他們自己的身份 認同,但是總體而言,文化的特殊性,在基督教團體裡面是不會被強化的, 與本文欲討論的佛光山宗教團體相比,形成強烈的對比。 20.

(31) 另外,關於美國華人的佛教信仰研究,可根據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2004:85)提出的實質研究數據,了解在美國台灣僑民參加的社團活動型 態,以宗教團體最多。在宗教信仰中,有33.3%信基督教或天主教,22.7% 信仰佛教,2.9%信仰道教,34.4%未表態。宗教性社團在移民社區扮演的角 色及功能是相當重要且多元的,它不僅對僑民的社會適應和心靈寄託有相當 重要的貢獻,也提供僑民社交聯誼的管道,協助新移民了解移居地的風俗習 慣,讓新移民產生歸屬感,同時也對母國文化的傳承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陳 祥水 1991:170)。不僅如此,由於宗教性社團本身所欲接觸的對象是不受 族群界限的限制,所以往往也多了一個提供與不同族裔互動的機會。在中華 民國僑務委員會(2006:113)追蹤報告一文中,歸結出下列宗教性社團之特 色:為僑民的精神支柱、提供實際且即時的救援、成為主要的社交活動場域。 在每個星期的聚會中,彼此交換移民心得,分享經驗、資訊,藉此建立彼此 之間的社會關係與互信機制。 若繼續深究佛光山本土化議題,位於洛杉磯的西來寺,因地理環境廣 闊、設備完善,屬於美洲西岸總部,可作為本文參考借鏡。妙益(2004)在〈從 佛光山美國西來寺看佛教本土化〉一文中,將西來寺本土化的具體成果分成 作育英才、弘揚文化、慈善福利為主。教育志業的傳播與開創,一直是佛光 山佈局海外道場的首要目標,西來大學的成立和獲得美國大學合格認證,代 表宗教性學校在主流社會邁進一大步;在傳遞文化方面,設立國際翻譯中心 暨美國佛光出版社,延攬各種語言人才從事佛教翻譯工作,破除語言的隔 閡,並將出版的書籍在全球網路銷售書店Amazon發售上市。除此之外,利 用網路弘法,吸引青年的造訪。西來寺的全球網頁中,設有中、英文版的社 會教化、活動介紹、文化出版、文物流通處、佛光青少年合唱團、佛光合唱 團等資訊,拉近未曾接觸過佛教的人士的距離和造訪意願(佛光山西來寺: 21.

(32) n.d.)。有關於佛光山本身,本篇文獻,提供筆者對於佛光山在美國整體事 業的了解,包含對於佛教適應美國當地,所發展出來不同的型態、如何在主 流社會行銷佛教,提供具體的實例參考。 總觀來說,在華人移民宗教研究範疇內,主要討論議題是關於宗教團 體與社會的關係。以學術面向而言,有關於文化適應、與主流社會互動、 在地化等的例子,從社會適應角度來看,華人移民宗教對於華人移民生活 扮演的重要性,提供清楚的骨架。. 第三節 美國華人社會適應 華人在面對移民社會,必須適應許多面向。其中本節討論的社會適應包 含政治、經濟適應和華人家庭、文化適應。由四類不同面向了解華人在社會 參與中所須面對課題。李巧雯(2005:139)設定美國華人新移民作為研究 社會發展與適應的對象,並將華人新移民定義為:以二次大戰作為分水嶺, 1965年美國修改了新移民法後,為了強調家庭團聚原則,允許世界各國專業 人才赴美,因而移民至美國的華人。由於此階段的華人素質異於戰前的華 工,於是,華人的移民模式開始轉變為以家庭移民為主,於此同時,新移民 開始認同美國社會,並積極適應主流社會,在心態上也從早期的「落葉歸根」 轉為「落地生根」。其將華人新移民的社會適應探討,定位在政治適應、經 濟適應和家庭文化適應三大方向。首先,華人在政治的適應上,由關注主流 社會的政治參與程度可略知一二。二次大戰前,美國華人對主流社會政治不 感興趣,認為僅是寄居於此,抱持「落葉歸根」打算,因此反而將關注焦點 放在中國政局上。例如:美國華人政經支援中國辛亥革命與抗日戰爭。二次 大戰後,由於移民法案的修訂,華人新移民普遍知識水平提升,並具備一定 的經濟基礎,此時的新移民為了融入主流,選擇開始積極參與主流社會的政 22.

