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組織公平理論探討

一、公平理論相關探討

一般而言,關於「公平」議題,最廣為人知的研究理論非 Adams

(1965)所提出之公平理論莫屬。Adams 所提之公平理論,係根據 Homans(1961)所提之分配公平觀念,加以延伸擴充並結合其他學者的 理論發展而來。公平理論強調分配公平,但分配公平概念並無法充份解 釋,員工知覺到不公平待遇時,所產生的反應行為;因此,後續的研究 者提出程序公平概念,讓公平理論更形完整;亦有學者之研究結果指 出,過程中的公平性有時甚至比酬賞分配結果的公平更重要 (丁學勤,

2006)。

Adams(1965)認為個人的報償應依據其貢獻而定;員工會評估其 工作投入與產出間之交換關係,不僅比較自己與組織內其他人所獲得之 待遇,同時也會與外部相似組織內之其他人進行比較。當員工察覺其投 入與報償結果間有差距 (discrepancy) 時,會以三種方式減少差距:

(1) 改變對投入與產出的認知; (2) 改變自己的產出; (3) 離開組織

(Hopkins & Bart,2006)。

Adams(1965)所提出之公平理論認為員工除了關心自己的工作付 出會得到多少的報酬外,也會以自己的付出與所得和別人互相比較。若 與他人相較,比值相等則表示公平。但當比值不相等時,員工會知覺到 組織不公平,是社會科學家們最感興趣的,並是長久以來最為人所矚目 的議題,在1960至1970年間同時成為極具重要性之激勵理論,在研究公 平議題上,則成為調查分配公平性的主體。

本理論實際上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發展而來的,其分析組織內公 平的發生,來自員工對投入(inputs)與報酬(outcomes)的比較,員工 會比較的參考對象(referent)可能是其他的個體(如朋友、鄰居、同事

或在其他組織服務的同學),或是過去曾擔任的工作,在選擇過程中則 受到中介變項(員工的薪資水準、教育程度與年資等)的影響(Robbins,

1992)。如比較結果相同則認為公平而感到滿足,當比較結果不同時,

便認為不公平而感到不滿足。

此理論認為:人們相信報償係依據個人貢獻或付出的大小來分配的

(Adams,1965;Walster & Berscheid,1978),當某人知覺到自己的分 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會造成個體的緊張,此時為恢復心理上的公平 知覺,降低緊張程度,將出現:1.改變付出的水準;2.改變所獲得的報 償;3.扭曲自我付出與報償之認知;4.扭曲對參考對象之付出與報償之 認知;5.更換參考對象;6.辭職等行為(Walster & Berscheid,1978);

強調人們對報償的滿足度是以社會比較為基礎,並期望以最少的付出成 本以換取最大的報酬,而人們僅關切自己的付出與報酬的比率是否和參 考對象相同。

二、組織公平與績效評核相關研究

公平理論可以說是為管理者提供一個良好指標,說明員工並非依照 報酬的絕對價值或管理者認同的價值來決定公平性,而完全依賴個人知 覺之價值來決定分配公平與否,只是,當知覺結果是負面時,個體會引 起不滿足的感受,並轉而降低個人表現(Schermerhorn,1994)。

在1970年代末期,學者開始將公平理論應用到員工的態度及行為的 解釋上,形成新的研究領域,其內容又可以分為三方面:即分配公平、

程序公平以及互動公平。分配公平是指資源與報酬分配上的公平性;程 序公平是指有關分配決策過程或程上的公平,而互動公平是指事情完成 之後,個人人際關係方面所受到的待遇;這種公平性與結果或過程中的 決策無關,而是指整件事情結束之後,個人是否受到公平待遇的感受;

互動公的感受來自於主管的誠信、禮節與尊重(陳素勤譯,2004)。

根據吳家聲與陳奇信(1993)以國內某航空公司作為研究發現,員 工知覺績效評核的公正性與正確性影響員工績效,顯示當員工知覺績效 評核愈公平時,該員工之工作績效會愈好,亦即員工對績效評核的流程 與結果的滿足度,將影響被評核者改善績效的意願。

而Landy、Barnars 與 Murphy (1978)研究員工對績效評核系統的 態度時,發現員工對績效評核系統公正性之認知與程序變項有正相關,

這些程序變項包含正式績效評核制度存在與否、評核頻率與評核缺失擬 定改善與否、計劃設定、擬定員工參與程度與員工對績效評核過程之滿 足度具相關。

陳又綾(2006)影響泰籍工程師工作態度之因素探討研究中發現,

分配公平對工作投入有顯著影響,表示員工在認知分配公平程度越高 時,將會更願意投入更多心力在工作中。

相關文件