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美國華人社會適應

華人在面對移民社會,必須適應許多面向。其中本節討論的社會適應包 含政治、經濟適應和華人家庭、文化適應。由四類不同面向了解華人在社會 參與中所須面對課題。李巧雯(2005:139)設定美國華人新移民作為研究 社會發展與適應的對象,並將華人新移民定義為:以二次大戰作為分水嶺,

1965年美國修改了新移民法後,為了強調家庭團聚原則,允許世界各國專業 人才赴美,因而移民至美國的華人。由於此階段的華人素質異於戰前的華 工,於是,華人的移民模式開始轉變為以家庭移民為主,於此同時,新移民 開始認同美國社會,並積極適應主流社會,在心態上也從早期的「落葉歸根」

轉為「落地生根」。其將華人新移民的社會適應探討,定位在政治適應、經 濟適應和家庭文化適應三大方向。首先,華人在政治的適應上,由關注主流 社會的政治參與程度可略知一二。二次大戰前,美國華人對主流社會政治不 感興趣,認為僅是寄居於此,抱持「落葉歸根」打算,因此反而將關注焦點 放在中國政局上。例如:美國華人政經支援中國辛亥革命與抗日戰爭。二次 大戰後,由於移民法案的修訂,華人新移民普遍知識水平提升,並具備一定 的經濟基礎,此時的新移民為了融入主流,選擇開始積極參與主流社會的政

23

治。1988年美國大選,華人發起《華裔公民關於1988年大選政治宣言》,提 出華人對於當選總統的任命要求,引起美國政界的迴響;接續成立華裔政治 委員會推動政治宣言,令兩大政黨皆有延攬華人入閣的承諾。(梅偉強 1997:54)。

華人經濟適應部份,在〈論當代華人經濟的發展趨勢〉一文,張鴻奎 (1994:51)指出在二次大戰前,東南亞地區對於當地華僑採取寬容開放的 同化政策,而西方國家則反其道而行,大舉實施排華法案。二次大戰後的 冷戰時期,東南亞地區因為各國獨立的民族主義思潮興起,不滿華僑遞補 西方殖民者的經濟空缺,嚴格限制當地華僑的經濟獨佔,開始實施排華政 策;而西方國家則於此時開始逐漸放寬移民限制,讓華僑由強迫同化到自然 融合。台灣、香港等高知識份子紛紛移民至西方先進國家。此外,李其榮於

〈戰後美國華人社會的發展與困擾〉一文中,歸納出戰後美國華人在經濟上 的變化特點有二,其一,從法律地位來看,華人經濟與美國經濟融為一體。

其二,美國華人經濟結構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從二次大戰前佔有絕對優勢的 洗衣和餐飲業,到二次大戰後,除了部份經營小商店和雜貨業外,出現少量 經營現代化超市與百貨公司。由於來自台灣及香港等地的華人夾帶豐厚資金 入美,除了早期華人所經營餐飲業和成衣業外,新興投資的房地場業、銀行 業及服務業也前景看好(轉引自 李巧雯 2005:142)。

至於華人家庭文化適應,現今仍舊是研究美國華人社會史中的一個重要 研究主題。關於華人家庭的關係,可分為下列三種型式:一、遠距家庭關係,

父母遠在台灣、香港或中國大陸等地,在地理因素限制下,父母對子女的控 制力較差,因而增強異族通婚的可能性。二、父母與子女都先後移居到美國,

因為移民而切斷過去家庭以外的各種社會聯繫,使得一家人的依存關係更加 密切。三、父母先移民來美國,子女都在美國出生、成長,父母的控制力取

24

決於中國次文化或美國主流文化之間的影響(葉文振、林掣國 1999:36)。

華人家庭的關係對於面臨文化適應的衝擊與調適,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若為 上述的第一種情況,在1990年代的台灣,對於「小留學生」一詞應不陌生。

描述的就是台灣父母視美國教育系統為通往成功的途徑,為了子女的學習環 境,將孩子隻身送往美國就學,但少有探望子女的機會和時間。小留學生在 美沒有和親戚一起居住,處於無監督、無人陪伴狀態下,初期因不適應新環 境感到恐懼或孤獨,卻無法補足親情,過段時日後,因為無宵禁和無限制的 帳戶而揮霍的小留學生案例亦慢慢浮現,甚至出現關於少年犯罪、械鬥或自 殺等的負面行為。若為上述第三種情況,新移民父母與在美國成長的孩子之 間互動,則有學者歸納出下列幾項取向:功課輔導問題、人際交友問題、文 化邊際問題和子女婚姻問題。其中文化邊際問題,主要由於華裔父母大多為 成年後赴美,因為教育和職業的成就,大可不與主流社會打交道,但其子女 卻必須從小面對美國的老師、同儕、朋友等關係群體,接受主流社會的價值 觀下,容易與父母產生文化上的衝突。藉由上述文獻幫助筆者釐清華人新移 民的背景動機,以及在面臨各種情境所產生的衝擊或困境,並更清楚掌握華 人新移民的社會歷程,因為自身條件的增值,對於主流社會抱持積極接納 的心態,期望融入主流社會,因此他們主動參與政治、表明立場,也釋放出

「落地生根」的訊息。

關於文化適應部份,陳靜瑜(2003:60)定義為:意味個體逐漸接受該 種文化,及接受該文化的習俗、生活方式、傳統、宗教信仰、哲學及政治信 條等。文化的適應以文化的認同為基礎。對海外華人而言,文化認同實質上 也就是民族認同,因為民族的特性主要表現在相對持久且不同於其他族群的 文化特質和心理素質方面。對於在美國的第一代台灣移民,在文化差異中對 文化適應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語言的差異,它是造成一些海外移民不能很好地

25

適應所在地文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來美居住多年,對英文的掌握極為有 限,這個問題不僅存於年老華人身上,部份來美的華人少年亦出現英語能力 提升的問題。語言障礙,不僅使華人在處理對外事務必須仰賴專業人士,而 且亦使他們缺乏對美國法律及法律允許下可取得的福利了解。此外,語言障 礙亦影響第一代移民休閒生活的安排,使其生活領域狹隘化,也因溝通問題 使得第一代移民與生俱來的本土文化傳統不僅沒被拋棄,而且使他們成為 本土文化的衛道者。其更提出第二代華人移民普遍存在著身份和文化認同的 困惑。這是由於一方面要從父母承襲本土的文化傳統,另一方面又要消化吸 收西方文化,使之成為自己文化體系的一部份。他們既生活在華人社會中,

又生活在白人社會,將兩種價值觀急於一身,還需要根據兩個不同社會的 行為標準來規範自己的行為。這些第二代華人同時受到中華文化和美國文 化的影響,加以種族的差異使他們備受雙重文化壓力,一是對中華文化的陌 生隔閡,另一邊則是可能感受到主流社會的排斥。上述文獻提供筆者重要的 概念,讓筆者了解華人移民因為不同世代,在社會化過程中面臨不同的文化 衝擊。第一代華人的文化適應,將會因為跨文化情境而強化原有的本土意 識;第二代華人面對雙重文化的社會框架將要尋找個人定位,建立自我概 念,方可建立對等的文化適應能力。

2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