(33) 治。1988年美國大選,華人發起《華裔公民關於1988年大選政治宣言》,提 出華人對於當選總統的任命要求,引起美國政界的迴響;接續成立華裔政治 委員會推動政治宣言,令兩大政黨皆有延攬華人入閣的承諾。(梅偉強 1997:54)。 華人經濟適應部份,在〈論當代華人經濟的發展趨勢〉一文,張鴻奎 (1994:51)指出在二次大戰前,東南亞地區對於當地華僑採取寬容開放的 同化政策,而西方國家則反其道而行,大舉實施排華法案。二次大戰後的 冷戰時期,東南亞地區因為各國獨立的民族主義思潮興起,不滿華僑遞補 西方殖民者的經濟空缺,嚴格限制當地華僑的經濟獨佔,開始實施排華政 策;而西方國家則於此時開始逐漸放寬移民限制,讓華僑由強迫同化到自然 融合。台灣、香港等高知識份子紛紛移民至西方先進國家。此外,李其榮於 〈戰後美國華人社會的發展與困擾〉一文中,歸納出戰後美國華人在經濟上 的變化特點有二,其一,從法律地位來看,華人經濟與美國經濟融為一體。 其二,美國華人經濟結構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從二次大戰前佔有絕對優勢的 洗衣和餐飲業,到二次大戰後,除了部份經營小商店和雜貨業外,出現少量 經營現代化超市與百貨公司。由於來自台灣及香港等地的華人夾帶豐厚資金 入美,除了早期華人所經營餐飲業和成衣業外,新興投資的房地場業、銀行 業及服務業也前景看好(轉引自 李巧雯 2005:142)。 至於華人家庭文化適應,現今仍舊是研究美國華人社會史中的一個重要 研究主題。關於華人家庭的關係,可分為下列三種型式:一、遠距家庭關係, 父母遠在台灣、香港或中國大陸等地,在地理因素限制下,父母對子女的控 制力較差,因而增強異族通婚的可能性。二、父母與子女都先後移居到美國, 因為移民而切斷過去家庭以外的各種社會聯繫,使得一家人的依存關係更加 密切。三、父母先移民來美國,子女都在美國出生、成長,父母的控制力取 23.

(34) 決於中國次文化或美國主流文化之間的影響(葉文振、林掣國 1999:36)。 華人家庭的關係對於面臨文化適應的衝擊與調適,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若為 上述的第一種情況,在1990年代的台灣,對於「小留學生」一詞應不陌生。 描述的就是台灣父母視美國教育系統為通往成功的途徑,為了子女的學習環 境,將孩子隻身送往美國就學,但少有探望子女的機會和時間。小留學生在 美沒有和親戚一起居住,處於無監督、無人陪伴狀態下,初期因不適應新環 境感到恐懼或孤獨,卻無法補足親情,過段時日後,因為無宵禁和無限制的 帳戶而揮霍的小留學生案例亦慢慢浮現,甚至出現關於少年犯罪、械鬥或自 殺等的負面行為。若為上述第三種情況,新移民父母與在美國成長的孩子之 間互動,則有學者歸納出下列幾項取向:功課輔導問題、人際交友問題、文 化邊際問題和子女婚姻問題。其中文化邊際問題,主要由於華裔父母大多為 成年後赴美,因為教育和職業的成就,大可不與主流社會打交道,但其子女 卻必須從小面對美國的老師、同儕、朋友等關係群體,接受主流社會的價值 觀下,容易與父母產生文化上的衝突。藉由上述文獻幫助筆者釐清華人新移 民的背景動機,以及在面臨各種情境所產生的衝擊或困境,並更清楚掌握華 人新移民的社會歷程,因為自身條件的增值,對於主流社會抱持積極接納 的心態,期望融入主流社會,因此他們主動參與政治、表明立場,也釋放出 「落地生根」的訊息。 關於文化適應部份,陳靜瑜(2003:60)定義為:意味個體逐漸接受該 種文化,及接受該文化的習俗、生活方式、傳統、宗教信仰、哲學及政治信 條等。文化的適應以文化的認同為基礎。對海外華人而言,文化認同實質上 也就是民族認同,因為民族的特性主要表現在相對持久且不同於其他族群的 文化特質和心理素質方面。對於在美國的第一代台灣移民,在文化差異中對 文化適應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語言的差異,它是造成一些海外移民不能很好地 24.

(35) 適應所在地文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來美居住多年,對英文的掌握極為有 限,這個問題不僅存於年老華人身上,部份來美的華人少年亦出現英語能力 提升的問題。語言障礙,不僅使華人在處理對外事務必須仰賴專業人士,而 且亦使他們缺乏對美國法律及法律允許下可取得的福利了解。此外,語言障 礙亦影響第一代移民休閒生活的安排,使其生活領域狹隘化,也因溝通問題 使得第一代移民與生俱來的本土文化傳統不僅沒被拋棄,而且使他們成為 本土文化的衛道者。其更提出第二代華人移民普遍存在著身份和文化認同的 困惑。這是由於一方面要從父母承襲本土的文化傳統,另一方面又要消化吸 收西方文化,使之成為自己文化體系的一部份。他們既生活在華人社會中, 又生活在白人社會,將兩種價值觀急於一身,還需要根據兩個不同社會的 行為標準來規範自己的行為。這些第二代華人同時受到中華文化和美國文 化的影響,加以種族的差異使他們備受雙重文化壓力,一是對中華文化的陌 生隔閡,另一邊則是可能感受到主流社會的排斥。上述文獻提供筆者重要的 概念,讓筆者了解華人移民因為不同世代,在社會化過程中面臨不同的文化 衝擊。第一代華人的文化適應,將會因為跨文化情境而強化原有的本土意 識;第二代華人面對雙重文化的社會框架將要尋找個人定位,建立自我概 念,方可建立對等的文化適應能力。. 25.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從紐約華人的宗教參與角度出發,檢視佛教信仰和紐約華人的社 會適應交互關係。本研究同步採取質化與量化的研究,質化研究部份利用文 獻分析和深度訪談法進行;量化部份採用問卷發放形式。由於到佛光山紐約 道場的信徒來自兩岸三地,為了使研究能夠順利進行,筆者遂將量化問卷分 作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版本。以下有關本章研究設計與實施的說明,分為四 節論述,各別為:第一節研究方法、第二節研究對象、第三節研究工具、第 四節研究步驟。.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究華人佛教組織與紐約華人適應能力的各項因素,經筆者 文獻分析探討後發現,相關研究資料多為華人與融入主流宗教系統等議題, 在研究層面偏向於探討華人與基督教的互動關係、在經營策略層面則偏向華 人教會探究。有鑑於此,筆者展開田野調查實地走訪法拉盛,同時採取質性 與量化研究取向。除發放封閉式問卷外,並利用固定訪談樣本和滾雪球抽樣 訪談,針對受訪對象以一般式導引,進行面訪。關於本研究方法共分成: 「第 一階段研究:文獻分析法」 、 「第二階段研究:深度訪談法」與「第三階段研 究:問卷調查法」三大部份。以下將分述本研究所使用之質性研究法及量化 研究法。. 一、質性研究法 質性研究屬於社會科學研究法,探究的是試著根據人們所賦予之意義來 認識或解釋現象,並將觀察者置於情境式活動中,包括田野筆記、訪談、 對話、照片(Denzin and Lincoln, 2005a: 3)。 26.

(37) Miller and Crabtree(1992)指出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方式,主要是經由 觀察、錄製及訪談三種方式取得。Malhotra(1993)其認為深度訪談法是由 面談者使用非結構性、直接的方式與受訪者接觸,是一種單獨的、個人的互 動方式,用來發覺受訪者基本的動機、信念、態度等。在深度訪談的過程中, 訪談者應儘可能使用最少的提示和引導問題,鼓勵受訪者在一個沒有限制的 環境裡,針對訪談主題儘可能談論自己的意見。此次研究深度訪談對象劃分 為佛光山紐約道場組織主事者和華人信眾、華人信眾家庭三部份。其中組織 內部主事者深度訪談對象如下:佛光山紐約道場住持、紐約佛光中文學校執 行長、駐波士頓法師、駐紐澤西法師、紐約青年團團長;華人家庭則邀請居 住於法拉盛且家中至少一位參與道場事務成員受訪,共計五組來自台灣家 庭,平均目前毎組家庭成員至少均已發展至第三代(見附錄二 訪談名單列 表) 。 滾雪球抽樣訪談法(snowball sampling):滾雪球抽樣也稱為偶遇抽樣 (accidental sample),適合在質化的田野調查中採用;Babbie(1992: 296) 指出,滾雪球是種累積方式,研究者向母體的成員徵詢他們認識的母體成員 以找出樣本。 除了深度訪談法外,亦採用文獻分析法進行研究資料之整理。文獻分 析法是尋求歷史資料、檢視歷史紀錄並客觀地分析、評鑑這些資料的研究方 法,由於常需要大量的歷史資料與文獻,因此亦稱歷史文獻法。當研究者對 歷史資料進行蒐集、檢驗與分析後,便可以從了解、重建過去所獲致的結論 中,解釋社會現象的現況,甚至預測將來之發展(葉至誠,2000)。然而, 有鑑於本研究期盼能從歷史文獻和正處於進行式的各項資料中,探究紐約華 27.

(38) 人的宗教參與和社會適應,因此亦輔以「問卷量化法」,以求更為深入且細 緻的剖析。採取文獻分析法進行資料的分析時,必須先對文獻進行檢閱,不 論是第一手或是次級資料,均應確定其可靠性和可信度(葉至誠,2000)。 當符合研究主旨與可供解答的文獻蒐集、檢證完畢後,接下來便是重要的分 析工作。文獻資料分析法的應用具有幾項特點,包括:其研究的事件與使用 的資料是過去的紀錄與遺跡、是間接而非直接的觀察、分析的結果可用以解 釋現況、預測未來等(葉至誠 2000:102)。. 二、量化研究法 本研究利用量化問卷發放進行統計分析。問卷(questionnaire)又稱為量 表,是蒐集受訪者資訊及衡量受訪者對某一議題之態度的重要工具。又問卷 設計可根據填答方式,區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將訪問的問題設計成封閉式 問題(closed-response questions),二是將問題設計成開放式(open-response questions)。封閉式問題又稱結構式問題(structured questions),是要請求受 訪者從研究者所列出的幾個可能答案中,勾選一個最適合的答案,通常都用 在量化研究場合。 問卷設計的信度(reliability)與效度(validity)是判定問卷設計的重要指 標。信度是指衡量結果的正確性或精確性,通常用來檢視衡量結果的一致性 或穩定性;效度則區分為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效標關聯效度(criterion validity)、構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等三類。其中內容效度是指衡量結果 能夠足以涵蓋研究變數的程度;效標關聯效度又可分為預測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和同時效度(concurrent validity),前者是指問卷可以預測或估計所要 研究的事物或行為,後者是指可以根據所觀察到的現象予以正確的分類;構 28.

(39) 念效度是指問卷實際衡量的是什麼(林隆儀 2010:62)。 藉由綜合上述研究方法,筆者藉由蒐集相關文獻,整理出研究背景所需 資料,輔以訪談佛光山道場主持者以及道場華人信眾,並在設定期限內,持 續觀察華人信眾在佛光山紐約道場的活動參與情形;並依據上述研究結果對 比研究進行中發放之問卷,以期利用量化數據配合質性結果,驗證筆者提出 之研究問題。.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的設定和範圍劃分,係依照研究的受訪者性質,將個體和組織 進行界定。主要研究對象可分作團體組織、華人信眾和華人家庭。其中團體 組織又包括佛光山紐約道場、紐約佛光中文學校和佛光會團體。華人信眾和 華人家庭的來源涵蓋包括來自台灣、港澳、東南亞、中國大陸等華人移民。 研究對象為團體組織方面,包含佛光山紐約道場,主要探討紐約道場本 體之環境、硬體設備、相關經營人士等結構;接續為紐約佛光中文學校,將 側重該校的特色教學和典章規範,並提出宗教性中文學校相較於一般性中文 學校 之優勢呈獻,及探究家長選擇讓子女在宗教性中文學校就學的原因; 此外,佛光會團體研究對象係指國際佛光會紐約分會、紐約佛光青年團與童 軍團。三者皆是佛光總本山傳承至海外的團體,主要功能為維繫海內外佛光 信眾的聯絡,加深海內外、世代代際間對應關係紐帶的緊密程度。6 研究對象為華人家庭方面,將聚焦在居住於法拉盛,且家庭成員中至 少一人定期參與道場活之家庭,敬邀談論法拉盛之變遷與興衰、宗教選擇。. 6. 總本山:又有「總部」之意。佛光山首座寺廟設立於 1967 年,台灣高雄縣大樹鄉(今高雄市 大樹區),於後不分海內外信徒一律使用總本山或本山代稱高雄佛光山。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recisely, the population is estimated as the population as at the end of the previous period, plus the increase in population (number of live births and immigrants) in the

Precisely, the population is estimated as the population as at the end of the previous period, plus the increase in population (number of live births and immigrants) in the

Precisely, the population is estimated as the population as at the end of the previous period, plus the increase in population (number of live births and immigrants) in the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Master Juzan's experiences for the reform of Chinese Buddhism,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new Buddhism"

Health Management and Social Care In Secondary

printing, engraved roller 刻花輥筒印花 printing, flatbed screen 平板絲網印花 printing, heat transfer 熱轉移印花. printing, ink-jet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